第18课辛亥革命 学案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第18课辛亥革命 学案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第18课辛亥革命 学案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第18课辛亥革命 学案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
第18课辛亥革命 学案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特征】1.政治: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涨是这一时期的主流。1911年武昌起义的爆发,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实现了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1912年开始,北洋军阀逐步建立起专制独裁统治,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一系列不懈的斗争,但都以失败告终。中国处于寻找新革命道路的十字路口。2.经济:这一时期,特殊的内外环境使民族资本主义获得短暂发展的机会,民族工业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和产业工人队伍迅速壮大。3.思想文化:这一时期,民主共和、实业救国、民主科学、社会主义等各种思潮风起云涌,激荡全国。其中,以五四运动为界,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经历了由宣传民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折,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第18课辛亥革命【基础知识必备】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1.政治基础:(1)《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试图通过“新政”进行“自救”,在官制、军事、商业、教育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条件。(2)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中国才有希望。2.组织基础:(1)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走上了革命道路。(2)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与黄兴等人在东京创建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3.指导思想——三民主义:(1)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成为中国同盟会纲领。在同盟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首次提出三民主义。(2)革命派积极宣传革命的理论和主张。4.军事上:孙中山组织多次反清武装起义,以徐锡麟、秋瑾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革命党人前仆后继,给清政府以沉重打击。1911年4月27日的广州黄花岗起义引起了巨大震动。5.预备立宪:(1)原因:革命运动的推动。(2)时间:1906年9月—1911年。(3)概况。成立了预备立宪公会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国会请愿运动皇族内阁(4)结果:不少立宪派人士认识到清政府实无诚意推行立宪,转而支持革命。二、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1、武昌起义(1)有利时机:1911年5月,四川保路运动发展成武装起义。(2)爆发:1911年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打响了武昌起义第一枪。(3)结果:起义军很快控制了武汉三镇,并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湖南、广东等14个省和上海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2、中华民国建立(1)建立: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新的共和政体就此产生。(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目的防止袁世凯专权内容关于国体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关于民权(1)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2)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内容关于政体国家体制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分权制衡)行政体制国务员须副署临时大总统公布的法律及命令(责任内阁制)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3.袁世凯篡夺革命成果(1)袁世凯在英国等列强支持下,以武力威胁革命势力,又诱使革命党人展开议和。(2)在重重压力下,孙中山被迫发表让位声明。(3)袁世凯施压逼迫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颁布《清帝逊位诏书》,宣告清王朝结束。(4)1912年2月15日,南方的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成果落入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的手中。【唯物史观】《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历史意义及其局限性1.意义: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具有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民族分裂的作用。将近代西方国家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一些基本原则在中国第一次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局限性:《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没有规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纲领,也没有具体涉及关系到“民生”的土地问题,带有很大的阶级局限性,在某些地方甚至是孙中山旧三民主义的倒退。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积极影响政治层面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思想层面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社会层面促使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冲破了封建思想的藩篱经济层面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局限与教训(1)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2)没有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3)没有发动广大民众,以及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的领导【自我测试】1.下图是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于1911年10月15日在《中华民国公报》以大总统孙中山名义发布的文告。有人认为该文告不符合历史真相,此人最有可能依据的史实是A.辛亥革命的时间不是1911年 B.当时“中华民国”这一叫法尚未出现C.孙中山当时并不是大总统 D.孙中山在革命过程中的威信并不高2.下图是1912年2月12日在《时报》上刊载的漫画《南北》,分一、二两部分。该漫画作品()A.欢呼革命形势席卷南北 B.期盼国家实现南北统一C.讽刺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D.揭露列强分而治之的阴谋3.如图是中国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的学制。它的出现直接得益于A.洋务运动 B.戊戌维新 C.清末新政 D.民初革新4.1903年,刘师培发表《黄帝纪年论》,反对清帝年号纪年法和康有为提出的孔子纪年法,主张将黄帝诞生的年份作为纪元元年。共和政府成立前,有人认为黄帝是专制君王,与共和理念不合。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宣布“中华民国改用阳历”。20世纪初纪年法的变化()A.体现出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诉求 B.与民族民主的革命主张密切相关C.是对揖美追欧思潮的反思与改变 D.清除了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流毒5.据统计,1902-1911年全国农村民变总数超过1300次。1910年农村民变次数最多,达250次。这些民变大多以“官逼民反”“官逼民变,绅逼民死”“扫清灭洋”“顺清灭洋”“灭洋仇教”“奉天灭洋”等为聚事口号。这折射出()A.民主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B.清政府的统治腐朽无能C.农民阶级的起义如火如荼 D.义和团运动扩展到各地6.孙中山在论及民生主义时说:英国财富多于前代不止数千倍。人民的贫困甚于的代也不止数千倍。并且富者极少,贫者极多……美国官吏有由选举得来的,有由委任得米的,无论是选举、是委任,皆有很大的利弊。据此可知,孙中山A.对“三民主义“有了新的认识 B.实现了一生当中最伟大的转变C.关注民生应防止西方社会弊端 D.放弃了走英美式革命道路主张7.孙中山说:“将来民族革命实行以后,现在恶劣政治,固然可以一扫而去,却是还有那恶劣政治的根本,不可不去……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这段话中“恶劣政治的根本”是指A.满洲贵族统治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