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练习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1页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练习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2页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练习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3页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练习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4页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练习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共计60分)1.14世纪以来,货币成为西欧普遍的交换手段,贵族用货币购买奢侈品,农民用货币缴纳地租,手工工场主、租地农场主和商人需要更多的货币以便扩大经营。这一状况()A.植根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反映了封建庄园经济的瓦解C.蕴含着新航路开辟主要动因D.引发了西欧社会的价格革命2.传统观点认为,达·伽马首航所获利润是航行成本的60倍,而今有的学者通过史料查证以及比较当时商品价格,认为去掉远航成本、船员船只损失,实际利润只有成本的6倍左右。这体现了()A.旧有历史研究失去价值B.调查考证难以揭示历史真相C.史家立场影响历史评价D.史论随研究发展而有所变化3.哥伦布在《航海日记》中写道:“彼等非常顺从,不知邪恶……仰祈二位陛下尽早圣断,将彼等变成基督徒……二位陛下即能取得大片领土和财产,这里所有人皆会成为西班牙臣民……当地黄金甚丰……盛产宝石、珍珠以及无数香料。”该材料()A.反映出宗教戒律束缚人性发展B.记载了哥伦布到达亚洲的史实C.揭示了欧洲人远洋航行的动机D.表明了西班牙成为全球性帝国4.航海家迪亚士的船队在航行中遭遇飓风,迪亚士及其同伴葬身海底;航海家达·伽马的船队,出发时有160人,但生还者仅54人;航海家麦哲伦的船队,出发时有265人,但生还者仅18人。由此可见,新航路的开辟者具有()A.大无畏的献身精神B.造福人类的斗争精神C.冒险与拼搏精神D.追求科学的奉献精神5.1496年,英王亨利七世颁发给卡伯特航海特许权,准许他将新发现的地区打造成英国的殖民地。亨利七世还派遣“马修”号载着卡伯特及船员向西航行,使北美纽芬兰岛得以被发现。这说明()A.欧美之间的新航路由此开辟B.国家力量推动航海事业发展C.私人商业活动受到严格限制D.欧洲国家间的航海竞争激烈6.1497年,英国支持的航海家发现了纽芬兰岛。16世纪,荷兰航海家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区,留下了详细的航行记录和准确的航海图。17世纪初,效力于荷兰的英国人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这些海上探索()A.完成了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B.建立了大陆与大洋间的间接联系C.丰富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D.推动了股份合资企业的广泛建立7.读下表,以下说法合理的是()15世纪以来世界人口统计表(单位:百万)1400年1500年1600年1700年1750年欧洲456989115140亚洲224254292402508非洲7482909090美洲304115910以上总计373446486616748A.工业革命导致欧洲人口稳步增长B.近代化运动推动亚洲人口的迅速增长C.奴隶贸易导致美洲丧失大量人口D.新航路开辟影响世界各地区人口变化8.自16世纪50年代开始,欧洲的自然科学家将数千种未知物种进行了分类,确定了适应欧洲不同气候和土壤的少部分物种,其中的一些食物物种对欧洲人的饮食习惯产生了重要影响。这反映出()A.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物种交流B.世界联系加强影响人类物质生活C.欧洲饮食结构变化引发商业革命D.新航路开辟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9.有学者曾写道:“(天花)在白人帝国主义向海外推进中所起的作用和火药一样重要,也许比后者更重要。因为原住民可以先用滑膛枪然后用来复枪抵抗入侵者,但是天花却很少站在原住民一边投入战斗。”该学者旨在说明()A.原住民英勇抵抗殖民者B.白人通过武力征服原住民C.病毒间接扮演了帮凶角色D.殖民扩张对美洲具有双重影响10.下面是王加丰在《扩张体制与世界市场的开辟》中列出的1600年运入欧洲部分商品的统计表,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A.欧洲与亚、非、美洲联系更紧密B.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地中海C.商业革命导致贸易内容的改变D.传统商路仍发挥重要的作用11.甘蔗种植需要劳动者进行高强度的田间劳作,还要忍受高温和疟疾,因此在中世纪的欧洲,蔗糖是贵族们的奢侈品。但到18世纪蔗糖的价格已下降到每个欧洲人都享受得起的水平。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种植技术与医疗水平提高B.封建贵族的数量急剧减少C.殖民扩张与奴隶贸易兴盛D.欧洲民众的收入普遍增加12.16—17世纪初,日本有“银岛”之称,中日之间展开了丝银贸易。据统计,1586—1630年,从日本输入中国澳门的白银近1500万两;1557—1644年,流入中国澳门的白银为1亿两左右,其中的绝大部分流入中国内地。据此可以推知,当时()A.中国澳门已成为对外贸易中心B.海禁政策影响中日贸易C.日本成为丝银贸易的主要对象D.葡萄牙人从中谋取暴利13.如图是16世纪马尼拉大帆船的版画。画中5艘马尼拉大帆船停泊在墨西哥太平洋海岸的港口,水手通过小船接驳上岸,岸上码头的工人准备卸货。对该版画表述正确的是()A.能够证明葡萄牙是航海贸易强国B.主要用于研究黑人奴隶悲惨命运C.能够反映菲律宾独立斗争的史实D.可用于研究近代太平洋海上贸易14.1493年,在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仲裁下,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的子午线成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瓜分殖民地的分界线,此即教皇子午线。该线以西属于西班牙的势力范围,该线以东属于葡萄牙的势力范围。由于葡萄牙不满这一仲裁,1494年,西、葡两国又缔结条约,把这条线向西移动270里格(竖穿南美洲)。据此可知()A.南、北美洲都成了西班牙的势力范围B.葡萄牙人占据了非洲大陆开展黑奴贸易C.以西、葡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D.教皇子午线是殖民者瓜分世界的表现15.西班牙殖民者到达中美洲后,伴随而来的欧洲基督教信仰和宗教文化,以及疫病的蔓延,使得阿兹特克人开始怀疑自己的宗教信仰。这一现象()A.是殖民扩张的文化影响B.推动世界市场基本形成C.阻碍洲与洲间物种交流D.属于商业对农业的胜利16.16世纪晚期,欧洲一幅名为《亚美利哥·韦斯普奇发现美洲》的绘画非常有名,其以新旧世界对比的隐喻方式描绘了“文明的欧洲”与“未开化的美洲”相遇的场景。画中,航海家穿戴整齐、乘坐先进航海工具到达美洲,象征着欧洲文明的生活方式;而赤身裸体、从吊床中起身的美洲人,则暗示着美洲的原始、未开化和被征服。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欧洲人宣扬其殖民侵略的正当性B.欧洲殖民的目的是传播工业文明C.当时欧洲绘画艺术繁荣D.此画真实反映了当时美洲的全貌17.下图是1825年西属美洲和葡萄牙殖民地巴西的人口构成。这种人口构成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美洲开发吸引了移民涌入B.葡西两国最早开辟新航路C.欧洲殖民者的扩张与掠夺D.葡西率先开展了黑奴贸易18.有学者认为,明末以来,美洲的豆类、番茄、玉米、甘薯、辣椒、花生等作物向中国、东南亚的广大亚洲地区传播,以其丰厚的产出和充足的营养支撑着众多的人口,打破了传统的粮食结构。他把这些现象称为“餐桌革命”。“餐桌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世界市场的形成B.价格革命的影响C.商业革命的影响D.亚洲人口的膨胀19.15世纪末以后的100多年中,葡萄牙从非洲运走黄金27.6万千克。1521—1544年间,西班牙从美洲每年运回黄金2900千克,白银30700千克;1545—1560年间,运回的黄金和白银分别达到平均每年5500千克和24.6万千克。这种现象()A.表明西欧成为世界贸易中心B.促成世界贸易规模不断扩大C.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D.促进了世界物种大规模交流20.史学家钱乘旦指出:“地理大发现对世界整体格局的变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我们千万不要把地理大发现仅仅看作地理的发现,只是找到几条海上通道,或者一块新的大陆。”该史学家意在强调,地理大发现()A.导致了价格革命的爆发B.推动世界贸易的发展C.开启了世界之间的联系D.推动西方优势的形成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40分)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材料一1565年,西班牙航海家乌尔达内塔探索到了一条利用季风洋流沿北太平洋由西向东返回墨西哥的新航路。1571年,西班牙人实现了对菲律宾群岛的统治。占领马尼拉之后,西班牙人发现当地的物产难以维持殖民当局开支,而中国的手工业产品价廉物美,不仅能够满足当地的日用消费需求,还可以运往美洲以赚取高额利润。1573年,两艘体势巍峨的大帆船,满载中国商品从菲律宾的马尼拉港驶向美洲墨西哥海岸的阿卡普尔科。——摘编自韩琦、张昀辰《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垄断体制的建立及评价》材料二葡萄牙帝国通过开辟好望角航线进入印度洋贸易体系。非洲西海岸几内亚湾的圣多美逐渐发展成为大西洋和印度洋贸易的中转站,巴西的烟草、黄金、白兰地酒和兽皮等从这里经好望角航线被运送到亚洲,亚洲的纺织品和香料经马六甲海峡被运到圣多美后分销非洲、欧洲和美洲。至17世纪中期,圣多美—马六甲航线贸易一直非常有利可图。——摘编自赵婧《葡萄牙帝国对印度洋贸易体系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开展的历史条件。(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马尼拉大帆船贸易相比圣多美—马六甲航线贸易的变化,并分析该航线运行的影响。(14分)22.近代早期的物种交换是指动植物、人口以及病原体跨区域大范围的传播和交流。结合所学,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迁移到美洲的白人把旧世界的各种家畜(特别是马、牛和羊)以及农作物(小麦、燕麦等)带到新世界。……美洲的特产也流向世界各地。从1518年到1600年,美洲有记载的较为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就有17次,数百万人失去了生命。……据估计,近代早期300年间,美洲和大洋洲有1亿人死于传染病。印第安人人口大量减少的同时,欧洲白人及非洲黑人大批涌入美洲。……于是出现了印欧混血人种,他们的人数在许多地区超过欧洲人及印第安人。在西印度群岛,……出现黑白混血儿。——摘编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材料二16世纪末,中国福建发生饥荒,饥民依靠甘薯得以度荒。17世纪上半叶,英国入侵爱尔兰,大多数农作物歉收甚至颗粒无收,唯有生长在地下的马铃薯安然无恙,帮助爱尔兰人度过荒年。爱尔兰成了以马铃薯为主食的国家。(1)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早期物种大交换的影响。(10分)(2)简要指出推动近代早期物种大交换的主要因素。(8分)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共计60分)1.C2.D3.C4.C5.B6.C7.D8.B9.C10.D11.C12.D13.D14.D15.A16.A17.C18.C19.C20.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40分)21.(1)历史条件:菲律宾与墨西哥跨太平洋航线的开辟;菲律宾成为西班牙的殖民地;中菲之间有传统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中国与西属美洲商品的互补性;中国手工业品物美价廉;维护殖民统治和赚取高额利润的需要;造船技术的进步。(答出4点,即可得8分)(2)变化:由葡萄牙人控制;贸易规模扩大;贸易范围扩展至非洲、欧洲;欧洲与亚洲建立直接的商业联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