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题_第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题_第2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题_第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题_第4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题PAGEPAGE1班级: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密封线亲爱的同学们:快乐化学放松心情相信自己我会成功!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K:39S:32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司马光砸缸B.凿壁偷光C.火烧赤壁D.铁杵磨成针2.下列图示的实验中,正确的是()ABCD3.彭水县某日的空气质量日报如下表:

项目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可吸入颗粒物65Ⅱ良二氧化硫6二氧化氮20下列情况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不会产生影响的是()A.用氢气作燃料

B.露天焚烧垃圾

C.汽车排放尾气

D.用煤作燃料4、某1L纯牛奶的包装盒上面有如下一些数据(每100g内):脂肪≥3.3g、蛋白质≥2.9g、非脂乳固体≥8.1g、钾≥145mg、钙≥115mg。这里的钾、钙是指(

)A.分子

B.原子

C.单质

D.元素5、某同学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A.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B.花香四溢──分子不停地运动C.食物腐败──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D.酒精挥发──分子间间隔变大6、氧气跟世间万物如影随形。下列关于氧气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从淡蓝色液体变成无色气体,发生了化学变化B.凡是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纯氧中也不能燃烧C.氧气可用于动植物呼吸、医疗急救、作燃料以及切割金属等D.用燃着的的木条可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是利用了氧气的助燃7、实验室用KClO3制O2,操作有:①加热;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向试管中装入药品;④当有连续气泡时用排水法收集;⑤实验完毕将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⑥熄灭酒精灯;⑦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正确顺序是()A.③②①⑦④⑤⑥ B.②③⑦①④⑥⑤C.②③⑦①④⑤⑥ D.①③②④⑦⑤⑥8.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A.B.C.D.实验装置硫在氧气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排水法收集氢气解释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集气瓶中的水: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H2何时收集满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凡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就是氧化物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C.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该物质一定是一种单质D.含有多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10、下列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阴离子的是()11、2010年2月19日德国重粒子研究中心宣布第112号元素的符号为Cn,它的中文名称为鎶。已知Cn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7,其质子数是112,则这种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112B.165C.277D.38912、元素的种类、化学性质分别与下列粒子有密切的关系,它们是()A、质子数、中子数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C、中子数、最外层电子数D、质子数、最外层电子数23、(3分)请你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以下现象。(1)妈妈在厨房里炒菜,我在窗外就闻到了香味。。(2)如右图所示,两支医用注射器,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末端注射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哪支容易推压?为什么?(3)氧化汞受热分解成氧气和汞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共18分)24、(8分)实验室开放日,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气体制取和性质的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aaABCDE(1)请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下同),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___作用。如何检验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用装置E收集气体,实验完毕后应先__________然后再__________25、(5分)2008年5月12日,我国汶川发生大地震。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地震中许多原有的水源被破坏。新水源需检测和处理后才能成为饮用水。我国规定水质必须在感官性指标、化学指标、病理学指标等方面均达标方可成为生活饮用水。(1)感官性指标中有一项要求为:不得含有肉眼可见物,水应澄清透明。为达到此要求,净化水时,可以通过加入絮凝剂凝聚、沉降,然后通过(填操作名称)而实现(见右图)。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其作用是。请写出该操作的一个注意事项:(2)化学指标中含有水源的pH和硬度两项。日常生活中如何区分硬水与软水?请简述实验步骤与现象:26、(5分)实验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如利用电解水实验可探究水的组成。请根据电解水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通电后电极上出现气泡,并汇集到试管上端。正极产生的气体是。(2)实验时常在水中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目的是。(3)水通电后发生化学变化,文字表达式为。(4)在某次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