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北师大版一轮课件模块一第二单元第6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_第1页
高考历史北师大版一轮课件模块一第二单元第6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_第2页
高考历史北师大版一轮课件模块一第二单元第6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_第3页
高考历史北师大版一轮课件模块一第二单元第6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_第4页
高考历史北师大版一轮课件模块一第二单元第6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高考必考区间——精细研究第6讲知能强化课Ⅱ人心决定的国运之争——解放战争(1946~1949年)高考研究课本讲命题点分析与前瞻预测课下综合检测知能强化课Ⅰ反侵略斗争的不朽丰碑——抗日战争理知识体系背史论术语知

能强化课Ⅰ

NO.1

历史认知拓广度——比“教材”多一点

一、日本局部侵华与抗日民主运动的 兴起(1931~1936年)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陷于经济金融恐慌,忙于解决本国的经济危机,无暇东顾国际社会无暇顾及新军阀混战,国民政府正全力“剿共”,给日本以可乘之机中国内战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对日本打击特别严重,日本欲转嫁危机经济危机灭亡中国,称霸西太平洋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既定方针。1927年日本在东方会议上确定了“征服满蒙”的武装侵略方针蓄谋已久1935年,日本在华北制造一系列事变,威逼平津,阴谋策动华北自治华北事变1932年1月28日,日军袭击上海,蔡廷锴的十九路军奋起抵抗一·二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军自毁沈阳附近柳条湖铁路一段,诬指为中国破坏,旋即攻占沈阳,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中国军民奋起反抗,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就此开始。1932年,日本帝国主义扶植清废帝溥仪于长春建立伪满洲国九一八事变1935年中共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号召_________,一致抗日1935年12月北平学生发动____________,掀起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1936年12月_______、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经过中共调停,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促使_________________初步形成停止内战一二·九运动张学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二、全民族抗战(1937年7月~1945年9月)苏联空军参战,消耗了大量日军。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武汉会战(1938年6月~10月)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台儿庄战役。徐州会战钳制和消耗了日军有生力量,为部署武汉会战赢得了时间徐州会战(1938年1月~5月)国共联合作战。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取得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太原会战(1937年9月~11月)虽以中国战败而告终,但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为中国民族工业内迁争取了时间,为坚持长期抗战起了重大作用淞沪会战(1937年8月~11月)正面战场国民政府组织多次会战,粉碎了日军消灭国民政府的企图。其中在1940年枣宜会战中,国民党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壮烈殉国游击区抗战国民党还建立敌后游击区,极大消耗日军力量,有力配合正面战场中国远征军1942年起,中国政府派遣远征军入缅甸,配合盟军同日军作战在占领区推行奴化教育,企图消磨中国人民反抗意志,达到民族同化奴化教育疯狂掠夺沦陷区的经济和资源,以满足战争需求以战养战在占领区扶植汪精卫等伪政权,实行残暴殖民统治以华治华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杀害中国军民30万人;细菌战和毒气战屠杀人民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占领中国东部、中部大片领土军事侵略是中国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胜利,是中华民族再次振兴的转折点以弱胜强中国的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局性中国是所有反法西斯战场中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战场持久性国民党正面战场和中共敌后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又相互摩擦复杂性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有组织的全民族自卫战争全民性既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战略地位(双重性)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反侵略战争规模大NO.2

历史理解求深度——比“初学”深一点

一、全民族抗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使抗日战争有了雄厚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基础全国军队,包括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主力军和游击队,一致抗日,形成了既统一又独立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者互相配合,共同抗日合作全国各党派均以民族存亡为重,结束分裂对抗,求同存异,在抗日的基础上团结一致,集中力量争取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团结全国各个阶级、阶层,工农兵学商各界、各族人民,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共同参加参战真正的全国战争,前线军民抗日,后方全国救亡地域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1942年,国际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中国抗战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国际因素中国共产党制定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开辟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和运动战,配合正面战场,最后赢得战争胜利战略战术中国共产党制定全面抗战路线,使抗日战争成为一场真正的人民战争民众因素国共合作,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两党分别开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抗敌组织领导二、从国际视野认识抗日战争的影响NO.3

核心素养上高度——比“传统”新一点

聚焦主题

抗日战争一、立足时空观念,谨防“颠倒错乱”二、注重历史解释,挖掘“深层隐含”解析返回解析返回三、追溯家国情怀,把握“现实未来”四、依托史料实证,强化“论从史出”人心决定的国运之争——解放战争(1946~1949年)知

能强化课Ⅱ

NO.1

历史认知拓广度——比“教材”多一点

阶段基本进程成果战略防御前8个月,歼敌七十多万;后4个月,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对解放区的________和重点进攻战略反攻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________的序幕是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转折点阶段基本进程成果战略决战人民解放军连续发动了_________、淮海战役及平津战役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最后胜利①1949年元旦,毛泽东发出_______________的号召。②国共北平谈判,达成《______________》,但国民党拒绝签字。③渡江战役,_________统治覆灭______________取得基本胜利辽沈战役将革命进行到底国内和平协定国民政府新民主主义革命人民军队始终掌握着政治主动权,时时体现民心所向,赢得广大人民的支持政治民心上由战争初期积极防御的运动战到孟良崮战役的阵地战,再到三大战役的有机配合,军事指挥艺术不断提高战略战术上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到战略反攻,再到最后主力决战,军事上逐渐由被动转向主动战争进程上NO.2

历史理解求深度——比“初学”深一点

抗日战争时期,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根据社会主要矛盾变化,适时调整土地政策人民解放战争,从战略防御、战略反攻,到三大战役战略决战,渡江战役推翻国民党的统治,工作中心从农村转到城市从农村再到城市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展全面抗日战争,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从反蒋抗日到联蒋抗日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工农武装割据,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从以城市为中心到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从最高纲领到最低纲领错误的战略方针造成了军事上的失败,这是蒋介石政权失败的个人原因战略方针失误内部派系众多,与蒋介石有严重的政治分歧斗争。这是蒋介石政权失败的内部原因内耗严重,党内分歧巨大为解决内战所需的大量军费问题,国民政府滥发纸币,造成恶性通货膨胀,解放战争后期,国民经济陷入崩溃的边缘。这是蒋介石政权失败的经济原因通货膨胀,经济崩溃坚持独裁、内战的政策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支持,这是蒋介石政权败亡的根本原因内战独裁,失去民心NO.3

核心素养上高度——比“传统”新一点

聚焦主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一、立足时空观念,谨防“颠倒错乱”1945年10月国共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1947年春国民党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序幕1948年秋中共连续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1949年4月渡江战役,解放南京,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二、注重历史解释,挖掘“深层隐含”解析返回三、依托史料实证,强化“论从史出”

本讲命题点分析与前瞻预测

课究研考高考过什么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放战争)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抗日战争)考纲考点卷别2010·百团大战全国卷2017·人民解放军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2016·南京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全国卷Ⅲ2017·抗战胜利后国共力量对比2015·日本经济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