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三月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_第1页
福建省龙岩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三月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_第2页
福建省龙岩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三月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_第3页
福建省龙岩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三月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_第4页
福建省龙岩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三月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龙岩市2024年高中毕业班三月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注意:1.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C12O16Mn55 Cu64Zn6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与生产、生活和社会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制造5G芯片的氮化铝晶圆是复合材料B.杭州亚运会吉祥物“江南忆”机器人芯片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C.杭州亚运会特许商品“亚运莲花尊”的艺术载体青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D.神舟十六号飞船返回舱“外衣”中的酚醛树脂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2.反应:Al2Cl6+2NH3=2Al[(NH3)Cl3]中,共价化合物Al2Cl6的结构式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molAl[(NH3)Cl3]中通过pp轨道重叠形成的σ键数目为4NAB.Al2Cl6分子中所有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结构C.反应前后Al原子配位数不变D.Al[(NH3)Cl3]属于极性分子3.化合物Z是合成药物非奈利酮的重要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B.Y分子中不存在手性碳原子C.1molY最多能与3molNaOH反应 D.Y、Z可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鉴别4.一种由短周期元素构成的洗涤剂中间体结构式如图所示,X、Q、Z、Y、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和W同主族,Q、Z、Y同周期,Q原子核外成对电子对数与未成对电子数相等,Y可与X形成空间构型为角形的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电离能:Y>Z>QB.简单离子半径:W>Y>ZC.Z元素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强酸D.Y的简单氢化物的中心原子的VSEPR构型为正四面体 5.电化学“大气固碳”方法是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的,相关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电池可选用Li2SO4水溶液做离子导体B.放电时,电极B反应为CO2+4e=C+2O2C.充电时,Li+从电极A移向电极BD.放电时,电路中每通过1mol电子,正极区质量增加40g6.兴趣小组设计以下实验,探究MnOx氧化甲苯蒸气(还原产物为MnO)生成无污染气体的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气体X可以是氮气B.通过Ⅲ、Ⅳ中现象可判断甲苯是否被MnOx完全氧化C.若n(甲苯):n(MnOx)=1:36发生反应,则x=1.5D.装置Ⅲ、Ⅳ互换顺序仍可判断甲苯是否被完全氧化7.以炼铁厂锌灰(主要成分为ZnO,含少量的CuO、SiO2QUOTE、Fe2O3)为原料制备ZnO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浸取”工序中ZnO、CuO分别转化为[Zn(NH3)4]2+和[Cu(NH3)4]2+。A.HNH键角:[Cu(NH3)4]2+<NH3B.“滤渣②”的主要成分为Fe、Cu和ZnC.所含金属元素的质量“滤液①”<“滤液②”D.“煅烧”时需要在隔绝空气条件下进行8.用1,3­丙二醇捕捉CO2合成碳酸丙烯酯()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机理中存在极性键的断裂B.化合物A是上述反应的催化剂C.催化循环中Zn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D.若将原料替换为1,2丙二醇,则产物为9.下列有关反应事实与离子方程式相匹配的是A.Fe2O3溶于过量氢碘酸溶液中:Fe2O3+6H+=2Fe3++3H2OB.将过量SO2通入NaClO溶液中:SO2+H2O+ClO=HClO+HSO3C.向硝酸银溶液中滴入少量氨水:Ag++2NH3·H2O=[Ag(NH3)2]++2H2OD.在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O2+H2O→+HCO310.室温下,将盐酸滴入Na3R溶液中,测得混合溶液的pH与QUOTEc(HR2-)c(R3-)、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A.L3表示pH与QUOTEc(H3R)c(HB.Na2HR溶液呈碱性C.水解常数Kh3的数量级为1012D.混合溶液的pH=7时,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60分)11.(13分)实验室用苯甲醇钠做催化剂,以苯甲醛为原料合成苯甲酸苯甲酯的反应机理及部分物质的性质如下:物质熔点/℃沸点/℃溶解性密度/g·cm3苯甲醇15.9204.7可溶于水1.01苯甲醛56.6179微溶于水1.01苯甲酸苯甲酯21323不溶于水1.12苯甲酸122.4249.2不溶于水1.32已知:RO极易结合H+转化为ROH。回答以下问题:步骤Ⅰ制备苯甲醇钠按图1所示装置,在圆底烧瓶中依次加入磁转子、苯甲醇(7.0g,0.065mol)、金属钠(0.3g,0.013mol)。开启搅拌,使反应在微热状态下进行,反应结束后,撤去热源,冷却至室温。(1)表明反应已经完成的现象是。(2)装置A的作用是。步骤Ⅱ制备苯甲酸苯甲酯制备装置如图2所示(加热及夹持装置已略去)。在四口烧瓶中加入苯甲醛(45.4g,0.428mol),使整个反应体系恒温在50℃。通过恒压滴液漏斗缓慢滴加苯甲醇钠(30min内滴加完毕)后保温1h。(3)本实验中制取苯甲酸苯甲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久置的苯甲醛中含有少量苯甲酸,如果不除去将大大降低反应速率,原因是;除去苯甲醛中少量苯甲酸的实验方法是。(5)装置中能起到减少反应物挥发作用的仪器名称为。步骤Ⅲ分离提纯产品待体系冷却至室温,加入20mL水,搅拌10min,收集有机相,再用20mL蒸馏水洗涤有机相,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后,蒸馏,弃去开始时收集的馏分,再调高电加热套的电压,收集205-207℃的馏分,得31.5g无色粘稠液体。(6)收集的有机相用蒸馏水洗涤目的是,该操作在(填仪器名称)中进行。(7)步骤Ⅲ中蒸馏是在(填“常压”或“减压”)下进行的。(8)本实验的产率(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12.(20分)以大洋锰结核(主要由MnO2和铁氧化物组成,还含有Al、Mg、Zn、Ca、Si等元素)为原料,制备MnxOy及Mn(H2PO4)2·2H2O,所得产品具有广泛的用途。制备过程如下图所示:已知:①金属离子浓度≤105mol/L时,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相关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金属离子Mn2+Fe2+Fe3+Al3+Mg2+Zn2+开始沉淀的pH8.16.31.53.48.96.2沉淀完全的pH10.18.32.84.710.98.2②25℃时,Ksp(ZnS)=2.9×1025;Ksp(MnF2)=5.3×103;Ksp(MgF2)=7.4×1011;Ksp(MnCO3)=1.0×1011。(1)基态锰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2)“浸取”时,有副产物MnS2O6生成,请写出该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温度对锰的浸出率、MnS2O6生成率的影响如图所示,为了减少副产物的生成,最适宜的温度______。(3)“调pH”时,应控制的pH范围是_____。“净化”后滤渣3的主要成分_____。(4)“沉锰”时,加入过量NH4HCO3溶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若改用加入(NH4)2CO3溶液,还会产生Mn(OH)2,可能的原因是:MnCO3(s)+2OH-(aq)Mn(OH)2(s)+CO32-(aq),25℃时,计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对数值lgK=____(填数值)。(5)要将“溶解”后的溶液制得Mn(H2PO4)2·2H2O晶体,操作X为、过滤、洗涤、干燥。(6)“煅烧”时,不同条件下煅烧可制得不同锰的氧化物晶体。=1\*GB3①晶体Ⅰ可作脱硫剂,其长方体晶胞结构如图。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mol-1,则晶体Ⅰ的密度为_______g·cm3。=2\*GB3②晶体Ⅱ可作电池正极材料,通过Zn2+在晶体Ⅱ中嵌入和脱嵌,实现电极材料充放电的原理如图所示。“ii”代表电池_______(填“充电”或“放电”)过程,“iii”的电极反应式为。13.(14分)在180~280℃下,Cu/ZrO2催化CO2和H2合成甲醇是实现碳中和的措施之一,其主反应为:CO2(g)+3H2(g)CH3OH(g)+H2O(g)ΔH1=49.3kJ·mol1,该合成过程还存在一个副反应:CO2(g)+H2(g)CO(g)+H2O(g)ΔH2,催化合成机理如图。物质CO2(g)CO(g)H2O(g)焓/kJ·mol1394111242(1)稳定单质的焓(H)为0,有关物质的焓如上表所示,ΔH2=________kJ·mol1。(2)下列关于CO2和H2催化合成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相应字母)A.催化过程(Ⅰ)中碳元素的杂化方式发生改变B.催化过程(Ⅴ)中,每生成1molCH3OH同时形成2molσ键C.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时说明主反应和副反应均达到平衡D.其他条件不变下,减小反应器体积,副反应平衡不发生移动(3)在5.0MPa下,将5molCO2和16molH2在Cu/ZrO2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反应。平衡时CH3OH和CO选择性S[]及CO2的转化率a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①表示平衡时CO选择性的曲线是(填“a”“b”或“c”)。②解释曲线c呈现先减小后增大变化趋势的原因。③250℃时,测得平衡体系共有0.5molCH3OH,结合上图计算CO2的平衡转化率=_______,CO2(g)+3H2(g)CH3OH(g)+H2O(g)的Kp=(MPa)2。(列出计算式)④p、q两点的主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大小:V正(p)_____V正(q)。(填“>”“=”或“<”)已知:回答下列问题:(1)A的名称是。(2)酸性比较:AB(填“>”“<”或“=”),请从物质结构角度分析原因。(3)F的结构简式是。(4)写出B+C→D的化学方程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