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二_第1页
2024年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二_第2页
2024年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二_第3页
2024年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二_第4页
2024年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模拟卷二(教科版)(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学校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9分)1.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___________开始的。2.蚯蚓喜欢生活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中。3.漂浮在水面上的船受到的浮力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船的重力。4.船的___________越大,船的载重量就越大。5.___________是家庭生活中最常用和最为广泛的能源。6.水由液体变成气体散发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叫作___________。7.当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接触时,温度___________的物体会向温度___________的物体传递热。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绿豆种子离开了土壤就不能发芽。()2.我们应及时地清理掉生态瓶中动物的粪便。()3.在研究绿豆苗生长是否需要阳光的实验中,两组的绿豆苗数量应该一样多。()4.保持独木舟平稳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尽量增加货物。()5.技术可以改变船的载重量,推动着船的发展。()6.在进行设计时,我们要独立进行设计、制作,不需要与他人合作。()7.农业灌溉新技术可以节约用水。()8.人们生活中会产生大量且成分种类丰富的垃圾,这些垃圾会污染环境。()9.植被破坏不会使温室效应更加严重。()10.水在自然界中的三种形态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物态变化取决于温度。()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粮仓里储存的种子一般不会发芽,主要原因是缺少()。A.土壤B.空气C.水分D.阳光2.仙人掌的叶子进化成针刺,主要是为了()。A.保护自己B.减少水分的蒸发C.为了更加美观D.以上都不对3.对制作的竹筏进行测试时,以下哪种摆放物体的方式可以使竹筏更稳定?()。A.B.C.D.4.渡船的船底特别宽阔,这样设计的主要原因是()。A.使小船行驶得更快B.提高船的稳定性C.控制船的行驶方向D.为了更加美观5,有同学自制的小船在行驶过程中容易偏离方向,下列改进方法最合理的是()。A.调整小船的形状,采用流线型的船身B.调整动力系统提供动力的方向C.给小船装上船舵,并调试船舵的方向D.加宽小船的船身6.科学家在某冰川融化后发现了28种新的病毒,给人类带来了新威胁。大家推测冰川融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雪崩B.气候变暖C.生物被破坏D.北极熊没有生存空间7.下列将要被当作垃圾丢弃的物品中,可以重复使用的是()。A.啤酒瓶B.用过的餐巾纸C.戴过的一次性口罩D.大棒骨8.如图所示,常温的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上方分别盖上玻璃片a、b,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玻璃片表面出现小水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水珠在a的上表面,b的下表面B.小水珠在a的下表面,b的上表面C.玻璃片b温度升高,这是由于水蒸气凝结吸热形成的D.a烧杯中的冰块融化过程中要吸热,且温度不断升高9.如图,加热试管中的水,首先热起来的是()。A.试管底部B.试管中部C.试管管口D.无法判断10.冬天,用手摸户外的铁块和木块,会感到铁块比木块冷,这是因为()。A.铁块比木块温度低B.铁块比木块容易传热C.铁块表面比木块光滑D.人体产生的错觉四、探究题(共51分)1.科学探究小组为了研究生物、非生物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制作了4个生态瓶,分别编号为A、B、C、D.同学们在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水、小鱼、螺蛳、小虾,并放入等量的水草。然后摆放在阳光充足的窗台上。请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1)在生态瓶D中,非生物有___________,消费者有___________。(2)生态瓶中的生物存在着食物关系,请写出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3)有同学发现生态瓶中的鱼浮出水面呼吸的次数越来越频繁,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多喂一些鱼食B.往生态瓶中多加一些水C.把生态瓶中的水倒出去一些(4)若要研究小虾对水草生长的影响,最好选择业中和机火水两个生态瓶进行观察比较。(填字母)(5)通过对四个生态瓶内生物的进一步观察,结果却发现:D生态瓶中小虾存活的数量不断减少,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明用橡皮泥做了一艘小船,并测试小船的载重量,请回答下列问题。(11分)(1)测试过程中,以下哪个材料不需要?()A.橡皮泥B.烧杯C.垫圈、水槽(2)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不管把橡皮泥捏成什么形状,都能浮在水面上B.要把船轻轻放入水中,测试橡皮泥船能否装载定最的重物C.在测试载重量时,做一次就够了(3)橡皮泥做成()的样子,浮力最大。A.球形B.正方体形C.碗形(4)在测试过程中,随着重物慢慢放入,小船的浮力()。A.变大B.变小C.不变(5)在测试过程中,小科发现了橡皮泥小船总是一端先沉入水中,为什么?请帮助小科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3.观测数据表明,自19世纪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3~0.6℃,1990年以来温度升高幅度加大。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温室效应引起的,工业革命以来,大量化石能源被开采,用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居民生活,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加剧了温室效应,打破了原有的平衡,使地球接收来自太阳的热多于地球散放到太空中的热量,从而导致全球气候变暖。(16分)(1)如图所示,1900年至1970年,二氧化碳进入大气中的量呈___________趋势。(2)资料表明,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___________引起的。(3)从短文信息中可得知,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植物的___________需要二氧化碳,植物越多,吸收的二氧化碳就越多。因此,___________是预防温室效应加剧的一条重要的途径。(5)温室效应的影响很大,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预防温室效应的根本方法是___________。4.小科想制作一个保温杯来冷藏冰棍,以便在外出时享用。他观察了家用保温杯的结构(如图所示),利用身边的材料来制作保温杯。(10分)(1)如图所示的家用保温杯中,传热能力最强的材料是()。A.空气B.玻璃C.金属(2)在保温杯中倒入一杯70℃的热水,此刻的外层玻璃温度将()。A.高于70℃B.等于70℃C.低于70℃(3)在保温杯中倒入热水后,水的热量会转移到玻璃壁上,这属于热传递中的()。A.热对流B.热辐射C.热传导(4)在保温杯中倒入热水后,在杯口盖一张橡皮膜并扎紧杯口。等水温下降后可以观察到橡皮膜()。A.向杯内凹陷B.向杯外凸起C.依然保持平整(5)保温杯金属盖的里面,有一层柔软的橡胶垫。关于“金属盖里的橡胶垫的作用”,小科提出了下列三种观点,其中最合适的是()。A.可以减缓热量转移B.能够产生更多热量C.用于防止人体触电参考答案一、1.种子2.黑暗潮湿3.等于4.体积5.电能6.蒸发7.高低二、1.×解析:种子发芽所必需的条件是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2.×解析:动物的粪便可以被分解者分解成植物所需要的养分。所以不必及时处理。3.√4.×解析:除了尽量加重货物外还可以通过把独木舟分隔成几个船舱的方法来保持船的平稳。5.√6.×解析:科学探究中,需要与他人交流和合作,发挥各自的长处,扬长避短,提高工作效率。在设计小船时,我们既要发挥自己聪明智慧,更需要与他人合作,相互交流,集思广益。7.√8.√9.×解析: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吸收二氧化碳,排放出氧气,所以植被破坏会使温室效应更加严重。10.√三、1.C解析: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水分、空气。粮仓里的种子都是经过晒干后再储存的,缺少水分,一般不会发芽。2.B解析:仙人掌的刺是为了适应干旱的环境,减少水分的蒸发。3.A解析:重物均匀放置在竹筏上,能使竹筏较稳定。4.B解析:渡船的船底特别宽阔是为了提高船的稳定性。5.C解析:船舵可以用来调整船的行驶方向。6.B解析:冰川融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7.A解析:啤酒瓶是可回收垃圾。8.A解析:a杯中放的是冰块,杯外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b杯中装的是热水,杯内温度高,杯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9.A解析: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酒精灯的火焰温度最高,加热试管中的水,首先热起来的是与酒精灯火焰接触的试管底部。10.B解析:金属制品的导热能力比木头的强,手上的热量很容易被传递出去,使手的温度降低,所以在寒冷的冬天,提金属制品比木头冷。四、1.(1)水、空气、沙小虾、小鱼、螺蛳(2)水草→小虾→小鱼(3)B(4)AB(5)小虾被小鱼捕食(合理即可)2.(1)B(2)B(3)C(4)A(5)重物没有均匀放置,船体不稳定3.(1)上升(2)温室效应(3)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居民生活(4)光合作用植树造林(5)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4.(1)C(2)C(3)C(4)A(5)A2.6古代生物的多样性★常考题型★判断题1.所有古生物都已经灭绝了。(×)2.通过化石可以获得古生物的相关信息。(√)3.通过分析化石可以获得古代生物与现代生物的亲缘关系。(√)4.通过分析不同年代的地质层中保留的生物化石,可以推断各个年代地球上生存的生物种类。(√)选择题1.关于古生物化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古生物化石的形成时间很长B.古生物化石可以在地层中找到C.古生物化石只具有观赏价值2.关于古生物化石的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可以推断古生物的体貌特征、生活环境B.分析古生物的变化、与现代生物的关联C.可以将其复活2.7保护生物多样性★常考题型★判断题1.人类生活离不开生物多样性,其他生物不需要生活在生物多样性的环境中。(×)2.人类是生物大家族中的一员,保护生物多样性有益于保护人类自己。(√)3.地球上生物很多,灭绝几种没关系。(×)4.多样性的生物对人类有不同的价值。(√)5.建立自然保护区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选择题1.关于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C)。A.人类的食物几乎全部取自于各类生物B.许多动植物都可以作为药材C.所有的生物都具有经济价值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句话充分说明(B)。A.环境影响生物B.生物影响环境C.生物适应环境3.对于生物多样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保护生物多样性主要是出于人类的爱心,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生存并不重要B.生物多样性对维护地球环境很重要C.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材料分析题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自从6亿年前多细胞生物在地球上诞生以来,物种大灭绝现象已经发生过5次,前5次灭绝自然而为。现在进行之中的第六次物种大灭绝,人类成为罪魁祸首。工业革命以来,地球人口不断增加,需要的生活资源越来越多,人类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对自然的干扰越来越多,大批的森林、草原、河流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公路、农田、水库……生物的自然栖息地被人类活动的痕迹割裂得支离破碎。(1)人类行为推动着第六次物种大灭绝进行。(2)人类的哪些行为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锐减?破坏生物的自然栖息地,如砍伐森林过度放牧环境污染、填海造陆等。(3)建立自然保护区有利于保护生物的自然栖息地。3.1太阳系大家庭★常考题型★判断题1.像太阳这样自己发光的天体,叫恒星。(√)2.太阳系由太阳和围绕它旋转的天体组成。(√)3.我们可以经常看到哈雷彗星。(×)解析:哈雷彗星绕太阳的公转周期约为76年。4.太阳系中只有太阳和八颗行星。(×)5.太阳系中各个天体的质量相差不多。(×)解析:太阳的质量占整个太阳系所有天体质量的99.86%。其他行星之间质量相差也比较大。6.太阳是一颗充满活力的行星,每时每刻都在吸收太空中的光和热。(×)解析:太阳是恒星,不断地向太空发出光和热。7.月球绕着地球转动,地球带着月球绕着太阳转动。(√)选择题1.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B),它还有7个同类。A.恒星B.行星C.卫星2.在太阳系中围绕太阳公转的天体是(C)。A.卫星B.恒星C.行星单3.在太阳系的八颗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A)。A.水星B.金星C.海王星4.按照真实的尺寸来比较,太阳、月球、地球三者从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A)。A.太阳、地球、月球B.月球、地球、太阳C.太阳、月球、地球5.关于太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太阳处于宇宙的中心B.太阳的质量占太阳系所有天体质量的99.86%C.太阳与月球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