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外国文学作品选自考真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2016年4月外国文学作品选自考真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2016年4月外国文学作品选自考真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2016年4月外国文学作品选自考真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
2016年4月外国文学作品选自考真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年4月外国文学作品选自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1/30)单项选择题

第1题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的特洛亚战争持续了

A.一年

B.五年

C.十年

D.十五年

下一题

(2/30)单项选择题

第2题

在《永生的阿芙洛狄忒》中,紧接着“求你再度降临,亲爱的女神,求你解救我于万般痛苦

之中”的下句是

A.求你像从前一样,只要远远听到我的声音在求告在呼唤,你就翩然降临

B.保佑我的一切心愿能够实现一一请和我结盟

C.女神啊,别再用痛苦和忧愁折磨我的心

D.转眼就飞到此地,女神啊,于是你永远年轻的脸上浮着笑意

上一题下一题

(3/30)单项选择题

第3题

古希腊作家索福克勒斯的悲剧往往被称为

A.命运悲剧

B.信仰悲剧

C.宗教悲剧

D.爱情悲剧

上一题下一题

(4/30)单项选择题

第4题

《十日谈》中《第四天故事一》讲述了一个爱情悲剧,其中为爱殉情的女主人公是

A.绮斯梦达

B.艾斯梅拉尔达

C.伊莉莎

D.达吉雅娜

上一题下一题

(5/30)单项选择题

第5题

《神曲》中带领但丁游览“地狱”和“炼狱”的向导是

A.弗兰采斯加

B.维吉尔

C.保禄

D.贝亚特丽采

上一题下一题

(6/30)单项选择题

第6题

《堂吉诃德》中,桑丘•潘沙在跟随堂吉诃德外出行侠历险前的身份是

A.士兵

B.牧师

C.农民

D.工人

上一题下一题

(7/30)单项选择题

第7题

“人必须每天每日去争取生活与自由,才配有自由与生活的享受!”这句名言出自

A.《巨人传》

B.《哈姆莱特》

C.《安提戈涅》

D.《浮土德》

上一题下一题

(8/30)单项选择题

第8题

在《致杜鹃》中,华兹华斯描写杜鹃鸣叫的两个角度是声音的欢畅和

A.深沉

B撼性

C刘秘

D执列

上一题下一题

(9/30)单项选择题

第9题

拜伦《哀希腊》艺术上最显著的特点是

A.美丑对照

B.古今对比

C.明暗对比

D.深浅对照

上一题下一题

(10/30)单项选择题

第10题

济慈《秋颂》第一节描绘了秋日果实累累,万物成熟的景象,其描写侧重的角度是

A.视觉

B.触觉

C.听觉

D.味觉

上一题下一题

(11/30)单项选择题

第11题

1830年,《欧那尼》在法兰西大剧院上演,引发了古典主义卫士和浪漫主义斗士之间的冲突,

史称“《欧那尼》之战”。《欧那尼》的作者是

A.梅里美

B.司汤达

C.巴尔扎克

D.雨果

上一题下一题

(12/30)单项选择题

第12题

《叶甫盖尼•奥涅金》用诗体写成,其中客观描写和主观抒情有机交融,被称为

A.诗体散文

B.诗体戏剧

C.诗体故事

D.诗体小说

上一题下一题

(13/30)单项选择题

第13题

《高老头》中拉斯蒂涅在埋葬了高老头之后去了

A.鲍赛昂夫人家

B.伏脱冷家

C.纽沁根夫人家

D.伏盖公寓

上一题下一题

(14/30)单项选择题

第14题

《红与黑》中于连反抗社会压迫的动力来自他的人生奋斗目标,该目标是

A.推翻波旁王朝

B.进入上流社会

C.打倒封建教会

D.改革社会制度

上一题下一题

(15/30)单项选择题

第15题

《奥利弗•退斯特》描写了孤儿奥利弗在“贫民习艺所”的不幸经历,狄更斯借此批判当时

英国社会的

A.教会机构

B.行政机构

C.教育机构

D.慈善机构

上一题下一题

(16/30)单项选择题

第16题

《死魂灵》深刻地批判了唯利是图的新兴资产者、腐朽没落的官僚阶层,以及作为农奴制度

支柱的宗法制地主,它的作者是

A.果戈理

B.普希金

C.契诃夫

D.高尔基

上一题下一题

(17/30)单项选择题

第17题

在《项链》中,造成女主人公玛蒂尔德生活悲剧的根本原因在于其

A.风流放荡

B.爱慕虚荣

C.挥霍无度

D.好吃懒做

上一题下一题

(18/30)单项选择题

第18题

马克•吐温是卓越的幽默大师,他创作的主要特色是幽默和

A.讽刺

B.夸张

C.戏谑

D.风趣

上一题下一题

(19/30)单项选择题

第19题

“暴君绝不可以为王,豺狼绝不可以牧羊。国王对人民任意榨取,正是削弱国家的根基。”

这句话出自

A.《果园》

B.《吉檀迦利》

C.《蔷薇园》

D.《雅歌》

上一题下一题

(20/30)单项选择题

第20题

《伊则吉尔老婆子》中腊拉的主要性格特点是极端的

A.利己主义

B.自由主义

C.爱国主义

D.英雄主义

上一题下一题

(21/30)单项选择题

第21题

《复活》中主人公对本阶级罪恶的忏悔,反映了当时一部分进步贵族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

这个“忏悔贵族”是

A.列文

B.卡列宁

C.聂赫留道夫

D.安德烈

上一题下一题

(22/30)单项选择题

第22题

肖洛霍夫《一个人的遭遇》描写索科洛夫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不幸遭遇和他表现出的坚韧品

格,作品的重要特征是

A.英雄形象大众化

B.英雄人物平民化

C.英雄品格凡人化

D.英雄形象神圣化

上一题下一题

(23/30)单项选择题

第23题

《世界上最美的坟墓》选自茨威格的回忆录

A.《昨日的世界》

B.《象棋的故事》

C.《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D.《看不见的收藏》

上一题下一题

(24/30)单项选择题

第24题

卡夫卡的“孤独三部曲”指的是小说《美国》《城堡》和

A.《审判》

B.《变形记》

C.《在流放地》

D.《乡村医生》

上一题下一题

(25/30)单项选择题

第25题

在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鲨鱼”象征的是

A.不可抗拒的命运

B.邪恶的人性

C.不可避免的失败

D.外部世界的暴力

上一题下一题

(26/30)单项选择题

第26题

尤内斯库的戏剧曲折地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世界的

A.政治危机

B.经济危机

C.精神危机

D.宗教危机

上一题下一题

(27/30)单项选择题

第27题

在《恐龙》中,主人公“我”在离开荒漠高原后第一次遇见的活物是一群

A.犀牛

B.恐龙

C.流浪汉

D.新人

上一题下一题

(28/30)单项选择题

第28题

《沙恭达罗》第四幕主要描写的是

A.沙恭达罗离别净修林

B.沙恭达罗离别豆扇陀

C.沙恭达罗惹怒达罗婆娑

D.沙恭达罗与豆扇陀重逢

上一题下一题

(29/30)单项选择题

第29题

在《源氏物语》中,主人公光源氏的生母是

A.桐壶更衣

B.弘徽殿女御

C.藤壶妃子

D.葵姬

上一题下一题

(30/30)单项选择题

第30题

新感觉派是20世纪初H本文坛的一个以小说创作为主的文学流派,代表人物是横光利一和

A.夏目漱石

B.渡边淳一

C.川端康成

D.芥川龙之介

上一题下一题

(1/5)多项选择题

第31题

《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的主要艺术特色有

A.浓郁的象征主义色彩

B.想象丰富,极具浪漫传奇色彩

C.故事发展曲折离奇

D.鲜明的对比描写

E.语言生动活泼,浅白自然

上一题下一题

(2/5)多项选择题

第32题

在《伊芙琳》中,导致都柏林人生活贫乏、精神贫困的主要原因有

A.沉重的税负

B.英国殖民主义的侵略和剥削

C.天主教会势力对人们精神的桎梏

D.家庭观念和传统思维的束缚

E.官僚制度的腐败

上一题下一题

(3/5)多项选择题

第33题

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包括

A.《社会支柱》

B.《海上夫人》

C.《青年同盟》

D.《人民公敌》

E.《玩偶之家》

上一题下一题

(4/5)多项选择题

第34题

《悭吝人》中主人公阿巴公的性格特征是

A.极端贪财

B.非常吝啬

C.霸道专横

D.爱慕虚荣

E.见风使舵

上一题下一题

(5/5)多项选择题

第35题

属于莎士比亚《哈姆莱特》中的人物有

A.克劳狄斯

B.奥菲利娅

C.奥赛罗

D.波洛涅斯

E.雷欧提斯

上一题下一题

(1/4)简答题

第36题

简述《静静的顿河》中主人公葛利高里悲剧命运的成因。

上一题下一题

(2/4)简答题

第37题

简述拉伯雷在《巨人传》前言中所阐述的美学主张。

上一题下一题

(3/4)简答题

第38题

简述马尔克斯《世界上最漂亮的溺死者》的艺术特色。

上一题下一题

(4/4)简答题

第39题

简述纪伯伦《先知》第一、二、三节的思想内涵。

上一题下一题

(1/1)论述题

第40题

在《罪与罚》中,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如何揭示“超人哲学”危害性的?

上一题下一题

(1/1)阅读理解题

第41题

阅读托尔斯泰《舞会之后》片段,围绕以下两个问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短文。

⑴导致伊凡•华西里耶维奇与华莲卡之间爱情消逝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这段场景描写在作品中起到怎样的艺术效果?

要求:围绕所给材料和提示进行综合分析,不能分别回答问题。观点鲜明,分析具体,条理

清楚,语言通顺,书写整洁。

我的心情一直很轻松愉快,耳边老是萦回着玛祖卡舞曲。但这会儿听到的却是另一种音乐,

又粗野,又刺耳。我走了百来步,透过一片迷雾看出那里有许多黑糊糊的人影。显然是一群

士兵。穿黑军服的士兵分两行面对面持枪而立,一动不动。鼓手和吹笛子的站在他们背后,

反复奏出粗野刺耳的旋律。

“他们这是在干什么呀?”我问站在身边的铁匠。

“对一个勒靶逃兵执行夹棍刑。”铁匠望着士兵行列的尽头,愤愤地说。

我也往那边望去,看见两行士兵中间有一样可怕的东西在向我逼近。原来是一个光着上身的

人,两手分别被捆在两支步枪上,两个士兵握住枪的一端押着他走。旁边有一个穿军大衣、

戴军帽、身材魁梧的人,我觉得有点面熟。犯人浑身痉挛,两脚沙沙地踩着融雪,身上挨着

雨点般从两边打来的棍子,踉踉跄跄地向我走来。那个身材魁梧的军官步伐稳健,大摇大摆

地紧紧跟在后面。原来就是那个脸色红润、留着银白色小胡子和络腮胡子的上校、华莲卡的

父亲。

犯人每挨一下棍子,仿佛很惊讶似的,把他那痛苦的起皱的脸转向棍子落下的那一边,露出

雪白的牙齿,反复说着同一句话。直到他走得很近了,我才听清那句话。他不是在说,而是

在鸣咽“好兄弟,行行好吧!好兄弟,行行好吧!”可是好兄弟并没有行行好。当这一伙人走

到我跟前时,我看见对面一个士兵断然向前迈出一步,呼的一声挥动棍子,狠狠打在鞋靶人

的背上。当这伙人走到我旁边时,我从两行士兵中间瞥了一眼犯人的脊背。这是一块色彩斑

斓、血肉模糊的奇形怪状的东西,我简直无法相信这是人的身体。

突然,上校停住脚步,接着快步走到一个士兵跟前。“你这不是敷衍塞责吗?哼,我要让你知

道敷衍塞责的后果我听见他愤怒的吆喝声。

我看见他举起戴鹿皮手套的手,猛地给那被吓坏的个儿矮小、力气不大的士兵一下耳光,以

惩罚他没有使劲往那鞋朝人紫红的脊背上打棍子。

“拿几根新棍子来!”他一面叫,一面向四周环顾着,终于看见了我。他装作不认识我,恶

狠狠、气冲冲地皱起眉头,迅速地转过脸去。我觉得羞愧难当,眼睛不知往哪里瞧才好,仿

佛我犯了见不得人的大罪,被人揭穿了。我垂下眼睛,慌忙跑回家去。一路上我的耳朵里忽

而响起鼓声和笛声,忽而传来“好兄弟,行行好吧!”忽而听到上校严厉的怒吼声“你这不

是敷衍塞责吗?"我心里产生了一种近似恶心的感觉,不得不几次停下脚步。我觉得那个惊

心动魄的场面在我内心造成的极度恐怖统统要呕出来。

爱情吗?爱情从那天起就一落千丈。当她像原来那样含笑沉思的时候,我立刻想起那天广场

上的上校,心里就觉得别扭和不快。我和她见面的次数越来越少,爱情也就这样消失了。

上一题交卷

交卷

答题卡

答案及解析

(1/30)单项选择题

第1题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的特洛亚战争持续了

A.一年

B.五年

C.十年

D.十五年

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解析]《伊利亚特》讲述了希腊联军在统帅阿伽门农的带领下,向特洛亚城

发动进攻,特洛亚城的大英雄赫克托尔率众奋勇抵抗的故事,这场战争持续了十年。

下一题

(2/30)单项选择题

第2题

在《永生的阿芙洛狄忒》中,紧接着“求你再度降临,亲爱的女神,求你解救我于万般痛苦

之中”的下句是

A.求你像从前一样,只要远远听到我的声音在求告在呼唤,你就翩然降临

B.保佑我的一切心愿能够实现一一请和我结盟

C.女神啊,别再用痛苦和忧愁折磨我的心

D.转眼就飞到此地,女神啊,于是你永远年轻的脸上浮着笑意

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

上一题下一题

(3/30)单项选择题

第3题

古希腊作家索福克勒斯的悲剧往往被称为

A.命运悲剧

B.信仰悲剧

C.宗教悲剧

D.爱情悲剧

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解析]索福克勒斯的剧作反映了雅典民主制繁荣时期的思想意识。他拥护民

主,赞扬人的自由意志,书写人在不可抗拒的命运面前不屈的抗争精神。因此,他的悲剧往

往被称为“命运悲剧

上一题下一题

(4/30)单项选择题

第4题

《十日谈》中《第四天故事一》讲述了一个爱情悲剧,其中为爱殉情的女主人公是

A.绮斯梦达

B.艾斯梅拉尔达

C.伊莉莎

D.达吉雅娜

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解析]B项为雨果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中的女主人公。C项为约翰•斯坦

贝克短篇小说《菊花》中的人物。D项为普希金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佥》中的女主人

公。

上一题下一题

(5/30)单项选择题

第5题

《神曲》中带领但丁游览“地狱”和“炼狱”的向导是

A.弗兰采斯加

B.维吉尔

C.保禄

D.贝亚特丽采

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解析1在《神曲》中,“但丁”在人生旅程的中途,在一个黑暗的森林中迷了

路,在危急时刻,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奉天上圣女贝亚特丽采之命,前来搭救他从另一条路走

出困境。于是,在维吉尔的带领下,“但丁”游历了“地狱”和“炼狱”。

上一题下一题

(6/30)单项选择题

第6题

《堂吉诃德》中,桑丘•潘沙在跟随堂吉诃德外出行侠历险前的身份是

A.士兵

B.牧师

C.农民

D.工人

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解析]桑丘・潘沙是堂吉诃德的邻居,在和他出外行侠之前是一个农民。

上一题下一题

(7/30)单项选择题

第7题

“人必须每天每日去争取生活与自由,才配有自由与生活的享受!”这句名言出自

A.《巨人传》

B.《哈姆莱特》

C.《安提戈涅》

D.《浮土德》

参考答案:D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

上一题下一题

(8/30)单项选择题

第8题

在《致杜鹃》中,华兹华斯描写杜鹃鸣叫的两个角度是声音的欢畅和

A.深沉

B.感性

C.神秘

D•执,八、列,、、、

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解析]《致杜鹃》一诗中,诗人在第一诗节就称杜鹃是“欢畅的新客”,是“飘

忽的音波”,既点出了其在新春鸣唱的习性特点,也确立了全诗描写杜鹃鸣叫的两个角度:

声音的欢畅和神秘。

上一题下一题

(9/30)单项选择题

第9题

拜伦《哀希腊》艺术上最显著的特点是

A.美丑对照

B.古今对比

C.明暗对比

D.深浅对照

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解析]在艺术上,《哀希腊》最显著的特点是古今对比。诗人在几乎每一诗节

中,总是先历数古希腊隆盛时期的文教或武功,然后笔锋一转,指向希腊屈辱的现状,这种

倒高潮式的对比,使古今产生强烈的落差,把情感引向对现实的思考,起到了明确方向、强

化斗志的效果。

上一题下一题

(10/30)单项选择题

第10题

济慈《秋颂》第一节描绘了秋日果实累累,万物成熟的景象,其描写侧重的角度是

A.视觉

B.触觉

C所觉

D.味觉

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解析]《秋颂》第一节主要从触觉来写万物的成熟,描绘的是一个个鼓胀、

饱满、丰腴的形体,有重量,有质感,有黏性。

上一题下一题

(11/30)单项选择题

第11题

1830年,《欧那尼》在法兰西大剧院上演,引发了古典主义卫士和浪漫主义斗士之间的冲突,

史称“《欧那尼》之战”。《欧那尼》的作者是

A.梅里美

B.司汤达

C.巴尔扎克

D.雨果

参考答案:D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解析]1830年,雨果创作的打破古典主义清规戒律的剧本《欧那尼》在法兰

西大剧院上演,引发了古典主义卫士和浪漫主义斗士之间的正面冲突,史称“《欧那尼》之

战”。因此,D项正确。

上一题下一题

(12/30)单项选择题

第12题

《叶甫盖尼•奥涅金》用诗体写成,其中客观描写和主观抒情有机交融,被称为

A.诗体散文

B.诗体戏剧

C.诗体故事

D.诗体小说

参考答案:D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解析]《叶甫盖尼•奥涅金》用诗体写成,兼有诗和小说的特点,客观的描

写和主观的抒情有机交融,被称为“诗体小说”。

上一题下一题

(13/30)单项选择题

第13题

《高老头》中拉斯蒂涅在埋葬了高老头之后去了

A.鲍赛昂夫人家

B.伏脱冷家

C.纽沁根夫人家

D.伏盖公寓

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解析]《高老头》中拉斯蒂涅将高老头埋葬后,在公墓内的高处远眺巴黎,

之后,他“为了向社会挑战,到德•纽沁根太大家吃饭去了二

上一题下一题

(14/30)单项选择题

第14题

《红与黑》中于连反抗社会压迫的动力来自他的人生奋斗目标,该目标是

A.推翻波旁王朝

B.进入上流社会

C.打倒封建教会

D.改革社会制度

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解析]于连奋斗的基础是个人主义,最终目的是要爬上上流社会。“爬上去”

构成了他全部行动的动力和激情。因此,B项正确。

上一题下一题

(15/30)单项选择题

第15题

《奥利弗•退斯特》描写了孤儿奥利弗在“贫民习艺所”的不幸经历,狄更斯借此批判当时

英国社会的

A.教会机构

B.行政机构

C.教育机构

D.慈善机构

参考答案:D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解析]《奥利弗•退斯特》主要描写了孤儿奥利弗在收容所和贼窟里的不幸

经历,展现了英国底层社会的黑暗;揭露了慈善机构的黑幕;同样也表达了期待善良的资助

者资助小人物,用仁爱之心改良社会的思想。因此,D项正确。

上一题下一题

(16/30)单项选择题

第16题

《死魂灵》深刻地批判了唯利是图的新兴资产者、腐朽没落的官僚阶层,以及作为农奴制度

支柱的宗法制地主,它的作者是

A.果戈理

B.普希金

C.契诃夫

D.高尔基

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

上一题下一题

(17/30)单项选择题

第17题

在《项链》中,造成女主人公玛蒂尔德生活悲剧的根本原因在于其

A.风流放荡

B.爱慕虚荣

C.挥霍无度

D.好吃懒做

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

上一题下一题

(18/30)单项选择题

第18题

马克•吐温是卓越的幽默大师,他创作的主要特色是幽默和

A.讽刺

B.夸张

C.戏谑

D.风趣

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解析]幽默和讽刺是马克•吐温刨作的主要特色。他善于运用大量口语、俚

语等非常符合人物身份的语言,叙述离奇夸张的故事情节,营造一种热闹幽默的场面,从而

造成极强的讽刺效果。

上一题下一题

(19/30)单项选择题

第19题

“暴君绝不可以为王,豺狼绝不可以牧羊。国王对人民任意榨取,正是削弱国家的根基

这句话出自

A.《果园》

B.《吉檀迦利》

C.《蔷薇园》

D.《雅歌》

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

上一题下一题

(20/30)单项选择题

第20题

《伊则吉尔老婆子》中腊拉的主要性格特点是极端的

A.利己主义

B.自由主义

C.爱国主义

D.英雄主义

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解析]《伊则吉尔老婆子》分别讲了腊拉的故事、伊则吉尔老婆子的故事和

丹柯的故事,这三个故事呈现了三种人生的样式,其中,作者歌颂的是丹柯合己为人的英雄

精神,谴责的是腊拉的极端利己主义,贬斥的是伊则吉尔的游戏人生的生活态度。因此,A

项正确。

上一题下一题

(21/30)单项选择题

第21题

《复活》中主人公对本阶级罪恶的忏悔,反映了当时一部分进步贵族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

这个“忏悔贵族”是

A.列文

B.卡列宁

C.聂赫留道夫

D.安德烈

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解析]《复活》显示了托尔斯泰“撕下一切假面具”的决心和彻底暴露旧世

界的批判激情,但也集中体现了“道德自我完善”思想。男主人公聂赫留道夫对本阶级罪恶

的忏悔,以及在忏悔过程中的矛盾、彷徨,概括了当时一部分进步的贵族知识分子的精神状

态。

上一题下一题

(22/30)单项选择题

第22题

肖洛霍夫《一个人的遭遇》描写索科洛夫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不幸遭遇和他表现出的坚韧品

格,作品的重要特征是

A.英雄形象大众化

B.英雄人物平民化

C.英雄品格凡人化

D.英雄形象神圣化

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解析]《一个人的遭遇》描写了主人公索科洛夫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不幸遭

遇和所表现出的坚韧品格。其中,英雄品格凡人化是作品的重要特征。

上一题下一题

(23/30)单项选择题

第23题

《世界上最美的坟墓》选自茨威格的回忆录

A.《昨日的世界》

B.《象棋的故事》

C.《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D.《看不见的收藏》

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解析]B、C、D三项均为茨威格的中短篇小说,不是回忆录。因此,A项正确。

上一题下一题

(24/30)单项选择题

第24题

卡夫卡的“孤独三部曲”指的是小说《美国》《城堡》和

A.《审判》

B.《变形记》

C.《在流放地》

D.《乡村医生》

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

上一题下一题

(25/30)单项选择题

第25题

在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鲨鱼”象征的是

A.不可抗拒的命运

B.邪恶的人性

C.不可避免的失败

D.外部世界的暴力

参考答案:D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解析]《老人与海》具有明显的寓意与象征意味,其中,“大海”象征神秘莫

测、充满各种“暴力”的现代社会;“孤独的处境”“鲨鱼”以及“他人的冷漠”等都是作家

眼中的“暴力”体现形式。

上一题下一题

(26/30)单项选择题

第26题

尤内斯库的戏剧曲折地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世界的

A.政治危机

B.经济危机

C.精神危机

D.宗教危机

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

上一题下一题

(27/30)单项选择题

第27题

在《恐龙》中,主人公“我”在离开荒漠高原后第一次遇见的活物是一群

A.犀牛

B.恐龙

C.流浪汉

D.新人

参考答案:D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解析]《恐龙》中写“我”在离开荒漠高原后,发现“世界变样了。我再也

认不出早先的山脉、河流和树木了。第一次遇见活物时,我臧了起来。那是一群新人,个子

矮小,但强壮有力”。

上一题下一题

(28/30)单项选择题

第28题

《沙恭达罗》第四幕主要描写的是

A.沙恭达罗离别净修林

B.沙恭达罗离别豆扇陀

C.沙恭达罗惹怒达罗婆娑

D.沙恭达罗与豆扇陀重逢

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解析]《沙恭达罗》第四幕主要描写沙恭达罗即将告别亲友和净修林去找豆

扇陀,并与林中一草一木道别的情景。

上一题下一题

(29/30)单项选择题

第29题

在《源氏物语》中,主人公光源氏的生母是

A.桐壶更衣

B.弘徽殿女御

C.藤壶妃子

D.葵姬

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解析]B项是光源氏生母的对头。C项是光源氏的继母。D项是光源氏的原配

妻子。

上一题下一题

(30/30)单项选择题

第30题

新感觉派是20世纪初日本文坛的一个以小说创作为主的文学流派,代表人物是横光利一和

A.夏目漱石

B.渡边淳一

C.川端康成

D.芥川龙之介

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

上一题下一题

(1/5)多项选择题

第31题

《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的主要艺术特色有

A.浓郁的象征主义色彩

B.想象丰富,极具浪漫传奇色彩

C.故事发展曲折离奇

D.鲜明的对比描写

E.语言生动活泼,浅白自然

参考答案:BCE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

上一题下一题

(2/5)多项选择题

第32题

在《伊芙琳》中,导致都柏林人生活贫乏、精神贫困的主要原因有

A.沉重的税负

B.英国殖民主义的侵略和剥削

C.天主教会势力对人们精神的桎梏

D.家庭观念和传统思维的束缚

E.官僚制度的腐败

参考答案:BCD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

上一题下一题

(3/5)多项选择题

第33题

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包括

A.《社会支柱》

B.《海上夫人》

C.《青年同盟》

D.《人民公敌》

E.《玩偶之家》

参考答案:ACDE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解析]从19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易卜生创作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剧”,

包括《青年同盟》《社会支柱》《玩偶之家》《人民公敌》等。

上一题下一题

(4/5)多项选择题

第34题

《悭吝人》中主人公阿巴公的性格特征是

A.极端贪财

B.非常吝啬

C.霸道专横

D.爱慕虚荣

E.见风使舵

参考答案:ABC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

上一题下一题

(5/5)多项选择题

第35题

属于莎士比亚《哈姆莱特》中的人物有

A.克劳狄斯

B.奥菲利娅

C.奥赛罗

D.波洛涅斯

E.雷欧提斯

参考答案:ABDE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解析]C项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奥赛罗》中的男主人公。

上一题下一题

(1/4)简答题

第36题

简述《静静的顿河》中主人公葛利高里悲剧命运的成因。

参考答案:⑴他身上既有哥萨克青年勇敢、刚毅、纯朴、善良的一面,又有盲目的优越

感等哥萨克落后观念,这就造成他认识真理和接受革命的艰难。

(2)他是一个勤于探索的年轻人,有敏锐的感觉和丰富的内心世界,但他的探索又缺乏深刻

的思辨性,不能理解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的抉择,其结果只能是悲剧性的。

⑶苏维埃政权中的某些人对哥萨克采取的过火政策,这也是导致葛利高里左右摇摆、走向

悲剧的原因。

详细解答:

上一题下一题

(2/4)简答题

第37题

简述拉伯雷在《巨人传》前言中所阐述的美学主张。

参考答案:⑴作者公开申明市民审美情趣,表达市民美学主张,显示了欧洲文学将面向

市民开启的发展趋势。

(2)本书是写给下层大众的,不是写给王公贵族、少爷小姐们的。在文学史上第一次明确地

把写作的目的放在了普通老百姓的身上,反映了文学面对对象的根本性转变。

⑶这是一部在荒唐粗俗的外表下蕴含真理的作品,与人民群众粗鄙的语言中蕴含着深刻的

智慧完全一样。

详细解答:

上一题下一题

(3/4)简答题

第38题

简述马尔克斯《世界上最漂亮的溺死者》的艺术特色。

参考答案:⑴小说构思和写作手法极为奇特,它虽然围绕“尸体”在叙事,但并不是在

讲传奇故事,而是表现活着的人的精神活动。

(2)荒诞的情节和真实现实生活的描写交融一体,形成似真似幻的神奇风格,做到了貌似荒

诞而本质真实。

⑶象征表现和细节真实描绘相结合,做到了理性思考和故事审美的有机统一。

详细解答:

上一题下一题

(4/4)简答题

第39题

简述纪伯伦《先知》第一、二、三节的思想内涵。

参考答案:⑴在婚姻关系中,主张夫妇二人都要保持人格的完整与独立。

(2)在抚养子女时,主张要培养孩子独立的品格,避免过度的溺爱。

⑶在教育中,提出要培养孩子探索知识的能力而不是一味灌输知识0

详细解答:

上一题下一题

(1/1)论述题

第40题

在《罪与罚》中,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如何揭示“超人哲学”危害性的?

参考答案:⑴作者塑造了一个具有双重人格特征的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通过这个人

物的经历,作者检视了“超人哲学”的危害性,指出它极端个人主义的实质。

(2)拉斯柯尔尼科夫将人分为“不平凡的人”和“平凡的人”两类,前者为达到目的可以为

所欲为,后者则是前者的工具。这种理论的实质是极端个人主义,虽然它表达了对社会不公

的抗议,但并不能使穷人获得生存权,反而肯定了少数人奴役和掠夺他人的权利。

⑶作品选段清晰地表现了主人公通过犯罪来测试理论后的悲剧,指出一个人如果无视传统

和社会准则,就会导致道德的堕落和精神的崩溃。最高的审判不是法庭的审判,而是道德审

判,最严厉的惩罚不是苦役,而是良心的惩罚。

⑷作者对这一理论的批判始终停留在伦理道德和宗教思想的基点上,把主人公的犯罪行为

归咎为抛弃了对上帝的信仰。

详细解答:

上一题下一题

(1/1)阅读理解题

第41题

阅读托尔斯泰《舞会之后》片段,围绕以下两个问题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