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音乐简史》课件-改革开放后的音乐_第1页
《中西音乐简史》课件-改革开放后的音乐_第2页
《中西音乐简史》课件-改革开放后的音乐_第3页
《中西音乐简史》课件-改革开放后的音乐_第4页
《中西音乐简史》课件-改革开放后的音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改革开放后的音乐改革开放后音乐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音乐的整体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特征,是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具体来说,形成了三种不同的音乐类型:流行音乐逐渐进入社会生活。起初,人们对这种新的音乐类型,存有一些疑虑。后来,慢慢接受和喜爱。几十年来,流行音乐方兴未艾,出现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艺术音乐,也获得了长足发展。期间,涌现出了谭盾、叶小纲、孔祥东、吕思清、吴碧霞、廖昌永等一大批优秀的作曲家、演奏家、歌唱家。传统音乐,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七八十年代,针对中国民间音乐、戏曲音乐、曲艺音乐、民族民间器乐和民间歌舞,专门启动了“五大集成”工作。2004年,中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此后,在传统音乐保护和传承方面更加重视,取得了可观成效。三种音乐各得其所、此起彼伏。同时,也在追求良性互动和深度交融,不断书写新篇章、创造新气象。协调发展的前提,是引导而非抹杀。流行音乐未必就时尚,传统音乐也未必就陈旧;艺术音乐未必就高雅,流行音乐也未必就低俗。只要品质佳,就能打动人心;只有好内容,才能传之久远。改革开放40年,音乐文化的多样性来之不易,对此我们应当珍惜。不同的音乐类型,需要一如既往地相互尊重。改革开放后音乐的发展四十年间,新歌层出不穷,老歌久唱不衰,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音乐内容方面,既有歌颂祖国、赞美时代的宏大主题,也有表现个人情感、生活哲思的细微洞察。例如《春天的故事》《在希望的田野上》《我的中国心》《走进新时代》等,抒发了深沉的家国之爱,感动了一代代中国人。再如《故乡的云》《烛光里的妈妈》《迟来的爱》《朋友》等,表达了对人世间深情厚谊、悲欢离合的深切体悟。另外,还有两个现象值得关注。一是影视金曲广为传唱,为音乐文化抹上了一笔绚丽的色彩。二是优秀戏歌、民族歌曲受到追捧,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一些感人的细节,在音乐中闪光,让人回味无穷。音乐的精品化、经典化之路,既要立足传统,又要推陈出新,做到跟上时代发展、把握人民需求。改革开放后音乐的创作特点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改革开放”方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指引下,中外交流不断加强,音乐界的思想比较活跃、视野不断开阔。这对大力推动我国的音乐观念更新、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理论等方面发展,起着显著的积极作用。音乐创作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方针即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其最基本含义是,描写当代改革开放题材、现实题材、重大题材或革命历史题材,便是“主旋律”。在此之外,便是“多样化”。新时期音乐创作的基本特点:使没有主旋律成为主旋律——各种风格、样式、技法的多元化齐头并进,多线条交叉重叠。《故乡的云》《故乡的云》是由小轩作词,谭健常作曲,文章演唱的歌曲,收录于1984年5月1日文章发行的专辑《365里路》中。2019年6月,该曲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歌手文章是印尼华侨,后来到马来西亚上学,高中转到美国求学,加拿大读大学,毕业后在日本工作过两年,多年的漂泊让他缺乏归属感,渴望回归祖国。1983年,他到新加坡探望自己的父母时,被唱片公司科艺百代相中,开始进入歌坛。初涉乐坛的他由于自身经历的原因,对于异国游子的心绪是有真切体会的,他也想表达出这种感受,于是小轩和谭健常夫妇为文章以思恋故乡为主题,为文章量身打造了他的第一首歌曲《故乡的云》。《故乡的云》《故乡的云》借用对故乡的“云”和“风”等自然景观由衷的赞颂和对游子思乡之情的描绘,既表达了天下中华儿女骨肉相连的浓浓亲情,也表达了游子心念故乡的渴望,道出了千千万万游子希望归乡的愿望。该曲的前奏以歌曲高潮部分的曲调作为主要旋律,引起人们的歌唱欲望。在即将歌唱之前,旋律变得稍显低缓、平稳,为歌唱者做好抒情的准备。而间奏主要为伴唱,声音雄浑壮丽,使感情得到进一步加强。尾奏部分先以器乐演奏高潮部分,伴唱响起,随着曲调的慢慢升高,歌曲的感情也不断被提升,在伴唱中结束,使得歌曲意犹未尽,情感得到强烈的抒发。《走进新时代》《走进新时代》是张也演唱的歌曲,由蒋开儒作词,印青作曲,歌曲发行于1997年4月1日,收录于专辑《走进新时代》。1999年,《走进新时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1996年,词作者蒋开儒受深圳罗湖区邀请写香港回归组歌。1997年,邓小平逝世后,蒋开儒看到江泽民同志报告说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于是,蒋开儒在日记里写下“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这四句话后来都成为了歌词。曲作者印青拿到歌词的当晚就把曲子写了出来,并且写出了两个稿子,第一稿写得很雄壮,听起来感觉像进行曲,第二稿则流行一点。《走进新时代》《走进新时代》旋律动人正气、歌词真挚朴实,充满爱国主义精神,歌颂了中国人民勤劳勇敢和无限智慧,表达对国家领导人和中国共产党的爱戴和尊敬之情。“总想对你表白,我的心情是多么豪迈,总想对你倾诉,我对生活是多么热爱”《走进新时代》开篇直白自然地流露出真挚的情感。“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意气风发走进新时代”讴歌了中华儿女传统美德,生动地描写了中国人民奋发图强,神采飞扬的精神面貌,也表现出祖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景象。“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巧妙运用三首爱国歌曲将历史连接起来,唤起人们对革命时期、改革开放时期的回忆,并带出《走进新时代》这一新的时代篇章。《走进新时代》言简意赅、直抒胸臆,鼓舞人心。《在希望的田野上》《在希望的田野上》是由陈晓光作词,施光南作曲的歌曲,1981年该歌曲由中国广播合唱团与杨淑清共同演绎。1985年,在文化部、共青团中央主办的“当代青年喜爱的歌”评选中,彭丽媛演唱的《在希望的田野上》获一等奖。1989年,该歌曲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办的“五洲杯”40年广播金曲奖。2019年,该歌曲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名单。《在希望的田野上》是一首歌唱祖国繁荣富强的歌。乡土气息歌词朴实、曲调优美流畅上口,通过对家乡充满希望的田野的赞美,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赞美,歌颂了新生活,歌颂了新时代。歌词把希望和未来巧妙地结合起来,既歌颂了改革开放以后的新变化、新面貌,又憧憬着富裕、兴旺而幸福的未来。《在希望的田野上》《在希望的田野上》在主题结构上,施光南将全曲的音乐建立在两个基本主题上,一是热烈欢快、锣鼓式节奏的动机,在歌曲前奏和后半部分较为突出;二是豪迈宽广的音调,出现在歌唱的开始,并构成歌曲的主体。民族风味鲜明的音调与铿锵豪迈的进行曲节奏的有机融合,更增添了农村题材歌曲的时代气息。在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