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口服用药的指导教学培训研讨课件_第1页
糖尿病口服用药的指导教学培训研讨课件_第2页
糖尿病口服用药的指导教学培训研讨课件_第3页
糖尿病口服用药的指导教学培训研讨课件_第4页
糖尿病口服用药的指导教学培训研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的指导

糖尿病的五匹马车药物治疗饮食疗法监测血糖运动疗法健康教育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糖尿病介绍

糖尿病患者通过饮食治疗及适量运动血糖仍未得到控制时便需要服用降糖药。药物是重要的治疗方法,必须在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应有的效果。药物的种类颇多,糖尿病患者不要擅自选购、使用药物,一定要遵守医嘱,通过科学的配伍,定时定量地服用,根据病情合理选择,以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糖尿病介绍

促胰岛素分泌剂双胍类ɑ-双胍类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口服降糖药的分类磺脲类药物的特点:品种有优降糖(格列本脲)、美吡哒(格列吡嗪)、达美康(格列齐特)、糖适平(格列喹酮)、亚莫力(格列美脲)等。主要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产生胰岛素发挥降糖作用。对胰岛功能完全破坏的患者,本类药物的治疗效果不佳。本类药物起效慢,故一般提前在餐前半小时服用,而且该类药物作用时间长,均易引起低血糖反应。服药方法及注意事项:促胰岛素分泌剂非磺脲类药物的特点:主要品种有瑞格列奈(诺和龙),那格列奈(唐力)。这类药物也是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属于超短效药物。应在饭前即刻口服,可在服用一小时内发挥作用,降糖作用持续时间短,对胰岛功能完全破坏或磺脲类药物失效的患者,本类药物的治疗效果不佳,低血糖反应较磺脲类少。服药方法及注意事项:促胰岛素分泌剂

促胰岛素分泌剂---磺脲类+餐时血糖调节剂应于餐前或餐中服用服药时间和间隔尽可能固定服药期间定时监测血糖如果经常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出现低血糖,持续3d以上,应告知医生餐时调节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应于餐前服用,未进餐不服药,增加餐,应增量。服药方法及注意事项:促胰岛素分泌剂

品种有盐酸二甲双胍,苯乙双胍(降糖灵)已少用。主要是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并增加胰岛素在外周组织(如肌肉)的敏感性。单独使用本类药物不会引起低血糖,但可引起胃肠系统的不适感而减少食欲,故可降低体重。本类药物尤其适合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于餐中服用,苯乙双胍可引起乳酸性酸中毒,要谨慎使用;二甲双胍(如格华止)比较好,但对容易缺氧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及肝肾功能差者不宜用。服药方法及注意事项:双胍类

进餐时或进餐后马上服用开始服药时选择进正餐时服用,从小剂量开始,直至血糖得到控制,逐渐增加剂量可减轻胃肠道反应服药时间间隔需固定服药方法及注意事项:双胍类

主要品种有文迪雅(罗格列酮)或艾汀(吡格列酮),主要增加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对有胰岛素抵抗的患者效果好。本类药物服用每日1次,时间固定,单独使用本类药物不会引起低血糖,但要注意其对肝脏有不良影响,故在服药期间必须定期检查肝功能。服药方法及注意事项:噻唑烷二酮类

此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可能表现为下肢浮肿和体重增加药物的疗效要在开始服药后1-2月才能完全体现出来服药与进食时间无关,但应尽量固定服药方法及注意事项:噻唑烷二酮类

品种主要有拜糖苹、卡博平(阿卡波糖)、倍欣(伏格列波糖),主要可抑制小肠的0c一糖苷酶,导致食物中碳水化合物不能在此段肠腔全部分解成单个葡萄糖,从而延缓葡萄糖的肠道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本类药物应于吃第一口饭时服用。单独使用本类药物不会引起低血糖,但服药早期有些人可能会出现腹胀和轻度腹泻等反应,如先用小剂量,逐步加量,2—3周后,小肠α-糖苷酶逐渐被食糜中的碳水化合物诱导而复苏,则全小肠开始吸收葡萄糖,此时腹胀的症状即可好转或消失。服药方法及注意事项:ɑ-糖苷酶抑制剂

常见不良反应是:胃肠胀气、腹痛、腹泻,与药物剂量正相关,但不会引起低血糖遵医嘱服药tid,进餐时同时服用(吃第一口饭时服用)不进餐不服药最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与可能引起低血糖的药物(促胰岛素分泌剂或胰岛素)联合使用,发生低血糖时应使用单糖(葡萄糖片、含糖果汁等)避免使用饼干等淀粉类食物。服药方法及注意事项:ɑ-糖苷酶抑制剂

分类:促胰岛素分泌剂+二甲双胍或+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或+ɑ糖苷酶抑制剂二甲双胍+促胰岛素分泌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或+ɑ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可与磺脲类、二甲双胍联合瑞格列奈或那格列奈+二甲双胍ɑ糖苷酶抑制剂+磺脲类或二甲双胍口服降糖药的联合应用注意每种药物的服药方法服药期间应该遵守饮食计划教会患者预防和处理低血糖(发生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合并严重感染、合并严重并发症、计划妊娠、分娩等情况不适合口服降糖药治疗)联合应用的注意事项服药时定时监测血糖,需增加血糖监测次数的情况:当调整药物剂量,更换药物时;生病期间改变饮食习惯时,如外出进餐,漏餐或延迟进餐时改变运动时间,运动项目或运动量等情绪波动时;出现头晕、心悸、出汗等低血糖症状时口服降糖药与血糖监测

1.对药盒上的商品名要知道它的药名

2.用降糖药一定要了解药物的排泄途径和禁忌证

3.进食量准确,生活有规律是调整降糖药的前提

4.不吃饭不用降糖药,吃的少降糖药要减量

5.对药物的“副作用”的认识

6.降糖药应从小剂量开始使用

7.调整口服降糖药的周期

8.调整药物治疗的依据是糖尿病患者的监测记录使用降糖药的八项注意感谢聆听糖尿病口服用药的指导糖尿病的定义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血糖)一旦控制不好会引发并发症,导致肾、眼、足等部位的衰竭病变,无法治愈。糖尿病的类型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因胰岛素分泌缺乏,依赖外源性胰岛素补充以维持生命。2型糖尿病胰岛素是人体胰腺B细胞分泌的身体内唯一的降血糖激素。胰岛素抵抗是指体内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外周组织如肌肉、脂肪对胰岛素促进葡萄糖的吸收、转化、利用发生了抵抗。糖尿病早期症状1.眼睛疲劳、视力下降2.饥饿和多食3.手脚麻痹、发抖2010ADA糖尿病诊断标准1.糖化血红蛋白A1c≥6.5%。2.空腹血糖FPG≥7.0mmol/l。空腹定义为至少8h内无热量摄入。3.口服糖耐量试验时2h血糖≥11.1mmol/l。4.在伴有典型的高血糖或高血糖危象症状的患者,随机血糖≥11.1mmol/l。在无明确高血糖时,应通过重复检测来证实标准1~3。糖尿病并发症心血管病变肾脏病变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足溃疡(糖尿病足)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乳酸酸中毒,低血糖等。糖尿病治疗的口服降糖药有五类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适用于II型糖尿病,消瘦的患者双胍类:适用于II型、肥胖的患者苯甲酸衍生物(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适应于基础血糖正常的患者α-糖苷酶抑制剂:适用于饭后血糖高噻唑烷二酮类(格列酮类):适合肥胖患者各类口服降糖药物的

注意事项适用于II型糖尿病,不胖的患者。一般,用磺脲类的药只用其中的一种,不可能用两种同样的磺脲类的药用在一个人身上,而且开始用药都是用小量的开始,因为磺脲类的药能够刺激胰岛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分泌多了以后,假如血糖本身不太高,它可以引起低血糖,所以开始小量,然后监测血糖,控制要是不理想,慢慢加量,所以这是磺脲类的用药是这样一个用药原则,磺脲类用药一般是在饭前半小时用药,适合于不胖的人用。1.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1.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不适合于以下情况:1.I型糖尿病。2.妊娠及哺乳期。3.严重肝、肾功能不全。4.糖尿病病人发生严重感染、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创伤及手术期间。5.糖尿病发生急性代谢紊乱,如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期间。6.已出现严重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及肾脏病变,或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及肾脏病变进展迅速时。7.肥胖患者。1.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适合服用磺脲类降糖药治疗的患者应具备以下条件:经饮食和运动治疗,血糖控制仍不好的患者。有一定胰岛素分泌的2型糖尿病患者。因为对于已经没有胰岛素分泌能力的1型糖尿病患者来说,磺脲类药几乎没什么作用。体重正常或者偏轻的患者。1.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副作用⑴低血糖症。是磺脲类降糖药最重要,也是最危险的一种副作用。任何一种磺脲类降糖药都有可能引起低血糖症,作用越强引起低血糖的可能性就越大。⑵体重增加。磺脲类降糖药使用后,胰岛素分泌量增加,糖分就能得到比较充分的利用,在血糖下降的同时,如不注意饮食调节和适当的运动,可能使患者的体重增加。⑶其他问题。如消化道反应、皮肤过敏反应、血细胞减少、头晕、视力模糊、身体平衡功能发生障碍等神经系统反应,但均不常见。1.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注意事项

1.病人用药时应遵医嘱,注意饮食,运动和用药时间。

2.治疗中应注意早期出现的低血糖症状,如头痛、兴奋、失眠、震颤和大量出汗,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严重者应静脉滴注葡萄糖液,对有创伤、术后,感染或发热病人应给与胰岛素维持正常血糖代谢。

3.避免饮酒,以免引起类戒断反应。

4.药物相互作用:增强降糖作用的药物:水杨酸类、磺胺类、氯霉素、氟康唑、咪康唑、甲氨蝶呤、双香豆素类等降低降糖作用的药物:噻嗪类,强利尿药,皮质激素2.双胍类适用于II型、肥胖的患者。

双胍类药主要不刺激胰岛素分泌,它的作用主要是让身体里面的胰岛素在细胞水平的利用上能够提高,所以双胍类药不会引起低血糖。

双胍类的用药由于它对胃肠道有点刺激,所以刚开始用药的时候,一般主张一顿饭吃一半,把药送进去,这样做减少对胃的刺激,或者吃饭了以后立马把药吃进去。2.双胍类4种情况可放心用经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血糖仍未降到满意水平者。肥胖的高血糖患者。因为这类患者服用这类药物不会使体重进一步增加,而且还有点减低体重的功效。可以与磺脲类降糖药、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噻唑二酮类和胰岛素合用,加强降糖力度。同时可以加用双胍类降糖药以减少胰岛素的用量。年龄不太大、肝肾功能问题不大,而且没有发生酮症危险的患者。2.双胍类4大副作用乳酸性酸中毒。双胍类降糖药,尤其是降糖灵的最严重的副作用就是乳酸性酸中毒。老年人如服用较大量降糖灵,发生乳酸性酸中毒的危险性将明显增大。消化道反应。表现为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口干、口苦、腹胀、腹泻等,降糖灵引起胃肠道症状的可能性比二甲双胍大,其程度也比二甲双胍严重。肝、肾损害。对于肝功能不正常,转氨酶升高的糖尿病患者,或是肾功能不好,尿蛋白持续阳性,甚至血中肌酐和尿素氮等堆积、升高的患者,双胍类降糖药有使肝、肾功能进一步变坏的危险,最好不用。加重酮症酸中毒。降糖灵能促进酮体的生成,所以有酮症酸中毒或酮症酸中毒倾向的糖尿病患者不宜用之。2.双胍类有以下病症的糖尿病患者,禁用双胍类降糖药:(1)伴有肝肾功能损害、慢性胃肠病、消瘦及有黄疸病的人(2)孕期及产后的女性糖尿病患者(3)服用双胍类药物后,有严重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者(4)有严重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等)的糖尿病患者(5)嗜酒及长期服用西米替丁的患者。3.苯甲酸衍生物(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药)适应于基础血糖正常的患者起效快,服药后立即可以进餐,在餐后1小时血糖高峰时,刺激分泌的胰岛素也同时达到高峰,能有效地控制餐后高血糖。而且,该药作用时间短,当餐后2小时血糖下降后,该药的作用已基本消失,此时胰岛素分泌的量也相应减少,这就避免了下餐前低血糖。服药剂量:从小剂量(每天1片)开始试用,根据血糖监测情况逐渐加量至血糖正常。允许多次餐前给药为餐时血糖调节剂,能快速短效促胰岛素分泌,使血中胰岛素水平不会太高,适合餐后血糖高者。有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两种。3.苯甲酸衍生物(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药)此类药物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但下列患者禁用:(1)并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2)I型糖尿病患者;(3)伴有肝肾功能严重受损的糖尿病患者;(4)处于孕期或哺乳期的女性3.苯甲酸衍生物(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药)常用的属于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的药物有以下几种:

1、瑞格列奈(诺和龙,孚来迪)最佳服用剂量为120毫克,于每餐前10分钟服下。作用与效能与瑞格列奈相似,但低血糖的发生率更低。

2、诺和龙,能刺激胰岛素分泌,一吃进去以后,很快就起作用,不大容易引起低血糖,也不会造成人肥胖。3、那(瑞)格列奈(唐力、唐瑞、万苏欣)4.

α-糖苷酶抑制剂降餐后血糖,腹胀排气阻止肠道对多糖的吸收和利用,可明显降低餐后血糖,其有效率为50%~60%,一般不会引起低血糖反应。主要不良反应为腹胀、排气多等,一般服用3~4周后可自行缓解。胃肠道有病变者不宜服用。作用机制为在肠内与寡糖竞争和α-糖苷酶结合的机会,从而抑制糖的吸收。主要用于餐后高血糖者。目前有拜糖平、卡搏平、倍欣、米格列醇片。4.

α-糖苷酶抑制剂此类药物适用于1型、2型的糖尿病患者。下列糖尿病患者不宜使用:(1)18岁以下的糖尿病患者;(2)孕期及哺乳期的女性糖尿病患者;(3)有肝、肾功能损害的糖尿病患者;(4)伴有酮症酸中毒或重症感染的糖尿病患者。目前,常用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是拜糖平。5.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适合肥胖患者为胰岛素增敏剂,作用于细胞核受体,调节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