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评估历史试卷_第1页
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评估历史试卷_第2页
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评估历史试卷_第3页
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评估历史试卷_第4页
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评估历史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评估八年级历史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8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请将选择题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文史学者宋云彬先生的日记中记载“各单位代表发言毕,继续讨论下列各案:一、政协组织法……三、定都北平,改称北平为北京……”他记载的历史事件是()A.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C.中共七大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1950年1月,中央政府正式通知西藏地方当局“派出代表到北京谈判西藏和平解放事宜”。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的代表达成协议。同年10月26日,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材料体现的主题是()A.和平解放西藏的原因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C.和平解放西藏的意义 D.和平解放西藏的进程3.如图是关于1950年中央财政预算支出的两个方案。这一调整主要是由于()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C.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 D.准备实现全国的解放4.余华的小说《活者》写道:“我回来的时候,我分到了五亩地,就是原先租龙二的那五亩。龙二是倒大霉了,他做上地主,神气了不到四年,一解放他就完蛋了。共产党没收了他的田产,分给了从前的佃户。”该故事情节发生的历史背景是()A.土地改革的开展 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C.“文化大革命”的进行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5.1954年,某大城市根据我国编制的“一五”计划,准备向上申报如下项目,你认为能被上级领导机关认可的项目是()A.打造繁华的商业一条街 B.建一个服装加工乡镇企业C.进行大改造建立合作社 D.建一个重型拖拉机制造厂6.以下儿歌为王路于1955年所作、后经著名电影演员王丹风演唱、便成为脍炙人口的名曲。这首歌曲反映了()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为哈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小燕子,告诉你,今年这里更美丽。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为哈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小燕子,告诉你,今年这里更美丽。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A.民众急于求成心理 B.农民获得解放而心情愉快C.人民渴望当家作主 D.人民参与国家建设热情高涨7.徐特立是中国革命家和教育家,被尊为“延安五老”之一。右图是他1954年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证。通过此次会议,他可以见证()A.《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代国歌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8.《创业史》正是通过梁生宝互助组“买稻种”“新发育秧”“进山割竹”等一系列生活故事,带领互助组通过艰苦创业获得了大丰收,又成立了全区第一个农业社——灯塔社,梁生宝的创业终于成功了。他创业过程是参与了()A.农业合作化运动 B.新中国土地改革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全行业公私合营9.下面统计图中的“某时段”应是()某时段我国工业总产值中部分经济成分所占比重统计图A.1911—1918年 B.1949—1956年 C.1958—1965年 D.1978—1985年10.“中共八大召开,距离1945年的七大召开,已经过去了11年。这11年间、先后迎来了新中国成立、国民经济恢复、抗美援朝胜利、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果等历史性成就。为了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制定党在新形势下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共八大应运而生。”据此判断,材料论述了中共八大()A.时间和内容 B.原因和结果 C.背景和目的 D.背景和作用11.为克服1959—1961年的国民经济严重困难,中共中央于1961年初开始实施“八字方针”以调整国民经济,到1965年,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呈现出物价稳定、市场繁荣的新面貌。由此可见,当时“新面貌”出现的主要因素是()A.有利的外部环境 B.稳定的国内局势C.人民群众的愿望 D.决策者的作用12.王进喜说:“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困难也不怕”。这些口号反映的是()A.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艰苦奋斗精神 B.新中国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强国C.新时代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13.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行所谓“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政治大革命,既没有经济基础,也没有政治基础,它必然提不出任何建设上可行的纲领,而只能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中共中央的这一深刻反思主要是基于()A.三大改造存在过急、过快的问题 B.人民公社化运动破坏农村生产力C.“大跃进”造成三年经济严重困难 D.“文革”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灾难14.下面年代尺是某同学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其中②体现的历史阶段特征是()A.政权巩固,社会过渡 B.探索建设,曲折发展C.“左”倾泛滥,国家内乱 D.改革开放,继往开来15.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式,有助于我们理清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如图空白处应填写的是()A.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B.开展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C.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6.观察《中国高层出访数据统计表》,其主要作用是()时期出访总次数出访主要国家1976年10月到1977年6月252次(1)发达国家(2)正在进行改革的社会主义国家A.推动了三大改造的完成 B.推动改革开放决策的出台C.拓宽对外经济合作的领域 D.有利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17.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恢复刘少奇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及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这反映了中共中央正在开展的工作是()A.全面平反冤假错案 B.“以阶级斗争为纲”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建立计划经济体制18.“改革开放最初的萌芽,是从民间发起的。这些来自基层的智慧,丰富和升华了邓小平的认识,使他有了首先在深圳等地,搞一块地方办特区,作为‘试验’,然后‘摸着石头过河’的伟大构想。”这表明改革开放()A.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决策 B.使深圳等经济特区已经初具规模C.遵循从城市向农村的发展顺序 D.是尊重人民智慧的顺应形势之举19.一位工人兴奋地说:“今天厂里开会了,以后不吃大锅饭了,只要大家努力干,厂子干好了,大家的收入就多了,以后再也不是干多干少一个样了。”这说明当时我国开始进行()A.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C.国有企业改革 D.对外开放20.杜维运在《史学方法论》中说:“所谓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遗存,数者皆与事件同时。”按照该标准,以下可以作为研究改革开放的原始史料的是()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会议记录 B.大型多媒体话剧《小平您好》C.大型历史电视剧《伟大转折》 D.著名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21.“没有一点闯的精神……就干不出新的事业……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要敢于试验。”上述材料最有可能出现在()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时 B.中央决定兴办经济特区时C.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讲话中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22.如果在下面目录中插入“单元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应该在()第一节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18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23第三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5第四节 科学发展观…………………26第五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8A.第一节之前 B.第二节之前 C.第三节之前 D.第五节之前23.学习历史需要区分历史事实与历史结论。历史事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或事件,历史结论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属于历史结论的是()A.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到1952年底,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土地C.1956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D.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24.下面是李明同学参加历史主题展示活动时制作的知识卡片。他参与的活动主题是()※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领导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领导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A.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 B.共产党光辉历程和伟大功绩C.中国近代百年探索史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5.实现中国梦需要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团结奋斗,每个人都应在“中华号”巨轮上齐心协力、奋力前行,每个人都应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参与者、书写者,汇聚起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正能量。这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A.坚持独立自主 B.弘扬中国精神C.凝聚中国力量 D.确立“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1950年6月25日,朝鲜人民军南进作战,朝鲜战争爆发。韩国军队在朝鲜的强大攻势下,节节败退。美国为维护其在亚洲的领导地位和利益,立即出兵干涉。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命令美国第七舰队驶入基隆、高雄两个港口,在台湾海峡巡逻,阻止人民解放军渡海进攻台湾。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字并公开发表,中苏同盟促美改变对台政策。……在中国出兵朝鲜后,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改变了过去援华不大慷慨并有怀疑的态度,中国得到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外来经济援助,苏联在武器装备和后勤方面都一直在帮助我们。抗美援朝越到后面斯大林援助我们越多。材料三:美国承认,朝鲜战争之后才把新中国看成一个平等的对手。过去日本社会上都轻蔑地称中国为“支那”,看到自己最敬佩的美国居然被中国人在朝鲜打败,才心服口服地改称正式国名。“朝鲜灾难引起的影响,远远超过了‘联合国军’统帅在朝鲜战场的失败……而且当中国变成第一个在重要战役中取得打败西方军队的胜利的国家时,似乎一夜之间,中国便跃进为世界强国之列。”——摘编自莫里斯·艾泽曼《战争中的美国丛书·朝鲜战争》等(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出兵干涉的目的。(2分)新中国成立后美国一直对中国采取敌视态度。据材料一,举出美国对新中国敌视的例证。(2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与美国作战时的有利条件。(4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这场战争的胜利对中国的影响。(2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到1956年底,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社员总户数已达全国农户总数的96.3%,其中初级社户数占8.5%,高级社户数占87.8%。亿万农民彻底摆脱了小块土地私有制的束缚,走上了合作的发展道路。此后……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逐步推广机械耕作、施肥、杀虫等农业科学技术,从而使我国农业生产条件大为改观。——据《中国共产党党史》材料二:1953年《人民日报》的元旦社论这样写道:“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侮、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摘自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材料三:1956~1966年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虽然走了不少弯路,但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十年间,我国初步建成了独立的、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技术水平的工业体系,不仅电力、冶金、机械等工业得到长足的发展,而且电子、原子能和航天等新兴工业从无到有,逐步壮大。新建铁路通车里程达7200多千米,全国除西藏以外,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都通了铁路。公路和航空运输也有了较大发展,交通运输业发展迅猛。1965年,我国国民收入比1956年增长57%,工业总产值增长118%。(1)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并分析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影响(4分)(2)据材料二,归纳新中国追求工业化要解决的问题。(4分)(3)材料三中提到的“弯路”指哪些史实?(2分)依据材料三概括我国1956~1966年取得的重大成就。(4分)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以宽广的眼光观察世界,提出了“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论断。他总结了我国长期故步自封、闭关自守造成停滞落后的教训,指出“中国要谋求发展,摆脱贫穷和落后,就必须改革开放。”——摘编自《邓小平理论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材料二:材料三:我们党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1)根据材料一,归纳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原因。(4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制定“对外开放”国策是在哪一历史时期?(2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对外开放的空间是如何逐步扩展的。(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2分)(3)据材料三,你对中国共产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提出具有怎样的认识?(2分)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改革初期,中央农村政策的制定均围绕恢复发展农村经济这一主要精神展开,进而衍生出该时期农村政策的基本目标,即变革现有农村经济体制,调动农民积极性,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中央出台了土地政策、农户经营政策为核心的多项具体政策,实践表明这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行之有效的。——摘编自张立梅《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演变及历史启示》材料二: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听说深圳治安比过去好了,跑到香港去的人开始回来,原因之一是就业多,收入增加了,物质条件也好多了,可见精神文明说到底是从物质文明来的嘛!材料三:自2012年至今,以党的十八大召开和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为标志,对外开放踏上新征程。从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到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推动丝路基金的成立,再到提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全球经贸治理,展现大国责任和担当,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时代。——摘自《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成就与经验》(1)据材料一、指出中央制定农村改革政策的出发点。(2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建设经济特区的主要益处。(4分)(3)据材料三,列举中国“展现大国责任和担当”的具体表现。(4分)(4)综合以上材料、问题,概括我国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4分)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业质量评估八年级历史试卷一、选择题:(50分)1—5BDBAD 6—10DCABC 11—15DADBA16—20BADCA 21—25CBDBC二、材料分析题(50分)26题(10分)(1)维护美国在亚洲的领导地位和利益。(2分)美军入侵台湾海峡,阻止中国解放台湾。(2分)(评分说明:意思相近即可)(2)有利条件:解放战争已取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