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走向整体的世界课件-高考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一轮复习_第1页
第5讲走向整体的世界课件-高考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一轮复习_第2页
第5讲走向整体的世界课件-高考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一轮复习_第3页
第5讲走向整体的世界课件-高考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一轮复习_第4页
第5讲走向整体的世界课件-高考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76西罗马帝国灭亡1500前后新航路开辟1900前后世界上古史世界中古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资本主义社会世界现代史: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依据(全球史观)①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隔绝的状态,世界市场开始出现;②1900左右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革命史观: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世界近代史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六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第七单元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演变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九单元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资本主义社会纲要下目录社会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世界历史手工工场时期工业革命时期第二模块世界近代史目录

第5讲走向整体的世界——(15——16世纪)第6讲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14——18世纪末)阶段二工场手工业时期:近代早期的西方世界

第7讲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1640年——19世纪末)【阶段特征】总体资本主义兴起,资产阶级按照自己的要求改造世界;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政治欧洲社会发生转型;天主教会的统治受到冲击;早期王权日益加强,民族国家出现;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代议制民主制度开始确立起来,欧美国家的政治民主化启动;经济资本主义发展工场手工业时期,商业资本占主导,商业资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市场雏形初现,早期殖民扩张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思想文化天主教会神学统治动摇,人文主义思想发展,反封建的思想解放潮流涌现,先后出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近代科学兴起;重商主义经济思想盛行;蕴含人文精神的文学艺术逐渐兴起;国际关系世界由分散孤立走向整体;新航路开辟拉开了欧洲海外扩张的序幕,欧洲成为世界贸易的主导力量;亚非拉逐渐殖民地化,东方从属于西方;阶段二

工厂手工业时期:近代早期的西方世界

第5讲

走向整体的世界

15——16世纪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了解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及其历史影响;认识世界市场的形成对商业贸易的意义。高考考情分析时间全国卷地方卷2023【新课标】28·商品的世界性流动【海南】11·全球物种交流逐渐扩大【广东】13·世界从分散到整体【浙江】19·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湖南】14·近代国家主权意识的加强2022【甲】33·殖民扩张推动了消费结构的变化【海南】12·殖民体系的形成与演变【湖北】13·西欧海外殖民扩张及其影响【广东】12·海外贸易丰富了艺术题材2021【乙】32·殖民扩张呈现竞争格局【福建】12·指南针为新航路开辟创造了条件【天津】10·三角贸易【浙江】6月·17·新航路开辟2020【北京高考】20·“茶”字发音的传播史;【江苏高考】23·“人和世界的发现”2019【Ⅰ】3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张【江苏】23·全球联系命题分析:本讲内容是高考高频考点,其中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和影响是考查重点。高考可能会重点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因素,新航路开辟对世界政治、经济、文明交流的影响,以及早期殖民扩张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等。新航路:15世纪末16世纪初,欧洲航海家开辟的由欧洲通往亚洲和美洲等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这一时期被称为“大航海时代”

。【名词辨析】旧航路与新航路旧航路路线图新航路路线图旧航路:由中国或者印度出发,经过中亚和西亚,由海路或陆路转往欧洲的转口贸易路线。①经过地中海②中转贸易③沟通欧亚①绕过地中海②直接联系新航路开辟后传统商路仍发挥应有的作用

材料:黑死病使佛罗伦萨人口减少了约2/3,但是活下来的人无偿占有了死者的财富,具备了购买能力,导致社会上很多人产生了享受、奢侈的消费动机,特别是东方香料和奢侈品。

——魏跃军《中世纪晚期西欧商品市场发展的内在动力》“黄金,能支配他所想要的一切,可以使灵魂升入天堂!”——哥伦布“金银荒”

但是,西欧金银储量少,开采缓慢;因与阿拉伯贸易,贵金属大量流向东方。【思考】为什么需要黄金?一、新航路开辟动因和条件(1)根本原因:14-15世纪,地中海沿岸城市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西欧各国的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对金银财富的需求以及开拓新市场的意愿日益迫切。1.新航路开辟的动因材料1:中世纪(约5世纪—约15世纪)的骑士少有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形。他们的庄园能够出产供他和他的家人吃、喝、穿的一切物品。——房龙《人类的故事》材料2:1500年左右,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金银日益取代土地成为社会财富的重要标志,金银成为普遍的交换的手段。——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3:15世纪末期的欧洲,社会分工不断扩大,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城镇迅速增多,商品经济日益发展,货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于是,西欧的国王、贵族和商人到处追求黄金白银,形成一股贵金属热。

——王斯德《世界通史》

十四五世纪西欧商人在清点钱币,流通的金银钱币越来越多,人们对金银的渴望也日益强烈。一、新航路开辟动因和条件

(2)东方诱惑:人文主义鼓励冒险精神;马可·波罗对东方世界的描述,使部分西欧人认为富裕的东方和未知的海外是实现发财梦的最好场所。1.新航路开辟的动因材料4: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连河道里都有滚动的矿石,东方简直是一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日本据有黄金,金多无量……秦海(中国南海)中“共有7459座海岛……其中一切富源,或为黄金宝石,或为一切种类香料,多至不可思议,”

——《马可·波罗行纪》一、新航路开辟动因和条件哥伦布读过的《马可·波罗行纪》“不单是一部游记,而是启蒙作品,对于闭塞的欧洲人来说,展示了全新的知识领域和视野,无异于振聋发聩。”黄金遍地香料盈野材料5:看似不起眼的胡椒,却是家家餐桌必备。在中世纪时,更是欧洲达官显贵们的最爱、财富与地位的象征。黑胡椒原产于印度,距离欧洲各港口有十万八千里之远,取之向来不易。商人们对其供应来源不遗余力的追寻,成为世界史上一股重要的推动力量,促成全球贸易的兴起,重新划定了世界经济版图。

——玛乔丽·谢弗《胡椒的全球史:财富、冒险与殖民》【思考】为什么香料在当时的欧洲能产生重要的影响?豆蔻肉桂丁香胡椒1.新航路开辟的动因材料6:要了解香料的魅力及其价值,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知道人民曾相信它们是某种非俗世之物。”在古代西方,香料主要用于巫术仪式、咒语、净化、防腐、化妆、香水、治疗,此外还用来烹饪、事物贮存和调味。

——澳大利亚学者杰克•特纳在《香料传说》

肉食在中世纪西欧人的饮食中占较大比重,肉的储藏主要靠盐腌制,而香料(丁香、胡椒、肉桂、肉豆蔻、姜、辣椒等来自东方物产的总称)则是很好的防腐剂和调味品。香料从东方运来经过许多中间环节,运到西欧后价格非常昂贵。一、新航路开辟动因和条件1.新航路开辟的动因(3)商业危机:传统商路受到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威胁。思考2:黄金哪里来?①开采②贸易……一、新航路开辟动因和条件欧洲和亚洲之间很早就存在贸易往来,贸易性质只是部分商品和局部地区的互通有无,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贸易。15世纪以前,西欧各国主要通过传统的地中海商路到东方去。15世纪;土耳其的扩张阻断了这条商路。西欧各国为了获得东方的商品和黄金,迫切希望开辟新航路。——人民版教材正文欧洲长期从亚洲进口丝绸、瓷器等奢侈品和香料等生活必需品。奥斯曼帝国在建立和不断扩张的过程中,威胁到东西方之间陆路贸易通道的安全,也使来自亚洲的商品因加价而奇贵,西欧人急于从海上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路。希望通过向海外扩张来传播基督教,也成为激励他们出海远航的一个动因。——纲要上教材正文阻断威胁还是当奥斯曼帝国1453年攻陷君士坦丁堡时葡萄牙已经有几十年的探险历史了;1516—1517年奥斯曼帝国先后征服叙利亚、巴勒斯坦和埃及时距离葡萄牙占领休达城(1415年)已经一个世纪了。也就是说‚奥斯曼帝国控制东地中海时葡萄牙人已经胜利到达印度卡利库特了。

实际上意大利人控制了东地中海贸易,而阿拉伯人把持波斯湾领域,传统商路并未彻底中断,而只是被意大利和阿拉伯商人垄断,他们建立起中世纪以来的贸易秩序和贸易规则,这种特殊的贸易秩序很难打破,商路运输有严格规则秩序并且很难被打破,真正让葡萄牙和西班牙望而却步的就是这个,因此要获得财富就得另辟蹊径。——“土耳其人阻断商路”说与西方的近东殖民王三义史料实证:传统商路是否被“阻断”?观点:葡萄牙开辟新航路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并未崛起壮大观点:葡萄牙和西班牙无法打破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制定的贸易规则传统商路并未被“阻断”西欧出于利益和意识形态而做的恶意宣传为什么西欧人要编造“土耳其人阻断商路”的借口?在君士坦丁堡陷落的时候,基督教欧洲正在开展海外殖民扩张活动,这座城市失手以后使得欧洲人一下子感觉到自己处于屈辱的危险的防守地位。历史观点随着研究不断更新,要带着批判的眼光看待历史观点和教材有学者指出,15世纪上半叶,垄断东方贸易的是意大利的威尼斯和热那亚。15世纪中期以后,威尼斯垄断了东地中海上东西方之间的贸易;热那亚人及欧洲其他地区的人遂齐心协力往西发展,以期与威尼斯人竞争,最终开辟了到达美洲和亚洲的航线。该学者认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是A.“商业危机”的影响 B.国家之间的商业竞争C.“地圆学说”的推动 D.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B1.新航路开辟的动因

材料8:基督教自称是普世教会,凡有人类的地方就该有基督教。……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传播基督教成了探险家们强大的精神来源之一。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4)精神动力:希望通过向海外扩张来传播基督教,成为激励他们出海远航的一个动因。思考3:开辟新航路,还有其他的动因吗?一、新航路开辟动因和条件材料9:“西班牙人佩着利刃,携着圣经,怀着得土得宝的大欲望...他们先把那里土人的肉身残杀了,然后又把他们的灵魂超送到他们向来不认识的救世主上帝处去。——陈衡哲《西洋史》西班牙国王伊莎贝拉斐迪南二世(1)王室支持: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积极支持海上探险活动葡萄牙王子“航海者”亨利王子2.新航路开辟的条件:材料10:中世纪晚期,西欧封建制度内部矛盾重重。封建经济日趋衰败,......各国政府在财政上亦常常捉襟见肘,它们迫切需要新的财源,以增加收入,缓解矛盾。在这种情况下,西欧各国君主先后支持开辟新航路,大力向海外扩张。......同时,也只有强大的中央集权政府才能满足开辟新航路所必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的条件,所以开辟新航路基本上都是政府支持下的航海活动。——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西班牙和葡萄牙简图一、新航路开辟动因和条件欧洲航海家们在研究如何去更远的地方探险可装大炮多桅帆船地圆说2.新航路开辟的条件:地图星盘(2)航海经验:(3)地理知识:(4)技术支持:西欧人在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的长期航行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造船技术不断提高及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地圆学说和季风洋流等地理知识日益丰富。一、新航路开辟动因和条件新航路开辟的动因精神动力:基督教会希望通过向海外扩张来传播基督教;思想动力:人文主义鼓励冒险精神,实现人生价值,追求现世幸福;直接动力:传统商路受到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威胁。(商业危机)经济根源: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牙的产生(根本原因)社会根源:西欧社会的寻金热必要性可能性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成熟;地理知识的丰富;西、葡统治者的支持。新航路开辟示意图1487迪亚士1497-1498达·伽马1492哥伦布1519-1522麦哲伦二、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时间人物(或船队)国籍方向成果支持者1487迪亚士葡萄牙向东到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葡萄牙王室1492哥伦布意大利向西到达美洲西班牙王室1497-1498达·伽马葡萄牙向东到达印度葡萄牙王室1519麦哲伦船队葡萄牙向西完成环球航行西班牙王室二、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一个中心:欧洲两个方向:向东(葡萄牙)、向西(西班牙)两条航线:西欧——美洲——亚洲——西欧;西欧——非洲——印度;四个人物: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原因西葡(1)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和葡萄牙占据了欧洲至亚洲和美洲的有利通商道路(2)英国、荷兰等国为发展海上贸易,开始在北大西洋的高纬度地区寻找通往亚洲的航路三、其他航路的开辟航向支持时间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的概况及成就向北英国1497卡伯特法国16世纪卡蒂埃荷兰巴伦支17世纪初哈德逊(英)俄罗斯--向南英国1578德雷克荷兰1642-1643塔斯曼影响发现纽芬兰岛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区,留下航行记录和航海图到达美洲南端的一个岬角——合恩角(三)其他航路的开辟到达北美洲东部的拉布拉多半岛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在被太平洋和西伯利亚地区进行了多次海上和陆上探险,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环航澳大利亚,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①这些航海探险,进一步丰富人类的地理知识②众多航线的开辟,世界主要大洋和大陆之间,通过海上航线建立了直接联系。一、

全球航路的开辟孤立、分散联系、整体【知识拓展】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比较比较项郑和下西洋全球航路的开辟背景不同点目的性质方式

影响经济政治相同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扬国威于海外;寻找奇珍异宝(主要是政治目的)海外寻金;打破商路封锁;传播宗教(主要是经济目的)封建性政治行为的贡赐贸易资本主义经济行为的海外殖民朝贡贸易,和平交往为主武力掠夺为主要方式七次远航使国力不堪重负,被迫中止,后续航海业发展衰落;没有带动民间贸易的发展;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市场也初现雏形;航海业后续发展蒸蒸日上增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提高了明朝的影响力掀起了殖民热潮,对亚非美地区人民造成严重伤害人类航海史上的壮举;促进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王室支持;航海家的冒险精神;促进了文明的传播;(一)大大开阔了人类的眼界,使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更为全面和深刻15世纪的世界地图16世纪的世界地图欧洲的海上扩张和陆上扩张的第一个明显结果是,人类的眼界前所未有地扩大了,地理知识不再局限于一个区域,一个大陆,整个地球的形状首次被了解和绘入地图,这项工作主要是由带头从事海洋探险的西欧人进行的。——《全球通史》四、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概念阐释:哥伦布大交换(二)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同时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看不见的病毒以外,另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从南瓜到野水牛均是。这个大交换的结果——从人类观点视之——也是正负参半……时至今日,两半球之间:的动植物交换并来停止,依然在进行。——[美]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哥伦布大航海之后引发的全球性交流。它是一场东半球与西半球、新旧大陆之间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宗教、动物、植物、农作物、人种、传染病以及思想观念的大规模交流与互动。人口迁移物种交流疾病传播商品流通人口、动植物、疾病、商品的全球性流动四、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人口的迁移材料1:1600年到1800年间,约有100万的法国、英国、徳国、荷兰、爱尔兰及苏格兰的移民度过大西洋,来到北美洲,他们想方设法取代当地人,以获取经济利益。强占印第安人的土地建立种植园,屠杀和奴役他们,导致印第安人数锐减。西班牙征服者用最残酷的死刑和武力胁迫当地土著接受西班牙国王的统治,拒不服从者,立刻被屠杀。同时人口和动物的全球流动也导致了各种疾病的传播。欧洲人将天花、麻疹、白喉、水痘等疾病的病原体带到美洲,造成原住民大量死亡。——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材料2:15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叶,西方殖民国家为了向美洲殖民地种植园和矿山提供劳动力,从非洲掳走大批黑人,非洲丧失劳动力达1亿人以上。英国成为了当时殖民诸国中最大的“人类血肉贩子”,美洲3/4的黑人奴隶是英国贩运去的。——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表现:欧洲人入侵、黑奴贸易、美洲印第安人减少;美洲成为世界上族群混合程度很高的地区;大洋洲、非洲、亚洲等地区也都有族群混合现象。(二)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人口、动植物、疾病、商品的全球性流动四、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损失人口1亿多①从宗主国向殖民地和附属地迁移②从较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及新开发区移民③从旧大陆向新大陆迁移(2)特点: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欧洲向美洲移民非洲向美洲移民④规模大,自愿移民与被迫移民相结合1.人口的迁移【拓展】人口迁移的原因①新航路的开辟,各地联系加强(主动迁移)②为追求财富而移民:部分穷困潦倒的贵族、新兴商人和资产阶级,以及其他有冒险精神的人。③黑奴贸易(被迫迁移)④掠卖人口,开拓海外殖民地:如1860年中英、中法《北京条约》规定:准许华工岀国,实际上是准许掠卖中国人口。⑤为逃避政治迫害、宗教迫害(被动迁移)四、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材料2:“美洲大陆的种植园先生产了大量烟草和蔗糖,后来又生产了大量咖啡、棉花及其他商品在欧洲销售。这种种植园实行单一经营……必须输入劳动力,从而导致了繁荣一时的三角贸易:欧洲的朗姆酒、布匹、枪炮及其他金属制品被运到非洲,非洲的奴隶被运到美洲,美洲的蔗糖、烟草和金银被运到欧洲。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影响:材料1:在西班牙殖民地上,仅从1492-1541年止,印第安人被各种各样的方法所歼灭的,算起来至少有1500万人……在波多黎各和牙买加岛上,在1509年西班牙人刚出现时,共有六十万印第安人,而到1542年时已只剩下不过四百人了。在海地岛起初约有一百万居民,而到1542年时活着的印地人只有二百人了。——郑如霖《新航路发现的背景及其后果》

1.人口的迁移材料3: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征服带来了伊比利亚的文化概念,他们认为比土著文化优越。同样,他们也认为非洲宗教和文化比自己的低劣……印第安社会生存下来,并且在与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互动的同时,维持着相对的自治性。同样,奴隶们在学习应付他们的主人和适应新环境的同时,保持了非洲的宗教传统、信仰、习惯和语言。

——《现代拉丁美洲》

积极:①改变了人口地理分布格局(人种和民族结构),推动了新的民族和文化的融合;②促进了美洲地区的开发;③推动了世界物种的交流和交换;消极:①欧洲人对美洲殖民掠夺,导致美洲长期贫穷落后;②印第安人锐减;③黑奴贸易罪恶深重;非洲丧失了大批的精壮劳动力,制约了非洲的发展;摧残了文化。④导致各种疾病传播蔓延四、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族群变化原因族群现状印第安人锐减殖民掠夺和传染病秘鲁等国印第安人较多,美国“保留地”黑人族群出现殖民者贩卖黑奴海地等西印度群岛国家黑人占多数白人族群出现欧洲殖民涌入美国和加拿大白人占大多数混血族群出现美洲各族群交融混血人种成为拉丁美洲的最大族群【知识链接】人口迁移选必3·P38-39二、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2.物种的交流(1)原因:人口迁徙其他地区物种传入美洲美洲物种的外传动物植物(2)表现:马、牛、猪、羊、鸡等家畜家禽羊驼、火鸡等小麦、燕麦、大麦、裸麦等农作物,橄榄和葡萄等水果马铃薯、玉米、番茄、甘薯、花生、南瓜和可可等小麦:由欧洲移民带到美洲,最初供富人享用,后来推广,成为美洲的主食【选必2】水稻:由

西

牙人带到美洲。18世

中期,水稻成为北美第二大农作物,产量仅次于小麦【选必2】物种交换的特点:①范围具有全球性;②交流具有双向互补性;③欧洲具有主导性;④内容具的丰富性;⑤结果具有双重性⑥时间具有长期性。四、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二)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人口、动植物、疾病、商品的全球性流动

从1519年开始,天花伴随着其他疾病的流行(麻疹、白喉、水痘、流感等)毁灭了阿兹特克帝国,不到一个世纪,墨西哥的土著居民由1700万锐减到130万。……同美洲大陆一样,在太平洋的岛屿上,传染病蹂躏毫无抵抗力的人民,造成悲惨的后果。

——[美]本特利《新全球史》

明朝中期起,玉米、番薯、马铃薯自海外传入中国,它们不仅单位亩产量大,而且适应性强,旱地、山地等处皆可种植,因此得到广泛传播,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增长对土地造成的压力,烟草、花生等新的经济作物也大致同时引进,进一步丰富了农产品结构。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3)影响:积极:①提高粮食产量,促进人口增长。

②改变了饮食习惯和丰富了食物结构

③推动了当地经济和贸易的发展④促进文明交流与融合消极:伴随殖民掠夺;破坏生态环境;导致疾病传播。2.物种的交流四、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二)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人口、动植物、疾病、商品的全球性流动材料:明朝后期,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传入中国后逐渐得到推广。番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而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果,清代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原本人烟稀少的广大山区,因为“老林初开,包谷不粪而获”和番薯“备荒第一物”的特性,番薯等栽种遍野,“生齿日繁”。“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摘编自何炳棣、陈树平等的研究成果【思考】物种交流给中国社会带来哪些影响?积极:引进推广玉米、甘薯等,提高了粮食产量,促进人口增长;丰富饮食结构;扩大了耕地面积,促进农业发展;推动商品经济发展等。消极:人地矛盾突出,过度垦荒造田,导致水土流失。【知识链接

选必2·P8-12】美洲物种的外传四、新航路开辟的影响3、疾病传播史料1:从1519年开始,天花伴随着其他疾病的流行(麻疹、白喉、水痘、流感等)毁灭了阿兹特克帝国,不到一个世纪,墨西哥的土著居民由1700万锐减到130万。……同美洲大陆一样,在太平洋的岛屿上,传染病蹂躏毫无抵抗力的人民,造成悲惨的后果。

——[美]本特利《新全球史》史料2:1699年某位材料2:日耳曼传教士的记载可谓不无夸大:“印第安人,这么轻易就会死去,只消见到、嗅到一名西班牙人,就足以令他们失魂丧命。”。……欧洲人带来的天花、麻疹、流感、斑疹伤寒、白喉、疟疾、肺结核和黄热病等传染病的流行,使北美洲印第安人口在一两个世纪之内减少了95%。原因表现影响新航路的开辟;人口和动物的全球流动。欧洲人将天花、麻疹、白喉、水痘、流感等疾病的病原体带到美洲和大洋洲。造成当地土著居民大量死亡,有利于欧洲人建立殖民统治;引起劳动力的匮乏,诱发奴隶贸易;(二)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人口、动植物、疾病、商品的全球性流动大西洋贸易印度洋贸易太平洋贸易太平洋贸易大西洋贸易印度洋贸易①原因:全球海路的开辟大大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性。②表现:传统的印度洋贸易和新兴的大西洋贸易、太平洋贸易形成齐头并进的态势。4、商品的全球性流动(世界市场雏形形成)(二)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人口、动植物、疾病、商品的全球性流动海路贸易主导国贸易双方及主要交换物印度洋贸易西欧诸国大西洋贸易欧洲商人与阿拉伯商人的竞争中逐渐占据优势欧洲美洲手工制品贵金属、蔗糖和烟草欧美贸易欧美非三角贸易罪恶的“三角贸易”原因:A.美洲印第安人遭到屠杀和奴役导致劳动力严重缺乏;B.欧洲殖民者在美洲建立的种植园,需要大量劳动力;C.贩卖黑人奴隶可以获取暴利。概况:欧洲非洲出程:从欧洲港口载上廉价货物到非洲“换取”奴隶美洲中程:运奴隶到美洲贩卖归程:从美洲运金银、烟草蔗糖到欧洲②表现:影响对美洲:出现黑人奴隶制;开发了新大陆;改变了美洲的人口结构,形成新的族群;对欧洲: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对非洲:导致非洲丧失大量劳动力,深刻改变了非洲的人口结构,严重影响了非洲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世界:客观上有利于欧、美、非三洲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海路贸易主导国贸易双方及主要交换物太平洋洋贸易以澳门为主要中转站的海上贸易网络(跨越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葡萄牙中国(明清)生丝瓷器澳门(葡占)生丝瓷器印度果阿生丝瓷器欧洲各国白银葡萄牙日本生丝①中国澳门(生丝、瓷器等)—印度果阿—欧洲各国(获取白银);②中日丝银贸易,中国澳门(生丝)—日本(白银)②表现:海路贸易主导国贸易双方及主要交换物太平洋洋贸易以澳门为主要中转站的海上贸易网络(跨越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葡萄牙影响:

西班牙中国(明清)菲律宾马尼拉生丝瓷器墨西哥生丝瓷器白银西班牙太平洋贸易(在西班牙两大殖民地菲律宾和墨西哥之间进行)①对中国:P41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形成②对亚洲:在东亚海域形成新的亚洲贸易中心,果阿、澳门、长崎、马尼拉等地成为国际贸易的枢纽。②表现:③特点:传统印度洋贸易和新兴大西洋贸易、太平洋贸易形成齐头并进;各国主要依托自己的优势建立海上贸易网络;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网络的重要环节;丝银贸易突出。④影响: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进一步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逐渐形成。【知识拓展】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经济上:(1)物种引进:①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引进并推广,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和农产品进一步商品化;②促进了人口增长和人口流动;③改变了人们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④人口增长加剧了人地矛盾,土地资源过度开发,破坏了自然环境。(2)白银流入:①美洲及日本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逐渐形成了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②稳定了中国当时的白银货币制度,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③推动了中国的税制改革;④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2.对外关系上:3.文化上:①葡萄牙侵占中国澳门,荷兰侵略中国台湾,中国开始了反抗西方殖民侵略的斗争;②清朝建立后,一度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断了中西交流,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落后。出现了“西学东渐”现象16C中期17C初(三)早期殖民扩张→打破多元文明格局原因:新航路的开辟揭开了欧洲海外扩张的序幕,葡萄牙和西班牙很快走上了大规模殖民掠夺的道路。表现时间国家殖民方向16世纪16世纪17世纪

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将巴西变成殖民地,并在非洲沿岸、印度果阿、马六甲和中国澳门等地建立了几十个殖民据点和商站以美洲为主,除巴西之外的中、南美洲广大地区,以及亚洲的菲律宾逐渐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在亚洲、非洲、北美洲建立了多个殖民地方式:海外贸易、殖民掠夺、黑奴贸易、鸦片走私16-18C上半叶,在工业革命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之前的资本积累方式被称为资本原始积累,所以称为早期殖民扩张。四、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特点(1)早期殖民扩张以掠夺财富为主要目的,以海外贸易、海盗式掠夺、欺诈性贸易和贩卖黑人奴隶为主要方式,是一种公开的野蛮的强盗行径。(2)侵略国家以西、葡、荷、英、法等西欧国家为主,主要占据亚洲、非洲、美洲等国家和地区。早期殖民扩张有何特点?(从目的、方式、殖民国家和地区思考)印第安人被迫在矿山劳动【知识拓展】海洋时代的先驱---葡萄牙、西班牙(1)兴起条件:①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②政治上: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③最早进行新航路探索美洲、菲律宾巴西以外的中南美洲广大地区建立殖民地,掠夺金银,黑奴贸易。建立殖民据点和商站,垄断商路,欺诈贸易。巴西、非洲沿岸、印度果阿、马六甲和中国澳门(2)地点:(3)方式:(4)衰落原因:①两国所占财富,并没有投入到资本主义发展上去,未能将掠夺资本转化成资本。②两国是封建君主专制国家,封建主义实力强大,资本主义处于萌芽状态,受限制发展缓慢。教皇子午线示意图原因:

西班牙和葡萄牙争夺殖民地,矛盾日益尖锐。实质:

西方列强瓜分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的开始。影响:

平衡了葡萄牙与西班牙两大海洋强国一百多年的势力范围和殖民霸权。历史解释:教皇子午线1、荷兰:①成立东印度公司:17世纪依靠政府支持成立垄断性的贸易公司,进行殖民争夺;②在非洲:从葡萄牙手里夺取好望角;③在亚洲:在印度沿海建立殖民据点、侵入今天的印度尼西亚;一度占据中国台湾;④美洲:建立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殖民地。⑤确立海上霸主:成为17世纪世界性商业殖民帝国(号称“海上马车夫”)。2、英、法:①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②1651年颁布《航海条例》,发动三次英荷战争,荷兰最终战败;③18世纪中期,通过七年战争打败法国后,英国成为海上霸主和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号称“日不落帝国”。【知识拓展】荷兰、英国、法国的殖民扩张:(1)地理优势:大西洋沿岸,地理位置优越,便于经济贸易和海外冒险;(2)制度保障:17C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建立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开始掌握政权;(3)政策支持:推行重商主义政策,支持海外贸易与殖民扩张;

重商主义:即商业本位,重商主义认为一国的国力基于通过贸易的顺差所获得的财富,尽可能让别国的金银流向本国。是16-17世纪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一种经济理论。主张:扩大贸易顺差,鼓励出口,提高关税,限制进口,从他国获取金银(4)武力保障:大力发展海军力量(5)经济优势:以手工业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繁荣,奠定物质基础。

【合作探究】早期殖民扩张时代英国后来居上的原因(3)影响①对美洲、非洲、亚洲地域破坏性建设性美洲非洲亚洲中断原有的社会发展进程打破多元文明格局带来巨大灾难印第安人被屠杀,文明被摧毁,沦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非洲人在三角贸易中成为奴隶,非洲丧失了大批的精壮劳动力,是非洲长期贫困的根源之一,制约了非洲的发展。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技术和思想,推动美洲、非洲朝现代社会发展殖民者侵占大陆沿岸的据点和岛屿,部分亚洲国家开始遭到殖民侵略,逐步沦为殖民地高产作物传入亚洲,促进亚洲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在东亚海域形成新的亚洲贸易中心国际贸易的枢纽。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进一步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②对欧洲:随着海外市场的不断开拓,欧洲出现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商业革命(3)影响商业革命商品种类增多(美洲的物种)贸易规模扩大(三大贸易区)欧洲商路、贸易中心转移(地中海—大西洋沿岸)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贵金属价格货币商品价格货币地租收取者(地主)商品市场拥有者(商业资产阶级)贬值上升经济地位下降(农民更加贫困)经济实力增长封建制度衰落资本主义发展贵金属大量流入欧洲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原料、市场、劳动力、资金)下降贬值上升通货膨胀经济地位下降(农民更加贫困)经济实力增长封建制度衰落资本主义发展材料:16世纪末,西班牙物价平均上涨了4倍多,粮食上涨了5倍。英、法、德等国的物价上涨了2至2.5倍。物价上涨使靠工资为生的工人实际工资下降,日趋贫困。按传统方式征收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主,收入减少了。新兴的资产阶级靠使用廉价的劳动力和高价出售产品而得到好处。——孔祥民主编《世界中古史》②对欧洲:随着海外市场的不断开拓,欧洲出现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3)影响③对世界:A.整体: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了文明的交流与交融。B.世界格局:政治格局:欧洲国家在殖民扩张过程中,在全球范围占领殖民地,逐渐形成以欧洲国家为主导的世界殖民体系;经济格局:以欧洲国家主导的世界市场逐渐形成,其他国家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全球范围传播;人类生活:世界各地商业交流加强,促进了世界各地动植物品种的交流传播,增加了人类的食品种类,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发展趋势:欧洲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工业革命蓄势待发,人类社会进入大变革时代。基础概念:

世界市场

它是指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与国际分工的发展,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以商品流通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交往活动的总和。新航路开辟后开始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最终形成。四、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新航路开辟的世界性影响(一)新航路的开辟大大开阔了人类的眼界,使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更为全面和深刻。(三)新航路的开辟带来了商品的世界性流动(印度洋贸易,大西洋贸易、太平洋贸易)(二)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全球性物种的交流(人口迁移、动植物交流、疾病传播)(四)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欧洲早期殖民扩张(对亚非美;对欧洲;对世界;对中国)1.(2023.广东高考)有学者在评价某历史事件时说:“无非是其通过探险活动在世界各大海洋形成了一个单一的航海体系,那就是欧洲人如何控制海洋,并以此为基础将他们的影响力扩展到所有大陆的整个过程。”下列选项中符合该学者评价角度的是A.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与扩散B.社会从传统到现代C.文明从农耕时代到工业时代D.世界从分散到整体高考真题演练:【解析】

考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据材料“过探险活动”“欧洲人如何控制海洋……扩展到所有大陆的整个过程”可知欧洲人在海外探险的基础上开辟了新航路,将世界联系成为一个紧密的整体,同时通过殖民扩张建立起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故选D项;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与扩散主要强调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属于上层建筑的变革,与“控制海洋”“所有大陆”等信息不符,排除A项;从传统到现代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思想、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材料无法充分体现,排除B项;从农耕时代到工业时代主要体现在生产工具的变革和生产力的巨大飞跃,材料并未体现,排除C项。D2.(2022.山东高考)下图为世界物种交流过程中两种作物的传播路线示意图,两种作物是【解析】

考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据图可知,白色箭头所代表的的农作物从西亚向东亚、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地传播,黑色箭头所代表的的农作物从南太平洋向南亚、东亚、非洲、欧洲等地传播,所以两种作物是小麦(西亚)、甘蔗(南太平洋新几内亚群岛),故选C项;玉米原产于美洲,图中美洲是传入地,排除A项;玉米原产于美洲,水稻原产于中国,图中美洲、中国是传入地,排除B项;水稻原产于中国,图中中国是传入地,排除D项。A.小麦、玉米B.玉米、水稻C.小麦、甘蔗D.水稻、甘蔗高考真题演练:C3.(2021.6.浙江高考)某航海家在日志中写道:1492年8月3日早晨,我从(西班牙)帕罗斯出发,向西“前往位于大西洋上的加那利群岛,然后从那里出发前往印度。这次航海的任务是作为国王陛下的使节,完成国王陛下吩咐给我的任务,向彼岸的君主致以我们的问候。”该航海家A.深信“地圆说”B.途经了非洲最南端的海角C.在东方实现了“黄金梦”D.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新航线高考真题演练:【解析】

考点: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哥伦布开辟的新航路。

据材料“1492年”“向西前往位于大西洋上的加那利群岛,然后从那里出发前往印度”可知,哥伦布欲从西到达东方,即他深信“地圆说”,故选A项;达•伽马途经了非洲最南端的海角(好望角)到达印度,排除B项;哥伦布没有到达东方,排除C项;哥伦布抵达美洲,没有找到通往东方的新航线,排除D项。A高考真题演练:4.(2023•山东高考)下图为某一时期欧洲主要殖民国家在美洲和非洲的殖民地分布示意图。这一时期A.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兴起B.大西洋三角贸易已走向衰落C.西、葡殖民优势逐渐被打破D.倾销工业品是主要掠夺手段【解析】

考点:早期殖民扩张。

据题干地图信息可知,在该时期,不仅有葡萄牙、西班牙,还有荷兰、英国、法国等,据此可知,该地图说明此时期西班牙、葡萄牙在拉丁美洲和非洲的殖民优势逐渐被打破,故选C项;地图展示的是拉丁美洲和非洲被殖民,而不是其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排除A项;大西洋三角贸易涉及欧洲、非洲和美洲,但是在地图中并没有显示欧洲的情况,排除B项;地图仅是展示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等国家在拉丁美洲和非洲的殖民,并没有述及其手段,排除D项。C高考真题演练:5.(2023•海南高考)原产于美洲的可可豆被西班牙殖民者误称为巧克力豆,因物以稀为贵,在中美洲部分地区一度被当作货币使用。16世纪后传播到欧洲,随着可可树被广泛引种,以及可可豆加工技术和食用方法的不断改进,19世纪后半叶,巧克力成为大众化商品。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新航路开辟促进物种交流B.欧洲的商业格局发生变化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驱动D.世界殖民体系的初步形成【解析】

考点:全球物种交流逐渐扩大的原因。

据材料“加工技术和食用方法的不断改进”“大众化商品”可知新航路开辟后,全球物种交流逐渐扩大,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进行,使可可豆的生产和加工技术不断改进,扩大了巧克力的市场供应,所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是推动巧克力普及的根本原因,故选C项;新航路开辟后的物种交流只是扩大了可可豆的种植范围,无法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扩大市场的供应量,排除A项;欧洲商业格局的变化主要体现世界的贸易中心从地中海东岸转向大西洋沿岸,材料并未具体体现可可豆种植范围的变化,排除B项;殖民体系的初步形成只是强化了宗主国对殖民地的掠夺,与可可豆的加工技术和食用方法的改进无关,排除D项。C高考真题演练:6.(2023•浙江高考)1694年,英格兰银行获准成立,在伦敦商人中大受欢迎,但贵族却对它不感兴趣。尽管英国国王带头认股,成为最早的一批股东,但贵族院却只有两人追随其后。直到1749年,一位英国政党领袖还说:“国家是一条船,地主是船主,商人只是乘客。”这说明A.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还未确立B.银行的商业经营方式最早出现于英国C.新的资本价值观念尚未普及D.“光荣革命”改变了英国的政权结构【解析】

考点:商业经营方式的转变。

据材料可知,随着新航路开辟以及殖民扩张,新的经营方式出现,英格兰银行就属于其中的佼佼者,但是英国的贵族并不热心于参股英格兰银行,这说明新的资本价值观念尚未普及,英国的贵族依然热衷于传统的投资,故选C项;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排除A项;16世纪,威尼斯和热那亚的商人创立了银行,为从事国际贸易的商人提供资金和信用,排除B项;“光荣革命”后,英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材料中体现的是英国贵族对商业银行的轻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C高考真题演练:7.(2022•全国甲卷)上表是学者统计的17—18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进口的部分亚洲货物价值占比。据表可知,该时期

进口货物占总货物的价值比(%)1664—1670年1731—1740年胡椒20.14.3茶叶0.029.26咖啡0.635.35棉纺织品62.5965.35A.生产方式决定进口货物价值占比

B.英国确立海上贸易的霸主地位C.殖民扩张推动了消费结构的变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