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合格性)试题_第1页
【解析】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合格性)试题_第2页
【解析】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合格性)试题_第3页
【解析】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合格性)试题_第4页
【解析】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合格性)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年上学期高一期末(合格性)考试历史试卷一、单选择题1.“七月流火,过我山陵。女儿耕织,男儿做兵。有功无赏,有田无耕。有荒无救,有年无成。悠悠上天,忘我苍生。”这首民谣反映了小农经济的A.依赖性 B.封闭性 C.脆弱性 D.优越性【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时常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国家政策的影响,体现了其脆弱的一面,故C正确;AB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2.古代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手工业技术,不包括A.冶铸技术 B.丝织技术 C.制瓷技术 D.制盐技术【答案】D【解析】【详解】古代中国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手工业技术主要包括冶铸技术、丝织技术和制瓷技术,制盐技术不是最有影响力的手工业技术,故选D,排除ABC。3.“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是西周哪一制度的表现A.分封制 B.宗法制 C.礼乐制 D.郡县制【答案】B【解析】【详解】“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反映的是嫡长子继承制,这是宗法制的核心,故B正确,排除ACD项。4.有人形容中国古代商业就像一个带着枷锁、脚镣并被捆绑起来舞者。她的每一个舞步都带着沉重的牵累。这主要是因为A.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落后 B.古代中国交通落后C.统治者长期实行重农㧕商政策 D.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国古代商业就像一个带着枷锁”是对中国商业受到政府严格限制的形象比喻,这体现的是中国古代重农抑商的政策,C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商业,ABD项都没有涉及到商业,排除。5.秦始皇为了加强对地方直接有效的控制,实现中央集权,推行了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九品中正制【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秦始皇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减少地方的分裂割据,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故选C,排除A;宗法制是按照血缘关系划分等级秩序的制度,与加强对地方控制无关,排除B;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选官制度,与秦始皇无关,排除D。故选C。6.隋唐时期出现了服务商业的A.货币 B.交子 C.商帮 D.柜坊和飞钱【答案】D【解析】【详解】唐代专营钱币和贵重物品存放与借贷的机构称为柜坊。飞钱始于唐宪宗元和初年。故D正确;货币最早出现于先秦时期,A排除;交子出现在宋朝,B排除;商帮出现于明清,C排除。故选D。7.在近代中国第一个提出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的是A.《海国图志》 B.《天朝田亩制度》 C.《资政新篇》 D.《新青年》【答案】C【解析】【详解】太平天国运动中提出的《资政新篇》,是近代中国第一个提出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故C正确;AB都没有涉及到学习西方的资本主义,排除AB;D项是在《资政新篇》之后,不符合题意。8.下列哪个条约的签订使中国陷入被列强瓜分的境地()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大加深了,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C选项符合题意;《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选项排除;《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B选项排除;《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选项排除。9.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评价恰当是A.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B.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C.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D.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势力【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故选A;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是《钦定宪法大纲》,排除B;结束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的是辛亥革命的功绩,排除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并没有针对帝国主义的内容,所以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势力与题意无关,排除D。故选A。10.1934年10月——1936年10月发生的历史大事是A.北伐战争 B.红军长征 C.西安事变 D.解放战争【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红军长征的时间是19341936年,B正确;北伐的时间是19261927年,排除A;西安事变是1936年,排除C项;解放战争是19461949年,排除D项。11.在徐州会战中,1938年三四月间,国民党将领李宗仁指挥军队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的一次战役胜利,它是A.平型关大捷 B.淞沪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C正确;A项是抗战以来的首次胜利,A不符合题意;BD项明显不属徐州会战,排除。12.辛亥革命之后至新中国成立之前,据一些地区的不完全统计,我国离婚率大约在0.6%左右,处于相对比较低的水平。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该材料不可信,辛亥革命后婚姻自由成为人们普遍诉求B.该材料可信,广大农村仍保留传统婚姻观念C.该材料不可信,辛亥革命后婚姻新观念冲击农村D.该材料可信,辛亥革命后婚丧礼俗没有变迁【答案】B【解析】【详解】辛亥革命之后至新中国成立之前,虽然近代社会生活出现巨大变革,但变化多出现在通商口岸或较大的城市内,广大的农村地区受到的冲击有限,仍然保留传统的婚姻观念,所以此时离婚率低是有可能的,故选B,排除A;辛亥革命后婚姻新观念对农村有一定的冲击,但冲击有限,故排除CD。故选B。13.1952年,我国已建立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了学习俄语的热潮。这从侧面体现我国的外交策略是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另起炉灶”C.“一边倒” D.“求同存异”【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建立多所俄文专科学校”“掀起了学习俄语的热潮”可知,这与建国初其推行的“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有关,中国与苏联的关系密切,因此才会出现材料中的现象,故C正确;AB项与苏联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是1955年提出的,时间不符合,排除。14.新中国成立后,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后建成投产,这些成就的取得得益于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B.“大跃进”运动的开展C.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D.“三大改造”的完成【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都是“一五”计划实施的内容,所以这些成就的取得得益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故选A;BCD项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A。15.下列对“文化大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是A.贯彻执行了1954年宪法 B.践踏了民主与法制C.实行了村民自治 D.加紧了全面立法工作【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文革”期间,人大与政协制度都遭到破坏,反映出对民主政治的践踏,B项正确;ACD项与“文革”无关,排除。16.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中国农村发生了深刻变化,其优越性在于A.实现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B.发挥了人民公社体制的作用C.使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D.使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答案】D【解析】【详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下农民有土地的自主经营权,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故D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实行平均主义,排除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是人民公社,排除B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下农民没有土地所有权,排除C项。17.英特尔公司副总裁肖恩·马洛克曾经说:“因特网是魔幻的第七大洲,在这里,每个人只需敲几下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的所有知识。”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A.因特网能够使信息的及时反馈得到实现B.用户可以在网上查询所需要的资料C.因特网具有其他三大媒介的传播功能D.电脑可以代替人脑【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反映的是因特网强大的信息传递功能。故A、B、C符合材料说法。D项说法错误,与材料不符。考点:世界现代科学技术·现代信息技术。18.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其特点不包括A.全方位 B.多层次 C.宽领域 D.全面西化【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我国的对外开放不是全面西化,不具有这一特点,D项符合题意;ABC都是对外开放的特点,不符合题意。19.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A.1985年 B.1992年 C.1995年 D.2001年【答案】D【解析】【详解】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D正确,排除ABC。20.“第八表(私犯):以文字诽谤他人,或公然唱侮辱他人的歌词的,处死刑。”这是古罗马某法律的内容之一,这一法律最有可能的是A.《十二铜表法》 B.秦律 C.世界上第一部法律 D.习惯法【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故A项正确;秦律不是罗马的,排除B项;《乌尔纳姆法典》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成文法典,排除C项;习惯法没有成文记录,排除D项。21.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否决的法律”。这体现的原则是A.联邦制原则 B.分权制衡原则 C.自由平等原则 D.中央集权原则【答案】B【解析】【详解】美国总统可以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也可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否决的法律,说明总统和国会之间互相制约,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故选B;联邦制原则体现在中央与地方之间,排除A;题意反映的是分权制衡,CD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故选B。22.早期的殖民掠夺对欧洲产生的最大影响是()A.增强了殖民国家的实力 B.满足了封建主的奢侈生活C.引起了商业革命 D.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殖民扩张使大量贵重金属流入欧洲,对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欧洲起到资本原始积累的作用,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故D正确。23.观察下表美国钢铁业统计表年份1870年1900年企业总数(个)808669工人总数(个)78000272000产量(吨)320000029500000投资额(万美元)12100590000该表反映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是A.行业竞争激烈 B.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C.多种所有制并存 D.生产和资本走向垄断【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表格内容可知,从1870年到1900年,美国钢铁业的企业总数减少,但工人数量、产量和投资额都在增多,说明出现了生产和资本集中到趋势,结合所学可知这表明美国钢铁业的生产和资本走向垄断,故选D;生产和资本的集中无法说明行业竞争激烈,排除A;由表格数据无法反映劳动生产率和所有制的问题,排除BC。故选D。24.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主要历史功绩是A.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 B.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C.形成了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 D.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二月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故选A;BD是十月革命的功绩,排除;形成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是二月革命后俄国的特殊国情导致的,并非是二月革命的历史功绩,排除C。故选A。25.1921年,美国企业家阿曼德·哈默来到苏俄,后来在莫斯科郊外建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铅笔厂。哈默成功的原因之一在于苏俄(联)推行的A.重工业优先政策 B.新经济政策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的能力和对概念的准确把握。铅笔厂不属于重工业,因此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推行的时间为1918——1920年,一切企业收归国有,这与“1921年”“美国企业家来苏俄建厂”矛盾,可以排除C项。斯大林时期(1924年以后)开始推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因此排除D项。新经济政策开始于1921年,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俄经营,因此B项正确。掌握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历程和相关政策调整。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新经济政策实行国家资本主义26.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要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标志着A.“冷战”序幕揭开 B.“冷战”正式开始C.两极格局形成 D.北约建立【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冷战开始的标志,B项正确;A项是丘吉尔演说,排除;C项是华约的建立,时间是1955年,排除C项;北约建立是1949年,排除D项。27.如图是某国际金融机构的徽标图案,这个国际金融机构是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国际复兴开发银行C.世界银行 D.世界贸易组织【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该图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标志,该组织主要是稳定国际金融汇兑,A项正确,BCD项排除。28.1991年,二战后形成的美苏两极格局解体,标志是A.东欧剧变 B.德国统一 C.苏联解体 D.中国崛起【答案】C【解析】【详解】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两极格局瓦解,C正确,排除ABD。29.20世纪90年代,美国出现了“新经济”,这种经济形态A.以蒸汽机技术为主导 B.以电的广泛使用为主导C.以内燃机的应用为主导 D.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20世纪90年代美国出现的“新经济”形态是以信息技术为主导,故选D;以蒸汽机技术为主导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排除A;以电的广泛使用和内燃机的应用为主导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排除BC。故选D。30.针对全球化浪潮中的疑问:“全球化与美国化是相同的吗?在这个新的全球世界里,为什么美国像是水中之鱼?”有学者这样回应:“美国是一条非常大的鱼,在全球化的水中轻松地游着,居于支配地位。”这表明A.全球化就是美国化,美国在全球化浪潮中无所不能B.在全球化浪潮中,美国在综合实力方面有明显优势C.在全球化浪潮中,世界其他国家没有任何利益可言D.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超级大国美国主导下的全球化【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美国是一条非常大的鱼,在全球化的水中轻松地游着,居于支配地位”可知美国在全球化浪潮中居于支配地位,说明美国占据优势地位,在综合实力方面有明显优势,故选B;全球化不能等同于美国化,排除A;其他国家在全球化浪潮中也是可以获得利益的,排除C;全球化并不完全是美国主导下的全球化,排除D。故选B。二、材料解析题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洋务运动期间,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等先后建立,这些企业使用机器、雇佣工人,进行生产,它们的出现,说明在中国封建经济的解体过程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了。材料二1913—1920年中国棉纺织工业情况表材料三1937年8月——1938年3月,上海被日军摧毁的工厂就超过两千家,损失超过八亿元。在华北,日本采取“军管理”的办法,将中国民族企业整个吞并。在国统区,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控制。国统区的工业中心重庆,仅1943年停产的工厂近三分之一,炼铁厂停产超过四分之三。——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2(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时间。(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一时期中国棉纺织业的发展状况,并分析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阻碍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答案】(1)19世纪六七十年代。(2)发展状况:迅速发展。原因:辛亥革命的推动;民国政府奖励发展实业;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一战期间,列强忙于欧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3)因素: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近代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时局长期动荡,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解析】【详解】(1)根据“洋务运动期间,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等先后建立”并结合所学可知我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2)根据材料二表格内容可知这一时期中国的棉纺织业发展迅速。原因结合所学内容可从辛亥革命的推动、民国政府的鼓励、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和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等方面进行总结概括。(3)综合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阻碍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主要有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民族资本主义本身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影响。同时时局动荡,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也是重要的阻碍因素之一。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资本主义世界笼罩在空前绝望的情绪中,甚至有人哀叹:“世界末日已经来临”。材料二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政府对待这项任务就像对待战争的紧急状态一样。——罗斯福就职演说(1933年3月4日)材料三凯恩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1934年,他曾到华盛顿,这时罗斯福正在采取与自由放任不同的政策,以应对危机。罗斯福新政与凯恩斯的思想不谋而合。——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2(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次经济危机的主要特点有哪些?(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主要特点及在解决社会危机方面的意义。(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凯恩斯主义的基本主张。【答案】(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或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主要特点: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大。(2)主要特点:国家干预经济(或政府承担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意义: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或增加了就业,稳定了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