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一模)历史试题解析_第1页
广东省深圳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一模)历史试题解析_第2页
广东省深圳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一模)历史试题解析_第3页
广东省深圳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一模)历史试题解析_第4页
广东省深圳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一模)历史试题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类型:A2024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2024.2本试卷共6页,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考古发现,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早期文化诸遗址中的石钺(大斧)有明显的使用痕迹,而良渚文化遗址中的玉钺往往无使用痕迹,甚至不开刃。据此可推知,良渚文化()A.外部环境趋于稳定 B.玉钺演化为权力的象征C.已产生了青铜工具 D.存在明显区域文化特色【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原始社会(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钺的功能发生了转变,由劳动生产工具变为权利的象征,主要是因为材质成为玉器且不开刃,丧失了使用功能,成为了权力的标志,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主要是钺材质和功能的变化,无法推断外部环境,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青铜工具的内容,排除C项;材料河姆渡和良渚遗址地区基本相同,存在明显区域文化特色,不符合材料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2.相传刘邦在用剑斩杀了白帝之子化身的白蛇后,得知了自己赤帝之子的身份。西汉建立后,此剑成为国之重器。到了东汉,皇帝出行时有专人背负此剑随行。两汉统治者将斩蛇剑视为国之重器的动机是()A借助历史规范仪卫制度 B.弘扬尚武勇毅政治传统C.将汉代天命思想符号化 D.强化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时空是:汉代中国。相传刘邦是赤帝之子,用剑斩杀了白帝之子化身的白蛇,这一传说被认为是汉朝推翻秦朝具有合法性的证明,两汉统治者将斩蛇剑视为国之重器,因为斩蛇剑是汉朝顺应天命的体现,C项正确;斩蛇剑是汉朝顺应天命的体现,并非一般的仪卫用品,排除A项;斩蛇剑象征汉朝的正统地位,而非象征勇武,排除B项;刘邦斩白蛇体现阴阳家的五德始终说,而非儒家思想,排除D项。故选C项。3.唐代德政碑一般在地方官员离任后,由当地吏民请立于交通要道,以供观瞻。碑文一般力赞官员德政,在朝廷允准立碑后由士人撰写。德政碑的颁赐说明朝廷()A.不断完善地方监察管理体系 B.以民众口碑衡量官吏政绩C.与地方共同构建良吏的形象 D.丰富地方官考课制度内容【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唐代中国。根据材料“碑文一般力赞官员德政,在朝廷允准立碑后由士人撰写”和所学可知,树立德政碑赞扬官员德政,有利于宣传良吏事迹,培养良好的官场风气,C项正确;德政碑宣扬良吏德政,而非监察官员行为,排除A项;德政碑一般在地方官员离任后树立,并非对官员政绩的日常考核,“衡量官吏政绩”不是树立德政碑的主要目的所在,排除B项;树立德政碑主要意在宣扬儒家道德、培育官场风气,并非官员考核制度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4.唐朝前期,土地若因人户逃逸而抛荒,官府通常会保护逃户对于土地的所有权,严厉禁止他人“盗耕种”。到了宋朝,官府通常会将这些土地暂时代管,出租给农民耕种。这一变化反映了()A.赋税制度的重大变革 B.农民人身依附关系增强C.不抑兼并政策的推动 D.朝廷面临严重财政危机【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宋(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从保护逃户的土地所有权禁止他人“盗耕种”,到代管土地租给农民,反映的是赋税制度的变化,唐朝前期实行租庸调制,以户数为征税的主要标准,到后期随着转变为两税法,逐渐以财产为征税的标准,宋朝沿续了唐朝的赋税制度,A项正确;从唐朝到宋赋税制度的演变来看,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是逐渐减轻的,排除B项;不抑兼并涉及的是土地所有权的变更,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朝廷面临严重财政危机,排除D项。故选A项。5.17世纪后期,广东人鄚玖率族人南迁至湄公河三角洲的河仙,并把此地经营为富庶的小邦(亦称“港口国”)。乾隆年间官方文献评价其“宫室与中国无异,服物制度仿佛前代(明朝)”“其风俗重文学,好诗书……子弟皆彬彬如也”。这体现了()A.清朝开明的民族文化政策 B.双方对中华礼教的认同C.宗藩朝贡体系的深入发展 D.移民社会呈现多元色彩【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世纪后期。依据材料概括可知:广东人鄚玖率族人南迁至湄公河三角洲的河仙,乾隆年间官方文献评价其“宫室与中国无异,服物制度仿佛前代(明朝)”“其风俗重文学,好诗书……子弟皆彬彬如也”,可见官方对其评价是肯定的,也表现了广东人鄚玖率族人对中华礼教的延续和认同,即反映了双方对中华礼教的认同,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清朝的民族政策问题,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富庶的小邦(亦称“港口国”),向清政府纳贡称臣,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移民对中国文化的继承而非多元色彩,排除D项。故选B项。6.甲午战争后,清廷多次大量举借英镑、法郎等外债,用以筹措赔款。面对国际银价下跌的趋势,有官员上书提出,“借款一项,吃亏尤巨而久”,且“耗物力于无形之中”,中国应铸造自己的“英镑”和“先令”。这一观点提出的原因是()A.币制差异加剧了债务危机 B.通货膨胀导致国家财富流失C.清朝的贸易逆差不断增加 D.列强资本输出威胁民族工业【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原因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95年后的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甲午战争后,清廷多次大量举借英镑、法郎等外债,但由于国际银价下跌的趋势,中国归还的借款实际上增多,导致加剧了中国的债务危机,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中国借款导致中国债务危机的加剧,而非通货膨胀的问题,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贸易问题,排除C项;清政府官员代表的是地主阶级,其观点提出是从维护自身阶级统治的角度来看的,威胁民族工业的发展不是其提出观点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7.1913年2月28日,《新闻报》刊载漫画《醉翁之意》,亭中正在饮酒的人物是宋教仁。该漫画意在说明宋教仁()A.缺乏人民群众广泛支持 B.把推翻封建专制作为目标C.以议会斗争追求政治抱负 D.争取再造共和的坚定决心【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3年的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辛亥革命后,宋教仁致力于通过政党政治和建立责任内阁制这两种手段,反对袁世凯的独裁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漫画中的“醉翁之意”、“总统”、“内阁”和“国会”等都反映了争取再造共和的坚定决心,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人民群众的问题,排除A项;辛亥革命已经推翻了封建专制,排除B项;议会斗争,在漫画中不能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8.1921年6月,《共产党》杂志指出:“所谓国会省议会县议会,无一不演出种种怪状丑态,简直到了末路了……试问南北各派政党……(哪一派)担当这改造政党、改造政治、改造中国的大责任呢?”这一评论旨在强调()A.武装斗争是唯一的变革途径 B.中国革命现实的迫切需要C.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D.南北混战造成了国家分裂【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1921年中国。1921年时中国处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政治腐败,军阀混战,百姓困苦。《共产党》杂志批判当时的议会制度和各个党派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要求改革政治,寻求其他的救国道路,反映了中国革命的现实需要,B项正确;“唯一的变革途径”说法绝对,排除A项;中国共产党1921年7月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1922年中共二大上提出的,排除C项;材料提及“南北各派政党”,本意是全国各地的政党,当时国家名义上仍然是统一的,排除D项。故选B项。9.1945年8月上旬,《解放日报》转发美英及国民党报纸渲染原子弹威力的报道。对此,毛泽东说:“我们有些同志也相信原子弹了不起,这是很错误的。”这一观点旨在()A.尽力维护国共合作关系 B.为重庆谈判营造和平氛围C.坚定解放战争必胜信念 D.争取舆论宣传的主动地位【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目的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5年的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此时原子弹的宣传是因为美国为促使日本投降在其本土投放了原子弹,《解放日报》转发美英及国民党报纸渲染原子弹威力的报道,实质上会凸显美国对日作战的重要性,从而忽视中国长期以来的抗战贡献,毛泽东反对夸大原子弹的作用,目的是争取中国抗战舆论宣传的主动地位,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国共两党关系出现问题,排除A项;此时,涉及的是对日作战的贡献问题,而非国共两党的问题,排除B项;此时是抗日战争即将结束时期,还未进行解放战争,排除C项。故选D项。10.1951年,上海铁路管理局按照铁道部统一整顿职名的要求,修订一批旧式职名,将杂夫役、小工等改为各种员、工,将旧社会各种“匠”一律改称“工”,并修订一些日、俄语等转译过来的职名。这一举措()A.适应了社会主义工业化要求 B.旨在清除帝国主义残余势力C.促进了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 D.有利于塑造新型劳动者关系【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1的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名称的改变主要是把就社会的等级称呼变为平等称呼,这有利于社会平等,有利于塑造新型劳动者关系,D项正确;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于1956年,适应了社会主义工业化要求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1949年新中国获得独立,铲除了帝国主义的残余势力,旨在清除帝国主义残余势力,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是从1953年开始的额,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1.古希腊雕塑在古典时期,崇尚理想化的、英雄史诗般的均衡和静穆;在希腊化时期,则传递出强烈的悲剧色彩,隐喻着对命运无法抗拒的理解。这反映出古希腊雕塑()A.吸收多元文化不断发展 B.重视对民族情感的表达C.逐步反思奴隶制度弊端 D.摆脱城邦制约自由创作【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希腊。依据材料概括可知:不同时期故希腊雕塑风格不同,古典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期,政治、经济繁荣,此时民众是积极的、乐观、英勇的,反映在艺术上是崇尚理想化的、英雄史诗般的均衡和静穆,而希腊化时期,受到外族入侵与压迫,民主政治衰落,社会经济遭到破坏,民众是悲观的,反映在艺术上是强烈的悲剧色彩,隐喻着对命运无法抗拒的理解,体现了民族情感的表达,B项正确;材料未反映吸收了其他地区的艺术特色,排除A项;材料艺术创作中的悲观色彩是受到外族侵略的影响而非反思奴隶制度,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创作是否受到制约,不能得出摆脱城邦制约自由创作,排除D项。故选B项。12.有学者认为,《神曲》洗净人性而成圣的模式,是把人性当作盆栽;但在《堂吉诃德》《哈姆雷特》中,凡人甚至反英雄的形象比较普遍,人性被看作是自然树木。这反映了()A.不同区域的文化特色 B.人文主义思想深入发展C.文学题材的不断丰富 D.文艺复兴逐渐走向衰落【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根据材料可知,文艺复兴运动中人性逐渐从“盆栽”转变为“自然树木”,体现了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深入发展,人文主义思想也不断发展,B项正确;材料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想深入发展,未体现不同区域的文化特色,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神曲》、《堂吉诃德》和《哈姆雷特》,不能说明文学题材的不断丰富,排除C项;文艺复兴是盛行于14世纪到17世纪的一场欧洲思想文化运动,此时并未逐渐走向衰落,排除D项。故选B项。13.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了《国富论》,此书一经出版,就得到了很高的评价。有人赞誉道:“亚当·斯密博士就是牛顿,政治经济学的牛顿。”这是因为亚当·斯密的理论()A.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 B.得到了充分的社会实践证明C.有利于重商主义发展 D.改变了人对经济规律的认识【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76年(英国)。根据材料“亚当·斯密博士就是牛顿,政治经济学的牛顿。”可知,牛顿的经典力学改变了人们对宇宙和物体运动规律的认识,而亚当·斯密是自由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之一,它的理论改变了人对经济规律的认识,对于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D项正确;亚当·斯密的理论属于经济理论,未推动资产阶级革命,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亚当·斯密的理论改变了人对经济规律的认识,未体现该理论得到了充分的社会实践证明,排除B项;亚当·斯密的理论有利于自由主义的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14.19世纪初,“解放者”玻利瓦尔强调自由仰仗于科学,而科学的发展将帮助人们理解自己的权利并为之而战。在他看来,只有科学家才能真正了解国家的实际情况,知识确实是一个产生力量的源泉。据此可知,他强调()A.以思想解放推动革命发展 B.民族独立是科学发展的前提C.知识是国家经济发展基础 D.科学是破解考迪罗制的良方【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初(拉丁美洲)。根据材料“自由仰仗于科学,而科学的发展将帮助人们理解自己的权利并为之而战”“只有科学家才能真正了解国家的实际情况,知识确实是一个产生力量的源泉”可知,玻利瓦尔强调科学的重要性,这是因为科学的发展能够推动思想解放,进而推动革命发展,A项正确;玻利瓦尔强调科学发展对民族独立的影响,而不是民族独立是科学发展的前提,排除B项;玻利瓦尔强调以思想解放推动革命发展,未体现知识是国家经济发展基础,排除C项;玻利瓦尔强调以思想解放推动革命发展,未涉及考迪罗制的破解,排除D项。故选A项。15.19世纪中期,英国大部分原棉自美国进口。经济史学者罗斯托曾感叹,“美国为自己在南方建立了一种传统社会,这个社会是兰开夏郡的附属品,以后则是英格兰纺织厂的附属品”。他意在说明()A.国际产业链分工不平等 B.英国强迫美国成为原料产地C.英国殖民统治根深蒂固 D.南北战争造成美国贸易亏损【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这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中期。依据材料概括可知:19世纪中期,英国大部分原棉自美国进口,美国成为了英格兰纺织厂的附属品,可见工业革命后,英国的生产力大大提升,美国成为了英国的原来产地,而英国则制造工业品,获取更高的利润,体现了国际产业链分工不平等,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美国南部的发展是受到英国强迫的,排除B项;美国在18世纪就获得了独立,英国殖民统治根深蒂固,说法不符合材料,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美国内战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16.20世纪70年代后,很多独立的非洲国家面临着本国出口商品价格下降、进口成本上涨、外债急剧上升等危机,这些国家努力寻求全球财富的公平分配,尤其是保证商品价格和市场的公平。据此可知,非洲国家的应对之道是()A.切断与西方国家的经济联系 B.加入联合国以争取经济援助C.抵制美苏两大国的霸权主义 D.谋求经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70年代后的非洲。依据材料概括可知:非洲国家在对外贸易中,由于不工正的国际秩序,出现严重的经济问题,这些国家努力寻求全球财富的公平分配,尤其是保证商品价格和市场的公平,主要方式是寻找相同境遇的国家谋求经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D项正确;切断与西方国家的经济联系,这种方式不会使国家得到发展,排除A项;经济援助,只能缓解一时之需,不是发展的长久之道,排除B项;抵制美苏两大国,不能完全解决发展问题,反而容易陷入困境,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大一统”观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691年,康熙帝宣布停止修筑沿用了2000年的长城,长城内外即成“一体”,即成“一家”。1703年,清朝选择塞外之地创建避暑山庄,每年盛夏之际来此,接见边疆少数民族政教首领。历经康雍乾等朝纂修的《大清一统志》,备载天下山川、郡邑、政事、风俗,旨在构建国家广阔的疆域一统观,从而在观念上来代替“华夷之辨”。——摘编自李治亭《论清代“大一统”与避暑山庄》等材料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近代中国国家转型之路与中国传统大一统思想在历史的进程中形成了内在的逻辑统一。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所施行的不同的方针政策,都是为了在维护中国这个古老的多民族国家内在统一的基础之上,凝聚整个中华民族的力量,从而推动整个国家的转型。——摘编自王健睿《传统“大一统”思想与近代中国国家转型的内在逻辑统一》(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大一统”思想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如何“凝聚整个中华民族的力量”。【答案】17.以地理范围的统一代替民族区分;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强化;因俗而治;内涵不断丰富。18.在抗日战争时期筹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为国共二次合作打下了基础,最终促成了国共两党的二次合作,在抗日根据地实行三三制原则,调动了一切阶层、民族的参政积极性,推行减租减息、交租交息的政策,调动了不同阶层的抗日积极性。坚持全面抗战沦陷,充调动少数民族、各种社会力量进行抗战。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凝聚整个中华民族的力量。【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题。时空是:清(中国)。依据材料“历经康雍乾等朝纂修的《大清一统志》,备载天下山川、郡邑、政事、风俗,旨在构建国家广阔的疆域一统观,从而在观念上来代替‘华夷之辨’”,可得出以地理范围的统一代替民族区分;依据材料“1691年,康熙帝宣布停止修筑沿用了2000年的长城,长城内外即成‘一体’,即成‘一家’”,可得出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强化;依据材料“1703年,清朝选择塞外之地创建避暑山庄,每年盛夏之际来此,接见边疆少数民族政教首领”,可得出因俗而治;依据材料“1691年,康熙帝宣布停止修筑沿用了2000年的长城,长城内外即成‘一体’,即成‘一家’”,可得出内涵不断丰富。【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概述类要以具体史实为依据,可结合具体时期的具体政策进行论述,如在抗日战争时期筹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为国共二次合作打下了基础,最终促成了国共两党的二次合作,在抗日根据地实行三三制原则,调动了一切阶层、民族的参政积极性,推行减租减息、交租交息的政策,调动了不同阶层的抗日积极性。坚持全面抗战沦陷,充调动少数民族、各种社会力量进行抗战。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凝聚整个中华民族的力量。18.城市发展见证了人类文明的进步。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7世纪的阿姆斯特丹,信仰自由,政治环境宽松,是欧洲宗教异端人士的重要避难所,也成为启蒙运动书籍的出版中心。当地的经济环境优越,对艺术的需求空前高涨,吸引了伦勃朗等众多画家来到这里。在17世纪的阿姆斯特丹等城镇,随处可见琳琅满目的艺术品集市。市镇居民选购艺术品的目光所及,也从过去比较流行的历史和宗教主题逐渐转向风景、风俗和静物题材。——摘编自朱平《文化传播视角下荷兰艺术商业的影响力及其启示》等材料二18世纪,法国巴黎流行一种特殊的社交形式——沙龙。贵族与富有市民、艺术家与学者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远离宫廷和教会的新的公共空间。19世纪后,随着沙龙主人政治文化影响力的日渐缩小,沙龙日趋衰败。19世纪40年代以后,中产阶层群体日益壮大,一种更开放、更大众的生活方式来到人们身边。1866年,巴黎公共舞会达到1000多个,1870年前后,适应大众阅读与休闲的咖啡馆有2万多家。此外,各种音乐团体、俱乐部、文学阅读室层出不穷。——摘编自汤晓燕《十九世纪巴黎社交生活的演变》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世纪阿姆斯特丹文化艺术发展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19世纪中后期巴黎社交方式的转变。【答案】18.崇尚自由;政治环境宽松;启蒙思想的影响;经济发达;艺术市场大;画家众多;绘画风格转变,符合市民需求。19.从沙龙转变为舞会再转变为咖啡馆,体现了社交方式由贵族、资产阶级到普通民众,社交方式更加开放和生活化,影响范围更加广泛,说明随着思想解放和工业革命后,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严格的等级制度逐渐被打破,适应普工民众需求的社交场所逐渐发展起来,是社会的缩影,反映了社会的进步。【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背景类材料题。时空是:17世纪的阿姆斯特丹。依据材料“17世纪的阿姆斯特丹,信仰自由”,可得出崇尚自由;依据材料“政治环境宽松”,可得出政治环境宽松;依据材料“也成为启蒙运动书籍的出版中心”,可得出启蒙思想的影响;依据材料“当地的经济环境优越”,可得出经济发达;依据材料“对艺术的需求空前高涨”,可得出艺术市场大;依据材料“吸引了伦勃朗等众多画家来到这里”,可得出画家众多;依据材料“市镇居民选购艺术品的目光所及,也从过去比较流行的历史和宗教主题逐渐转向风景、风俗和静物题材”,可得出绘画风格转变,符合市民需求。【小问2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题。时空是:18世纪到19世纪70年代。评析类题,要先概括转变,在从转变角度分析其所带来的影响。依据材料“18世纪,法国巴黎流行一种特殊的社交形式——沙龙、1866年,巴黎公共舞会达到1000多个、1870年前后,适应大众阅读与休闲的咖啡馆有2万多家”,可得出从沙龙转变为舞会再转变为咖啡馆,体现了社交方式由贵族、资产阶级到普通民众,社交方式更加开放和生活化,影响范围更加广泛,说明随着思想解放和工业革命后,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严格的等级制度逐渐被打破,适应普工民众需求的社交场所逐渐发展起来,是社会的缩影,反映了社会的进步。19.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古巴导弹危机爆发后,时任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国务卿腊斯克和苏联驻美国大使多勃雷宁是参与处理危机的重要人物。材料一美苏关于古巴的协议绝对不包括撤出在土耳其或意大利的导弹,苏联方面确实曾提出过这一要求,肯尼迪不仅拒绝讨论这一问题,甚至根本对此不予回答,危机的解决与任何形式的导弹交易都没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促使赫鲁晓夫从古巴撤走导弹的“唯一原因”就是他很清楚面临着遭受美国核打击的可能性。——1963年12月间,麦克纳马拉、腊斯克在面对国会议员有关质询时的回答材料二赫鲁晓夫没有坚持要求肯尼迪做出公开保证使他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肯尼迪被誉为这场危机中的大胜家是因为没人知道那笔秘密交易。赫鲁晓夫从古巴撤出了我们的导弹而没有取得明显的收获,因而大失脸面。事实上……(赫鲁晓夫)得到了从土耳其撤走美国导弹的保证。——摘编自多勃雷宁回忆录(1995年出版)(1)比较两则材料,指出双方关于古巴导弹危机和平解决原因的解释的异同。(2)上述材料对于研究古巴导弹危机有何史料价值?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答案】19.相同点:苏联最终做出了较大的让步;美国在获得了较多利益;双方进行了口头交涉;不同:关于美国从土耳其撤走是否为解决古巴导弹危机条件之一,双方解释不同。20.价值:两则史料都属于一手史料,所涉人物均是当时事件的直接参与者,可用于研究古巴导弹危机问题,史料价值较高。注意问题:所涉人物的阶级、立场问题;时间较长,回忆是否存在偏差的问题;个人对事件的观点、态度问题;个人情感因素等。【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对比类材料题。时空是:19631995年的美、苏。相同点:依据材料“促使赫鲁晓夫从古巴撤走导弹的‘唯一原因’就是他很清楚面临着遭受美国核打击的可能性和赫鲁晓夫从古巴撤出了我们的导弹而没有取得明显的收获,因而大失脸面”,可得出苏联最终做出了较大的让步;依据材料“肯尼迪不仅拒绝讨论这一问题,甚至根本对此不予回答,危机的解决与任何形式的导弹交易都没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和肯尼迪被誉为这场危机中的大胜家是因为没人知道那笔秘密交易”,可得出美国在获得了较多利益;依据材料“肯尼迪不仅拒绝讨论这一问题,甚至根本对此不予回答和赫鲁晓夫没有坚持要求肯尼迪做出公开保证使他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可得出双方进行了口头交涉;不同:依据材料“肯尼迪不仅拒绝讨论这一问题,甚至根本对此不予回答,危机的解决与任何形式的导弹交易都没有直接或间接的联和得到了从土耳其撤走美国导弹的保证”,可得出关于美国从土耳其撤走是否为解决古巴导弹危机条件之一,双方解释不同。【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题。时空是:19631995年的美、苏。价值:依据材料“1963年12月间,麦克纳马拉、腊斯克在面对国会议员有关质询时的回答和摘编自多勃雷宁回忆录”,可得出两则史料都属于一手史料,所涉人物均是当时事件的直接参与者,可用于研究古巴导弹危机问题,史料价值较高。注意问题:在解读史料时涉及人物时应注意,所涉人物的阶级、立场问题;时间较长,回忆是否存在偏差的问题、个人对事件的观点、态度问题;个人情感因素等。20.儿童史的兴起为认识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秦汉童蒙读物包括《苍颉篇》《急就篇》等字书,汉代还重视《论语》《孝经》等。汉代砖画像反映出,当时儿童与成人的界限不清晰,儿童的成人化现象严重。父母往往带着未成年子女参加农业劳作,传习技能。儿童既有掩雀、捕蝉、蹴鞠等一般游戏,也有战争儿戏等模仿大人行为的特殊游戏。隋唐唐律对儿童与成人做了区分。儿童不再像前代那样穿着成人服装。文学作品中出现了许多关于“牧童”的内容。除《急就篇》《孝经》等读物外,还有文学诗赋等方面的教材。儿童游艺包括音乐舞蹈、堆沙成塔、采花、斗草、骑牛、骑竹马、叠罗汉、倒立、顶竿、游泳等。宋元宋人将儿童视为吉祥的象征。画家创作了大量的婴戏图,描绘了儿童蹴鞠、击球、嬉水垂钓、骑竹马、舞狮子、皮影戏等场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传播甚广,朱熹等鸿儒硕学也加入到编写儿童读物的行列中。明清儿童服饰颜色鲜艳,有些儿童佩有长命锁、金手镯等。官方主张用等级秩序教育儿童,民间也有发展儿童天性的呼声。跳百索、抖空竹、抽陀螺、放风筝、踢毽子均是儿童喜欢的娱乐活动。——摘编自王子今《秦汉儿童的世界》等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自选角度拟定论题,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