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_第1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_第2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_第3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_第4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初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九年级历史命题人:李蕤李建梅 审题人:杨俊丽张静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2开卷考试,可查阅参考资料,但应独立答题,禁止交流资料。3.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河南宜阳苏羊遗址延续时间从仰韶文化(河南)早期一直到龙山文化(山东)晚期,且含有油子岭(湖北)、屈家岭(湖北)、红山(东北地区西辽河流域)等诸多文化因素。材料说明()A.中华文明进程中不同地域间文化存在交流B.该遗址反映文化比其他地区文化更为先进C.该遗址反映的文化是中原文化的代表D.此时中原地区已经出现了国家的雏形2.下面是历史学习小组绘制的西汉时期历史情况的概要示意图(部分),其中①处应补充的内容是()A.实施“推恩令” B.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C.出现“文景之治” D.张骞通西域3.该著作集秦汉以来医药理论之大成,广泛应用于医疗实践并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法则。该著作是()A.《千金方》 B.《本草纲目》 C.《黄帝内经》 D.《伤寒杂病论》4.下列两幅图片中的唐朝文物共同反映了当时()唐长沙窑青釉绿彩背水壶出土于扬州,产地在中国长沙窑。壶身通体青绿色釉,一面绘长脚花云气纹,一面书写古阿拉伯文铭文。此壶的造型、铭文和纹样皆具有浓郁的西亚风情。唐长沙窑褐斑贴椰枣纹瓷壶此文物出自印尼勿里洞岛海域一艘古沉船,来自中国唐朝。壶高22.2厘米.口径11.5厘米,底径15.8厘米。长沙窑工匠们为了迎合西亚顾客的需求,作出了很大的创新及改变,将西亚特产椰枣这异域色彩浓烈的植物作为产品的装饰。A.陶瓷生产水平高 B.民族关系的和睦C.中外文化的交流频繁 D.国际地位的提高5.赤壁之战是一场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格局的著名水战,被后人称为“千古奇决”,也成为后世文学和艺术作品的经典素材。了解这段历史可以参考()A.《资治通鉴·周纪·长平之战》 B.《史记》C.《三国志通俗演义》 D.《红楼梦》6.考古学家于河北宣化的辽代墓葬中发现一幅契丹人饮茶的壁画《备茶图》。尽管辽地并不产茶,但壁画中描绘的茶具与烹茶程序,皆与唐宋茶法非常相似。这一发现最能证明宋辽时期()A.墓葬规格提高 B.民族矛盾的加剧 C.民族文化的交融 D.海外贸易的兴盛7.元朝的行省统筹辖区内所有钱粮赋税,但行省需要把大部分财赋解运京师上供朝廷,少部分留用,超过一定数额,必须咨请中书省批准。元朝这一做法()A.不利于加强各地区的联系 B.强化了君主专制C.导致行省权力大,易造成地方割据 D.加强了中央集权8.“票号”也称为“票庄”或“汇兑庄”,是古代一种专门经营汇兑、放贷和存款业务的机构,广泛开设于乾隆时期,便于货币的流通,这从侧面说明了清朝前期()A.农业发展很快 B.商业很发达 C.手工工场很成熟 D.人口快速增长9.鸦片战争后,国内出现了《海防新编》《海防要览》等一大批探讨海防问题的著作。清政府也在海防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财力和物力。这一现象()A.体现出国人海防意识的增强 B.阻止了列强势力的入侵C.实现了军事装备近代化 D.得益于洋务运动的开展10.历史学家王建朗指出:“辛亥革命创造了民主政治建设的必要条件和良好契机⋯⋯它并非只是打落了一顶皇冠,而是开辟了中华民族振兴有为的希望之路。”他重在说明辛亥革命()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C.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D.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11.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开展游学活动,到位于上海市黄浦区的中共一大纪念馆参观学习时,拍下来下图的两幅照片,两幅图片表达的内容是()A.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B.新文化运动的新发展C.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基础 D.工人阶级成为革命的主力12.20世纪30年代,战火烽烟中,梅兰芳、杨小楼、周信芳等京剧艺术家创作和演出《花木兰从军》、《梁红玉》、《明末遗恨》、《生死恨》、《卢沟落日》《亡蜀鉴》等大量具有爱国精神和反抗意识的传统剧目和新编历史剧,此举意在()A.唤醒民众斗争意识 B.弘扬传统文化 C.丰富大众文化生活 D.倡导全面抗战13.从1952年起,中国开始以苏联高等院校为榜样,大量翻译苏联高等院校的教材、此外,还向苏联派遣留学生,仅1956年,就有1800多名大学生和研究生被派往苏联留学。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实行三大改造 B.推进第一个五年计划 C.调整国民经济 D.推动中苏建立外交关系14.近期热播电视剧《大江大河之岁月如歌》,以90年代为背景,讲述了一群置身改革开放洪流中的追梦人,在时代浪潮中勇往直前的故事。下列选项与其背景时间基本一致的是()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B.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确立15.英国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在《罗马帝国衰亡史》中写道:“查士丁尼的胜利所获致的虚衔早已化为尘土,然而他作为立法者的名声却镌刻在一个公正而又持久的纪念物之上。”相关例证是()A.《汉谟拉比法典》 B.《荷马史诗》 C.《十二铜表法》 D.《罗马民法大全》16.阿拉伯人声势浩大的翻译运动鼎盛时期在阿拔斯王朝,除翻译了大量梵文和波斯文文献外,阿拉伯人将所有获得的古希腊罗马典藏经典文本全翻译成阿拉伯文。欧洲人是靠翻译这些阿拉伯文译本才得以了解在欧洲早已消失的先人的思想。这主要说明阿拉伯人()A.受欧洲文化影响深远 B.阿拉伯人创造了有自己特色的阿拉伯文化C.加强了东西方文明交流 D.对欧洲进入崭新的近代文明做出了历史贡献17.一些地理学家认为人类文明经历了三个阶段——河川时期、内海时期和海洋时期。河川时期的文明主要局限于河谷,内海时期,地中海是文明的主要舞台。其中“海洋时期”则应开启于()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B.三角贸易C.欧洲的早期殖民扩张 D.开辟新航路18.法国大革命后,法律在革命中建立起来,人与人互称“公民”,平等和自由成为国民的崇高理想⋯⋯法国大革命的原则从此不仅成为法国的,而且成为欧洲的伦理观念。材料体现了法国大革命()A.传播了自由民主思想 B.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C.重建了欧洲政治秩序 D.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19,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签署了《农业调整法》,主要内容包括对自愿减少小麦、玉米、烟草等所谓“基本农产品”生产的农民给予补贴,与农产品加工者签订销售合同并规定销售额和出口补贴。这一政策旨在()A.调整市场供需矛盾 B.提高农产品的质量C.恢复工业部门生产 D.拓宽市场竞争渠道20.下面坐标轴中的历史事件的共同影响是()A.推动世界不同区域文明的多元发展 B.推动经济全球化C.推动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D.使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2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约在4000年前,来自东部山区的苏美尔人创造了两河流域……他们不仅挖掘沟渠,创造了最早的灌溉系统,还发明了冶炼技术,把矿石加热变为液体,这样就炼出了青铜,铸造出工具和武器,但还没有发现铁,青铜器的应用也不普遍,农业生产基本上还是使用木质农具。——摘编自《全球通史——从史前文明到现代社会》材料二夏朝时开始出现中国最早的青铜礼器晶,爵、牵(jiā)、壶(hé)等。商朝贵族好饮酒,青铜酒器的数量多少,是区分贵族等级的标志,西周崇尚礼制,主要以青铜器鼎、簋(guī)的数量区分贵族等级。——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三(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早期两河流域与中国夏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不同之处。(2分)(2)一手史料是我们研究历史最可靠的来源。材料三中图一文字是谁发明的?图二反映了两河流域哪一文明古国的法典?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一手史料来了解材料二所反映历史时期的中国历史?(3分)22.(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部分口号时期口号19世纪90年代变法图强;扶清灭洋20世纪初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20世纪20年代打倒列强,除军阀;打土豪,分田地20世纪30年代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材料二(1)请写出材料一中,任意两个口号所反映的历史事件。(2分)(2)材料二所示图片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3分)(3)综合上述材料和探究,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特点是什么?(2分)23.(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深圳生产总值由1979年的1.96亿元提升到2017年的22438.39亿元,按不变价计算,38年增长2152倍;人均GDP由1979年的606元提升到2017年的183127元(按照平均汇率折算为2.71万美元),38年增长56.3倍;工业总产值由1979年的0.61亿元提升到2017年的30702.65亿元,38年增长28759倍。——摘编自《深圳特区报》材料三浙江省安吉县余村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发展起“石头经济”,村民腰包鼓了,但是山变成“秃头光”,水成了“酱油汤”。2005年后,美丽乡村建设成为余村发展的重要目标。村干部带着村民复垦复绿、封山治水,昔日矿坑变身油菜花田、荷花藕塘,一年四季皆风景。从“卖石头”到“卖风景”,绿水青山成了余村人的增收来源。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305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6.4万元,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新路。——摘编自《光明日报》(1)对比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指出我国经济发展理念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2)材料一的图片与材料二、材料三的内容分别有什么联系?(2分)(3)综上所述,请对上述材料所反映的两种发展理念进行简单的评价。(2分)24.(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关于世界变化的几种视角观点视角内容世界“变”得越来越“小”A:______1500—1840年,马车和帆船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10英里:1850-1930年,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65英里和36英里;20世纪50年代,螺旋桨飞机的速度是每小时300~400英里;20世纪60年代.喷气式客机的速度是每小时500~700英里。世界“变”得越来越“大”B:人口爆炸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世界人口从5亿增加到10亿。1950年,世界人口约25亿。1987年,世界人口突破50亿。2011年,世界人口达到70亿。2022年,世界人口超过75亿。——摘编自哈维《后现代的状况》、教育部组织编写《世界历史》等(1)根据材料,写出视角A的主题。(2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推动地球“变”得越来越“小”的重大历史事件。(2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地球“变”得越来越“大”的影响。(2分)25.(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面是二战前后有关美国与苏联关系的漫画。材料二在动荡和混乱的国际局势中,两国陷入了广泛的国际纠纷,争斗愈演愈烈。当时苏联所追求的国家利益的最基本内容是维护其安全,而美国则希望在全世界扩张其影响和势力,主导国际政治舞台。在意识形态方面,两国存在根本对立。苏联积极倡导共产主义,而美国则极力维护资本主义世界的完整性,推广美式民主制度。——摘编自赵茜《美苏冷战起源的三个主要因素》(1)材料一中,图一到图二反映了美苏关系发生了怎样变化?请在下面的年代尺中标注出图2所处的时间段。(2分)(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美苏关系对世界局势的影响或如何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写一篇80~120字的历史小短文。(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语句通顺,条理清晰,4分)

2024年初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九年级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注意事项:本试卷非选择题部分具有开放性,评卷人员应根据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制定出符合实际的评分细则。评卷时,考生的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且和题意相符均应给分。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5:ABDCC 6~10:CDBAC 11~15:CABBD 16~20:DDAAC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21.(5分)(1)不同点:早期两河流域的青铜器做工较为简单,青铜器主要用于铸造工具和武器,应用也不普遍。中国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工艺较为复杂,种类丰富,用途广泛,兼具礼器的功能等。(意思相近或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两点即可,2分,)(2)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1分)古巴比伦王国;(1分)司母戊鼎、利簋、刻有甲骨文字的甲骨、毛公鼎、莲鹤方壶、二里头遗址、殷墟等。(1分)22.(7分)(1)变法图强:戌戊变法;扶清灭洋:义和团运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五四运动;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打土豪,分田地:土地革命或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抗日战争。(任意两例,2分)(2)工业的近代化;交通工具的变化;新闻出版业的发展;(3分)(3)多样性、曲折性。(2分)23.(6分)(1)从“效率优先”理念到“绿色发展”理念(或:从“效率优先”到新发展理念)。(2分)(2)“效率优先”的发展理念为深圳经济的腾飞提供了支撑;“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了以余村为代表的中国经济的转型。(2分,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3)改革开放初期,提倡“效率优先”,激发了劳动者的积极性,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因为对环境不够重视,造成了环境污染。随着新时期新的发展理念的提出,我国经济在追求“效率优先”的同时,还兼顾“环境保护”,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2分,其他意思相近,言之有理的答案也可)24(6分)(1)A:交通工具的变革;科技进步;生产力发展;速度改变距离。(任意意思相近一点即可,2分)(2)事件:第一次工业革命(或者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第二次工业革命(内燃机的发明)。(每点1分,共2分,只写轮船的发明、飞机的发明等过于微观的事件,只给1分)(3)积极影响:人口的增长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消极影响:人口过快增长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世界粮食问题日益凸显;在教育、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也带来了挑战。(每点1分,共2分,只答积极或者消极某一方面给1分)25.(6分)(1)走向:从合作走向对抗。(1分)图2所处的时间段(1分)(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