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件_第1页
高一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件_第2页
高一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件_第3页
高一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件_第4页
高一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件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2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第3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一节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和表现。(2)通过日常经历体验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关性,说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析图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和表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是统一的整体等观念。认识陆地环境的复杂多样和规律性,树立科学的环境观。三维目标第4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一节

重点难点

[重点]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难点]

正确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能够用整体性原理解释实际问题。重点难点第5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一节

教学建议

本课时内容看起来是对前面知识的总结,没有什么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但是要想对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理解透彻,单靠对课本提供的知识分析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学生很难做到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还会感觉单调乏味。因此,教学时一定要按学生的身心特点精心选择教学手段和精心设计教学思路。1.创设一个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课前布置实验、搜集资料等,课始用实验结果导入;课中学生的合作探究、讨论、竞答、演示操作等穿插,课尾学生总结这节课的不同收获,等等。让学生体验一个紧张、有趣、充实的地理课堂。教学建议第6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一节

教学建议

2.通过案例进行教学。选用生物这一要素来学习某一要素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用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来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让学生能深入浅出地理解所学知识。3.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身边的事例引导学生探究、分析。让学生体会学习地理就是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4.利用多媒体教学。制作电脑动画,演示生物循环的过程,演示湖泊演变成陆地的过程;通过多媒体展示东北地区森林的变化图片,让学生能更直观地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第7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一节

教学建议5.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在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不同深度和广度的学习材料,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体验主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和“经历”,让学生拥有更多时间进行自主学习,鼓励和尊重学生不同的经验、见解、想法和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探索适应学生差异的多种教学方式。第8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一节

新课导入

[导入一]

教师安排:假设教室是地球,同学们座位区域内是陆地,靠边同学以外的地区为海洋;靠门两行同学为大陆东岸(或西岸),靠窗两行同学为大陆西岸(或东岸),中间两行同学为内陆地区;横排中间一行为赤道,其余横排同学推出自己大致的纬度。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思考讨论(以幻灯片的形式呈现)(1)根据刚才假设的分布状况,同学们想想自己“生活在”什么气候区内。(可观察世界气候类型图)新课导入第9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一节

新课导入

(2)你所在的气候区有什么特点?原因是什么?(3)描述一下你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系统要素有哪些?要素间关系如何?(答:土壤、气候、水文、生物、地形等)(4)全球地理环境系统有哪些自然要素?(答:土壤、气候、水文、生物、地形等)(5)通过分析环境系统要素你得出什么结论?(答:无论全球还是局部地区地理环境都是由土壤、气候、水文、生物、地形等要素构成的相互联系、制约、渗透的整体)

学生讨论回答:略。

第10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一节

新课导入

教师总结: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地形、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组成。这些要素并非简单地汇集在一起,或偶然地在空间上结合起来,而是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第11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一节

新课导入

[导入二]西欧人要求巴西人保护亚马孙雨林,巴西人却要西欧人付氧气费,这说明森林有何生态效益?其实,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广大,有“地球之肺”的美称,又被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由于森林面积的锐减,给全球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这证明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

又如,埃及阿斯旺水坝在实现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鱼类减少、蚊虫滋生、疾病蔓延等,说明地理环境中的各个地理要素是一个整体,一旦某个要素发生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随之发生变化。第12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一节

│学习目标

1.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2.结合实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3.能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区域内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关系。学习目标第13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知识点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图5­1­1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______、水、岩石、________、________、地形等。2.自然地理环境组成要素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并在其间进行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第一节

│课前梳理

课前梳理大气生物土壤相互渗透物质迁移能量交换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第14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知识点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1.构成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相互作用,产生了每个地理要素自身没有的新功能,如________、________等。2.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绿色植物的__________,合成________。3.平衡功能

例如大气中的________平衡。[特别提示]生产功能、平衡功能都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第一节

│课前梳理

生产功能平衡功能.光合作用有机物碳氧第15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知识点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________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2.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1)某一自然地理要素受到外界的干扰而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________________的改变。(2)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发生变化。在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中,________和________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干扰的自然要素。第一节

│课前梳理

统一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生物水第16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一节

要点探究►探究点一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实例探究自然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是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等过程来实现的。要点探究第17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一节

要点探究水循环生物循环地壳物质循环概念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从岩浆到各类岩石,再到新岩浆的产生过程环节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吸收作用、光合作用、分解作用冷却凝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变质、重熔再生第18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一节

要点探究水循环生物循环地壳物质循环物质循环简图能量变换太阳能(蒸发、水汽输送)、重力能(降水、径流)太阳能化学能热能地球内部热能、太阳能、重力能第19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一节

要点探究水循环生物循环地壳物质循环意义①使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②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③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④不断塑造地表形态①促进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的迁移运动,能量的流动、转化;②联系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①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②改变了地表形态,塑造了各种自然景观;③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能量传输第20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一节

要点探究

例1

图5­1­2为自然界碳、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图5­1­2第21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一节

要点探究(1)关于图中碳循环的过程说法正确的是()A.经过生物活动中的②作用可削弱空气中的二氧化碳B.图中④作用增加后会使全球各地降水增加,利于农作物的生长C.人类大规模的破坏绿色植物会使③作用变强D.内、外力作用都可能影响到自然界中碳的循环第22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一节

要点探究(2)有关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维护了全球水的静态平衡,促进淡水资源的不断更新B.促进不同地区间的能量交换,加剧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C.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并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D.人类活动通过影响水循环的①环节,主要改变水循环的时间分布第23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一节

要点探究

[答案](1)D

(2)C

[解析]第(1)题,结合图中碳循环的图例可知,该过程中有石灰岩的形成及火山喷发,因此内、外力作用都可能影响到自然界中的碳循环。第(2)题,水循环主要是维护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调节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所以A、B项错误;人类通过影响水循环的①环节,主要改变水循环的空间分布,因此D项错误。第24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一节

要点探究►探究点二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对人类生产、生活的警示意义

1.警示从空间上看,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客观现实;从时间上看,自然地理环境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因此人类在生产、生活活动中,必须考虑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否则会使环境因子发生一系列的异变,造成各种各样的灾害。如对沙尘暴的长期研究表明,正是由于农牧过渡地区的人们盲目开垦草原,破坏了植被,使地表土质疏松,加上强劲的冬季风影响,我国西北、华北地区沙尘暴天气发生频率才不断增加。第25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一节

要点探究2.人类应采取的措施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人类在协调自身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时,要用动态的、联系的、立体的、综合的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人类活动不仅要遵循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而且应预测受人类活动影响后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趋势。因此,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三峡水利枢纽等工程建设都要考虑对地理环境某一要素的影响导致的其他要素的变化,并进行综合评价。第26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一节

要点探究

例2我国某地区某学生利用假日对家乡县城的河流上游进行水坝选址的考察,图5­1­3为该学生的考察路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5­1­3第27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一节

要点探究(1)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为______________。依据该学生考察的行进路线,在途中________点能同时观察到明显的河流侵蚀作用和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貌。(2)请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上游地区过度采伐森林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第28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一节

要点探究[答案](1)自东北流向西南②(2)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整体,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过度采伐森林,会使河流含沙量增加,河流水位(径流量)季节变化会增大,洪涝灾害增加。

[解析]本题考查河流地貌及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第(1)题,根据图中指向标判断河流流向,在河流弯曲处可同时观察到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第(2)题,河流水文特征主要包括流量、含沙量、水位季节变化、汛期等,植被破坏会导致其上述水文特征发生变化,洪涝灾害增多。第29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一节

│总结归纳

总结归纳第30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一节

│教材活动教材活动【P86活动】(1)生物、土壤、大气、水等。(2)部分土壤水通过根系被植物体吸收,并通过植物蒸腾作用进入大气;部分土壤水通过蒸发作用直接进入大气。大气中的水汽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形成降水,降落到植物叶表,被植物体吸收,或转化为地表径流和土壤水。被植物体吸收的水分通过蒸腾作用再次进入大气。进入土壤的水分则继续重复上述转换过程。第31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一节

│教材活动(3)太阳能被植物光合作用保存在植物体内并转变成了化学能;植物作为动物的食物将化学能传递给动物,保存在动物体内;植物与动物在呼吸的过程中消耗了热量,将化学能变成热能释放到环境中。

五个地理要素之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的整体。第32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一节

│教材活动【P86~87活动】藏羚羊的生存是与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地区的自然环境相适应的。在无人类干扰的情况下,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变化,迫使藏羚羊不断通过增减数量来适应环境,其结果是藏羚羊的数量保持了相对稳定。这体现了自然环境的平衡功能。第33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一节

│教材活动【P88活动】

在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中,各地理要素是统一变化的。随着湖泊面积逐渐缩小直至消失,水面蒸发进入大气的水汽逐渐减少,地方气候趋于干旱,水生生物逐渐被陆生生物代替,土壤含水量逐渐下降。第34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一节

│教材活动【P90活动】

对地下水的影响是“地下水位上升”,对生物的影响是“物种构成改变或某些物种消失”,对地方气候的影响是“变得温和湿润”,对泥沙沉积的影响是“泥沙淤积减少”,对洪水灾害的影响是“洪水频率减小或者洪水灾害减轻”。第35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一节

│课堂随练课堂随练►对点随练一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图5­1­5为陆地环境主要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回答1~2题。1.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中,处于首要地位的是(

)A.气候B.生物C.水文D.地形2.能表示桂林山水形成的箭头是(

)A.5B.6C.7D.8图5­1­5第36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一节

│课堂随练

[答案]1.A

2.B

[解析]第1题,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五大要素中,气候是最重要的要素,其作用排在各要素的首位。第2题,桂林山水是石灰岩遇到含有二氧化碳的水被溶蚀形成的景观。从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的角度看,是水文对岩石(地形、地貌)的作用。第37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一节

│课堂随练►对点随练二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

)A.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具有独特的功能,各要素相互作用不会产生新功能B.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虽构成一个整体,但是它们是独立存在与发展的C.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D.各要素对环境的影响作用是相同的第38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一节

│课堂随练

[答案]C

[解析]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对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作用在某一区域或某一时段是不同的,但它们依然共同作用、共同影响而非独立存在与发展,且它们相互作用会产生新功能。第39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一节

│课堂随练黄山市某地因种植菊花经济效益高,农民开垦坡地种菊花,因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如图5­1­6所示。据此回答4~5题。图5­1­6第40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一节

│课堂随练4.该地植被破坏致使水土流失严重,体现了()A.环境要素的相互影响B.不同区域之间相互制约C.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D.一个区域的变化影响到另一个区域5.若该种活动不加以限制,任由其发展,则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地区()A.植物蒸腾量增加 B.降水量增大C.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D.地下径流增多第41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一节

│课堂随练

[答案]4.A

5.C

[解析]第4题,材料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一个要素的变化引起了其他要素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属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第5题,植被破坏会导致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弱,A项错误;降水量会减小,B项错误;由于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减弱,下渗减少,故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变化增大,C项正确。第42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一节

│课堂随练►对点随练三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对人类的警示图5­1­7中曲线①②③④分别表示我国西南某区域石漠化、粮食产量、森林覆盖率、生物多样性的统计资料。据此回答第6题。图5­1­7第43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一节

│课堂随练6.图中曲线②先升后降的主要原因是(

)A.上升:植树造林下降:砍伐森林B.上升:环境改善下降:生态破坏C.上升:人口增长下降:计划生育D.上升:耕地增多下降:耕地质量下降第44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一节

│课堂随练

[答案]D

[解析]图示四条曲线,显示了我国西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森林资源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石漠化加剧,耕地质量下降,粮食减产。第45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46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节│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含义和空间尺度。(2)了解自然带的概念、类型和分布。(3)理解陆地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过程与方法](1)通过比较不同自然带的景观图,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2)通过日常生活实例和案例探究、资料阅读等方法增加感性认识,为理解地域分异规律奠定基础。三维目标第47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节│三维目标

(3)通过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熟悉主要的陆地自然带及其分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差异性的学习,理解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树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因地制宜的正确观念。第48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节│

重点难点

[重点]

(1)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

(2)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难点]

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重点难点第49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节│

教学建议本节课是高中地理必修模块①的最后一节内容,从它的位置安排就可以看出它的定位,它是对自然地理知识的总结、归纳和融合。所以在教学中应充分联系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做好纵向、横向联系,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本节教材从总体上看,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之一——差异性,二是陆地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陆地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是通过自然带的地带性分布规律来体现的。教学建议第50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节│

教学建议

本节课以地理分异规律为中心内容,在教学时,要突出读图分析、推断的环节,而且所提供的图表、资料必须有利于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教材首先介绍了地域差异的概念,并指出地域差异在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然后,告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尤其在旅行中就能感受到地域差异。接着,教材给出了自然带的概念,并以自然带的分布现象入手,分三个方面重点讲述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的表现和分异规律:受纬度因素影响的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受海陆位置影响的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受海拔影响的山地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第51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节│

教学建议

课堂上,教师在讲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时,重点应让学生明白地域差异是普遍存在的,引导学生运用地图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在不同范围和方向上的分异规律和原因。第52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节│

新课导入

[导入一]

复习提问: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交换与能量传递。2.自然地理环境的两个整体功能是什么?答: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3.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两个表现是什么?答: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新课导入第53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节│

新课导入

(出示景观图片“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和“内蒙古草原”,教师也可将学生在旅游中所看到的不同的自然风光、自然景观做对比)师:这两幅风光迥异的图片说明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什么特点?

生: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

师:对。我们刚刚学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但自然地理环境还具有另一个特点——差异性。第54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节│

新课导入

[导入二]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的特征,也就是说从总体上看,全球范围的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但是各地区又存在地域差异。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可以说自然地理环境中不可能存在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这就是我们要讲述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55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节│学习目标

1.了解地域分异的形成基础及不同空间尺度的地域分异。2.掌握自然地理环境水平地域分异的类型、基础及典型分布地区。3.掌握山地垂直地域分异的一般规律。学习目标第56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知识点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不同空间尺度上的地域分异

(1)全球性的地域分异:________分异和海陆分异。(2)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陆地________分异。

第二节│课前梳理

课前梳理温度带自然带第57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2.陆地自然带

(1)陆地自然带的形成及特点图5­2­1第二节│课前梳理

气候植被自然带带状第58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2)陆地自然带与世界气候类型空间分布对比(以北半球为例)

图5­2­2第二节│课前梳理

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第59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知识点二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1.形成原因:________的纬度差异。2.分异基础:________。3.表现

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__________的方向,由赤道到两极做有规律的更替。4.分布(1)低纬和高纬地区横穿整个大陆的自然带,如________带、______________带和________带。(2)中纬度地区,形成多种不同自然带组合。第二节│课前梳理

太阳辐射热量纬度变化苔原亚寒带针叶林热带雨林第60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知识点三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1.形成原因:________分布。2.分异基础:________。3.表现

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经度变化方向,呈现出_____带、_______带、________带的有规律变化。4.分布:______纬度地区较为明显。第二节│课前梳理

海陆水分森林草原荒漠中第61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知识点四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1.形成原因:____________的变化。2.分异基础:____________状况差异。3.分异规律山麓自然带与________自然带一致,垂直带谱与其所在纬度向______纬度方向上的水平地带带谱相似。4.影响垂直带数目的因素:____________与________。第二节│课前梳理

海拔(或高度)水热水平较高山地所在纬度山地高度第62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节│

要点探究►探究点一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判读1.山地垂直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更替规律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有些相似。一般情况,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据此可知,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见图5­2­3)。纬度越低,山地自然带数量越多;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数量越多。

要点探究第63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节│

要点探究图5­2­32.山麓自然带基本上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3.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状况差异一般来说,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少—多—少”的变化。因此,有些基带为草原带或荒漠带的高山,由于山地降水增多,可能在一定高度出现森林带,如天山。第64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节│

要点探究

4.影响山体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几个因素(1)山体所在纬度——相同高度的山体,纬度越低,自然带谱越复杂。(2)与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有关——相对高度大,自然带谱就复杂。5.影响山体垂直自然带分布高度的因素(1)山体所在纬度——同一自然带的分布,在低纬的山地海拔高,在高纬的山地海拔低。(2)坡向——同一山体,同一自然带的分布阳坡高、阴坡低。第65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节│

要点探究6.雪线分布的高度雪线是多年积雪区的下界,是降雪量与融雪量的平衡地带,即降雪量与融雪量正好相等的地带。(1)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雪线海拔高;纬度高,雪线海拔低。(2)坡向——同一山体,阳坡雪线海拔高,阴坡雪线海拔低;迎风坡降水多,雪线海拔低,背风坡降水少,雪线海拔高。第66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节│

要点探究

例1

图5­2­4为我国天山和喜马拉雅山的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图5­2­4第67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节│

要点探究(1)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山地自然带分布特点及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坡云杉林带缺失——坡度大B.乙坡自然带海拔低——热量充足C.丙坡积雪冰川带下界较高——降雪多D.丁坡自然带数目多——高差大(2)图中天山山脉大致为(

)A.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B.内流区与外流区分界线C.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D.暖温带和中温带分界线第68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节│

要点探究[答案](1)D

(2)D

[解析]第(1)题,根据纬度判定,左图为天山,右图为喜马拉雅山。甲坡为天山南坡,为阳坡,山麓降水少,不适合森林生长;乙坡自然带海拔低,主要是因为其为阴坡,热量较少;丙坡雪线下界海拔较高,主要原因是降雪量小;丁坡为喜马拉雅山南坡,相对高度大,自然带类型多。第(2)题,天山以北为中温带,以南为暖温带,故D项正确。第69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节│

要点探究►探究点二自然带的非地带性分布

因素分布地区自然带和地表景观成因地带性分布(理论状态)非地带性分布(现实状况)海陆分布南半球中高纬度苔原带、针叶林带无南半球该纬度无陆地北极点附近冰原带无北极地区主要是北冰洋第70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节│

要点探究因素分布地区自然带和地表景观成因地带性分布(理论状态)非地带性分布(现实状况)地形起伏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荒漠带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深入内地科迪勒拉山系西侧呈带状东西延伸呈长条状南北更替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东非高原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第71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节│

要点探究因素分布地区自然带和地表景观成因地带性分布(理论状态)非地带性分布(现实状况)洋流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陆东西两岸东西两岸自然带分布纬度大致相当

自然带在东岸向较低纬度延伸,在西岸向较高纬度延伸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东岸是寒流,西岸是暖流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西两岸东西两岸自然带的分布纬度大致相当

东岸自然带向较高纬度延伸,西岸自然带向较低纬度延伸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岸是暖流,西岸是寒流欧洲西岸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向北延伸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第72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节│

要点探究因素分布地区自然带和地表景观成因地带性分布(理论状态)非地带性分布(现实状况)水分昆仑山、天山山麓温带荒漠带绿洲

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丰富尼罗河谷地热带荒漠带绿洲尼罗河水灌溉第73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节│

要点探究地带性因素的影响是普遍的、基本的,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是局部的、特殊的;非地带性因素叠加在地带性因素之上,使地带性分异规律变得不很完整或不很鲜明。在这两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下,形成了复杂的地理环境。第74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节│

要点探究

例2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图5­2­5),完成(1)~(2)题。

图5­2­5第75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节│

要点探究(1)图5­2­6中甲、乙、丙三处植被分布正确的是()

图5­2­6(2)图中乙、丙两处植被的分布主要体现了()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分异第76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节│

要点探究[答案](1)B(2)D

[解析]第(1)题,根据纬度判断,甲、乙、丙三处位于南半球西风带内,受图示山脉影响,甲处于山脉迎风坡,降水多,形成森林景观;乙、丙两处处于山脉背风坡,降水少,形成温带草原、荒漠景观。第(2)题,如果没有山脉影响,甲、乙、丙三处都将是森林景观,但由于山脉的阻挡,乙、丙两处形成了草原、荒漠景观,这体现了非地带性分异。第77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节│总结归纳

总结归纳第78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节

│图表解读

教材P91,图5.7

自然带的标志是植被,而植被类型与分布的最重要影响因素是气候,因此自然带的分布与气候类型分布密切相关。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具有明显的规律性。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在高纬度和低纬度地区表现最明显。高纬度地区气温低,蒸发量小,相对湿度大,东西方向上的水分条件差异小;低纬度地区受纬向的气压带、风带分布和移动的影响显著,水分条件的东西差异也较小。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体现得特别明显。图表解读第79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节

│图表解读

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大陆宽阔,内陆距海较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较大,沿海与内陆水分条件差异大,反映在植被上,从沿海向内陆由森林逐渐过渡到草原再过渡到荒漠,动物、土壤等要素也发生相应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经度地带性特征。第80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节

│教材活动教材活动【P93活动(上)】种草和种植灌木较合理。理由:我国西北地区受海陆位置及地形影响,降水较少,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与森林相比,草原和灌木林耗水量较小,更适合西北地区的地理环境。第81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节

│教材活动【P93~94活动】1.常绿阔叶林、高山针叶阔叶混交林、高山针叶林、高山灌木林。2.高山草甸在南坡位于海拔4500~4800米之间,在北坡位于海拔4000~4800米之间。这种差异的产生,是因为南坡为阳坡和迎风坡,水热条件比较好,高山灌木林分布的上界能够到海拔4500米左右,使得高山草甸的分布位置较高;北坡,降水较少,气温较低,高山草甸的分布位置较低。3.不会。因为两者的水热状况存在差异,因此植被类型及其分布必然有差别。第82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节

│教材活动问题研究【P95~96资料1分析】冷季型草坪为欧洲城市居民提供了休息、娱乐、运动的场所,成为重要的城市休憩场所,它还具有净化空气、吸烟除尘、杀菌降噪、美化环境、减轻热岛效应、降低温度、增加湿度等功能,能够显著改善城市人口居住环境。第83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节

│教材活动【P96资料2分析】1.我国西北地区城市从欧洲引进冷季型草坪引发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维护费用高和环境污染重两个方面。维护费用主要来自浇灌费用和修剪费用,环境污染主要是灭虫灭草而使用化肥农药导致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2.欧洲西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需水量大的冷季型草坪能够四季常绿。我国西北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量小,人工浇灌草坪加剧了当地的水资源短缺状况,施用农药、化肥对环境造成污染。第84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节

│教材活动【P96评价建议】1.这种做法没有充分认识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特征。欧洲西部和我国西北地区海陆位置不同,气候不同,自然环境差异大,尤其是降水和干湿状况差异显著,各自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植被类型。不顾环境的差异盲目引进是不合理的。2.因地制宜,根据各自城市的气候、地形、水源状况,选择合适的绿化树种和草坪,特别注意选用那些耗水少、耐旱、抗风沙的品种。第85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节

│课堂随练课堂随练►对点随练一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图5­2­8为由赤道到北极地区的自然地理景观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图5­2­8第86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节

│课堂随练

1.图中序号①代表的自然景观是(

)A.常绿硬叶林 B.落叶阔叶林C.温带草原 D.针叶林2.该图所示内容的主题应是自然带的(

)A.植被高度变化 B.干、湿度变化C.由赤道到两极的分异 D.垂直地域分异第87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节

│课堂随练

[答案]1.D

2.C

[解析]第1题,由题干信息“由赤道到北极地区”可知,与苔原带南部相邻的自然带为亚寒带针叶林带,故序号①代表的自然景观为针叶林。第2题,由题干信息“由赤道到北极地区”,可知图示内容的主题应是自然带由赤道到两极的分异。第88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节

│课堂随练►对点随练二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图5­2­9为我国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略图,读图完成3~4题。

图5­2­9第89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节

│课堂随练

3.图中甲、乙、丙的自然带依次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B.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D.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4.自然带的这种变化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分异第90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节

│课堂随练

[答案]3.A

4.B

[解析]第3题,图示我国部分地区属中纬度温带地区,东部距海近,降水多,形成森林;中、西部距海远,逐渐过渡到草原、荒漠。第4题,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的变化,体现的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第91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节

│课堂随练►对点随练三山地垂直地域分异图5­2­10为某沿海地区一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5~6题。

图5­2­10第92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节

│课堂随练

5.该山地可能位于(

)A.北半球温带地区B.北半球亚热带地区C.南半球温带地区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6.影响该山山麓自然带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C.山脉走向 D.山地坡度第93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节

│课堂随练

[答案]5.C

6.B

[解析]第5题,该山地山麓为落叶阔叶林带,属温带地区。同一自然带,在山地的北坡分布海拔较高,说明该山地北坡为阳坡,可判断该山地在南半球。第6题,山麓自然带主要由该山地所在纬度决定。第94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单元总结提升单元总结提升第95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本章总结提升│

知识网络知识网络图T5­1第96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单元总结提升│

章节核心章节核心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构成一个统一整体,同时也产生新功能,如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使整个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如某一要素发生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跟着发生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进而改变区域整体自然环境面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告诉我们,人类活动必须遵循自然环境的客观发展规律,否则会带来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第97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单元总结提升│

章节核心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是绝对的。不同的纬度位置、不同的海陆位置,导致的热量、水分差异,形成了具有一定空间分布规律的自然带。在不同纬度、不同海陆位置处,表现出不同的景观特点。3.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受太阳辐射随纬度变化的影响,热量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自然景观由赤道向两极呈现为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的景观变化,体现出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该规律在低纬度、高纬度地区表现最明显。第98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单元总结提升│

章节核心4.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靠海近的地区,降水多,适合森林生长;由此向内陆,距海越远,降水越少,景观逐渐过渡到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这种景观的变化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该规律在中纬度地区表现最明显。

第99页,共1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单元总结提升│

章节核心5.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山体不同海拔高度、不同坡向的水热组合状况是不同的,植被受水热组合影响,也表现出不同的景观,即形成了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山麓自然带基本由山体所在地区的水平自然带决定,山体的自然带数目受山体相对高度(或海拔)影响。同一自然带在不同坡向的分布高度也可能不同(受阳坡与阴坡、迎风坡与背风坡等因素影响)。影响雪线分布高度的因素主要有坡向、降水量、山体所在的纬度等。第100页,共111页,2024年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