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素质测评检测_第1页
身体素质测评检测_第2页
身体素质测评检测_第3页
身体素质测评检测_第4页
身体素质测评检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身体素质测评检测教学目标:1.了解身体素质的概念;2.学习身体素质的测量与评价方法。

重点:身体素质的测量与评价。

难点:肌肉力量测试与评价。第2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身体素质概念人体在肌肉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及柔韧等机能。身体素质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在肌肉工作中的综合反映。是一个人体质强弱的外在表现。第3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身体素质分类

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及灵敏素质。

三、基础素质:力量素质。

四、综合素质:灵敏素质。

五、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的关系:身体素质是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

六、身体素质的特点:身体素质的训练效果是可逆的。停训后身体素质趋于下降,其下降度和程度与训练水平及停训时间有关。训练水平高、停训时间短者,身体素质下降速度缓慢且程度较小;反之,下降速度及程度较大。第4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指标年级反映素质一分钟跳绳(次/分)小学生灵敏性50米*8往返跑(秒)小学生速度、灵敏性、耐力50米跑(秒)各学段学生速度一分钟仰卧起坐(次/分)各学段学生腹肌耐力坐位体前屈(厘米)初中及以上下肢及腰、髋等柔韧性引体向上(个)(男)初中及以上上肢力量耐力800米跑(女)/1000米跑(男)(分/秒)初中及以上耐力立定跳远(厘米)初中及以上下肢爆发力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的力量素质测试第5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概念:肌肉收缩对抗或克服阻力的能力。二、力量素质与其它素质的关系:是其它身体素质的基础。三、力量素质的分类

(一)按照肌肉收缩的形式:1、静力性力量;2、动力性力量。(二)按照肌肉力量的表现形式及构成成分:

1、绝对力量;2、相对力量;3、力量耐力;4、快速力量。第一节力量素质测评第6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相对肌力(比肌力):指肌肉单位生理横断面积(常以1cm2为单位)肌纤维做最大收缩时所能产生的肌张力。绝对肌力:指肌肉做最大收缩时所能产生的张力,通常用肌肉收缩时所能克服的最大阻力负荷来表示。肌肉爆发力:指肌肉在最短时间收缩时所能产生的最大张力,通常用肌肉单位时间的做功量来表示。肌肉耐力:指肌肉长时间收缩的能力,常用肌肉克服某一固定负荷的最多次数(动力性运动)或最长时间(静力性运动)来表示。第7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决定力量素质的生理学基础(一)骨骼肌的形态及机能特点

1、肌肉的生理横断面积;2、肌肉结缔组织;

3、肌肉长度;4、肌纤维类型。(二)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

1、中枢神经系统的募集能力:参与收缩的运动单位增多;

2、神经系统的协调能力:改善主动肌、协同肌及对抗肌之间的协调关系。第一节力量素质第8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的力量素质测评主要包括:指标年级反映素质引体向上(个)(男)初中及以上上肢力量耐力立定跳远(厘米)初中及以上下肢爆发力第一节力量素质第9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概念:指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或在最短时间完成某种运动的能力。分类(按其在运动中的表现)(一)反应速度(二)动作速度(三)周期性运动的位移速度第二节速度素质第10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速度素质的生理基础(一)反应速度指人体对各种刺激发生反应的快慢。生理基础:

1.反应时从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沿反射弧传递开始,到引起效应器发生反应所需要的时间。第二节速度素质第11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良好3.运动条件反射的巩固程度良好的兴奋状态及其灵活性,能够加速机体对刺激的反应,使效应器由相对安静状态或抑制状态迅速转入活动状态。运动员处于良好的赛前状态时,反应时缩短。反之则延长。研究发现,通过训练,反应速度可以缩短11%-25%。第二节速度素质第12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动作速度指完成单个动作时间的长短1.肌纤维类型2.肌肉力量3.肌肉组织的兴奋性4.运动条件反射的巩固程度动作速度生理基础:第二节速度素质第13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位移速度

概念:指周期性运动(如跑步和游泳等)中人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生理基础:以跑为例1.步频①大脑皮质运动中枢的灵活性②各中枢之间的协调性③快肌纤维%及其面积第14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步长

肌力、腿长和髋关节的柔韧性等3.机体无氧代谢能力提高第15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跑速步长步频协调性肌力腿长柔韧性巩固程度运动技能肌肉放松能力快肌数量及面积神经过程的灵活性第16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速度素质的训练

(一)提高动作速率的训练

改善和提高神经过程的灵活性,如:牵引跑、在转动跑台上跑和顺风跑目的:提高神经中枢兴奋与抑制快速转换能力

(二)发展磷酸原系统供能的能力

一般常用方法是重复训练法,如短跑运动员常采用10秒以内的短距离反复疾跑来发展磷酸原系统供能能力。

第17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提高肌肉的放松能力肌肉放松能力的提高不仅可以减少快速收缩时肌肉的阻力,而且有利于ATP的再合成,使肌肉的收缩速度和力量增加第18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发展腿部力量及关节的柔韧性对短跑运动员来说,腿部力量对增加步长是十分重要的,除负重训练外,可进行一些超等长练习(如连续单腿跳、蛙跳等练习)来发展腿部力量。另外,改善关节柔韧性的练习也有利于速度素质的提高。第19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指标年级反映素质50米*8往返跑(秒)小学生速度、灵敏性50米跑(秒)各学段学生速度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的速度素质测试第20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灵敏和柔韧素质一、灵敏素质指人体迅速改变体位、转换动作和随机应变的能力。是多种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的综合表现。第21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灵敏素质的生理基础1大脑皮层神经过程的灵活性及其分析综合能力大脑皮层神经过程的灵活性及分析综合能力是灵敏素质重要的生理基础。2各感觉器官的机能状态3掌握运动技能及其身体素质水平灵敏素质还需其他身体素质做保证,如力量速度,耐力及柔韧性等第22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发展灵敏素质的训练通过让运动员随各种信号改变动作的训练,可以提高大脑皮层神经过程的灵活性,并通过各种手段提高各种感觉器官的机能和加强身体素质的训练,熟练掌握多方面的运动技能,以促进灵敏素质的发展。第23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柔韧素质柔韧素质是指用力做动作时扩大动作幅度的能力。(一)柔韧素质的生理学基础1关节的构造及其周围组织的伸展性2神经系统对骨骼肌的调节能力第24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发展柔韧素质的训练1拉长肌肉和结缔组织的训练一般分为快速爆发式牵拉和缓慢牵拉练习

如摆腿、踢腿如压腿、拉韧带第25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提高肌肉的放松练习3柔韧性练习与力量训练相结合4柔韧练习与训练效课的准备活动相结合第26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指标年级反映素质一分钟跳绳(次/分)小学生灵敏性50米*8往返跑(秒)小学生速度、灵敏性、无氧耐力坐位体前屈(厘米)初中及以上下肢及腰、髋等柔韧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的灵敏、柔韧素质测试第27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四节耐力素质的测量评价

耐力素质是指人体在长时间进行工作或运动中克服疲劳的能力。

它是反映人体健康水平或体质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影响耐力素质的因素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个性心理特征、最大吸氧量、有机体的能量储备与供能能力、有机体的机能节省化,以及红肌纤维数量等。第28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耐力素质的分类1、肌肉耐力(力量耐力):动力性力量耐力、静力性力量耐力动力性力量耐力:是指机体在动力性工作中多次完成相应强度的肌肉收缩的能力。静力性力量耐力:是指机体在静力性工作中长时间保持相应强度的肌肉紧张的能力。2、心血管耐力:有氧耐力、无氧耐力。有氧耐力:即一般耐力,是指机体在氧气供应比较充足的情况下能坚持长时间工作的能力。无氧耐力:即速度耐力,是指机体无氧代谢为主要供能形式,坚持长时间工作的能力。第29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耐力素质的分类

动力性力量耐力:俯卧撑、引体向上、斜身引体肌肉耐力(力量耐力)耐力素质静力性力量耐力:屈臂悬垂、仰卧举腿有氧耐力:(一般耐力)800米、1000米、12分钟跑、50米*8往返跑心血管耐力无氧耐力:(速度耐力)400米第30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一般耐力——50米*8往返跑(秒)场地器材:在平坦的地面(地质不限)上画长50米、宽1.22米的直线跑道若干条,设一端为起、终点线,另一端为折返线;在起、终点线外3米处画一条目标线,在距起、终点线和折返线0.5米处的跑道中央,各设立一高度为1.2米的标杆(下图)。发令旗一面,发令哨一个,秒表若干块。测试方法:受试者至少2人一组,采用站立式起跑;当听到起跑信号后,立即起跑,全力跑向折返线;在到达折返线时,按逆时针方向绕过标杆后跑回起、终点线,再按逆时针方向绕过标杆后跑向折返线,为完成一圈;共跑4圈(见4次面)。折返时不得碰杆或用手扶杆。发令员站在起、终线侧面发令,在受试者起跑的同时,开表计时。当受试者胸部到达终点线垂直面时停表(图19)。测试1次。记录往返后通过终点线的时间,以秒为单位,保留小数点后1位。小数点后第2位数按非“0”进“1”的原则进位。

二、耐力素质的测量与评价第31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中国6~12岁汉族学生50米*8往返跑测验成绩(秒)

第32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一般耐力——

800米或1000米跑目的:测量受试者的耐力。对象:13岁至大学男女生。场地器材:400米、300米、200米田径跑道,地质不限。也可使用其他不规则场地,但必须丈量准确,地面平坦。秒表若干块,使用前需要校正,要求同50米跑。测量方法:受检者至少两人一组进行测试,站立式起跑。当听到“跑”的口令后开始起跑。计时员看到旗动开表计时,当受检者的胸部到达终点线垂直面时停表。第33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中国13~22岁汉族学生男1000米、女8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