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湖南省株洲市一中高三第三次模拟检测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1届湖南省株洲市一中高三第三次模拟检测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1届湖南省株洲市一中高三第三次模拟检测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1届湖南省株洲市一中高三第三次模拟检测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1届湖南省株洲市一中高三第三次模拟检测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2021届湖南省株洲市一中高三第三次模拟检测生物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生命系统是由元素和化合物构成,化合物之间也可以形成更复杂的结构,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无机盐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其中Mg2+是叶绿素的成分B.核酸和蛋白质可以构成染色体、核糖体、病毒等结构C.糖类和脂质、蛋白质可以结合,形成糖被,具有识别等作用D.水分子间的氢键使水具有较高的比热容,有利于提供稳定的环境【答案】A【分析】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生理作用有:(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Ca2+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细胞的形态。【详解】A、无机盐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A错误;B、染色体是由DNA、RNA、蛋白质组成,核糖体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病毒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B正确;C、糖类和脂质、蛋白质可以结合,形成糖被(糖脂或糖蛋白),具有识别等作用,C正确;D、水分子间的氢键使水具有较高的比热容,受外界影响较小,因此有利于提供稳定的环境,D正确。故选A。2.人体内80%的尿酸是由内源性嘌呤代谢产生的,主要通过肾脏排泄。高尿酸血症患者体内的尿酸会以尿酸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及其周围,尿酸盐结晶被吞噬细胞吞噬后会破坏溶酶体膜,导致细胞自溶性死亡,从而引发炎症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内源性嘌呤可来源于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分解B.高尿酸血症患者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C.尿酸盐结晶进入吞噬细胞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并消耗能量D.尿酸盐引起的吞噬细胞自溶性死亡属于细胞坏死【答案】C【分析】细胞凋亡指为维持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的有序的死亡。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不同,细胞凋亡不是一件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过程,它涉及一系列基因的激活、表达以及调控等的作用,它并不是病理条件下,自体损伤的一种现象,而是为更好地适应生存环境而主动争取的一种死亡过程。【详解】A、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分解产物含有内源性嘌呤,A正确;B、高尿酸血症患者会破坏溶酶体,导致细胞自溶性死亡,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B正确;C、尿酸盐结晶被吞噬细胞吞噬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胞吞,属于耗能的过程,不需载体蛋白协助,C错误;D、有尿酸盐结晶引起的吞噬细胞自溶性死亡,同时,溶酶体中的水解酶等导致炎症的物质释放出来,引发急性炎症,因此属于细胞坏死,D正确。故选C。3.ABC转运蛋白是一类ATP驱动泵,广泛分布于从细菌到人类各种生物的细胞中,ABC转运蛋白的结构及转运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BC转运蛋白具有催化和转运功能B.ABC转运蛋白磷酸化可导致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C.ABC转运蛋白的合成都需要多种细胞器的协调配合D.通过ABC转运蛋白完成的跨膜运输方式一定是主动运输【答案】C【分析】据图可知,ABC转运蛋白与ATP分子结合后会改变自身的空间结构,从而把小分子转运至细胞内。【详解】A、ABC转运蛋白既能催化ATP的水解,又能转运小分子,A正确;B、ABC转运蛋白磷酸化可导致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B正确;C、ABC转运蛋白广泛分布于从细菌到人类各种生物的细胞中,细菌是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因此细菌合成ABC转运蛋白不需要多种细胞器的协调配合,C错误;D、通过ABC转运蛋白完成的跨膜运输需要ATP水解提供能量,因此该运输方式一定是主动运输,D正确。故选C。4.最大乳酸稳态(MLSS)是在持续运动中血乳酸产生与利用的最高平衡状态,是运动强度划分的一个重要参照。下图是随着运动学强度增大,生理学强度变化曲线,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乳酸增加时,血浆pH保持稳定与其中含有的HCO-3/H₂CO₃等物质有关B.低强度运动时乳酸含量基本不变,说明肌细胞不进行无氧呼吸C.高强度运动时呼吸加深加快可以为细胞有氧呼吸提供更多O2,排出更多CO₂D.乳酸大量积累会使肌肉酸胀乏力,其能在肝脏中再次转化为葡萄糖【答案】B【分析】人体细胞中无氧呼吸过程:全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丙酮酸和少量的[H],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丙酮酸被还原生成乳酸。【详解】A、内环境的PH保持稳定与其中含有的HCO-3/H2CO3等缓冲物质有关,乳酸增加时缓冲对会与其发生反应维持稳定,A正确;B、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乳酸含量保存稳定是因为体内有缓冲对等物质,B错误;C、高强度运动时呼吸加深加快可以为细胞有氧呼吸提供更多O2,排出更多CO2,C正确;D、乳酸转移到肝细胞在乳酸脱氢酶作用下转变为丙酮酸,然后再经糖异生转变为葡萄糖,D正确。故选B。5.苯丙酮尿症(PKU)是一种由于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导致苯丙氨酸不能转化为酪氨酸而引起的遗传病。患者体内苯丙氨酸累积,引起智力发育障碍,产生含苯丙酮酸的“鼠臭味”尿等症状,如图为典型的PKU遗传系谱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PKU的遗传方式与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不同B.Ⅱ-3与Ⅱ-4再生一个患PKU的男孩的概率为1/8C.减少患儿食物中苯丙氨酸的含量可缓解患儿症状D.减少PKU患儿出生的措施包括遗传咨询、产前诊断等【答案】B【分析】由题意可知,苯丙酮尿症(PKU)患者体内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不能使苯丙氨酸在体内转化为酪氨酸,饮食上减少苯丙氨酸的摄入,可减轻PKU患者的症状。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遗传病。【详解】A、从PKU遗传系谱图“无中生有”可知该病为隐性,女病父不病,可判断PKU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故PKU的遗传方式与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不同,A正确;B、假设该病患病基因为a,不患病基因为A,则Ⅲ-1、Ⅱ-4的基因型为aa,Ⅲ-1(aa)的基因父母各占一个,则Ⅱ-3基因型为Aa;Ⅱ-3(Aa)与Ⅱ-4(aa)再生一个患PKU男孩(aa)的概率=1/2×1/2=1/4,B错误;C、根据题意,为了缓解患儿症状,可以减少患儿食物中苯丙氨酸的含量,C正确;D、为了减少患儿出生率,我们可以进行遗传咨询、产前诊断(基因检测)等措施,D正确。故选B。6.某实验室保存有野生型和一些突变型果蝇,果蝇部分隐性突变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不考虑其他突变的情况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翅外展黑檀体果蝇与野生型纯合果蝇杂交,F1自由交配,F2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B.从痕翅果蝇的精巢中获取一些细胞,这些细胞中可能存在4个或2个或0个r基因C.基因型为RaraEe的果蝇,减数分裂可能产生四种基因型的配子D.菱形眼雌蝇与野生型雄蝇杂交,F1中雄蝇为野生型的概率为0【答案】B【分析】粗糙眼和黑檀体对应的基因均位于3号染色体上,二者不能进行自由组合。位于X染色体、2号及3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可以自由组合。【详解】A、由图可知,翅外展黑檀体果蝇的基因型为dpdpee,野生型型纯合果蝇的基因型为DpDpEE,二者杂交的F1基因型为DpdpEe,且这两对基因位于两条染色体上,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所以F1自由交配,F2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A正确;B、痕翅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rY,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此时Xr和Y已经分离,进入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形成染色体,细胞中可能存在2个或0个r基因,B错误;C、由图可知,基因型为RaraEe的果蝇,对应的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正常情况下减数分裂可以产生RaE和rae两种配子,当发生(交叉)互换时,减数分裂可能产生RaE、rae、Rae和raE四种基因型的配子,C正确;D、由图可知,菱形眼雌蝇的基因型为XlzXlz和野生型雄蝇XLzY杂交,F1的基因型为XLzXlz和XlzY,雌蝇表现型为野生型,雄蝇表现型为菱形眼,D正确。故选B。7.某种植物的花色由水溶性的花青素和类胡萝卜素共同决定,花青素使花呈现粉色,类胡萝卜素使花呈现黄色,两种色素均存在时花呈现红色,均不存在时花呈现白色,花色遗传机制如下图所示。研究发现,不同花色的花能吸引特定的传粉动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推测花青素储存于液泡中B.不同颜色的花与不同传粉动物间协同进化C.基因P和R2均控制花色,因此互为等位基因D.Y片段转录出的小干扰RNA参与翻译水平上的调控【答案】C【分析】1、RNA是在细胞核中,通过RNA聚合酶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这一过程叫作转录;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就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这一过程叫作翻译。2、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协同进化。【详解】A、水溶性的花青素通常储存于液泡中,A正确;B、不同花色的花能吸引特定的传粉动物,可推知不同颜色的花与传粉动物间协同进化,B正确;C、基因P、R2分别参与花青素、类胡萝卜素的合成过程,但基因位置未知,无法判断二者是否为等位基因,C错误;D、由图可知,Y片段转录出的小干扰RNA可与R2-mRNA互补结合,进而影响R2-mRNA翻译成R2蛋白,因此Y片段转录出的小干扰RNA参与翻译水平上的调控,D正确。故选C。8.下图是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2—7.4,血浆的pH之所以保持稳定,与内环境中的缓冲物质有关B.坎农提出稳态的概念后,目前认为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C.内分泌系统就是由相对独立的内分泌器官组成,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促胰液素D.当病人严重脱水,血钾含量升高时,肾上腺髓质分泌的醛固酮会增加【答案】B【分析】内环境稳态的调节:(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A、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A错误;B、目前认为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B正确;C、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器官或者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组成,C错误;D、当病人严重脱水,血钾含量升高时,肾上腺髓质分泌的醛固酮会减少,D错误。故选B。9.已知毒扁豆碱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某种箭毒能阻断乙酰胆碱受体发挥作用。欲探究兴奋在脊椎动物的神经一肌肉突触处是否为化学性传递,科学家做了如下实验:组别实验操作实验结果第1组刺激骨骼肌的运动神经乙酰胆碱释放,肌纤维收缩第2组提取乙酰胆碱并注入骨骼肌的动脉肌纤维收缩,并检测到膜电位变化第3组将毒扁豆碱与乙酰胆碱同时注入骨骼肌动脉肌纤维收缩程度比第2组强第4组将某种箭毒与乙酰胆碱同时注入骨骼肌动脉肌纤维收缩程度比第2组弱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第1组实验从刺激到收缩经过了完整的反射弧B.第2组实验肌纤维收缩时膜内电位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C.第3组实验肌纤维收缩时肌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减小D.该实验证明神经—肌肉突触处可通过乙酰胆碱传递兴奋【答案】D【分析】一个典型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其中,感受器为接受刺激的 器官;传入神经为 感觉神经元 ,是将感受器与中枢联系起来的通路;中间神经即神经中枢,包括脑和脊髓;传出神经为 运动神经元 ,是将中枢与效应器联系起来的通路:效应器是产生效应的器官,如肌肉或腺体。只有在反射弧完整的情况下,反射才能完成。任何部分发生病变都会使反射减弱或消失。【详解】A、第1组实验刺激骨骼肌的运动神经,肌纤维收缩,兴奋只经过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A错误;B、第2组实验肌纤维收缩并检测到膜电位变化,肌细胞膜内电位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B错误;C、第3组实验肌纤维收缩时肌细胞兴奋,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Na+内流,C错误;D、第2组实验与第1组实验作对照,证明神经—肌肉突触处可能是乙酰胆碱传递信息,第3组实验采用“加法原理”,将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毒扁豆碱与乙酰胆碱同时注入骨骼肌动脉,使乙酰胆碱能持续发挥作用,肌纤维收缩程度比第2组强,第4组实验采用“减法原理”,将能阻断乙酰胆碱受体发挥作用的某种箭毒与乙酰胆碱同时注入骨骼肌动脉,肌纤维收缩程度比第2组弱,综合4组实验证明神经一肌肉突触处可通过乙酰胆碱传递兴奋,D正确。故选D。10.下图表示某高等动物激素的分泌及作用机制,激素①表示雄激素,激素②表示胰高血糖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激素①的化学本质是胆固醇,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内B.结构甲、乙、丙中具有神经传导和激素分泌双重功能的是丙C.运动员大量服用激素①,可能导致器官丙萎缩D.激素②与肝细胞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后,可抑制肝糖原水解【答案】C【分析】据图分析,激素①表示雄激素,甲是下丘脑,丙是性腺,a表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b促性腺激素,c表示DNA,d表示RNA,e表示蛋白质。【详解】A、①表示雄激素,其本质是脂质(固醇),脂质的跨膜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A错误;B、据图可知,激素①受甲和垂体的分级调节,因此甲是下丘脑,丙是性腺,②是胰岛,其中甲下丘脑既具有神经传导功能,也具有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的功能,B错误;C、激素①表示雄激素,运动员大量服用激素①,对于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增强,分泌的相关激素减少,可能导致器官丙萎缩,C正确;D、激素②表示胰高血糖素,与肝细胞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后,可促进肝糖原水解,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D错误。故选C。11.素有“中华水塔”之称的三江源是中国生态环境安全和水源涵养的关键地区,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该地区实施了减畜工程。如图为三江源地区实施减畜工程前后载畜压力指数(草地现实载畜量与草地理论载畜量的比值)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现实载畜量高于理论载畜量会使草场退化,违背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B.减畜工程可使草地产草量提高,进而使草地载畜压力指数降低C.修复退化的草场可种植各种灌木和乔木,以提高其稳定性D.减畜后草地仍处于超载状态,恢复和治理工作的重点应继续放在减畜减压上【答案】C【分析】生态工程以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自我调节功能为基础,遵循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等生态学基本原理。自生:这种由生物组分而产生的自组织、自我优化、自我调节、自我更新和维持就是系统的自生。要维持系统的自生,就需要创造有益于生物组份的生长发育,繁殖以及他们形成互利共存关系的条件。循环:循环是指在生态工程中促进系统的物质迁移与转化。既保证各个环节的物质迁移顺畅,也保证主要物质或元素的转化率较高。通过系统设计实现不断的循环,使前一环节产生的废物,尽可能的被后一个环节利用,减少整个生产环节“废物”的产生。协调: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的协调与适应,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整体:遵循整体原理,首先要遵从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不同组分之间应构成有序的结构,通过改变和优化结构,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目的。【详解】A、现实载畜量高于理论载畜量超过了草场的最大承载量,因而使草场退化,这违背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A正确;B、减畜工程有利于草地恢复生长,使草地产草量提高,同时也使草地载畜压力指数降低,B正确;C、种植植物应考虑当地的环境,本地区环境条件特殊,不能通过种植各种各种灌木和乔木以提高其稳定性,C错误;D、减畜后草地仍处于超载状态,由于草场的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恢复和治理的重点应继续放在减畜减压上,D正确。故选C。12.拟南芥种子中含有的隐花色素CRY1是一种能够感受光的受体,可调控种子萌发。为了研究CRY1调控拟南芥种子萌发的机制,研究人员将野生型拟南芥、CRY1缺失突变体的种子进行4℃低温处理2~3d,先打破休眠,分别放在MS培养基(能满足植物细胞的营养和生长需要的基本培养基)和含有不同浓度脱落酸(ABA)的MS培养基中,置于适宜光照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得种子的发芽率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A的合成部位主要是茎尖和萎蔫的叶片ABAB.ABA通过抑制细胞分化实现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C.推测CRY1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可能是通过降低种子对ABA的敏感性来实现的D.推测CRY1通过增加拟南芥种子内源ABA的含量来影响种子萌发【答案】C【分析】图中显示两个自变量分别是添加不同浓度ABA的培养基和拟南芥种子的种类。从图中可以看出,添加不同浓度ABA的MS培养基与不添加ABA的MS培养基中种子的萌发率相比,野生型拟南芥种子与突变型拟南芥种子的萌发率都有降低,说明ABA能够抑制种子的萌发率。【详解】A、ABA的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冠和萎蔫的叶片,A错误;B、ABA可通过抑制细胞分裂等实现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B错误;C、ABA具有抑制种子萌发的作用,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在相同浓度ABA的影响下,野生型拟南芥种子中含有CRY1,其发芽率比突变型的更高,推测CRY1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可能是通过降低种子对ABA的敏感性来实现的,C正确;D、由图不能推测CRY1通过增加拟南芥种子内源ABA的含量来影响种子萌发,D错误。故选C。二、多选题13.如下图所示,花生开花受精之后,雌蕊柄(俗称花针)伸长将子房推进土壤生长结果,因此得名落花生。花生踩秧(花生开花后对植株进行适度踩踏)是农村传统种植花生的方法,这种方法能简单有效的提高花生的产量和品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花生种子富含饱和脂肪酸,播种时宜进行浅播B.花生花针入土阶段,其内源细胞分裂素促进了花针细胞伸长C.花生踩秧过程有利于花生秧接近土壤,促使花生的花针入土D.花生开花期遇阴雨天传粉率不足,可喷施生长素以避免减产【答案】ABD【分析】植物激素是指植物体内一定部位产生,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生长素所发挥的作用,因为浓度、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和器官的种类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详解】A、花生种子里面是植物油,植物油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A错误;B、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的分裂,而生长素促进花针细胞伸长,B错误;C、花生踩秧过程有利于花生秧接近土壤,促使花生的花针入土生长结果,C正确;D、喷施生长素促进产生无子果实,不利于花生增产,D错误;故选ABD。14.如图是某同学建构的某二倍体细胞分裂过程的相关曲线模型图,因无意导致建构图破损只留下部分图,关于曲线图的推测,错误的是()A.若纵坐标表示核DNA含量,则该同学构建了减数分裂图B.若纵坐标表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则BC段一定不会表示后期C.若纵坐标表示核DNA含量,则该同学构建的分裂过程中一定存在基因重组D.若纵坐标表示染色体组数,则该同学构建的图一定出现了错误【答案】ABC【分析】有丝分裂过程中,各物质的变化规律:(1)染色体变化:后期加倍(4N),平时不变(2N);(2)DNA变化:间期加倍(2N→4N),末期还原(2N);(3)染色单体变化:间期出现(0→4N),后期消失(4N→0),存在时数目同DNA。减数分裂过程中,各物质的变化规律:(1)染色体变化:染色体数是2N,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减半(2N→N),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的变化N→2N→N;(2)DNA变化:间期加倍(2N→4N),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减半(4N→2N),减数第二次分裂再减半(2N→N);(3)染色单体变化:间期出现(0→4N),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减半(4N→2N),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消失(2N→0),存在时数目同DNA。【详解】A、若纵坐标表示核DNA含量,则减数分裂时核DNA含量会降低两次,图示数量只降低了一次,因此不能表示减数分裂图,A错误;B、若纵坐标表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则BC段表示含有姐妹染色单体,可能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错误;C、若纵坐标表示核DNA含量,由于图示数量只减半了一次,则该图表示有丝分裂,不存在基因重组,C错误;D、若纵坐标表示染色体组数,由于染色体组数加倍是由于着丝粒断裂形成的,因此曲线不会出现斜线上升,因此该同学构建的图出现了错误,D正确。故选ABC。15.图1表示某家族中两种遗传病的患病情况,图2表示图1中甲遗传病I1、I2和Ⅱ3的相关基因电泳图谱,已知甲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100,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是隐性遗传病B.若乙病致病基因在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Ⅲ3与Ⅲ4再生一个同时患甲、乙病男孩的概率为1/264C.若Ⅲ3与Ⅲ4生的女儿IV6为乙病患者,则Ⅲ3与Ⅲ4再生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是3/11D.若Ⅲ4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且IV3染色体组成为XXY,则Ⅲ3在减数分裂Ⅱ后期出错【答案】ACD【分析】遗传系谱图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判断:(1)确定是否为伴Y染色体遗传:若系谱图中患者全为男性,而且患者后代中男性全为患者,则为伴Y遗传病;若系谱图中,患者有男有女,则不是伴Y遗传;(2)确定图谱中遗传病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无中生有”为隐性(无病的双亲,所生的孩子中有患者),“有中生无”为显性有病的双亲,所生的孩子中有正常的);(3)确定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若子女正常双亲病,且满足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则大概率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若子女正常双亲病,父病女不病或者子病母不病,则一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若双亲正常子女病,且满足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则大概率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若双亲正常子女病,且满足母病子不病或女病父不病,则一定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详解】A、假设甲病的等位基因为A、a,乙病的为B、b。图1中Ⅲ2患甲病,双亲不患甲病,说明甲病为隐性。又根据此家族的电泳图谱儿子Ⅱ3有两种基因即杂合子,若为伴X遗传,男性不会出现杂合子,故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Ⅲ3与Ⅲ4均不患乙病,但后代患乙病,故乙病是隐性遗传病,A正确;B、若乙病位于XY同源区段,由于IV2和IV3患病,所以Ⅲ3为XBXb,Ⅲ4为XBYb,后代患乙病的概率为1/4,基因型为XbYb一定为男孩;Ⅲ3为Aa的概率是2/3,人群中aa为1/100,则a基因频率为1/10,A为9/10,则人群中AA为81%,Aa为18%,Ⅲ4表现正常,基因型AA为9/11,Aa为2/11,患甲病的概率为2/3×2/11×1/4=1/33,后代同时患两种病且为男孩的概率为1/33×1/4=1/132,B错误;C、若Ⅲ3与Ⅲ4生的女儿IV5为乙病患者,则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所以再生一个孩子患乙病的概率为1/4,由B选项可知患甲病概率为1/33,患病概率为1-(1-1/4)×(1-1/33)=3/11,C正确;D、若Ⅲ4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则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IV3染色体组成为XXY,因其患病,则基因型为XbXbY,其父母为XBXb和XBY,其患病原因为母亲Ⅲ3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Xb的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D正确。故选ACD。16.科研工作者以拟南芥为实验材料,研究了施加外源1nmol/L油菜素内酯(BL)与不同浓度IAA对植物侧根形成的影响,如图1。同时检测了BL合成信号通路中2个关键基因CPD和DWF4在侧根中的转录产物(mRNA)含量,如图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将只含BL组的侧根数目规定为100%,作为计算百分比标准B.从-BL组实验可知,IAA在1~20nmol/L浓度范围内,IAA抑制侧根的形成C.IAA在20~50nmol/L浓度范围内,BL对侧根形成影响更显著D.+BL组的CPD和DWF4的转录水平下降,说明体内BL含量受负反馈调节【答案】AD【分析】1、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2、由曲线图分析可知,随着IAA浓度的增加,含有BL的培养基上拟南芥幼苗的侧根形成率明显高于不含BL的培养基上侧根的形成率,这说明适宜浓度的BL与IAA可协同促进侧根的形成。【详解】A、由图可知,实验的比较标准取的IAA浓度为0、+BL为参照,A正确;B、从-BL组实验可知,IAA在1~20nmol/L浓度范围内,浓度较低时,IAA抑制侧根的形成,而浓度较高时IAA促进侧根的形成,B错误;C、由图中曲线可知,IAA在20~50nmol/L浓度范围内,+BL组曲线斜率相较于-BL组对更小,说明在该浓度范围内,IAA对侧根形成影响更显著,C错误;D、+BL组促进侧根形成效果较好,但CPD和DWF4的转录水平反而下降,而CPD和DWF4的表达影响到BL的合成,说明体内BL含量受负反馈调节,D正确。故选AD。三、非选择题17.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请回答下列有关黄河保护的问题。(1)下图是黄河流域某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轻度污染后净化作用的示意图。在该河流的AB段,溶解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BC段藻类大量繁殖的原因是。

(2)黄河流域也曾被重工业中的有毒物质重度污染,且自身的净化作用已不足以消除,生物多样性降低。这时黄河的就被破坏了,移除这些有毒物质遵循生态工程的原理。(3)为充分利用黄河流域的盐碱地,科学家在盐碱地地区开创了“上粮下藕、藕鱼套养”的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在盐碱地开挖鱼塘,挖出的泥土在鱼塘边堆成台田种植作物,鱼塘中养殖咸水鱼并种藕。“上粮下藕”利用了群落的结构实现立体复合种养。在粮食区还可设置一些鸟巢,招引更多的鸟类防治害虫,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调查台田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适宜采用的方法是。(4)在黄河湿地大量植树造林可以缓解温室效应,请从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答案】(1)藻类减少,需氧型细菌大量繁殖有机物分解后形成的大量的NH4+等无机盐离子,有利于藻类繁殖(2)恢复力稳定性自生(3)水平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流动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取样器取样法(4)大量植树造林可以增加CO2从大气中的CO2库到生物群落的吸收速率【分析】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详解】(1)AB段藻类减少,释放的氧气减少,(需氧型)细菌大量繁殖,消耗了更多的氧气,因此水体中溶解氧减少。由于AB段细菌将有机物分解形成了较多的NH4+等无机盐离子,为藻类生长繁殖提供的无机盐增加,因此BC段藻类大量繁殖。(2)“不足以消除”表明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被破坏,移除有毒物质,创造有益于生物组分生长繁殖的条件,遵循自生原理。(3)“上粮下藕”是指鱼塘种藕,在鱼塘旁边的台田种植作物,这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在粮食区还可设置一些鸟巢,招引更多的鸟类防治害虫,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流动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调查台田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适宜采用的方法是取样器取样法。(4)温室效应主要是大气中CO2浓度升高导致。从物质循环角度分析,大量植树造林可以增加CO2从大气中的CO2库到生物群落的吸收速率。18.玉米和花生是最常见的两种农作物,二者光合作用的途径有所不同。下图甲为玉米的光合作用过程,玉米叶肉细胞中有一种酶,通过系列反应将CO2“泵”入维管束鞘细胞,使维管束鞘细胞积累较高浓度的CO2,保证卡尔文循环顺利进行,这种酶被形象地称为“CO2泵”,而花生缺乏类似的“CO2泵”。图乙所示为在某地夏季天气晴朗的时候测得的玉米和花生光合速率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1)图甲中①、②分别代表的物质是、。由题意可知,玉米植株中固定CO2的酶的能力要远远(填"大于"或"小于")花生植株中相应的酶。(2)如果在玉米叶肉细胞中注入某种抑制剂使“CO2泵”的活性降低,则在短时间内,维管束鞘细胞中C3的含量变化呈(填"上升"或"下降")趋势。(3)图示中花生在13:00时出现了“光合午休”现象,玉米光合作用速率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有所上升。13:00时玉米光合速率略有增大的可能原因是:。【答案】(1)NADPH/[H]ADP和Pi大于(2)下降(3)此时玉米叶肉细胞内有“CO2泵”,可以维持细胞内较高的CO2浓度;又因为此时光照强度略有增加,因此玉米的光合作用速率略有增加/此时玉米叶肉细胞内有“CO2泵”,可以维持细胞内较高的CO2浓度;又因为此时温度略有升高,光合酶的活性有所提高,因此玉米的光合作用速率略有增加【分析】分析题图可知,图中①是NADPH,②是ADP和Pi,③是(CH2O)。【详解】(1)分析题图可知,图甲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其中①是NADPH,②是ADP和Pi。由题意可知,玉米叶肉细胞中有一种酶,通过系列反应将CO2“泵”入维管束鞘细胞,使维管束鞘细胞积累较高浓度的CO2,保证卡尔文循环顺利进行,说明玉米植株中固定CO2的酶的能力要远远大于花生植株中相应的酶。(2)当注入抑制剂后,“CO2泵”的活性降低,在短时间内,维管束鞘细胞中CO2含量降低,导致CO2的固定受阻,生成的C3减少,而C3的还原仍正常进行,所以在短时间内,维管束鞘细胞中C3的含量变化呈下降趋势。(3)花生在13:00时出现“光合午休”,这是由于光照增强,温度过高,部分气孔关闭,二氧化碳进入减少,导致花生光合作用速率明显下降;而玉米细胞内有“CO2泵”,在气孔部分关闭导致进入植物内的CO2减少的情况下,仍可以维持细胞内较高的CO2浓度,并且此时光照强度增强,促进光合作用加强,所以此时玉米的光合作用速率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有所升高。19.水稻是二倍体雌雄同株植物。袁隆平院士及其团队研发的三系杂交水稻,让“亩产千斤”“禾下乘凉”都已不是梦。三系杂交涉及细胞核中的可育基因(R)、不育基因(r),细胞质中的可育基因(N)、不育基因(S),只有基因型为S(rr)的植株表现为花粉不育,其余基因型的植株的花粉均可育。回答下列问题。(1)水稻细胞中与育性相关的基因型有种。基因型为S(rr)的雄性不育系水稻与基因型为N(RR)的水稻杂交产生F1,F1自交后代花粉可育与花粉不育的比例是。科研人员发现S(rr)这种雄性不育性状个体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又是雄性可育的,由此说明。(2)采用雄性不育系进行杂交育种可省却对母本去雄的繁琐工序。由于雄性不育系不能通过自交来延续,现欲从与育性有关的三个品系水稻N(RR),S(RR),N(rr)中选取一个品系,通过和S(rr)杂交制备雄性不育系,则应该选择的父本和母本分别是。科研人员将连锁的三个基因M、P和H(P是与花粉育性有关的基因,H为红色荧光蛋白基因)与Ti质粒连接,转入雄性不育水稻植株细胞中,获得转基因植株,自交后代中红色荧光植株占一半,据此推测M、P基因在育种过程中的功能为。(3)有研究表明:水稻叶片披垂度随叶片卷曲程度的增加而减少,叶片一定程度的卷曲可以增加水稻产量。已知水稻正常叶(A)对卷曲叶(a)为不完全显性,显性纯合子表现为正常叶,隐性纯合子表现为卷曲叶,杂合子表现为半卷曲叶。某半卷曲叶水稻种子(Aa)经射线照射后出现半卷曲叶(Aaa)突变体的三种可能情况如图所示。为探究该突变体类型,试写出简单的实验方案并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假设实验过程中不存在突变,各基因型配子及合子活力相同)。【答案】(1)63:1表型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2)父本选择N(rr),母本选择S(rr)M基因可使rr品系恢复育性,P基因使花粉不育。(3)实验方案:用Aaa自交,观察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实验结论为:若自交后代为正常叶:半卷曲叶:卷曲叶=1:11:4,则为突变体①;若自交后代为正常叶:半卷曲叶:卷曲叶=1:26:9,则为突变体②;若自交后代为正常叶:半卷曲叶:卷曲叶=1:2:1,则为突变体③【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子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1)三系杂交涉及细胞核中的可育基因(R)、不育基因(r),细胞质中的可育基因(N)、不育基因(S),则水稻细胞中与育性相关的基因型有3×2=6种,即N(RR)、N(Rr)、N(rr)、S(RR)、S(Rr)、S(rr)。基因型为S(rr)的雄性不育系水稻与基因型为N(RR)的水稻杂交产生F1,基因型为S(rr)的植株表现为花粉不育,只能作母本,所以细胞只基因来自基因型为S(rr)的植株,则F1的基因为S(Rr),F1自交,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S(RR):S(Rr):S(rr)=1:2:1,所以F1自交后代花粉可育与花粉不育的比例是3:1。表型由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这种雄性不育性状个体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又是雄性可育的,由此说明表型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2)若要通过杂交获得雄性不育系,应该选择父本提供r基因且自身雄性可育,母本提供S和r基因,所以父本可选N(rr),母本选择S(rr)。科研人员将连锁的三个基因M、P和H(P是与花粉育性有关的基因,H为红色荧光蛋白基因)与Ti质粒连接,转入雄性不育水稻植株细胞中,获得转基因植株,自交后代中红色荧光植株占一半,说明转基因植株是雄性可育,且后代含有H基因的个体占一半,据此推测,转来的基因是rr品系恢复育性,含有M、P、H基因的花粉不育。所以推测,M、P基因在育种过程中的功能分别为:M基因可使rr品系恢复育性,P基因使花粉不育。(3)Aaa多了一个a基因,由于显性纯合子表现为正常叶,隐性纯合子表现为卷曲叶,杂合子表现为半卷曲叶。因此用Aaa自交,观察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突变体①产生的配子为Aa:A:aa;a=1:1:1:1,自交后代为正常叶:半卷曲叶:卷曲叶=1:11:4;突变体②产生的配子为A:aa:Aa:a=1:1:2:2,自交后代为正常叶:半卷曲叶:卷曲叶=1:26:9;突变体③产生的配子为A:aa=1:1,自交后代为正常叶:半卷曲叶:卷曲叶=1:2:1。所以实验结论为:若自交后代为正常叶:半卷曲叶:卷曲叶=1:11:4,则为突变体①;若自交后代为正常叶:半卷曲叶:卷曲叶=1:26:9,则为突变体②;若自交后代为正常叶:半卷曲叶:卷曲叶=1:2:1,则为突变体③。20.高血压被称为“慢病之王”,是中风、心梗、心衰竭及外周动脉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下图为肾性高血压发生的部分机制示意图,据图回答:(1)图中外周血管收缩的信息分子有。(2)在临床上,高血压病的治疗不能注射抗利尿激素,理由是。(3)研究表明,若高血压患者过量服用降压药缬沙坦(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后,会出现高血钾的症状,这是因为。(4)部分高血压患者在服用缬沙坦后,血压仍不能有效降低,进一步研究发现是肾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导致。科研人员设计了如下实验,验证了肾交感神经可以通过途径2升高血压。I、实验动物;制备能在肾交感神经特异性表达膜通道蛋白ChR2的转基因老鼠,当蓝色激光照射ChR2时,该膜离子通道打开,大量(填“Na+”或“Cl+”)内流,引起交感神经兴奋。Ⅱ、根据实验目的和结果完善实验设计(填“+”或“-”)。实验分组蓝色激光持续照射实验小鼠肾交感神经实验小鼠注射缬沙坦实验结果A--B+-C①②D③④注:“+”表示进行操作,“-”表示不进行操作【答案】(1)神经递质、血管紧张素Ⅱ(2)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进行重吸收,进而使血容量上升,导致高血压加重(3)醛固酮激素具有保钠排钾的作用,服用缬沙坦后会抑制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所以血钾浓度会上升(4)Na+-+++【分析】题图分析:肾脏实质性病变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钠水排泄能力下降,钠水潴留,导致血容量增加,同时肾血流量减少,肾素增加,血管紧张素Ⅱ增加,血管收缩,这两种方式都会导致出现肾性高血压。【详解】(1)由图可知,图中直接使外周血管收缩的信号分子有交感神经系统通过途径2分泌的神经递质、血管紧张素Ⅱ(或激素)。(2)下丘脑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可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尿量减少,高血量患者若注射抗利尿激素,血容量增多,会使高血压症状加重,故在临床上,高血压病的治疗不能注射抗利尿激素。(3)缬沙坦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能阻滞血管紧张素Ⅱ与受体结合,一方面能使外周血管舒张,使血压下降;另一方面能减少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醛固酮激素具有保钠排钾的作用,醛固酮分泌减少,所以血钾浓度会上升。(4)交感神经兴奋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Na+内流。根据题意,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肾交感神经可以通过途径2升高血压。结合题表,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蓝色激光持续照射实验小鼠肾交感神经,实验小鼠有无注射缬沙坦,因变量是血压相对值大小。根据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C组血压相对值比A组小,故C组无蓝色激光持续照射实验小鼠肾交感神经,有实验小鼠注射缬沙坦。D组血压相对值比B组小,A组高,故既有蓝色激光持续照射实验小鼠肾交感神经,又有实验小鼠注射缬沙坦。21.人工合成“粮食”又添新技术!我国科学家成功通过电催化结合发酵的方式,用CO2合成了葡萄糖和脂肪酸,其基本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酿酒酵母是非常重要的真核模式生物。我国科学家已成功将其16条染色体融合成1条染色体,并将这条染色体移植到经处理的酿酒酵母细胞中,得到了仅含1条线型染色体的有活性的酿酒酵母菌株SY14。SY14酵母的染色体DNA上有(填“1”、“16”或“多于16”)个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2)酿酒酵母可以利用乙酸来合成葡萄糖,但其本身也会代谢掉一部分葡萄糖,导致产量降低。科学家通过敲除酿酒酵母中代谢葡萄糖的三个关键酶元件基因,废除了酵母的葡萄糖代谢能力,从而提高了产量。基因敲除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有些需要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构建过程需要利用酶处理来获得重组DNA分子。(3)在酿酒酵母的发酵过程中,需要随时检测,以了解发酵进程;同时还要及时添加必需的营养成分,严格控制等发酵条件。(4)发酵罐是发酵工程中常用的生物反应器,其主要作用是____。A.隔绝外界空气B.模拟微生物细胞代谢所需环境C.杀灭微生物的芽孢D.提供液体环境便于收集发酵液(5)整体上用CO2合成葡萄糖尚处于基础研究阶段,距离产业推广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该研究仍然具有重大意义,试举出两例加以说明。【答案】(1)去核多于16(2)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和DNA连接(3)培养液中的微生物数量、产物浓度等温度、pH和溶解氧(4)BD(5)助力碳中和,解决温室效应;缓解人类粮食危机【分析】发酵是在适宜条件下,将原料通过微生物的代谢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的过程。发酵工程一般包括菌种的选育,扩大培养,培养基的配制、灭菌,接种,发酵,产品的分离,提纯等方面。【详解】(1)科学家将酿酒酵母16条染色体融合成1条染色体,并将这条染色体移植到去核处理的酿酒酵母细胞中,得到了仅含1条线型染色体的有活性的酿酒酵母菌株SY14。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为启动子,是转录的起点,基因位于染色体上,1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故SY14酵母的染色体DNA上有多于16个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2)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可以切割DNA分子,DNA连接酶可以将DNA片段连接起来,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需要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和DNA连接酶处理来获得重组DNA分子。(3)通过检验培养液中的微生物数量、产物浓度等,可以了解发酵进程;温度、pH和溶解氧影响发酵过程,同时还要及时添加必需的营养成分,严格控制温度、pH和溶解氧等发酵条件。(4)A、有些微生物发酵需要氧气,故发酵罐的主要作用不是隔绝外界空气,A不符合题意;B、发酵是在适宜条件下,将原料通过微生物的代谢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的过程,发酵罐主要作用是模拟微生物细胞代谢所需环境,B符合题意;C、发酵罐没有杀灭微生物的芽孢的作用,C不符合题意;D、发酵是在发酵罐里进行的,可提供液体环境便于收集发酵液,D符合题意。故选BD。(5)整体上用CO2合成葡萄糖尚处于基础研究阶段,但该研究可助力碳中和,解决温室效应;缓解人类粮食危机。22.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能大量生产人生长激素。图1所示为人工构建的大肠杆菌质粒pBR32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