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策略研究_第1页
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策略研究_第2页
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策略研究_第3页
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策略研究_第4页
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策略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策略研究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个性的张扬,更重视尊重别人,理解别人。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的高速发展,社会也越来越需要有个性、不满足于现状、敢于打破常规的,有知识、有思维、有素质的创造性人才。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就一定要倡导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与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新课标的这一理念无疑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质的回归。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仍有重视“统一”,忽视“独特”的现象。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考试,统一的试题,统一的答案。“统一”抹去了学生独特的个性和创新精神,这种没有个性的阅读,没有创造性的阅读,违背了新课改的理念,也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有的教师虽然强调学的个性,但在阅读教学中或完全让位于学生,教师扮演着召集人、旁听者、捧场人角色,不能够抓住契机适时引导和深化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或让学生以多种形式读来读去,却缺乏深入的思考与交流,感受、体验、理解都浮在面上,个性化阅读难以闪现其光芒。从大量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一些真正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张扬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方式、方法。正如初露头角的小荷,期盼阳光和雨露。一、以课堂为主阵地,创设个性发展的良好氛围学生在校时间中,基本是在课堂里度过的。因此,语文教师应以课堂为主阵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设良好的氛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孩子个性全面发展的源泉。爱因斯坦曾说过:“只有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礼物来接受。”浓厚的兴趣就像磁石一样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想象力、思考力,促使孩子们去积极思考、主动探索。那么该怎样去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让学生学会质疑我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真正打破传统的教师“满堂灌”学生“全堂听”的坏习惯,我已意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探索者。苏霍姆林斯基说:“我认为课堂上最重要的教育目的在于点燃孩子渴望知识的火花。”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可贵的探求精神,多启发,多质疑,多创造。课堂内,学生总喜欢自己讨论解决问题,我就专门空出时间给他们。一开始讨论出现不理想的局面,可一段时间坚持下来,学生竟然可以主动向我汇报讨论结果了,这对于我们班的学生们来说,进步的确很大。学生的质疑可以使我们教师的教学更有目的性,可以引导学生逐渐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促进他们主动探究,善于发现,更好地激活孩子们的思维。那些敢于质疑的学生的主体作用便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质疑是素质教育的一个主要方面,会不会提出和思考问题,可以检验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才能。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学问”,在怎样问,怎样去思考上下功夫。应该鼓励学生不要急于找现成的答案,而要多方位全面去思考,大胆提问,大胆质疑。即使孩子们的问题稀奇古怪,不着边际,也不要轻易地指责和批评。应循循善诱,逐步教会他们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方法,逐渐培养和提高他们创造性思维。如教学《飞夺泸定桥》一文,教者可根据课题及课文内容设计问题:谁飞夺泸定桥?他们为什么要夺泸定桥?夺泸定桥为什么要“飞夺”?他们是怎样飞、怎样夺的?……我提出的问题,学生也很想知道,就自然会急于带着问题到文中去寻根问底,激发了学生学习此文的积极性。……孩子们的思维非常活跃。我就是这样引导孩子们从被动学习向主动探索转变,感受到思考、质疑带来的无穷乐趣。这样,孩子们既学到了知识,又发展了个性,何乐而不为呢?2、注重直观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如果单凭教师的一张嘴、一支粉笔、一本书,已经远远不能吸引住孩子们的注意力。所以平时我特别注重直观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等各种手段使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让孩子们入情入境,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我开展象征性的旅游活动。从网上下载了桂林风景的有关图片,课堂上,我以“导游”的身份教学:各位旅客,桂林一日游活动开始了,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漓江的水……学生们兴致勃勃地跟着我观赏漓江的水,看到漓江“静”、“清”、“绿”的水,孩子们都惊讶地瞪大了眼睛。这样一来他们不仅大饱了眼福,还学到了知识,也接受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3、让学生表演课本剧孩子们由于年龄较小,生性好动,喜爱表演。所以我在教历史剧、童话一类性质的课文,经常让他们扮角色表演。如教《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课,我能在学习课文时,让学生分别表演爸爸、妈妈、萨莎,通过表演让他们懂得,“爱护弱小”的道理。4、让学生自己动手,亲身实践根据教材的特点,在语文课上可灵活运用“学做结合”的教法,让学生动手做一做,从实践中学到知识,发展能力,从而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如教学《燕子》这篇课文时,除了读通课文之外,我让孩子们动手动手画一画燕子和电线,让他们把燕子剪下来放在电线上。然后让他们说燕子的外形及自己的想象。孩子们兴致很高,互相合作,把自己的各种妙想都非常兴致地展示出来。我发现他们更加喜欢上语文了,这样教学效果就不言而喻了。语文是一门综合型学科,教学时,我还能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及时地让孩子们自己动手,亲自实践,这样既培养了孩子们的动脑、动手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5、让学生展开想象小学生天生就具有想象的才能,想象是在头脑中改造旧表象、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当展开想象时,记忆中的表象由模糊变为清晰,由单薄变为厚重,新形象随着旧表象的改造而不断生成。鲁迅先生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由此可见,会想象力比获取知识更重要。比如:在教学《生命桥》这篇课文时,我问孩子们:“如果你们就是那群当可怜的藏羚羊,面对狩猎队的围捕你们的心情怎样?老藏羚羊是怎么指挥的?它对小藏羚羊说了些什么?学生的想象力就非常的丰富,有的说:“孩子不用怕,我会帮你跳过去的。”有的说:“宝贝,勇敢些,跳过去你就会获得新生!”还有的说:“孩子,为了我们种族的存亡,赶快跳吧!”……通过这样的想象,让孩子们在体验情感中学习动物在生死攸关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团结与合作精神。6、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评价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环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注重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要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语文课程标准》也在“评价建议”中着重指出:“语文课程评价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鉴别和选拔作用。”过去在“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下,大家都用单一的分数标准,来对学生进行简单的评估:老师为分数拼命地教,学生为分数拼命地学,分数直接决定一个家庭的喜怒哀乐。学习成绩成了评价孩子们的“唯一标准”。在小学阶段语文学业评价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如手段单一、范围狭隘等。在实施语文学业评价的具体过程中,也普遍存在着简单化,惟量化等弊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评价理念是以人为本,促进个体和谐的发展性评价。在语文学业评价过程中,应当以生为本,关注人文素养的发展,应将语文教学的长远效果和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置于重要的评价地位,应该让每个学生在人性化的评价中昂首前进。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只有把这六方面落实到位,才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中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二、实践锻炼,寻找个性发展的新方法社会是一个大课堂。一直以来,语文教学走“书本——课堂——标准化习题”的路子。机械的习题占据了孩子们的大部分时间,孩子们根本不可能接触社会生活。这样造成了语文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严重脱节,使学生的个性没有展示的天地。面对这种情况,我首先把社会生活引进课堂。缩小课堂与社会生活的距离,让源头活水流进课堂,滋润语文教学的田园。在课堂上我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的生活,让孩子们贴近生活,走进生活,找出课堂与学生生活的联络点,激起他们的共鸣,以完善孩子们的个性。其次,我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如开展演讲、辩论、朗诵、故事会、课本剧汇演等,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锻炼的舞台。另外,我还利用春、秋两个季节,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去义务劳动服务,走进“南照山公园”、“江城动植物园”等景观,参与各种有意义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接触社会,使学生的个性适应社会的发展。三、加强阅读,不断丰富个性发展的内涵《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它反映了孩子们阅读的心理规律。作为教师应当明白阅读教学不是老师单一地讲给学生听,应该让孩子们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阅读实践活动。他们在阅读活动中具有自主性、独立性。教师则起引导、点拨的作用,而不是用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只有加强阅读,才能使孩子们思路开阔,想象丰富,兴趣广泛;才能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等,丰富学生个性的内涵。俗话说得好:“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要拓宽学生的阅读量,老师必须要有丰富的课外阅读知识。教师的广泛阅读,既能使孩子们产生尊敬之情,又能激发学生产生做老师那样有着丰富知识的人的愿望,从而进行积极的阅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只有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而且不会感到厌烦。于是我减少语文作业的机械练习,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鼓励他们阅读。学生喜欢童话寓言,我就经常与他们讨论童话里的人物故事情节。一些学生会积极地参与,一部分就会在旁做听众,渐渐地,我发现与我交流的学生越来越多。平时我还利用学校开设的课外阅读课,指导学生阅读有关书目,如《三字经》《论语》《弟子规》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们阅读的范围越来越广,男生喜欢看科普类的,女生喜欢文艺类的,现在,班上的学生不仅喜欢上了我国的古典名著,如《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儒林外史》等,还喜欢世界名著,如《茶花女》《乱世佳人》《巴黎圣母院》……教师要尊重学生阅读的习惯,让他们读自己喜欢读的书籍、报刊等。不要抹杀学生的兴趣、爱好,不要扼杀孩子们美丽的童心。四、引导写作,张扬个性发展的风采写作文是孩子们最头疼的事情了,传统的作文教学常常又不关注孩子们的个性和特点,压抑了他们的个性发展,扼杀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机械应付,写出的文章缺少灵气。有位教育家曾说过:“只要学生把写作看成是一种‘自我放纵’,不受什么条条框框的限制,看到什么就如实地写什么,熟练掌握写作技巧就不是什么难事了。”在作文课上,我并不严格按照教材安排的内容进行,而是从实际出发,开展一些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然后以此为话题,进行作文。在教学中我利用一切机会,创造条件给每个孩子提供表现个性的舞台,让孩子们尽可能地在活动的参与过程中发展个性。如教学《学做家务》这篇作文时,我在教前安排学生回家后做一件自己想做的家务活,然后在课堂上小组交流这件家务活是在什么时候做的?跟谁一起做的?再说一说做家务的过程,有没有困难?有困难是怎样克服的?学生回家后不是为了做家务而做家务,而是在做家务中培养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第一手资料,小组交流发言争先恐后,大家有所说,有所得,展示了各自的才能,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一次,班上学生因过生日,产生了一点小矛盾,我在组织学生讨论同时,又引导他们写下了题为《怎样过生日》的文章。能结合时政,讲解课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引起了学生的共鸣,我就鼓励孩子们给遇难国家的同龄人写一封信,结果交上来的作文真挚感人。学习了《海伦·凯勒》课时,我能围绕“凯伦,我想对你说……”“假如我是海伦·凯勒……”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心声。这些题材是学生熟悉的,容易激发写作兴趣,所以文章大多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现在,怕写作文的越来越少,倒是自己写了主动拿来给我修改的越来越多了。发展个性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冲击,更是一种弥补。蔡元培先生曾坦言:“……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