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两汉政治经济制度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_第1页
高三历史两汉政治经济制度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_第2页
高三历史两汉政治经济制度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_第3页
高三历史两汉政治经济制度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_第4页
高三历史两汉政治经济制度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汉初年:“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盖藏”——司马迁第三节两汉政治经济制度第1页

两汉基本上沿袭秦朝制度,史称。秦朝时,,兼理国家监察事务,汉武帝以后,汉朝实施了一套比秦朝更为严密监察制度。

作为监察区,设一名进行监察。东汉末年,刺史执掌州大权,成为州。汉初在地方推行,同时,又兼有封国制。封国分和两级。侯国相当于,直属朝廷,不受所在管辖。汉武帝时,经过颁布和限制藩王,基本上处理了诸侯王问题。[课前热身]汉承秦制御史大夫刺史最高长官推恩令县郡县制侯国王国郡附益之法军政州

是两汉选取官吏最主要路径之一。汉朝国家统一,人口众多,西汉人口最多时,近万。两汉对百姓管理,实施。编户齐民依据多少负担国家赋税和、

。汉代赋税除了最基本

、和以外,还征收各种等察举制六千编户制度资产田亩附加税更赋人口税田租兵役徭役第2页一、监察制度—刺史制度第3页材料:汉刺史乘传周行郡国,无适所治。中兴所治有定处。旧常以八月巡行所部,录囚徒,考殿最。初岁尽诣京师奏事。中兴但因计吏,不复自诣京师。——《通典》(“中兴”指东汉建立,光武帝刘秀统治时期)1、据材料指出,“中兴”时期刺史制度发生了怎样改变?东汉刺史由无固定治所发展到有固定治所。说明刺史权力扩大。2、说明了什么?第4页改变原因是什么?首先,东汉政权是在豪强地主支持下建立起来,豪强地主把握了中央和地方许多大权,势力较大。光武帝刘秀要整理吏治,加强中央集权,势必就要加强对地方豪强监督。另首先,西汉后期,全国所设州、郡已超出100多个,县级地方行政区域达1500多个。结合书本说说东汉时期刺史制度怎样改变?1“刺史”改为“州牧”,执掌州君主大权,成为州最高长官

2州作为一个监察区域,失去了监察职能,成为一个地方行政机构第5页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由郡县两极转变为州、郡、县三级,是因为A、郡国平行制实施B、刺史监察权加强C、三公九卿制建立D、尚书台权力扩大第6页二、地方行政制度—郡国制第7页材料一:汉兴之初,海内新定……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至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材料二:(晁错)说上曰:“昔高帝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今削之亦反,不之亦反,削之,则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1)、据材料一、二分析汉初分封王国是基于怎样考虑?(2)、所以西汉地方行政体制与秦朝相比有了怎样改变?实施郡国并行制。(3)、这种地方行政体制产生了什么弊端?诸侯势力膨胀,影响中央集权加强(即王国问题)第8页材料三:偃说上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以法割削,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也……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销弱矣。”材料四:“作左官律,设附益之法,诸侯惟得衣食租税,不与政事。”(4)、材料三、四中提议针正确是什么问题?王国问题(5)、其形成原因何在?根本原因在于封建自然经济分散性,直接原因在于汉高祖“惩戒亡秦孤立之败”,大封同姓王以巩固刚才建立西汉政权。第9页(6)汉武帝时期能处理王国问题原因是什么?①汉武帝时期,社会经济极度繁荣,国库充分,西汉国力空前强盛,这是处理王国问题物质基础。②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收回王国官吏任免权,加强对王国治理,使中央集权逐步加强。由此可见,没有上述条件,单靠“推恩”方法是不可处理王国问题。(7)西汉王国问题处理从根本上说明了什么?强大中央集权是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主要确保第10页1、汉武帝颁行“附益之法”主要目标在于A、削夺诸侯王爵位B、收回王国官吏任免权C、分割诸侯国土地D、限制诸侯王参加政事2、刘邦实施治国政策与办法中,动机与效果显著不符是A休养生息政策B沿用秦朝郡县制C战、和并用民族政策D分封同姓王第11页3、西周分封制和西汉初年王国分封制

A、都是中央集权制

B、都是封建君主专制产物

C、都是为巩固本身统治而实施

D、都随社会经济基础改变而瓦解4、西汉前期,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突出特点A、郡县制B、分封制C、分国制D、郡国制第12页三、选官制度——察举制第13页1、汉朝建立察举制度,其中“察举”含义是A、自上而下推选人才为官制度B、经过视察发觉人才制度C、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制度D、经过民主方式选拔人才制度2、东汉时期,门第族望成为选官主要依据,这主要因为A、豪强地主势力发展B、乡党舆论被官僚家族支配C、国家行政组织瘫痪D、累世公卿世家地主形成第14页3、两汉选取官吏最主要路径之一是A、察举B、科举C、征召D、门第高低4、汉朝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举人才选官制度,主要是为了A建立新封建统治秩序B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需要C选出真正有才能人当官D遏制地方割据势力产生第15页四、行政管理制度、经济制度——编户制度第16页编户制度把民户人口、年纪、性别、土地、财产等情况详细登记在户籍上,依据财产多少征收赋税、徭役、兵役。回想:中国历史上最早在全国范围内登记土地制度开始于秦朝它收税方式是按亩纳税内容性质既是行政管理制度,又是赋税制度目标作为赋税制度,在于更加好地剥削人民,确保封建国家财政税收。作为行政管理制度,是为了加强对人民管理;(主要目标)第17页1、汉代实施编户制度主要目标是A、控制人口增加B、组织人民进行训练C、控制剥削平民D、维持地方治安2、西汉编户齐民制度是A、一个行政管理制度B、一个地方行政机构C、一个赋税制度D、既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又是赋税制度第18页3、编户制度实施①加强对百姓管理②减轻了农民赋税负担③有利于封建秩序规范④造成了土地吞并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④4、汉武帝采取有利于加强皇权办法是①编户齐民②刺史制度③“推恩令”④同姓王制A①②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第19页史实:两汉政治经济制度经济制度——编户制度政治制度地方行政制度(郡国并行制)监察制度(刺史制度)选官制度(察举制)课堂小结:特点:汉承秦制有所损益继承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继承秦朝监察制继承秦朝郡县制承袭秦徭役、赋税制废除秦朝苛法设刺史,监察制度比秦国严密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兼有封国制发展选官制度,主要是察举制两汉政治经济制度第20页“汉承秦制”

秦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也正因为如此,秦始皇为了巩固自己统治,制订了很多极具开创性政策和办法。

两汉也确实基本上沿袭了秦朝制度,时有“汉承秦制”说法。不过“汉承秦制”,并不意味着照抄照搬,一成不变。两汉统治者们在吸收前朝教训基础上,在秦制基础上不停完善,不停发展,从而推进了封建社会初步发展。

第21页汉承秦制主要表现:①承袭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②承袭秦朝监察制。为加强中央集权,控制地方,汉武帝发展为刺史制度,全国分为13州,每州置刺史,监察郡国等地方高官。东汉时,刺史地位深入提升,以后成为地方长官,掌军政;③承袭秦朝郡县制。郡守县令任免权归皇帝;④承袭秦徭役、赋税制,西汉发展为编户制度,以加强对人民管理和控制。第22页;/防滑地垫bgk304vfc莫艳艳恨铁不成钢拍她大腿“我说姐妹儿,你傻呀,你默默喜欢着人家,谁知道呀,就你这性格,一看就是暗恋他人N多年,你咋那么傻呢?简直是中国第一大傻妞!”然后又似推断般开口“所以,你这么努力读博,莫非就是为了未来有机会跟他一起工作?”孤独晓寂点头如捣蒜“嗯”。莫艳艳又问“他叫什么?”孤独晓寂忍不住又咬了咬唇,垂下眼睑,轻声道“司空阳宇”莫艳艳笑得花枝乱颤“哇哈哈、这名字倒是跟你名字绝配,你孤独、他司空”停顿了笑声认真开口道“你们不应该生活在这个热闹闹市里!”孤独晓寂不解开口“为何?”莫艳艳继续笑得不可抑制“你们应该生活在寺院、寺院,知道么,你应该投身为尼姑,他应该是个和尚,四大皆空,简直笑死我了!”想要有所改变、总会有所改变——慢慢来!阿落跟黄老太太逐步熟识之后,黄老太太便将自己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