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读书分享读后感_第1页
七律长征读书分享读后感_第2页
七律长征读书分享读后感_第3页
七律长征读书分享读后感_第4页
七律长征读书分享读后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读书分享毛泽东《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BOOKSHARING:xxx目录BOOKSHARING作者简介01.长征介绍02.课文诵读03.课文解析04.课文总结05.课外延伸06.作者简介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Part-01作者简介BOOKSHARING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毛泽东,字润之长征介绍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PART-02资料袋BOOKSHARING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剿”,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根据地进行长征。其间经过11个省,翻过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爬雪山,过草地,行程约二万五千里……其间他们历经无数次生死考验,由开始时的八万多人到长征胜利时,只剩下了六千多人。1934年10月终于,1935年10月,长征即将胜利,毛主席回顾所经历的艰难险阻,激动地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红军长征路线图BOOKSHARING瑞金---占领遵义,召开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穿过大草地---进入甘肃、陕西,在吴起镇三大主力红军会师长征路线瑞金遵义金沙江大渡河大雪山水草地吴起镇会宁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赤水课文诵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PART-03七律知识知多少?BOOKSHARING这是一首七言诗。所谓的七言诗就是七言八句。言,就是字,每行有七个字,一共有八句话。就是七律。七律诗中间四句两两相对应,而且朗读的时候还有和谐的韵律与鲜明的节奏。七言诗偶句末字押韵,中间四句对仗;分为四联,每联两句,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七律·长征BOOKSHARING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七律·长征BOOKSHARING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感情,读出气势。朗读指导BOOKSHARING这是一首七律诗,每句七个字,在节奏上是每句四顿。读时应按以下节奏读出“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英雄气概。指导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课文解析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PART-04课文解析BOOKSHARING“万水”以金沙江和大渡河为代表。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诗中哪两句概括了全诗?它们体现了红军怎样的精神?“千山”以五岭和乌蒙为代表。课文解析BOOKSHARING金沙水拍云崖暖“暖”字写出了5月春暖的金沙江风高浪急、暖气蒸腾的实景;烘托出红军战士渡江脱险的喜悦心情和一片沸腾的景象。大渡桥横铁索寒“寒”字既烘托出泸定桥险恶的形势,又描绘出红军战士浴血奋战,飞夺泸定,令敌人胆寒的壮烈情景。突出了红军克敌制胜、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课文总结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PART-05《七律·长征》BOOKSHARING《七律·长征》《七律·长征》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怕艰难险阻的革命英雄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课文解析BOOKSHARING长征胜利的意义1.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共产党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2.长征锤炼了党和红军的精华。3.长征扩大了党的影响,一路上播下革命的火种。长征为什么会取得胜利?1.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2.党和红军在长征路上充分发扬不怕苦难、顽强拼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3.中国共产党代表了人民的利益,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课外延伸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PART-06课外链接BOOKSHARING“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四岭、大庾岭,在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省边境。“岷山”在四川省北部,绵延四川、甘肃两省边境,海拔4000米左右,终年积雪。“乌蒙”即乌蒙山,在云南、贵州两省之间。巧渡金沙江BOOKSHARING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金沙江形势险要,两岸都是悬崖峭壁,水流湍急,敌人戒备森严。但红军一面佯攻龙街,一面分兵到绞车渡奇袭守敌,缴获渡船,活捉了守卫在对岸的敌兵。结果不费一枪一弹夺取了对岸的阵地,使大部队巧渡成功。等敌人发觉赶来时,我军已安然到达江北。感谢您的欣赏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THNAKYOU万历十五年读书分享编辑:XXX20xx年x月xx日贰壹目录CONTENTS活动简介在这里输入活动的副标题内容概要在这里输入活动的副标题叁四个关键词总结在这里输入活动的副标题肆启发在这里输入活动的副标题《作者简介》作者简介黄仁宇,1918年6月25日生于湖南长沙。1936年就读天津南开大学。抗战爆发,黄仁宇辍学,自成都中央军校毕业后,任陆军第十四代理连长。1943年加入驻印军,任新一军上尉参谋。1944年在缅甸负伤,受颁陆海空军一等奖章。抗战结束,任第三方面及东北保安司令长官少校参谋。1946年获保送入美国陆军参谋大学。1947曾任国防部参谋。1968~1980年任纽约州立大学教授及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1979年离开教学岗位,专心写作,先后出版了《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以“大历史观”享誉华人学界。2000年1月8日病逝于纽约,享年82岁。万历十五年到底是哪一年?一、万历十五年,亦即1587年。二、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三、这一年是24岁的万历皇帝登基的第15个年头。四、元辅张居正去世的5周年,首辅申时行上任的第4年。五、右督御史海瑞和罢官在家的一代名将戚继光双双辞世的这一年。六、时年29岁的努尔哈赤在东北崛起的一年。七、哲学家李贽削发为僧的前一年…《内容概要》内容概要全书语调平实,言语诙谐,以人物为主线,分为七个章节,每一个章节都有一个主角,而这些主角的选择又涉及到社会不同的阶层,构成了明代中晚期社会结构的一个缩影。第一章、万历皇帝(大明帝国被既得利益集团垄断者)第二章、首辅申时行(失败的政制体制改革)第三章、世间已无张居正(失败的经济体制改革)第四章、活着的祖宗(失败的构建和谐社会)第五章、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僚(失败的文官集团先进性)第六章、戚继光——孤独的将领(失败的军事危机处理)第七章、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公共知识分子)明神宗万历朱翊钧(1563年—1620年),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第三子。10岁即位,次年改元万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万历创作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记录是长达32年不上朝,“明亡,实亡于万历。”他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崩塌,认清文官们无耻的面目,争国本对文官的报复,是传奇的一生,也是让后人争议的一生!编者对万历的评价是两个字“神宅”张居正张居正(1525年-1582年),汉族人,祖籍安徽凤阳,湖北江陵人。字叔大,少名张白圭,又称张江陵,号太岳,谥号“文忠”,追赠:上柱国。明代内阁首辅政治家,改革家。代表作品:《张文忠公全集》张居正的改革,并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一系列系统的顶层设计,改革的理念开始向现代管理模式演化。他是一个天才,生于纷繁复杂之乱世,身负绝学,以一介草民闯荡二十余年,终成大器。

他敢于改革,敢于创新,不惧风险,不怕威胁,是一个伟大的改革家,他也有缺点,他独断专行,生活奢侈,表里不一,是个道德并不高尚的人。

编者对他的评价是一句话:他不是好人,也不是坏人,而是一个复杂的人。但在明代浩如烟海的人物中,最打动我的,却正是这个复杂的人。申时行申时行(1535年-1614年)明代官员。字汝默,号瑶泉,晚号休休居士。谥号:文定。中南直隶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嘉靖四十一年进士第一,状元。历官翰林院修撰、礼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兼东阁大学士、首辅、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申时行是张居正后下一任首辅,一个富有现实感的人,他懂得为臣之道。他清晰地认识到:朝廷最大的任务是促进文官之间的互相信赖与和谐。即鼓舞士气,发挥精神上的力量。甚至被批评为牺牲原则的政客,但他坚持他调济折衷的原则。他确实看透了国家为解决问题而设立文官,但国家的最大问题也就是文官。

编者对申时行的评价是:和事佬评价是一句话海瑞海瑞(1515-1587),字汝贤,号刚峰,广东琼山(今属海南)人。明朝著名清官。历任知县、州判官、尚书丞、右佥都御史等职。为政清廉,洁身自爱。为人正直刚毅,职位低下时就敢于蔑视权贵,从不谄媚逢迎。一生忠心耿耿,直言敢谏,曾经买好棺材,告别妻子,冒死上疏。海瑞一生清贫,抑制豪强,安抚穷困百姓,打击奸臣污吏,因而深得民众爱戴。被誉为“海青天”,亦称“包公再世”。明朝后期进步思想家李贽评价海瑞:“先生如万年青草,可以傲霜雪而不可充栋梁。”编者对他的评价是:他不是政治家,改革家,但他是一个好人!戚继光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汉族,山东登州人。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与俞大猷齐名。率军之日于浙、闽、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被现代中国誉为民族英雄,谥号武毅。世人称其带领的军队为“戚家军”。有多部军事著作及诗作传世,戚继光纪念馆现为福建省爱国教育基地。编者对戚继光的评价是:“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总有一个彪悍的女人”一个被老婆休掉的民族英雄!李贽李贽(1527~1602)明代官员、思想家、禅师、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初姓林,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嘉靖三十一年举人,不应会试。历共城知县、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姚安知府。旋弃官,寄寓黄安、麻城。在麻城讲学时,从者数千人,中杂妇女,晚年往来南北两京等地,被诬,下狱,自刎死。他在社会价值导向方面,批判重农抑商,扬商贾功绩,倡导功利价值,符合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要求。李贽著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等。为何将李贽置于本书最后章节?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道德限制,法律缺乏创造性,社会必然受到限制。即便宗旨是善良的,也不能弥补巨大的漏洞。李贽代表的是明朝那个时代独有的自由的思想,他没有直接的经济利益,但也需要别人的支援,所以,一半的他胡说八道,一半的他畏畏缩缩。李贽个人的不幸,代表着当时思想界普遍反映出的苦闷思想。因为李蛰对政治的剖析争辩,使得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得以观察孔孟思想的影响。编者对李贽的评价是:你一个反对八股的人……这个放在当今,这就属于主流思想不服的人,本应该被和谐的对象,但我敬佩他是一位勇士!《四个关键词总结》四个关键词总结矛盾阴阳道德

文官集团矛盾以熟读诗书的文人治理农民,他们不可能改进这个司法制度,更谈不上保障人权。法律的解释和执行离不开传统的伦理,组织上也没有对付复杂的因素和多元关系的能力。而文官集团,就是这种制度的产物。其结果是,个人道德之长,仍不能补救组织和技术之短。阴阳文官本身也是这个阴阳的结合体。一方面口口声声治国天下,另一方面口行不一。文官集团中有誓死捍卫尊严的,也有屈膝攀附权贵的。这其中也是阴阳矛盾的体现。

文官何来形成这样的局面,从何时开始,什么是主导,本书没有给出完整的答案。但是很明显,以道德代替法治是很令人信服的解释。

道德的标准本来就是很虚无的。理学的出现,让道德再次成为巨大的力量。然而,道德的存在对于一个庞大的帝国来说,他在治理社会并推进发展方面所能发挥的力量已经微乎其微了。甚至,成为治理社会的绊脚石。

道德道德标准的高低不一出现了文官行为的千奇百怪。所以,当出现“以德治国”理论时候,这样的明代的教训看来还是没有好好吸取。

追求体系的稳固、追求自身道德的完整、追求祖法的懒政行为,这些都是这个庞大帝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