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TPV动态硫化机制新理解_第1页
2024年-TPV动态硫化机制新理解_第2页
2024年-TPV动态硫化机制新理解_第3页
2024年-TPV动态硫化机制新理解_第4页
2024年-TPV动态硫化机制新理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NewUnderstandingofMorphologyEvolutionofThermoplasticVulcanizate(TPV)duringDynamicVulcanization

2014.12.2412024/5/6文献信息

22024/5/6目录

Contents134前言形态学演化的简介心得体会2热塑性弹性体TPV简介32024/5/6前言

<一>定义热塑性弹性体(TPE)是一种将热塑性塑料与热固性橡胶相结合的高分子材料,兼具塑料和橡胶的特点,常温下具有橡胶的高弹性,高温下具有塑料的热成型加工性,可以采用类似热塑性树脂的加工工艺来反复加工和回收利用。目前,TPE材料已成为一种可替代传统材料的新型聚合物材料。42024/5/6前言

52024/5/6TPV

一般把动态硫化法制备的TPO称为TPV,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EPDM/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另一类为烯烃类橡胶/聚烯烃热塑性硫化胶,如天然橡胶(NR)/PP、顺丁橡胶/高密度聚乙烯(BR/HDPE)等体系。其中EPDM/PP动态硫化弹性体大致占所有TPV弹性体90%的份额,其橡胶含量为60%~80%。62024/5/6TPV主要生产工艺

1、动态硫化法(DV法)将橡胶与不能硫化的热塑性树脂在高温、高剪切下熔融共混,在交联剂的作用下将橡胶硫化,得到大约尺寸在微米级别的微粒硫化橡胶相,并均匀的分散于树脂中。不需要像传统橡胶制品加工工艺一样,需要炼胶、硫化工艺,降低了设备投资、劳动力成本,提高了效率。72024/5/6TPV主要生产工艺

2、物理共混法硫化粉末橡胶作为原料,与热塑性塑料在常规的橡塑共混设备上共混,从而得到全硫化的热塑性弹性体82024/5/6动态硫化得到TPV的结构特征

大量高度交联的橡胶粒子呈分散相结构,粒径为1~2μm,赋予TPV具有硫化橡胶的高弹性少量塑料相(如20%)包覆在交联橡胶粒子周围形成连续相,赋予TPV具有塑料一样的热塑流动性和可反复加工性交联橡胶粒子内部成份复杂,包含交联剂、填料、增塑剂、防老剂、偶联剂等92024/5/6

传统观点认为共混物发生这种相态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交联橡胶相的延长、扩展、解体所导致。本文献通过一系列实验给出了一种新的见解。102024/5/6动态硫化过程形态学演变

1、动态硫化过程中橡胶相交联度的变化交联在C点已完成膨胀率Q和温度T的变化说明橡胶相的交联主要发生在动态硫化的初期112024/5/6动态硫化过程形态学演变

2、交联程度对橡胶纳米粒子生成的影响深色:EPDM;浅色:PP交联度低的熔融橡胶能大量团聚形成大尺径的胶团(尺径约500nm),高交联度的熔融橡胶只能相互凝聚形成尺径25-70nm橡胶纳米粒子。C点几乎无大的团聚,随着交联度的增加,只能通过少量凝聚形成小尺径粒子。动态硫化过程中,粒子的尺径变化主要依赖于是交联度的变化122024/5/6动态硫化过程形态学演变

3、动态硫化过程中共混物的形态演化

AFM得到的相高度图,深色:PP相;浅色:EPDM相A、B为连续结构,交联度低,C连续相变分散相,相转变(C不团聚,纳米粒子形成附聚体,相转变因素;D之后,附聚体尺径变大,趋于稳定)132024/5/6动态硫化过程形态学演变

4、动态硫化过程中形态演化机制

黄色区域代表PP相,蓝色区域代表橡胶相142024/5/6总结

刚开始时塑料为分散相,橡胶为连续相;但在共混过程中,橡胶同时发生原位交联反应,黏度大增,在机械剪切力的作用下被破碎为纳米级的颗粒;纳米颗粒间相互附聚,形成团状的附聚体网络结构,实现相反转,即塑料变为连续相,交联橡胶变为分散相。152024/5/6疑问与启示

文献提到橡胶纳米粒子相互作用形成小尺径的附聚体,但是附聚体的尺径不是一直增大,而是到了一定尺寸就不再增加?当橡胶纳米粒子的内聚力和EPDM纳米粒子附聚体的流体动力相等时,纳米粒子间就不再继续发生附聚,附聚体的直径保持不变。根据能量最低准则,球状的分布是最稳定的,附聚体最终也以球状结构稳定分布在PP基体中。微观结构对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起关键性作用,通过研究动态硫化过程的变化,可以控制各阶段的时间节点,得到橡胶作分散相均匀分散在PP基体中的最佳时间点,相当于提高PP与EPDM相容性,TPV的性能也得到提高。162024/5/6其他参考文献

[1]Wu,H.;Ning,N.;Tian,M.;Zhang,L.Newunderstandingofmicrostructureformationoftherubberphaseinthermoplasticvulcanizates(TPV).SoftMatter2014,10,1816−1822.[2]杨秀霞,吕晓东,高春雨.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国内外发展状况[J].当代石油化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