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人体与外界气体交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_第1页
3.2.1人体与外界气体交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_第2页
3.2.1人体与外界气体交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_第3页
3.2.1人体与外界气体交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_第4页
3.2.1人体与外界气体交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3.2.1《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题第一节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课型新授课时间2024年3月课时1教具课件、图片、视频教学目标(根据2022年颁布的课标要求和学业要求)1、通过观察模型、示意图和视频,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2、说明肺泡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3、通过模拟呼吸运动演示实验,概述述呼吸运动的原理。4、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确立健康的生活态度。学情分析学生对呼吸现象较熟悉,不能具体说出呼吸系统组成和功能。对呼吸肌的活动变化、呼吸运动原理缺乏知识基础,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教师要利用课本插图、模型和动画视频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呼吸运动,阐明过程和原理。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

:呼吸系统组成,肺泡与外界气体交换,肺泡结构特点。教学难点:肺泡与外界气体交换,呼吸运动原理。 板书设计3.2.1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1)呼吸运动完成呼吸运动完成教学反思在自主、合作探究下,师生共同体验呼吸过程,主动获取信息知识。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和媒体动画,多数学生理解了呼吸运动过程和原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实践能力,能运用知识分析问题。部分学生对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变化不理解,加强演示引导理解知识。教学过程与设计情景导入,播放图片。师点拨:人生活在生物圈中,每时每刻都要与周围的空气进行气体交换。从空气中获取氧气后,人体可以把体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出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能量,同时将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如果没有空气,人可能连几分钟都无法生存。呼吸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功能之一。二、学习新课(课件出示学习目标)探究主题(一)、呼吸系统组成阅读课本P23--24看图3.2-1自主学习,质疑探究,合作交流1.呼吸系统是由哪些器官组成的?2.为什么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3、为什么说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肺泡结构特点?展示分享,表达交流,教师点拨归纳视频视频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器官,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呼吸道以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湿润和温暖的作用。2.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1)温暖空气:鼻腔黏膜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可预热吸入的冷空气。(2)清洁空气:鼻毛、鼻腔内的黏液阻挡和粘住、杀灭吸入的灰尘和细菌。(3)湿润空气:鼻腔内的粘液湿润吸入的空气。动脑思考:为什么不要随地吐痰?分析:气管和支气管的上皮细胞表面有纤毛,纤毛向喉部不停摆动,会将灰尘、细菌和黏液一起构成的痰液,向喉部运送,刺激喉部引起咳嗽排出体外,散播病原体。相关链接:自主学习人怎样发声声带位于喉腔中部,由声带肌、声带韧带和黏膜三部分组成,左右对称。两片声带之间有一个狭长的裂口,叫做声门裂。当说话时,声带拉紧,声门裂缩小,呼出的气体冲击声带,引起声带振动而发出声音。声带的长短、厚薄和松弛的程度决定了声音的高低。动动脑,吃饭时为什么不能大声说笑?喉与气管处有一软骨,叫会厌软骨。呼吸时,会厌软骨张开,喉开放空气进入。吞咽时,喉上移,会厌软骨会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误入气管。因此,吃饭时不能大声说笑,造成食物误入气管。3.肺泡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1)肺泡数目多(2)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3)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肺泡的这些结构特点,都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学以致用思考:在对溺水者进行人工呼吸以前,为什么要先清除他口、鼻内的污物?目的是使溺水者的鼻、咽、喉部通畅,利于空气进出肺部。反之,空气易进入胃内,回气时可能带动胃内食物返出,出现呼吸堵塞,造成窒息。跟踪训练,巩固知识1.当人们吸入含有甲型流感病毒的空气时,该病毒通过呼吸道到达肺部的途径是()A.口→喉→咽→气管→支气管→肺B.鼻→口→咽→喉→气管→肺C.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D.鼻→喉→气管→支气管→肺2.长跑时,体育老师总是建议我们用鼻子吸气,用嘴呼气,必要时可以用嘴辅助吸气,但不要张大嘴巴吸气和呼气。下列对用鼻吸气比用嘴吸气的优势,解释错误的是()A.鼻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温暖B.鼻黏膜可分泌黏液,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湿润和清洁C.鼻腔内有鼻毛,可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清洁D.鼻黏膜内有嗅觉感受器,可感受空气刺激3.PM2.5是指大气中的可入肺颗粒,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PM2.5经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进入肺B.PM2.5指数越高说明空气质量越好C.PM2.5由肺泡进入血液只需穿过一层细胞D.PM2.5直接危害人的消化系统4.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共有的结构是()A.口腔B.咽C.喉D.气管5.关于肺适于呼吸功能的结构特点,不正确的叙述是()A.肺泡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B.肺泡外包着毛细血管C.毛细血管的壁很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D.肺位于心脏的两旁答案:1C2D3A4B5D探究主题二、肺泡与外界的气体的交换阅读课本P24-26,看图3.2-2和图3.2-3自主学习,质疑探究,合作交流1、胸廓与胸腔的区别?呼吸运动的概念?2、描述肋间肌收缩和舒张引起肋骨和胸骨的运动分向,分析这种运动引起的胸腔容积的变化?描述膈肌收缩和舒张引起肺容积的变化,分析肺容积发生变化的原因?展示分享,教师演示,点拨解疑归纳:1.【胸廓与胸腔】(1)胸廓:是由肋骨、胸骨、脊柱围成的笼状支架。(2)胸腔:胸廓与膈围成的空腔。2.【呼吸运动】(1)定义: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从而完成吸气和呼气。(2)结果: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使肺泡内的气体不断更新。动画动动画动画动师点拨: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主要是肋间外肌和膈肌)的收缩和舒张而引起的。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原理: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知识拓展:1、人在打喷嚏、咳嗽时,是肋间内肌收缩,膈肌、肋间外肌舒张。打嗝时,肋间外肌、膈肌收缩所致。2、平静呼吸时,吸气是主动的,呼气时被动的;深呼吸或急呼吸时,吸气和呼气都是主动的。3、呼吸频率是指每分钟呼吸的次数,随年龄、性别、身体和活动状况不同而有差异。剧烈运动时,呼吸频率和深度都相应增加。成年人平静状态下呼吸频率大约16--18次/分。典例分析1.如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C)A.AB段,肋间肌和膈肌收缩B.B点是吸气结束瞬间,肺内气压等于外界气压C.BC段,胸廓前后径和左右径由小变大D.C点是呼气结束瞬间,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差为0分析:图示中表示的是一次呼吸过程,曲线AB段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此时外界气体进入肺内;曲线BC段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此时,肺内气体排出。跟踪训练,巩固知识1.生命不息,呼吸不止,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与胸廓和肺密切相关。图一是人在平静呼吸时胸廓肺的变化示意图;图二表示肺内外气压差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过程膈顶下降,气体呼出 B.甲过程对应曲线上的bd段C.乙过程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肺扩张 D.乙过程开始的瞬间对应图二的c点2.如图是人体吸气与胸廓、膈肌变化间的关系示意图,其模拟演示的是()A.吸气导致胸廓扩大、膈肌舒张 B.吸气导致胸廓扩大、膈肌收缩C.膈肌收缩、胸廓扩大,外界气体进入肺D.膈肌舒张、胸廓扩大,外界气体进入肺3.如图为模拟膈肌运动的示意图,①②③代表相关结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代表胸廓,②代表肺 B.图甲演示呼气,胸腔容积缩小C.图乙演示吸气,③膈肌舒张D.吸气结束的瞬间,②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4.如图为人体平静呼吸时肺容量变化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曲线a→b→c表示一次呼吸过程 B.b点肺内气压小于c点C.曲线a→b段,膈肌上升 D.曲线b→c段,肋骨间的肌肉收缩答案:1D2C3C4B5.如图所示是某人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分析回答:(1)曲线AB段表示___时肺内气压的变化。(2)曲线发生BC段变化时,胸廓的前后、左右、上下径都_____。(3)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一瞬间是坐标系中的_____点,此时肺内气压与大气压_____。(4)在曲线AB、BC段变化中,与呼吸有关的肌肉的变化情况:AB____BC_____5题答案:(1)吸气(2)减小(3)B相等(4)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肋间肌和膈肌舒张三、课堂小结:盘点收获,共分享。课堂达标(分层提高,评价记分)1.下列有关呼吸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液流经肺泡后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B.呼吸道对吸入的空气有清洁、温暖、湿润的作用C.外界气体进入肺的路线:鼻腔→咽→喉→支气管→气管→肺D.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进行气体交换,这体现了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2.有关“肋间肌和膈肌与呼吸运动的关系”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肋间肌收缩、膈肌收缩,呼气 B.肋间肌舒张、膈肌舒张,吸气 C.肋间肌收缩、膈肌收缩,吸气 D.肋间肌收缩、膈肌舒张,呼气3.列图示中,图甲表示气管a、胸腔b、肺c三者的组合示意图;图乙表示胸腔底部膈肌所处的①、②两种状态。当图乙中的膈肌从①状态向②状态转化时,图甲a、b、c三部位的气压由小到大的顺序是()A.b<c<a     B.a<b<c  C.a<c<b  D.c<a<b4.图表示某人平静呼吸时,肺内气压随时间变化曲线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曲线ac段表示吸气过程,此时胸腔容积扩大B.曲线ce段表示吸气过程,此时呼吸肌收缩C.曲线ab、de段表示呼气过程,此时胸腔容积缩小D.曲线bc、cd段表示呼气过程,此时呼吸肌舒张5.图一、图二是呼吸运动模拟图和气体含量变化曲线图,其中描述正确的是()A.图1中,①模拟的结构对吸入人体的空气有清洁、温暖、湿润的作用B.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唯一场所C.图1甲中,③处于扩张状态,引起呼气D.图乙演示吸气,③膈肌舒张6.呼吸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首要条件。如果人体长期吸入粉尘污染的空气,肺泡组织会被损坏,继而出现异常修复、肺组织纤维化,造成"尘肺病"。患者出现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甚至危机生命。下面甲图是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示意图,乙图是膈肌与呼吸运动的关系示意图,结合我们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当我们在吸气时,相当于图乙中的状态,此时D处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