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职专用】《世界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_第1页
第15课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职专用】《世界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_第2页
第15课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职专用】《世界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_第3页
第15课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职专用】《世界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_第4页
第15课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职专用】《世界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战争与革命的年代基础模块

世界历史第15课

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948年9月9日)越南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1945年9月2日)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1975年12月2日)

古巴共和国(1959年1月1日)目前世界上有5个社会主义国家,分别是中国、越南、朝鲜、古巴、老挝。

【思考】十月革命为什么会在俄国爆发?

列宁认为:“与各先进国家相比,俄国人开始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是比较容易的。”

材料一:1860——1890年,生铁的产量由2050万普特增至5660万普特;铜产量由250万普特增至52000万普特;煤产量由1800万普特增至36700万普特。1866年俄国的工人不到3000个,1903年已近9000个了。——赵士国《历史的选择与选择的历史》

背景1.经济: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一、十月革命的胜利1.背景:背景2.政治:沙皇专制统治下,社会矛盾尖锐。上流社会的豪华酒宴穷人在施粥棚内勉强果腹材料二:在俄国统治者眼里,农民阶级是畜生,必须施以恫吓、束缚和监视。……世纪之交的俄国农民的生活是十分贫苦的。1861年获得解放以后,高额的地租和频繁的饥荒,许多农民的生活条件比以前恶化了。俄国无产阶级受剥削、压迫特别严重,工作时间一般长达10小时,但工资低微。(1910年俄国工人的工资相当于美国工人工资的1/3).

材料三到1916年,俄国有150万人在一战中战死,400多万人伤残,农田荒芜,粮食供应紧张,首都彼得格勒的存粮仅够维持一个月。“和平、面包和土地”成为民众迫切要求。“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内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列宁背景3.国际:一战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背景4.主观条件:有成熟的无产阶级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政党)

列宁主义的指导(思想)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⑴成立标志: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⑵指导思想:布尔什维主义,即列宁主义列宁主义观点意义①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②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③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④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为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2.进程:二月革命倒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七月流血抛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推翻沙皇统治,形成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实权)和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举行游行示威,要求“全部政权归苏维埃”,退出一战。临时政府镇压示威群众,公开反对革命;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立即实现和平、将土地分给农民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的战略和策略;以和平方式夺取政权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占领冬宫,推翻临时政府,十月革命取得胜利二月革命七月流血四月提纲十月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无产阶级革命1917年3月(俄历2月)1917年4月1917年7月1917年11月(俄历10月)四月提纲指方向七月流血抛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二月革命倒沙皇一、十月革命的胜利时间:领导者:政党:地点:•

结果:性质: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列宁布尔什维克党彼得格勒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现曙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苏维埃政府。十月革命中革命武装攻占冬宫苏维埃政权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1917年11月8日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材料一:十月革命使经济文化不发达的俄国,在短时间内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岳麓书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材料二:1937年,苏联工业产量超过德、英、法,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苏联仅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能走完的工业化过程,开创了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模式,开辟出一条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大国崛起》对俄国结束建立开辟了剥削阶级在俄国的统治。了人类历史上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纪元。一、十月革命的胜利3.意义: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中国的也帮助了全世界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了帝国主义的统治,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并存和竞争的局面,成为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对世界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部分书刊。打击鼓舞一、十月革命的胜利3.意义:俄国(苏联)发展线索1922年俄国苏俄苏联1991年12月《阿拉木图宣言》独联体1917年十月革命192119251953196419851918199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二、苏联的建立材料:俄国的经济情况极为糟糕,重要的粮食、燃料和原料产地均被敌人夺走,生活必需品严重匮乏。——《苏联兴亡史》思考:结合地图和材料,指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怎样的处境?(1)背景①政治:国内外敌对势力联合进攻—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②经济:粮食短缺、经济困难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目的:为了把有限的力量集中起来保证战争的胜利二、苏联的建立21250734010790(2)内容余粮收集制:将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集到国家手中。【学思之窗】

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但同样必须知道这个功劳的真正限度。“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苏]列宁《论粮食税》为什么这“功劳”是有限度的?如何评价这一政策?积极作用:对国家而言: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缓解了城市饥荒。打赢三年国内战争。目的:为了把有限的力量集中起来保证战争的胜利二、苏联的建立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列宁全集》第42卷②局限:

A.对人民而言: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存在许多弊端。

如余粮收集制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B.幻想直接过渡到纯粹的社会主义经济形式,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4)实质:排斥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用军事行政手段直接进入社会主义。实质在一个生产力并不十分发达的国家,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是不切实际的。余粮征集制不平等的交换二、苏联的建立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20年代饥饿的人群1920年苏俄农民的示威游行1921年苏俄水兵起义《列宁会见上访农民》列宁的反思

为什么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人民冒着杀头、坐牢的危险,勒紧裤腰带跟着我们走,而在用鲜血与生命换来和平之后,布尔什维克政权却面临被人民抛弃的危险?1913年1920年1925年1926年总产值(亿卢布)102.5114.1077.39110.83产值指数10013.875.5108.1思考: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有什么作用?

从苏维埃俄国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经济: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政治:巩固了苏维埃政权。2.新经济政策1921—1928年二、苏联的建立3.苏联的成立:1922年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共和国加盟时间共和国加盟时间俄罗斯联邦1922.12.30阿塞拜疆1936.12.05乌克兰1922.12.30亚美尼亚1936.12.05白俄罗斯1922.12.30哈萨克1936.12.05爱沙尼亚1940.08.06乌兹别克1924.10.27拉脱维亚1940.08.05土库曼1924.10.27立陶宛1940.08.03吉尔吉斯1936.12.05摩尔达维亚1940.08.02塔吉克1929.10.16格鲁吉亚1936.12.05二、苏联的建立1924年列宁逝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接力棒交到了斯大林手中。三、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列宁逝世后,代之而起的是一位“钢铁般的人,”他是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

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却是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强国。

------丘吉尔

从1924年开始,在斯大林的执政下,苏联逐渐取消了新经济政策,并形成了一种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即“斯大林模式”。

先后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到1937年基本实现“工业化”。三、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斯大林模式”的含义:2.斯大林模式的特点:①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生产资料公有制;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②政治:权力高度集中。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我们。

——《世界历史》斯大林认为:个体农民不能生产出更多的粮食,新经济政策时期产生了富农囤积粮食、投机倒把的问题,因此,必须实行农业集体化,改变农村所有制形式。

——《世界历史》

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所有制越公就越优越。

——《世界历史》斯大林经济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集体化+单一公有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三、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3.斯大林模式的确立:1936年宪法【一个令人惊叹的传奇】

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经济发展表积极作用1:

摸索出一条快速实现工业化的道路;

4、斯大林模式评价积极作用2:为此后的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1941年,希特勒发动袭击后,苏联只用了8天时间就征集了530万人入伍,仅用4个月就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工业基地。

【不容忽视的问题】时间粮食人均产量(公斤)肉类人均产量(公斤)1928—1929470351930—193246020--251933—1937

440--45015--201938—1940

420--43025消极作用:国民经济失调,农业、轻工业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肩负的责任【思维升华】苏联的探索之路,对我们今天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哪些启示?大道行思,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