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T 3315.1-2012 纺织品 再生纤维素纤维与棉的定量分析 第1部分:试验通则-PDF解密-PDF解密_第1页
SN∕T 3315.1-2012 纺织品 再生纤维素纤维与棉的定量分析 第1部分:试验通则-PDF解密-PDF解密_第2页
SN∕T 3315.1-2012 纺织品 再生纤维素纤维与棉的定量分析 第1部分:试验通则-PDF解密-PDF解密_第3页
SN∕T 3315.1-2012 纺织品 再生纤维素纤维与棉的定量分析 第1部分:试验通则-PDF解密-PDF解密_第4页
SN∕T 3315.1-2012 纺织品 再生纤维素纤维与棉的定量分析 第1部分:试验通则-PDF解密-PDF解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3315.1—2012纺织品再生纤维素纤维与棉的定量分析Textiles—Quantitativeanalysisofregenerationcellulosefiberandcotton—Part1:Generalprinciplesoftesting2012-12-12发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ISN/T3315《纺织品再生纤维素纤维与棉的定量分析》共分为7部分:——第1部分:试验通则;-第2部分:甲酸/氯化锌法;——第3部分:锌酸钠法;——第5部分:混酸法;-第6部分:盐酸法;——第7部分:氢氢化钠/硫脲/尿素法。本部分为SN/T3315的第1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深圳市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纺织品再生纤维素纤维与棉的定量分析SN/T3315的本部分规定了用手工分离法进行再生纤维素纤维与棉混合物的纤维定量分析方法本部分的方法和SN/T3315其他部分的方法适用于再生纤维素纤维与棉的混纺产品。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4146.1纺织品化学纤维第1部分:属名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10629纺织品用于化学试验的实验室样品和试样的准备ISO1833-1:2006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一第T部分:试验通则以竹浆为原料经湿法纺丝生产的一种再生纤维,聚合度在A00~500,结晶度在40%左右。采用日本东洋纺专有技术的粘胶法生产的一种新型富强纤维(波里诺西克Polynosic),纤维原料是采用天然针叶树精制木浆,聚合度为550~650;结晶度在48%左右。以优质棉/木浆为原料生产的一种高湿模量再生纤维,聚合度在380~410,结晶度在30%。500,结晶度在25%~40%。4.1手工分解法2别的纤维分离,求得各种纤维的质量,计算出各组分纤维的百分含量。4.2溶解法混合物的组分经定性鉴别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去除一种组分,将残留物称重,从溶解失重或未溶解纤维的质量计算出各组分纤维的百分含量。5试剂5.1石油醚,分析纯,馏程为30℃~60℃。5.2蒸馏水或去离子水。6设备6.1玻璃砂芯坩埚:容量为30mL~40mL,微孔直径为90μm~150μm的烧结式圆形过滤坩埚。坩埚应带有一个磨砂玻璃瓶塞或表面玻璃皿。注:也可用其他能获得相同结果的仪器代替玻璃坩埚。6.2抽滤装置。6.3干燥器:装有变色硅胶。6.4干燥烘箱:能保持温度为105℃±3℃。6.5分析天平:精度0.0002g或以上。6.6卤素干燥仪:具有标准升温程序和单位时间失重关机模式,称量精度0.001g或以上。6.7索氏萃取器:其容积(mL)是试样质量(g)的20倍,或其他能获得相同结果的仪器。6.8挑针:可将纤维拆解用的金属针。7取样和样品的预处理7.1取样按GB/T10629的规定取实验室样品,使其具有代表性,并足以提供全部所需试样,每个试样至少1g。织物样品中可能包括不同组分的纱,在取样时需考虑到这一点。按7.2所述处理样品。7.2实验室样品预处理将样品放在索氏萃取器内,用石油醚萃取1h,每小时至少循环6次,待样品中的石油醚挥发后,把样品浸入冷水中浸泡1h,再在65℃±5℃的水中浸泡1h。两种情况下浴比均为1:100,不时地搅拌如果用石油醚和水不能萃取掉非纤维物质,则需用适当方法去除,而且要求纤维组分无实质性改变。可参照ISO1833-1:2006中附录A处理。8试验步骤8.1于燥8.1.1预处理后样品的烘干将试样放入烘箱内,在105℃士3℃温度下烘至恒重。38.1.2试样的烘干和称量方法1——烘箱干燥法.1烘干将每个试样分别放入已知重量的称量瓶内,连同瓶盖一起放入烘箱中,瓶盖放在旁边,在105℃士3℃的条件下烘干至恒重。烘干后盖上瓶盖迅速移入干燥器中。.2冷却将称量瓶盖好后移入干燥器中,放置至完全冷却,冷却时间以试样冷至室温为限(一般不能少于.3称量称量精确至0.0002g,得出试样的干燥重量。方法2——卤素干燥法.1设置卤素干燥仪的工作参数:标准干燥程序,干燥温度105℃,缓升时间大于等于3min,单位时间失重关机模式,△t大于等于30s,单位时间内失重小于等于1mg。.2将试样小心平铺于托盘中,起动干燥程序。.3干燥程序结束后,记录干燥重量,精确至0.001g。注:仲裁试验时应选用方法1。8.2步骤8.2.1手工分离法纱线的分离取预处理后的试样不少于1g。对于比较细的线,取最小长度为30m。将线剪成合适的长度,用挑针分解纱线,将各组分离后的纤维干燥称量,见8.1。织物的分离远离布边(距离布边10cm以上),取预处理后的试样不少于1g。对于机织物,小心修剪试样边缘,防止散开,平行地沿经纱或纬纱裁剪;对于针织布,修整至完整的毛圈。分离不同组分的纤维,干燥称8.2.2溶解法从预处理过的试验室样品中取样,每个试样约1g。将纱线或者分散的布样切成10mm左右长。把称量瓶里的试样烘干,在干燥器内冷却,然后称量。再将此试样移到本标准有关条款所规定的玻璃器具中,立即将称量瓶再次称量,从差值中求出该试样的干燥质量。按照本标准适当部分的规定完成试验步骤,并用显微镜观察残留物,检查是否已将可溶纤维完全49结果计算和表示9.1结果计算9.1.1手工分解法每一组分纤维的含量以其占混合物纤维质量的百分率表示。计算结果以净干质量为基础,结合GB9994规定的公定回潮率。净干质量分数的计算不考虑预处理过程中纤维质量的损失,纤维净干质量分数计算如式(1):P=P=M₁式中:P——第一组分净干质量分数,%;m₁——第一组分净干质量,单位为克(g);m₂——第二组分净干质量,单位为克(g)。净干质量为基础结合公定回潮率的计算方法见式(2)。P₁三P(1+0101a)+(a;)P₁--结合公定回潮率的第一组分百分率,%;P第一组分净干质量份数,%;a,第一组分的公定回潮率,%;a,第二组分的公定回潮率,%。9.1.2溶解法混合物中不溶组分的含量,以其占混合物质量分数来表示。以净干质量为基础(按照),或者以净干质量为基础结合GB9994规定的公定回潮率计算结果(按照)。从差值中求出可溶纤维的质量百分率。注明选用了哪种计算方法。以净干质量为基础的计算方法见式(3)。式中:P——不溶组分净干质量分数,%;5m₀--试样的干燥质量,单位为克(g);m₁——残留物的干燥重量,单位为克(g);d——不溶组分的质量变化修正系数。各种纤维适用的d值,在本标准的相应部分中给出。以净干质量为基础结合公定回潮率的计算方法见式(4)。式中:P—结合公定回潮率的不溶组分百分率,%P——净干不溶组分百分率,%;a₁——可溶组分的公定回潮率,%;a₂——不溶组分的公定回潮率,%。9.2结果表示11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a)采用的标准和方法;c)如采用特殊预处理去除浆料或整理剂则要详细说明;d)注明上述结果是基于:1)净干质量百分率;2)结合公定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