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质子核磁共振波谱_第1页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质子核磁共振波谱_第2页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质子核磁共振波谱_第3页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质子核磁共振波谱_第4页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质子核磁共振波谱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章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11.3.1化学位移及其影响因素11.3.2自旋-自旋偶合与偶合常数11.3.31H核磁共振波谱的应用第三节

质子核磁共振波谱Nuclearmagneticresonancespectroscopy1HNMR1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质子核磁共振波谱5/8/202411.3.1化学位移及其影响因素一、屏蔽作用与化学位移1.屏蔽作用

理想化的、裸露的氢核,满足共振条件:

0=

B0/(2),产生单一的吸收峰。实际上,氢核受周围不断运动着的电子影响。在外磁场作用下,运动着的电子产生相对于外磁场方向的感应磁场,起到屏蔽作用,使氢核实际受到的外磁场作用减小:

B=(1-

)B0

:屏蔽常数。

越大,屏蔽效应越大。

0=[

/(2)](1-

)B0屏蔽的存在,共振需更强的外磁场(相对于裸露的氢核)。2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质子核磁共振波谱5/8/20242.化学位移

chemicalshift

0=[

/(2)](1-

)B0由于屏蔽作用的存在,氢核产生共振需要更大的外磁场强度(相对于裸露的氢核),来抵消屏蔽影响。

在有机化合物中,各种氢核周围的电子云密度不同(结构中不同位置)共振频率有差异,即引起共振吸收峰的位移,这种现象称为化学位移。3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质子核磁共振波谱5/8/20243.化学位移的表示方法(1)位移的标准

没有完全裸露的氢核,没有绝对的标准。相对标准:四甲基硅烷Si(CH3)4(TMS)(内标)

位移常数

TMS=0(2)为什么用TMS作为基准?

a.12个氢处于完全相同的化学环境,只产生一个尖峰;

b.屏蔽强烈,位移最大,与有机物中质子峰不重叠;

c.化学惰性,易溶于有机溶剂,沸点低,易回收。4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质子核磁共振波谱5/8/2024位移的表示方法

与裸露的氢核相比,TMS的化学位移最大,但规定

TMS=0,其他种类氢核的位移为负值,负号不加。

=[(

样-

TMS)/

TMS]×106

小,屏蔽强,共振需要的磁场强度大,在高场出现,图右侧。

大,屏蔽弱,共振需要的磁场强度小,在低场出现,图左侧。5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质子核磁共振波谱5/8/2024二、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1.电负性--去屏蔽效应与质子相连元素的电负性越强,吸电子作用越强,价电子偏离质子,屏蔽作用减弱,信号峰在低场出现。6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质子核磁共振波谱5/8/2024电负性对化学位移的影响δδ7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质子核磁共振波谱5/8/2024磁各向异性效应

磁各向异性是指质子在分子中所处的空间位置不同,屏蔽作用不同的现象。8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质子核磁共振波谱5/8/2024苯环的磁各向异性效应去屏蔽作用。δ值大(7.2),低场。

9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质子核磁共振波谱5/8/2024双键的磁各向异性效应C=C双键去屏蔽,低场共振,化学位移位大(δ=5.84)C=O去屏蔽,低场共振,化学位移位大δ≈9特征

10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质子核磁共振波谱5/8/2024三键的磁各向异性效应横去屏蔽,竖屏蔽,高场共振,化学位移比双键小些。δ=

2.8811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质子核磁共振波谱5/8/2024单键的磁各向异性效应沿键轴方向为去屏蔽效应。链烃中δCH>δCH2>δCH3

甲基上的氢被碳取代后,去屏蔽效应增大,共振频率移向低场。12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质子核磁共振波谱5/8/20242.氢键效应形成氢键后1H核屏蔽作用减少,属于去屏蔽效应。13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质子核磁共振波谱5/8/20243.空间效应14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质子核磁共振波谱5/8/2024空间效应

Ha=3.92

Hb=3.55

Hc=0.88

Ha=4.68

Hb=2.40

Hc=1.10去屏蔽效应15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质子核磁共振波谱5/8/20244.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化学位移①饱和烃–CH3:

CH3=0.791.10–CH2:

CH2

=0.981.54–CH:

CH=

CH3+(0.50.6)

H=3.2~4.0

H=2.2~3.2

H=1.8

H=2.1

H=2~316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质子核磁共振波谱5/8/2024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化学位移②烯烃

端烯质子:

H=4.8~5.0

内烯质子:

H=5.1~5.7与烯基,芳基共轭:

H=4~7③芳香烃

芳烃质子:

H=6.5~8.0供电子基团取代–OR,–NR2时:

H=6.5~7.0

吸电子基团取代–COCH3,–CN时:

H=7.2~8.0高场强仪器,单取代出现两组复杂峰。17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质子核磁共振波谱5/8/2024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化学位移–COOH:

H=10~13–OH:(醇)

H=1.0~6.0(酚)

H=4~12–NH2:(脂肪)

H=0.4~3.5(芳香)

H=2.9~4.8(酰胺)

H=9.0~10.2–CHO:

H=9~1018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质子核磁共振波谱5/8/2024常见结构单元化学位移范围19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质子核磁共振波谱5/8/2024一些常见结构单元的化学位移范围20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质子核磁共振波谱5/8/202411.3.2自旋-自旋偶合与偶合常数一、自旋偶合与自旋裂分裂分的原因?有什么规律?如何表征?对结构解析有何作用?

每类氢核不总表现为单峰,有时多重峰。21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质子核磁共振波谱5/8/2024峰的裂分峰的裂分原因:自旋偶合相邻两个氢核之间的自旋偶合(自旋干扰);偶合常数(J):多重峰的峰间距,用来衡量偶合作用的大小。22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质子核磁共振波谱5/8/2024自旋偶合23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质子核磁共振波谱5/8/2024自旋偶合24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质子核磁共振波谱5/8/2024二、峰裂分数与峰面积

峰裂分数:n+1规律;相邻碳原子上的质子数。裂分峰强度比符合二项式的展开式系数。

峰面积与同类质子数成正比,仅能确定各类质子之间的相对比例。25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质子核磁共振波谱5/8/2024峰裂分数26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质子核磁共振波谱5/8/2024峰裂分数1:11:3:3:11:11:2:127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质子核磁共振波谱5/8/2024峰裂分数1H核与n个不等价1H核相邻时,裂分峰数:(n+1)(n´+1)…个;(nb+1)(nc+1)(nd+1)=2×2×2=8Ha裂分为8重峰1:3:3:11:2:11:11:6:15:20:15:6:128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质子核磁共振波谱5/8/2024峰裂分数Ha裂分为多少重峰?01234JcaJbaJca

JbaHa裂分峰:(3+1)(2+1)=12实际Ha裂分峰:(5+1)=6强度比近似为:1:5:10:10:5:129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质子核磁共振波谱5/8/2024三、偶合常数

裂分峰的间距称为偶合常数,用J表示(单位Hz),结构解析的重要信息。特征:(1)J值是核自旋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外磁场强度无关。(2)J值的大小与a,b两组氢核之间偶合的强弱有关。(3)J值受溶剂影响较小,一般不变化,通常氢核之间的偶合常数为0~30Hz。(4)相互偶合的1H核峰间距是相等的,即J相等。若两组1H核的峰间距相等(J相等),则这两组1H核是互相偶合的。30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质子核磁共振波谱5/8/2024偶合峰的判断(1)偶合常数(J值)相等(2)峰形通常两组相互偶合的峰都是相应“内侧”峰偏高,而“外侧”峰偏低,在偶合信号的强峰上画一对相应的斜线,形成屋顶形状。31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质子核磁共振波谱5/8/2024四、化学等价与磁等价1.化学等价(化学位移等价)若分子中两个相同原子(或两个相同基团)处于相同的化学环境,其化学位移相同,它们是化学等价的。化学不等价例子:

⑴对映异构体

在手性溶剂中:两个CH3化学不等价。在非手性溶剂中:两个CH3化学等价。32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质子核磁共振波谱5/8/2024么么么么方面Sds绝对是假的33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质子核磁共振波谱5/8/2024⑵固定在环上CH2的两个氢化学不等价。⑶单键不能快速旋转,则连于同一原子上的两个相同基化学不等价。⑷与手性碳相连的CH2的两个氢化学不等价。

34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质子核磁共振波谱5/8/2024

分子中相同种类的核(或相同基团),不仅化学位移相同,而且还以相同的偶合常数与分子中其他的核相偶合,只表现一个偶合常数,这类核称为磁等价的核。三个H核化学等价磁等价H核、F核化学等价,磁等价甲基六个H核化学等价,磁等价2.磁等价磁等价一定是化学等价的,但化学等价的核不一定磁等价!

35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质子核磁共振波谱5/8/2024两核(或基团)磁等价条件:①化学等价(化学位移相同);②对组外任一个核具有相同的偶合常数。Ha,Hb化学等价,磁不等价。J

HaFa≠J

HbFaFa,Fb化学等价,磁不等价。磁不同等例子:

36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质子核磁共振波谱5/8/202411.3.3

1H核磁共振波谱的应用(1)峰的数目:标志分子中磁不等性质子的种类,多少种;(2)峰的强度(面积):每类质子的数目(相对),多少个;(3)峰的位移(

):每类质子所处的化学环境,位置;(4)峰的裂分数:相邻碳原子上质子数;(5)偶合常数(J):确定化合物构型。不足之处:仅能确定质子(氢谱)。

一、谱图(1H谱)中化合物的结构信息37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质子核磁共振波谱5/8/2024一级谱的特点:裂分峰数符合n+1规律,相邻的核为磁等价即只有一个偶合常数J;若相邻n个核,n1个核偶合常数为J1,n2个核偶合常数为J2,n=n1+n2则裂分峰数为(n1+1)(n2+1);峰组内各裂分峰强度比(a+1)n的展开系数;从谱图中可直接读出

和J,

在裂分峰的对称中心,裂分峰之间的距离(Hz)为偶合常数J。38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质子核磁共振波谱5/8/2024非一级谱(二级谱)的特点:一般情况下,谱峰数目超过n+1规律所计算的数目;组内各峰之间强度关系复杂;一般情况下,

和J不能从谱图中可直接读出。39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质子核磁共振波谱5/8/2024常见复杂谱图7840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质子核磁共振波谱5/8/2024二、简化谱图的方法

羟基(–OH)及氨基(–NH2),含活泼氢,易形成氢键;

值变化范围较大,峰的形状改变,不易确认。活泼氢交换:(1)先作出一张NMR谱图。(2)试样中加入几滴D2O,摇荡片刻,试样中的–OH或–NH2基中的1H被重氢D交换。(3)谱图中相应的峰(–OH和–NH2质子的峰)消失。因而可以推知原来试样中该基团的存在。1.活泼氢D2O交换反应41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质子核磁共振波谱5/8/20242.位移试剂(shiftreagents)稀土元素的离子与孤对电子配位后,相邻元素上质子的化学位移发生显著移动。常用:Eu(DMP)3

[三(2,2,6,6-四甲基-3,5庚二酮)]铕OHOH42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质子核磁共振波谱5/8/20243.去偶法(双照射)第二射频场H2ν2Xn(共振)AmXn系统消除了Xn对的Am偶合照射

Ha照射

Hb43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质子核磁共振波谱5/8/20244.核欧佛豪斯效应

NuclearOerhauserEffect,简称NOE

在核磁共振中饱和某一个自旋核,和它相邻近的另一个核(两个核不一定存在相互偶合)的共振信号的强度增强,即核的欧佛豪斯效应。

–OCH3与–Ha之间离得较近但没有偶合,若以OCH3中1H核的频率进行双照射,Ha的峰强度增强,其增强的程度与距离的立方成反比。

44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质子核磁共振波谱5/8/20245.采用高场强仪器60MHz100MHz220MHzHCHBHA45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质子核磁共振波谱5/8/2024三、谱图解析谱图解析步骤由分子式求不饱和度;由积分曲线求1H核的相对数目;解析各基团。首先解析:再解析:

(低场信号)

最后解析:芳烃质子和其他质子。活泼氢D2O交换,解析消失的信号;由化学位移,偶合常数和峰数目用一级谱解析;参考IR,UV,MS和其它数据推断结构;得出结论,验证结构。46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质子核磁共振波谱5/8/20246个质子处于完全相同的化学环境,单峰。没有直接与吸电子基团(或元素)相连,在高场出现。1.谱图分析(1)47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质子核磁共振波谱5/8/2024谱图分析(2)质子a与质子b所处的化学环境不同,两个单峰。单峰:没有相邻碳原子(或相邻碳原子无质子)。质子b直接与吸电子元素相连,产生去屏蔽效应,峰在低场(相对与质子a)出现。质子b也受其影响,峰也向低场位移。48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质子核磁共振波谱5/8/2024谱图分析(3)裂分与位移49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质子核磁共振波谱5/8/2024谱图分析(4)苯环上的质子在低场出现。为什么?为什么1H比6H的化学位移大?50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质子核磁共振波谱5/8/2024对比51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质子核磁共振波谱5/8/20242.谱图解析与结构确定5223(1)化合物C10H12O2876543210δ52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质子核磁共振波谱5/8/2024谱图解析与结构确定步骤正确结构:u

=1+10+1/2(-12)=5δ2.1单峰三个氢,—CH3峰,结构中有氧原子,可能具有:;δ7.3芳环上氢,单峰烷基单取代。δ3.0δ4.30δ2.1

δ3.0和δ4.30三重峰和三重峰,

O—CH2CH2—相互偶合峰;

53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质子核磁共振波谱5/8/2024(2)化合物C10H12O2,推断结构(分子式与前相同)。δ7.3δ5.21δ1.2δ2.35H2H2H3H54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质子核磁共振波谱5/8/2024结构(2)确定过程分子式:C10H12O2,u=1+10+1/2(-12)=5a.δ

2.32和δ1.2—CH2CH3相互偶合峰;b.δ7.3芳环上氢,单峰,烷基单取代;c.δ5.21—CH2上氢,低场与电负性基团相连。哪个正确?正确:B为什么?55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质子核磁共振波谱5/8/2024(3)化合物C7H16O39δ5.30δ3.38δ1.37推断其结构。6156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质子核磁共振波谱5/8/2024结构(3)确定过程C7H16O3,

u

=1+7+1/2(-16)=0a.δ3.38和δ1.37四重峰和三重峰,

—CH2CH3相互偶合峰;

b.δ3.38含有—O—CH2—结构,结构中有三个氧原子,可能具有(—O—CH2—)3;c.δ5.3CH上氢吸收峰,低场与电负性基团相连。正确结构:57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质子核磁共振波谱5/8/2024(4)化合物C8H8O2推断其结构。987654310δ58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质子核磁共振波谱5/8/2024结构(4)确定过程化合物C8H8O2,u=1+8+1/2(-8)=5δ=7~8芳环上氢,四个峰对位取代,,δ=9.87—醛基上氢,;低δ=3.87CH3上氢,低场移动,与电负性强的元素相连:—O—CH3

。正确结构:59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质子核磁共振波谱5/8/2024四、联合谱图解析(1)C6H12O

1700cm-1,C=O,

醛,酮<3000cm-1,–C–H

饱和烃两种质子1∶3或3∶9–CH3∶–C(CH3)3无裂分,无相邻质子。60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质子核磁共振波谱5/8/2024谱图解析(2)C8H14O4

1700cm-1,C=O,

醛,酮,排除羧酸,醇,酚<3000cm-1,–C–H

饱和烃,无芳环。

1.三种质子4∶4∶62.裂分,有相邻质子;3.

=1.3(6H)两个CH3裂分为3,相邻C有2H,CH3–CH2–;4.

=2.5(4H),单峰,

CO–CH2CH2–CO–;5.

=4.1(4H)低场(吸电子),两个–O–CH2–。61核磁共振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