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四节古代文化常识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_第1页
高考语文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四节古代文化常识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_第2页
高考语文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四节古代文化常识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_第3页
高考语文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四节古代文化常识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_第4页
高考语文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四节古代文化常识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古代文化常识第1页《红楼梦》构思之巧,无处不在,即使是人名或物名,也会采取谐音表示出丰富含义。请写出对应谐音。谐音巧喻第2页(1)甄士隐____________

(2)贾雨村__________

(3)贾政、贾敬____________(4)元春、迎春、探春、惜春____________

答案(1)真事隐(去)

(2)假语村(言)

(3)假正经(4)原应叹惜第3页(·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第4页(节选自《明史·陈登云传》)第5页【真题演练】1.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一项是(

)(3分)A.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B.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C.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D.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第6页解析断句要充分把握前后语境,找到叙述角度和叙述主体,然后依据上下文意理清人物行为和事理,再依据句子结构、特殊词语和句式断开。此句是陈登云弹劾郑承宪说话,陈说主体自然是“承宪”,“重惩”对象是“科场冒籍”,据此排除A、D两项,“用以”二字表明前后组成目标关系,应断开,排除B项。答案C第7页★2.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讲解,不正确一项是(

)(3分)A.中宫是皇后所居之宫,以后又能够借指皇后,这与东宫又可借指太子是一样道理。B.陛下指宫殿中立有护卫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尊称。C.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评、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D.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委婉说法。第8页解析D项,“移疾”是居官者求退婉辞,与“官员受到权臣诋毁”无必定联络。答案D第9页3.以下对原文相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3分)A.陈登云不畏权贵,弹劾贵妃之父。他出于对朝廷忠心,即便对郑承宪这么国戚,也大胆揭露对方为非作歹,包藏祸心,幸而皇上并未所以发怒。B.陈登云勇于直言,检举多名重臣。他在朝既久,发觉很多问题,于是奏告一干大臣,其中有些人所以遭到贬职或罢免,以至朝廷大官们都很畏惧他。C.陈登云上疏指出,选才慎于始进。他认为二十年来,刚直者极少被提拔进京,在朝者却背公结党,谄媚权贵,与其误用后罢免,不如进用时慎重。第10页D.陈登云关心百姓,奏请救助灾区。在他巡视河南期间,当地年成歉收,百姓相食,他向朝廷呈告灾情,皇上当即派遣寺丞锺化民筹措钱款赈济灾民。解析D项,“筹措钱款”错,应是“携带国库钱财”。答案D第11页4.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当代汉语。(10分)(1)其间岂无刚直之人,而弗胜龃龉,多不能安其身。(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岂”表反诘,莫非;“而”连词,表转折;“弗胜”:禁受不住;“龃龉”需充分联络语境了解,原意指牙齿上下对不上,抵触,不相投合,受到排挤。(2)“啖”《鸿门宴》中出现过,“矢”通“屎”,联络上文“人相食”可推断出“雁矢”即“雁粪”,“囊”名词作状语,“于”介词,到。第12页答案(1)其中莫非没有刚正人,但禁不住抵触排挤,大多无法安身。(2)副使崔应麟见到百姓吃湖泽中雁粪,便装入袋中给陈登云看,登云随即送至朝廷。第13页【参考译文】陈登云,字从龙,是唐山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授职鄢陵知县,被征召入朝授任御史。出朝巡察辽东,上疏陈明安定边境排除祸患十条对策,又上奏请求加速建立赏赐首功制度。后改派巡视山西。回到京城,恰好朝廷大臣正在争论立储君事。陈登云认为决议不能尽快作出,是因为贵妃家人暗地阻挠这件事。万历十六年(1588)六月,因灾害上疏直言,弹劾贵妃父亲郑承宪,说:“郑承宪怀有祸心,包藏奸计,窥视觊觎太子之位。而且广泛交结隐士、术士、僧道之流。以前陛下重惩科场假冒籍贯人,郑承宪妻子每每扬言此事是由自己揭露,以此来恐吓功臣权贵、迷惑朝廷大臣。不只惠安遭遇他们嚣张气焰,就是中宫与太后家也慎重地避开他们锋芒。第14页陛下统治国家已很久了,这自然是崇尚德行所形成,而郑承宪每次对人说,认为是不立太子结果。干预阻挠立储盛典,蕴蓄隐藏奸邪阴谋,以后有什么不会做呢?”奏疏呈上以后,贵妃、郑承宪都很愤恨,同仁也替陈登云害怕,皇上最终把奏疏留在宫中没有下达。很久以后,他上疏弹劾吏部尚书陆光祖,又奏告贬谪四川提学副使冯时可,奏告罢免应天巡抚李涞、顺天巡抚王致祥,又弹劾礼部侍郎韩世能、尚书罗万化、南京太仆卿徐用检。朝廷大官都害怕他。当初,恰好考查选拔科道官,陈登云于是上疏说:“近年谏官,壬午年以前害怕淫威,于是刚正变得柔顺;壬午年以后拘于情面,正直变为谄媚。其中莫非没有刚正人,但禁不住抵触排挤,大多无法安身。第15页二十年来,因刚强正直提升为朝中大臣,一百人中也只有一两个罢了。背着朝廷,培植党羽,追求贪欲摇尾乞怜,像所谓‘七豺’‘八狗’之类,谏官反而占了二分之一。谏官是为天下主持是非,而使人轻视欺侮到这种地步,怎能希望他不顾情面公正执法,为国家除掉大奸、毁灭大害呢!与其误用而贬退他,不如在开始举荐时慎重。”因而分条列举数件事献给皇上。出朝巡察河南。当地发生大饥荒,人相互吞食。副使崔应麟见到百姓吃湖泽中雁粪,便装入袋中给陈登云看,登云随即送至朝廷。皇上马上派遣寺丞锺化民携带国库钱财赈恤百姓。陈登云屡次巡视地方,裁断事情严厉。因为久居此官应该提升为京官,却屡次搁浅,于是他称病归家。很快就逝世了。第16页【原创迁移·文化常识】以下对文中词语相关内容讲解,不正确一项是(

)A.东宫是太子所居之宫,以后又能够借指太子,这与中宫又可借指皇后是一样道理。B.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取嫡长子继承制。C.礼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仪式事务与学校、科举等事务,长官为礼部侍郞。D.壬午是壬午年,古代惯用天干地支法纪年,也用此法纪月、纪日。解析C项,礼部长官为尚书,不是侍郞。答案C第17页【教材联想·举一反三】以下对古代文化常识讲解,不正确一项是(

)A.“晋侯秦伯”称呼是源于周朝分封爵位,晋国是侯爵,秦国是伯爵,所以叫晋侯秦伯。(《烛之武退秦师》)B.“变徵”与“羽”都是古代音律音阶,只不过“变徵”是角、徵二音之间靠近徵音声音,声音悲凉。(《荆轲刺秦王》)C.“足下”是称对方敬辞。下称谓上,或同辈相当,都用“足下”,意为“您”。(《鸿门宴》)D.《诗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诗歌总集。《诗经》共有诗歌305首,所以又称《诗三百》,传说是由孔子采集而来。(《〈诗经〉二首》)第18页解析本题从文学文化常识角度设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知识把握。D项,“传说是由孔子采集而来”错误,应为“孔子曾编辑整理过《诗经》”。答案D第19页高考文言文阅读对古代文化常识考查有什么特点?古代文化常识考查,是、年新增题型,从题目考查内容来看,考查重点侧重于古代日常生活主要和常见文化常识,比如,字、号、谥号等名词称谓,嗣位等专有称谓。所以在复习时要重视古代文化常识了解与积累。在如今重视传统文化大背景下,年全国考试纲领在“古诗文阅读”部分专门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古代文化常识”考查内容。第20页考点一明确古代文化常识考查内容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内容非常广泛,但高考考查重点是与主要文学作品相关内容。详细来看,高考考查古代文化常识主要有以下几类:称谓姓名、官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常识、礼俗常识、衣饰器物、历法刑罚、古代音乐等。第21页【典例】

(·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第22页(节选自《宋史·孙傅传》)第23页【真题演练】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讲解,不正确一项是(

)(3分)A.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用成为进士。B.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取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C.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人,有时也可指其它儿子。第24页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文学常识。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人,不能指其它儿子。答案D第25页【原创迁移·文化常识】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讲解,不正确一项是(

)A.迁,调动官职,包含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B.礼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官全国仪式、科举、学校、土地户口等事宜。C.靖康元年,采取是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今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D.谥,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称号叫谥号。第26页解析B项,“土地户口”错误,不是礼部掌管内容,而是户部掌管内容。答案B第27页【参考译文】孙傅,字伯野,是海州人。考中了进士,被任命为礼部员外郎。当初,蔡翛是尚书,孙傅向他陈说天下大事,劝他尽快有所改变,不然一定失败。蔡翛没有采纳他提议。(孙傅)升至中书舍人。宣和末年,高丽入朝进贡,高丽使者经过地方,官府征调民夫建造船只,引发骚动,用度又颇多。孙傅上书说:“滥用民力妨碍农事,却对中国没有丝毫好处。”宰相认为他言论和苏轼一样,上奏把他贬谪到蕲州。给事中许翰认为,孙傅观点虽偶然与苏轼相同,意思也没有别,是依凭职责议论时事,可是责罚他就错了,许翰也被免去官职。靖康元年,孙傅被征召为给事中,升任兵部尚书。上奏折请求恢复祖宗第28页法度制度,钦宗问他为何,孙傅说:“祖宗法度对百姓有好处,熙、丰年间法度对国家有好处,崇、观年间法度对奸恶人有好处。”当初人称他话是名言。十一月,被授予尚书右丞,很快改任同知枢密院。金人围攻都城,孙傅日夜亲自迎着箭雨飞石防御。金兵分四路呼叫着进攻,宋军失败后退,掉到护龙河里,河里填满尸体,城门也急忙关闭。这一天,金兵最终攻进城里。第二年正月,钦宗到金兵元帅营中,让孙傅辅佐太子留守京城,依然兼任少傅。钦宗二十天没有回来,孙傅屡次写信请求钦宗回来。等到废除钦宗另立皇帝檄文到来,孙傅大声恸哭说:“我只知道我君王能够在中国称帝而已,假如另立异姓,我将为此而死。”金人前来索要太上皇、第29页皇后、各位王爷、嫔妃、公主,孙傅留下太子不让前往。密谋把太子藏到民间,另外找两个外貌像宦官人杀掉,同时杀了十几个死刑犯,拿着这些人脑袋送给金人,坑骗金人说:“宦官打算把太子秘密送出,都城里人争相斗杀宦官,误伤了太子。于是带兵讨伐平定叛乱,杀了作乱人来献给你们。假如不停顿索求,太子就会自杀。”过了五天,没有愿意负担藏匿太子这件事人。孙傅说:“我是太子傅,应该和太子同生共死。金人即使没有点名要我,我却应该与太子同去,求见两名首领当面指责他们,或许有成功可能。”于是跟随太子出城。守门金兵说:“金人想得到是太子,留守何须参加呢?”孙傅说:“我是宋大臣,而且是太子傅,应该跟太子一起死。”这天晚上,住在城门下;第二天,金人带他们离开。第二年二月,死在北廷。绍兴年间,被追赠为开府仪同三司,赠谥号为忠定。第30页对文化常识考查,大多停留在识记层面上。所以,掌握一些识记技巧对应考是十分必要。惯用方法有以下两种方法:

一、分类串记法高考对古代文化常识考查多包括思想文化(诸子百家代表人物或著作)、古典文学(文学流派、作家、作品)、姓名称谓(姓名字号、亲属称谓等)、礼制官制、天文历法(天文学名词、历法)、地理交通(地理名词、交通工具)、建筑(住宅布局及名称)和科举制度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学习中关注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经过查找资料等方法,分类积累并串记相关文化常识。考点二古代文化常识分类记忆方法第31页(一)与政事相关惯用词语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政事,实施一定政策,会引发各方不一样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比如:1.诣:到,去。2.劝:①勉励,奖励;②受到勉励、奖励。3.课:考评、督促、征收。4.风、化:教育感化。5.按、案:巡视,巡行;考查,核实,查明。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第32页7.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处罚意义词语。8.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9.多:赞扬,观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10.少:批评,轻视,看不起。这是一些常见单音动词。我们基本能够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第33页(二)与官职相关惯用词语(参考本节“知识清单”)这类词语较多,包括到官职称谓、变动,它们后面常带表示官职或地点专有名词,这给我们了解带来了方便。更主要是,官职变动尤其是主观情绪显著降职和升职,往往是我们推断翻译主人公行为、事件中生难字词主要依据。(三)与人物秉性、品行相关惯用词语耿(光明)、(仁)厚、(仁)矜、耿介、刚毅、周密、宽厚、正直、埂、鲠、骨鲠、鲠切、聪、慧、敏、木讷、佞(能说会道,引为巧言谄媚)、诈、阿谀、谄谗、谲(欺诈,玩弄伎俩)、狷介、行、德、操、节、清(廉)、淫(靡)、贪(浊)等。第34页(四)与科考学校相关惯用词语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庠、序、太学、博士、太傅(五)与水利粮食相关惯用词语水利:堤、决、溃、溢、涨、浇灌、涝、旱、堰、芜秽粮食:粟、黍、禾、谷、稻、菽、稼穑、耕耘、稔、熟、刈、籴、粜、廪、禀、府、荒、歉收、丰、饶、赡、足、给、佚(六)与食物饱饥俸禄等相关其它惯用词语食物:糗、馔、肴、膳、羞(馐)、蔬、果、脂膏饱饥:饱、饥、饿、馁、馑俸禄:俸、禄、秩、饷第35页布匹: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绸、罗、缎、绮、纱、绦、缟、缣、缯、蚕、桑穿戴:纨绔、布衣、履、绶、冠、冕、巾、弱冠、免冠、带房舍:宇、舍、馆、宅、第、邸、庑、屋桌床:案、几、床、榻违反:牾、忤、逆、倍(背)揭露:劾、讦、揭、擿害怕:畏、惧、惮、慑、骇、患嫉恨:恶、厌、憎、贬、衔、怨、患、疾、恨、怒、诅诬陷:中、谮、诬朝见:朝、觐第36页京城:禁、阙、畿、京、京畿皇帝:上、帝、祚、践祚、登基、用事、朕、孤、寡人、御、诏、召、诰、(驾)幸、膳、对策、轮对、奏、表、疏说话:曰、云、谓、诏、诰、告、敕、白、陈、对、语、谕、喻、晓、辩、问、谢、折、诘、诉、咨(谘)劝说:说、劝、规、讽、讥、谤、谏责备:过、责、咎、诛、让、谴、尤、折宽容:容、贷、恕、宽刑罚:辟、大辟、髡、笞、磔、刖、族、杖、流、赭衣、械造访:造、过、访、谒(见)、顾告别:辞、别、谢马匹:马、驹、厩、策、羁、縻、辔、逸、驭、御、驾、辕、辙第37页行动:步、趋、走、遁、亡、逃、徙、匿、逋死亡:(驾)崩、山陵崩、薨、卒、不禄、死、没(殁)、终、圆寂(七)值得重视特殊单音词1.狱:案件,案情;监狱:监管案件。2.脱:①副词,表推测,可能、或许;“事既未然,脱可免祸”。②连词,表假设,倘若、假如。3.第:①只,只是,只要;②科举考试或官员考评等级,如“高第”就是高等级。(单独“最”也可表示等级)4.独:若在疑问句中,表反问,莫非、怎么。“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样使用方法还有“宁”“顾”。第38页5.他:别,其它,另外。“又顾而之他”(《齐人有一妻一妾》)。(八)值得了解相关复音词1.下车:刚上任、刚到任。现有成语“下车伊始”。2.乞骸骨、请辞、告老、请归、乞归:辞官。3.用事:掌权,主管。4.视事:在任,在职;办公。5.听事:办公地方。6.逆旅:旅馆。7.部曲:私家军队。8.祖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