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配套练习全册_第1页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配套练习全册_第2页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配套练习全册_第3页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配套练习全册_第4页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配套练习全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高中数学兴修5配套练习

目录

第一章解三角形...............................................................................1

第1课时正弦定理(D..................................................................1

第2课时正弦定理(2)..................................................................2

第3课正弦定理(3)....................................................................3

第4课时余弦定理(1)..................................................................5

第5课时余弦定理(2)..................................................................6

第6课时余弦定理(3)..................................................................8

第9课时解」角形复习]................................................................13

第一章解三角形单元测试..................................................................15

参考答案.................................................................................19

第一章数列29

第1课时数列的概念及其通项公式.........................................................29

第2课时数列的概念及其通项公式.........................................................31

第3课时等差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33

第4课时等差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35

第5课时等差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36

第6课时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1).........................................................38

第7课时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2).........................................................39

第8课时等差数列的刖n项和(3)........................................................41

第9课时等比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42

第10课时等比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44

第11课时等比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45

第12课时等比数列的...................................................................47

前n项和(1)..............................................................................47

第13课时等比数列的...................................................................48

前n项和⑵..............................................................................48

第14课时等比数列的...................................................................50

前n项和(3)..............................................................................50

第15课时数列复习课练习(1)..............................................................52

第16课时数列复习课练习(2)..............................................................53

第一章数列答案57

第三章不等式................................................................................66

第1课不等关系.........................................................................66

第2课一元二次不等式(1)............................................................67

第3课一元二次不等式(2)............................................................69

第4课一元二次不等式(3).............................................................70

第5课一元二次不等式应用题....................................................71

第6课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73

第7课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74

第8课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76

第9课线性规划应用题..................................................................77

第10课基本不等式的证明(1).........................................................79

第11课基本不等式的证明(2)..........................................................80

第12课不等式的证明方法...............................................................82

第13课基本不等式的应用(1).............................................................83

第14课基本不等式的应用(2)..........................................................85

第15课直线的方程(3)................................................................86

第三章不等式基础检测..................................................................88

第三章不等式课时练习参考答案.........................................................92

本站资源汇总[优秀资源,值得收藏].........................................................100

第一章解三角形

第1课时正弦定理(1)

分层训练

1.满足a=4,A=45°,B=60°的AABC的边b的值为()

A26B273+2

CV3+1D2V3+1

2.△ABC中a=6,b=6-\/3>A=30°>则边c=()

A6B12C6或12D6有

3.在4ABC中,已知a=2,b=2收,

ZA=30°,则/B=

4.在4ABC中,h2=4a2sin2B,则/A=

5.在三角形ABC中,a、/?、c所对的角分别为A、B、C,且,一=—2—=—J

,贝!Iz^ABC是______二

sinBsinCsinA

角形。

6.已知△ABC中,A=—,a-3\/6,b=6,则8=

3

拓展延伸

7.已知在△ABC中,c=10,ZA=45°,

ZC=30°,求a,b和NB

8.在aABC中,b=V3>NB=60°,c=1>求a和NA、NC

第一章解三角形

第1页共102页

9.在aABC中,a=15,6=10,A=60°,CE、CF三等分/C,求CE、CF的长。

第2课时正弦定理(2)

分层训练

1.在AABC中,若sinA=2sin6-cosC,sin2/I=sin2B+sin2C,则△ABC的形状是()

A.直角三角形B。等腰或直角三角形C。等腰直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

2.在AABC中,已知NB=45°,c=142,b=—\则/人的值是()

3

A.15°B«75°Co105°Do75°或15°

3.在△ABC中,A=45°,B=60O,

.tz-b

则-----=_____________

a+b

4.在△ABC中,2h-a+c,MdcosA+cosC-cosAcosC+—sinAsinC

3

5.已知A、B、C是一条直路上的三点,且AB=BC=lkm,从A点看塔M在北45°东,B点看塔M在正

东方向,在C点看塔M在南60°东,求塔M到这段路的最短距离。

第一章解三角形

第2页共102页

6.在△ABC中,已知cos2(——A)+cosA=—,且b+cnj^a,求cos----

242

7.在aABC中,2tq=—巴"—且cos2C+cosC=l-cos(A—B),试判别其形状。

asin8-sinA

sin(A-B)2c-h4B+C

8.在△ABC中,----------=,求cos

sin(A+8)2c------------2

拓展延伸

9.已知a、b、c是aABC中NA、ZB./C的对边,S是4ABC的面积,若a=4,b=5,S=543,求c

的长度。

第3课正弦定理(3)

分层训练

1.在aABC中,A:B:C=3:1:2,贝lj

a:b:c=()

A.1:2:3B.3:2:1C.1:V3:2D.2:1:V3

第一章解三角形

第3页共102页

2.在△ABC中,若A=30°,a=8,b=8超,则等于()

A.326B.1673

C.32百或166D.12A/3

3.根据下列条件,判断三角形解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A.。=8,8=16,A=30°,有两解

B.a=18,8=20,A—60,有一解

C.a=5,b=2,A=90°,无解D.a=30,b=25,4=150°,有一解

abc

4.在AABC中,若-----=------=------,则A4BC是()

cosAcos5cosC

A直角三角形6.等边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

7F

5.ZV18C中,A=—,8c=3,A48C的周长为

3一

6.一飞机沿水平方向飞行,在位置A处测得正前下方地面目标C的俯角为30°,向前飞行了10000米,

到达位置B时测得正前下方地面目标C的俯角为75°,这时飞机与地面目标的距离为米.

44

7.在aABC中,4为最小角,C为最大角,已知cos(2A+C)=-—,sinB=_,则cos2(8+G=。

35

8.在aABC中,改口tan(A+B)=l,且最长边为l,tanA>tanB,tanB=-,求角C的大小及△回(:最短边的长.

3

拓展延伸

9.在海岛4上有一座海拔1千米的山,山顶设有一个观察站P,上午11时,测得一轮船在岛北30°东,

俯角为30°的8处,到11时10分又测得该船在岛北60°西、俯角为60°的C处。

(1)求船的航行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

(2)又经过一段时间后,船到达海岛的正西方向的。处,问此时船距岛A有多远?

第一章解三角形

第4页共102页

10.在正三角形48C的边AB、AC上分别取Q、E两点,使沿线段。E折叠三角形时,顶点A正好落在边

8C上,在这种情况下,若要使A£>最小,求AQ:AB的值,

第4课时余弦定理(1)

分层训练

1.在AABC中,若=/+<?+bc,

则NA=()

A30°B60°C120°D150°

2.三角形三边的比为2:3:4,则三角形的形状为()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D都有可能

3.在△ABC中,cosA=-,a=73,则次?的最大值为()

3

/-9

A2BV3C3D-

4

4.在AABC的三内角A、B、C的对应边分别为a,b,c,当+022/+“c时,角B的取值范围

为______

5.Z^ABC中,若

(b+c):(c+a):(a+6)=4:5:6,

则AABC的最小内角为(精确到1°)—

6.在aABC中,sinA:sinB:sinC=2:3:4,则B的余弦值为“

7.△ABC中,BC=10,周长为25,则cosA的最小值是。

8.在△ABC中,已知A>B>C,且4=2C,b=4,a+c=8,求a,c的长。

9.女阁在四边形ABCD中,已知AD±CD,AD=10,AB=14,ZBDA=60°,Z

BCD=135°,求BC的长。

第一章解三角形

第5页共102页

拓展延伸

10.在AABC中,若已知三边为连续正整数,最大角为钝角。(1)求最大角;(2)求以此最大角为内角,

夹此角两边之和为4的平行四边形的最大面积。

11.已知AABC中,28=A+C,b2=ac,证明:AABC为等边三角形。

第5课时余弦定理(2)

分层训练

1.在△ABC中,若J^a=2/?sia4,则8为()

7t7i兀32兀7—5%

A.B.—C.一或——D.一或一

63366

2.AABC中,NA、NB的对边分别为a、b,a=56=4,且/A=60°,那么满足条件的

△ABC()

A.有」个解B.有两个解

C.无解D.不能确定

3.AABC的内角A满足sinA+cosA>0,且tanA-sinA<0,则A的取值范围是()

r

4.关于x的方程V-x-cosA-cosB-cos?—=0有一个根为1,则△48C一定是()

2

A.直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

5.在AABC中,如果4sinA+2cosB=l,2sin8+4cosA=3石,则NC的大小为()

A.30°B.150°

C.30°或150°0.60°或120°

第一章解三角形

第6页共102页

6.已知A48c中,NAC8=90°,BC=3,AC=4,P是45的动点,则点P到AC,8c距离的乘积的最大值

7.在A48c中,若sin2B+sin2C=sin2/I+sinBsinC,且AC•48=4,则A4BC的面积等于

8.在AA8C中,有下列关系:

①sinA>sin8②cosAccos8③sin2A>sin28④cos2A<cos28

其中可作为A>B充要条件的是(把正确的序号都填上)

拓展延伸

9.自动卸货汽车的车箱采用液压机构,设计时需要计算油泵顶杆BC的长度(如图).已知车箱的最大仰

角为60°,油泵顶点B与车箱支点A之间的距离为1.95m,AB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6°20',

AC长为1.40m,试计算BC的长(精确到0.01m).

10.如图,我炮兵阵地位于A处,两观察所分别设于C,D,已知△ACD为边长等于a的正三角形.当

目标出现于B时,测得NCDB=45°,NBCD=75°,试求炮击目标的距离AB.

B

A

【师生互动】

学生质疑

教师释疑

第一章解三角形

第7页共102页

第6课时余弦定理(3)

分层训练

1.1.从4处望8处的仰角为。,从8处望{处的俯角为。,则。、万的关系为()

A.a>£B.£

C.a+£=90°D.a+£=180°

2.如图,为了测量障碍物两测A、B间的距离,给定下列四组数据,测量时应当用数据()

A.a、A、BB.a、B、A

C.A、B、YD.a、6、B

3.海上有4、6两个小岛相距10海里,从/岛望。岛和6岛成60。的视角,从8岛望。岛和/岛成75。

的视角,则氏C间的距离是()

B.盛海里

A.10百海里

3

C.5、回海里D.5痴海里

4.一船向正北航行,看见正西方向有相距10海里的两个灯塔恰好与它在一条直线上,继续航行半小时后,

看见一灯塔在船的南60°西,另一灯塔在船的南75°西,则这只船的速度是每小时()

A.5海里B.5百海里

C.10海里D.10Q海里

5..某舰艇在A处测得遇险渔船在北偏东45°距离为10海里的C处,此时得知,该渔船沿北偏东105°

方向,以每小时9海里/小时的速度向一小岛靠近,舰艇时速21海里,则舰艇到达渔船的最短时间是

6.我舰在敌岛4南50°西相距12nmile的B处,发现敌舰正由岛沿北10°西的方向以10nmile/h的速

度航行,我舰要用2小时追上敌舰,则需要速度的大小为nmile/h

7.台风中心从A地以20km/h的速度向东北方向移动,离台风中心30km内的地区为危险区,城市B在A

的正东40km处,B城市处于危险区内的时间为

8.设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内x轴、y轴正方向上两个单位向量,且

布=41-2£元=71+4£通=33+6小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

拓展延伸

9.在4ABC中,已知2a=b+c,sin2A=sinBsinC,试判断AABC的形状.

10.在某海滨城市附近海面有一台风,据检测,当前分风中心位于城市0(如图)的东偏南8(6=arccos^-)

第一章解三角形

第8页共102页

方向300km的海面P处,并以20km/h的速度向西偏北45°的方向移动,台风侵袭的范围为圆形区域,

当前半径为60km,并以10km/h的速度不断增加,问几小时后该城市开始受到台风的侵袭。

第7课时正余弦定理的应用(1)

分层训练

1.在/ABC中,(4+6)2=,2+4/?,则/c=()

A60°B30°

C120°D60°或120°

2.在/ABC中,如果给定。之tanA=/tanB,则/ABC为()

A等边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D等腰或直角三角形

3.已知锐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3、X,则x的取值范围是

4.在/ABC中,a=(J5-l),NC=30°,则NA=

5.在/ABC中,ZA=2ZB,且2。=3b,c=2,贝b=__(精确到0.1)。

6.在/ABC中,若a+c=j2。,求tan—tan一的值。

22

拓展延伸

7.在/ABC中,已知tanA=',tan5=-,试求最长边与最短边的比。

23

第一章解三角形

第9页共102页

8.如果•个三角形的三边是连续的三个自然数,求所有这些三角形中的最大角的度数(精确到0.1°

第8课时正余弦定理的应用(2)

分层训练

1.已知山顶有一座高为30m的铁塔,在塔底测得山下A点处的俯角为30°,在塔顶测得A点处的俯角为

32°,则山相对于A点的水平高度为(精确到1m)()

A252mB181mC327mD397m

2.一只汽球在2250m的高空飞行,汽球上的工作人员测得前方一座山顶上A点处的俯角为18°,汽球水

平向前飞行了2000m后,又测得A点处的俯角为82°,则山的高度为(精确到Im)()

A1988B2096C3125D2451

3.一飞艇在8000m的高空飞行,发现前下方地面有一大型神秘建筑,测得该建筑前后的俯角分别为31°

和27°,则建筑物前后的长为(精确到1m)

4.已知轮船A和轮船B同时离开C岛,A向北偏东25°方向,B向西偏北20°方向,若A的航行速度为

3

25nmile/h,B的速度是A的倍,问:过了三小时,,A、B的距离是—

5.一颗卫星探测器到达X星球的入射角(与星球表面的垂直线所成的角)是60°,如果它的入射速度是v,

在X星球引力作用下的速度是‘V,求它此刻实际运行的方向和速度。

2

第一章解三角形

第10页共102页

6.某人家住五楼,他家后面有一座电视塔,他测得电视塔底的俯角为15°,塔顶的仰角为75°,如果他家

离地面的高度为15m,求电视塔的高。

7.一位登山者在山脚下测得山顶的仰角为45°,他沿30°的斜坡向上直行了200m,此时,他又测得山顶的

仰角为60°,求山的高(精确到1m)。

第一章解三角形

第11页共102页

拓展延伸

8.在上海浦西要测浦东两建筑物A、B之间的距离,在外滩取两点C、D,测得NACD=47°,ZADC=125°,

ZBDC=60°,ZBCD=110°,CD=70m,试求A、B间的距离。

9.已知阿中三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b、c,且〃+c=

(1)求tan&tanC的值。

22

(2)求证:2cotO=cotJ+cotC

2

第一章解三角形

第12页共102页

第9课时解三角形复习课

【分层训练】

1、AABC中,a=l,b=有,NA=30°,则NB等于()()

A.60°B.60°或120°

C.30°或150°D.120°

2、符合下列条件的三角形有且只有一个的是()

A.a=1,b=2,c=3

B.a=l,b=V2,ZA=30°

C.a=l,b=2,ZA=100°

C.b=c=l,ZB=45°

3、在锐角三角形ABC中,有()

A.cosA>sinB且cosB>sinAB.cosAvsinB且cosBvsinA

C.cosA>sinB且cosB<sinA

D.cosA<sinB且cosB>sinA

4、若(a+b+c)(b+c—a)=3abc,且sinA=2sinBcosC,那么AABC是()

A.直角三角形B.等边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

5、两灯塔A,B与海洋观察站C的距离都等于a(km),灯塔A在C北偏东30°,B在C南偏东60°,则A,B

之间的相距()()

A.a(km)B.百a(km)

C.V2a(km)D.2a(km)

7

6、A为AABC的一个内角,且sinA+cosA=—,则△ABC是三角形.

12

7、在AABC中,A=60°,c:b=8:5,内切圆的面积为12页,则外接圆的半径为.

第一章解三角形

第13页共102页

8、在△ABC中,a=5,b=4,cos(A-B)=一,则cosC=

32

【拓展延伸】

9、在△ABC中,求分别满足下列条件的三角形形状:

①B=60。,b2=ac;②b?tanA=a2tanB;

_sinA+sinB

③sinC=--------------

cosA+cosB

④(a2—b2)sin(A+B)=(a2+b2)sin(A—B).

10、海岛O上有一座海拨1000米的山,山顶上设有一个观察站A,上午11时,测得一轮船在岛

北60°东C处,俯角30°,11时10分,又测得该船在岛的北60°西B处,俯角60°.

①这船的速度每小时多少千米?

②如果船的航速不变,它何时到达岛的正西方向?此时所在点E离岛多少千米?

第一章解三角形

第14页共102页

【师生互动】

学生质疑

教师释疑

第一章解三角形单元测试

基础检测

1.在4ABC中,A:B:C=3:1:2,贝Ua:。:c=()A.1:2:3

B.3:2:1

C.1:73:2D.2:1:V3

2.在AABC中,若BC=5,CA=7,AB=8,则AABC的最大角与最小角之和是()

A.90°B.120C.135°D.150°

3.在△ABC中,若4=30°,a=8,b=8底则S刖8c等于()

A.3273B.16^

C.326或166D.1273

4.若三条线段的长分别为7、8、9,则用这三条线段()

A.能组成直角三角形

B.能组成锐角三角形

C.能组成钝角三角形

D.不能组成三角形

5.根据下列条件,判断三角形解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A.a=8,8=16,A=30°,有两解

第一章解三角形

第15页共102页

B.a=18,〃=20,A=60",有解

C.a-5,b-2,A—90°»无解

D.a=30,b-25,A-150,有一■解

6.一飞机沿水平方向飞行,在位置A处测得正前下方地面目标C的俯角为30°,向前飞行了10000米,

到达位置B时测得正前下方地面目标C的俯角为75°,这时飞机与地面目标的距离为米.

7.在aABC中,在下列表达式中恒为定值的是.

①sin(A+8)—sinC

②cos(B+C)+cos/l

.A+BC

③sin-------cos一

22

A+BC

④tan------tan——

22

8.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已知AB=1,AD=2,ABAD=\,贝”ACI=

9.在aABC中,已知AB=2,/C=50°,当/B=时,BC的长取得最大值.

10.在△ABC中,已知2a=b+c,sin2A-sinBsinC,则△ABC的形状是

11.在△ABC中,a<b<c,5=60°,面积为106cn?,周长为20cm,求此三角形的各边长.

12.在△ABC中,已知(sinA+sinB+sinC)(sinA+sinB-sinC)=3,a<b,且

dicosA+/?cosB=ccosC,求△ABC的各内角的大小.

13.已知△ABC中,2、/5(sin24—sin2c)=(a—b)sin8,△ABC的外接圆半径为J5.

第一章解三角形

第16页共102页

(1)求角C;⑵求△ABC的面积的最大值.

14.如图,一人在C地看到建筑物A在正北方向,另一建筑物B在北偏西45°方向,此人向北偏西75°

方向前进J而km到达D,看到A在他的北偏东45°方向,B在其的北偏东75°方向,试求这两座建筑

物之间的距离.

第一章解三角形

第17页共102页

选修检测

15.在△ABC中,若V3Q=2bsinA,则B为)

7t_2乃H_(_、5乃

C.一或——D.一或——

3366

16.AABC/A、/B的对边分别为“、b,。=5,6=4,且/A=60°,那么满足条件的AABCl)

A.有一个解B.有两个解

C.无解D.不能确定

17.ZXABC的内角A满足sinA+cosA>0,且tanA—sinA<0,则A的取值范围是()

,乃、,71兀、

A.(0,1)B.(一,一)

442

n3,37、

C.(—,—7t)D.(--->7C)

244

r

18.关于x的方程x?-x-cosA-cosB-cos?—=0有一个根为1,则△ABC一定是()

2

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19.在△ABC中,B=6O',b=7«,a=14,则4=;

7

20.在AABC中,已知AB=4,AC=7,BC边的中线力。=一,那么BC=

2

21.在△ABC中,A=60。,。=1,面积为J5,贝U---a+b+c-----=_____________;

sinA+sin3+sinC

22.在锐角△48C中,已知A=2B,则的应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b

23.在△ABC中,已知b=应,c=L2=45°,求a,A,C.

第一章解三角形

第18页共102页

,3

10.A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从=ac,cosB=-.

4

(I)求」一+」一的值;

tanAtanC

(II)设以・就=±求a+c的值。

2

参考答案

第1课时正弦定理(1)

1.A2.C3.45°或135°4.30°或150°5.笠边6.—

7.解:由正弦定理知:a=-^-sinA=10--sin45°=1072,

sinCsin30°

第一章解三角形

第19页共102页

8=180°-A—C=105°nb=——・sin8=-^1r-sinlO5°=5«+5人

sinAsin45°

c\\

8.解:由正弦定理知:sinC=-sinB=^-sin600=-

b62

解得C=30°或150°,因为A+B+C=180°,所以C=150°不合题意,舍去。

从而有A=90°,a-yjb2+c2=2。

9.解:如图,

sin8=^•sinA=四n8a36°nC=84°nNACE=ZECF=ZFCB=28°

a3

h10

CE=•sinA•sin60°®8.7

sinZAECsin960

a15

CF•sin6=•sin36°®10.2

sinNBFCsin120°

第2课时正弦定理(2)

1C2D3276-54[(提示:由2b=a+c知2sinBsinA+sinC

n2cos4±C=cosA二C,再将原式化简即可。)

22

5.解:易知,ZBMA=45°,ZCMB=30°«

1AM

在aABM中

sin45°sinN。

1CM

在△BCM中,

sin30°sinO—。)B9M

45

CM=41AM,又NCMA=450+30°=75°,A

...22=CM2+AM2—2.CM•AMcos75°o2h=CM•AMsin75°,:.h="+

13

答:塔M到路的最短距离为7+5也km

13

,,1一cos2A5口口1八

6.解:由己知,-------+cosA=—,即cos22AA—cosA+—=0,

244

I冗3

.".cosA=—A=—b+c=V3a.•.由正弦定理得:sinB+sinC=V3sinA=—

232

第一章解三角形

用20页共102页

B+CB-C3B-C3

2sin-----cos------=—cos------=—

22222

-&b+asin8h

7.解:由已知---=------------=-----,:.bf"2一a=ab①

asinB-sin/1b-a

XcosC+cos(A一B)=1-cos2C,即cos(A-B)-cos(A+8)=2sin2C。

亦即2sinAsin8=2sin?C,lab=2c2②

由①、②,b2-a2=c2,该三角形为Rt4

A■+.sin(A-B)2c-h.hh.sin(A-B)

8.解:在aABC中,-------=-----=1——=>一=1------------,n即n:

sin(71+B)2c2c2csin(A+B)

sinB_sin(A+B)—sin(A-B)_2cosAsinB=以拈A_1

2sinCsin(A+8)sinC4

9.解: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

S--aftsinC=—-4-5-sinC=58nsinC=

222

22

ncosC-±—=>c=y/a+b—2abcosC-A/16+25±2-4-5--.c=V^T或

2V2

第3课时正弦定理(3)

l.D2.C3.D4.B

5.6si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