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1章地球的运动第2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3课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2025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1章地球的运动第2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3课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2025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1章地球的运动第2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3课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2025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1章地球的运动第2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3课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2025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1章地球的运动第2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3课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3课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1.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2.说明四季和五带的形成及其划分方法。知能提升•探新知1.太阳高度及正午太阳高度知识点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2.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降低。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纬度变化如下图所示。春、秋分日: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表现为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降低,南北两极点正午太阳高度为0°。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降低,北极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23°26′。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降低,南极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23°26′。3.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同一地点,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作有规律的变化。其数值具有“来增去减”的特点,即直射点向本地所在纬线移来,则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移去则减小。如下图所示:[方法技巧](1)“远小近大”:距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距离越近,则越大。(2)“来增去减”:太阳直射点向本地所在纬线移来,则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移去则减小。(3)“同线相等”:同一纬线上,同一日正午太阳高度相等。(4)“对称规律”:以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为对称轴,南北对称的两条纬线,正午太阳高度相等。如下图所示:4.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1)公式:H=90°-两点纬度差。(2)说明:H:观测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两点:太阳直射点、观测点。纬度差:若两点同在南半球或北半球,用高纬度减去低纬度;若两点分属于南、北半球,将两点的纬度相加求和。如图所示:当太阳直射B点(10°N)时,A点(30°N)正午太阳高度:HA=90°-(30°-10°)=70°当太阳直射B点(10°N)时,C点(23°26′S)正午太阳高度:HC=90°-(10°+23°26′)=56°34′5.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1)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2)确定房屋的朝向。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因此房屋坐北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因此房屋坐南朝北。(3)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日影越长,且日影方向背向太阳。

(4)计算楼距。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建楼房时,为保证一楼全年均有阳光照到,两楼之间的最短距离与楼高的关系如下图所示(H为冬至日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L应大于等于h·cotH。(5)计算太阳能热水器安装角度。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板要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调整角度,集热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应等于当天正午太阳高度的余角。如下图所示,α+h=90°时效果最佳。[方法技巧]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1)赤道地区和南、北两极地区的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均为23°26′。(2)0°到南、北纬23°26′之间的地区(或热带地区),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从23°26′增大到46°52′。(3)南、北纬23°26′到南、北纬66°34′之间的地区(或南、北温带),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均为46°52′。(4)南、北纬66°34′至极点之间的地区(或南、北寒带),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从46°52′减小到23°26′。问题探究材料一冲着小区楼房间距有50m、小区绿化率为50%的宣传广告,某市一些市民先后购买了位于曹家渡的静安丽舍——恒辉阁商品房。岂料两年后开发商改变建筑方案,楼房的间距仅为30.4m。为此,该小区的38户业主们将开发商告上法庭。材料二我国房地产开发商,为了节约土地投资成本,使楼间距越来越小,许多地区出现了牵手楼,如图:阅读上述材料,探究以下问题。(1)小区业主为什么这么重视楼间距问题?(2)楼高与楼间距不变的情况下,底层业主们采光条件最差的季节是哪一个?为什么?提示:(1)楼间距与太阳光照相关,在太阳高度一定的情况下楼间距的大小会影响到采光效果。(2)冬季。冬季正午太阳高度角在四季中最小,前楼的影子最长。跟踪训练五一期间,某学校(30°N,105°E)开展“探索时间奥秘——日晷模型的制作研究”活动。日晷由晷盘和晷针组成,晷针垂直于晷盘,晷盘与赤道面平行。下图示意某学生完成的作品。据此完成1~2题。1.为验证古人的计时方法,该学生制作的模型,其晷盘与底座的夹角为()A.75° B.30°C.60° D.23°26′2.当日,该学生把模型正确放置在操场空旷处,可观测到日影在晷盘上移动,推测日影在晷盘上的位置及移动方向()A.正面顺时针

B.正面逆时针C.背面顺时针

D.背面逆时针CA[解析]

第1题,由材料可知,“日晷由晷盘和晷针组成,晷针垂直于晷盘,晷盘与赤道面平行”,则晷针与地轴平行,指向北极星。所以晷针与地面的夹角等同于北极星的仰角(即当地的地理纬度),则晷盘与地面的夹角与当地地理纬度的互余,当地纬度为30°N,则,夹角=90°-30°=60°,C正确,A、B、D错。故选C。第2题,春分到秋分期间,太阳在天赤道的北侧运行,晷针的影子投向晷盘上方;从秋分到春分期间,太阳在天赤道的南侧运行,晷针的影子投向晷盘的下方。所以在春分以后看晷盘的正面;秋分以后看晷盘的背面。五一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故影子落在晷盘正面,太阳东升西落,方位由东北到正南到西北,影子由西南到正北到东南,随着时间推移,影子在盘面上顺时针移动,A正确,B、C、D错。故选A。我国《物权法》指出,住宅间距必须保证北面楼房底层窗台面日照时间不少于1小时(如下图)。据此完成3~4题。3.“日照时间不少于1小时”的日期指的是()A.春分日

B.夏至日C.秋分日

D.冬至日D4.按照采光要求,下列四个城市相邻同高楼房的间距最宽的应该是()A.北京(40°N) B.哈尔滨(45°N)C.广州(23°N) D.台州(29°N)[解析]

第3题,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北面楼房底层最易被南面的楼房遮住太阳光。第4题,冬至日时,选项中四个城市越靠北,楼房的影子越长,楼间距就越宽。B1.四季更替(1)成因知识点二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2)划分(以北半球为例)类型范围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天文四季过渡季节一年内白昼______、正午太阳高度____的季节过渡季节一年内白昼_____、正午太阳高度_____的季节气候四季3、4、5月_____________月________月_______________月最长最高最短最低6、7、89、10、1112、1、22.五带的划分[名师点拨]四季和五带的形成[拓展延伸]二十四节气(1)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与二十四节气图(2)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3)二十四节气的含义春季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即春季的开始夏季立夏夏季的开始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惊蛰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动物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春分昼夜平分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秋季立秋秋季的开始冬季立冬冬季的开始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小雪开始下雪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大雪降雪增多,地面可能积雪秋分昼夜平分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寒露露水已寒,将要结冰小寒气候开始寒冷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问题探究“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天地的大美、四时的序列、万物的枯荣,都是自然的伟力所致,非人为所能改变。西方人只有春夏秋冬,中国人却通过观天发明了二十四节气,从惊蛰到芒种,从霜降到大雪,24个如诗如画的名字串起了我们与众不同的四季。下列的诗句中带给了我们许多浪漫的意境:春至细雨如丝,杨花飞舞;夏则傍流水亭轩,赏芙蓉花开;秋来隔窗听雨,小扇扑萤;冬可踏绵柔雪地,聆暗香遁动。(1)诗句中描述的季节更替在我国的北方和南方,哪个表现更明显?(2)寒冬腊月,许多东北的老人愿意到海南三亚过冬,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1)在北方更明显。(2)海南三亚纬度较低,属于热带,冬季时气温较高。跟踪训练(2023·河北邯郸高一期中)读五带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1.下列地区四季变化最明显的是()A.热带

B.北温带C.北寒带

D.低纬度地区2.热带地区()A.无极昼极夜现象

B.无太阳直射现象C.气温季节变化大

D.可以看到极光BA[解析]

第1题,热带地区终年正午太阳高度大,气温高,全年皆夏,四季变化不明显;寒带地区终年正午太阳高度小,气温低,全年皆冬,四季变化不明显;位于中纬度地区的南北温带,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大,气温变化大,因而季节更替最明显。第2题,热带地区无极昼极夜现象,有太阳直射现象,终年高温,气温季节变化小,热带地区看不到极光,故选A。青岛地处约36°N,四季分明。读四季更替成因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图中甲、乙含义的判断,正确的是()A.甲表示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B.甲表示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C.乙表示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D.乙表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C4.青岛四季分明的原因是()①地处中纬度②正午太阳高度终年不变③昼夜长短季节变化较大④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同时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A.①②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③④D[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