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将进酒》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1页
古诗词诵读《将进酒》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2页
古诗词诵读《将进酒》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3页
古诗词诵读《将进酒》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4页
古诗词诵读《将进酒》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将进酒李白贰作品背景壹作者简介叁解题正音肆全文赏析目录作者简介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作品背景这首《将进酒》,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即安史之乱前四五年光景。当时唐玄宗耽于女色,先后将政事交给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官场一片黑暗,豪门贵族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社会腐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诗人对此极为不满,却又无力改变这种状况,只能借酒销愁,“但愿长醉不复醒”此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八年之久。由于受到排挤,李白离开长安,开始了以东鲁、梁国为中心的第一二次漫游。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应邀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他们登高畅饮,对酒当歌,畅抒满腔不平之情。此作就是他咏酒抒情的佳作。时间轴仗剑去国辞亲远游(725)奉召入京供奉翰林(742)奸佞当道赐金返还(744)嵩山与友畅饮作《将进酒》(752)第一次漫游第二次漫游解题《将进酒》将:请、愿之意。《诗经.卫风.氓》中有“将子无怒”旬。

乐府旧题,相当于“劝酒歌”。内容多写饮酒放歌时的情感。李白能跳出前人窠白,自创新意,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正音将(qiānɡ)进酒

主人何为(wéi)钟鼓馔(zhuàn)玉

烹(pēnɡ)羊宰牛金樽(zūn)

劲须沽(ɡū)取恣(zì)欢谑(xuè)

岑(cén)夫子还(huán)复来

千金裘(qiú)全文赏析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你难道没有看见吗?那黄河之水犹如从天上倾泻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从来不会再往回流。你难道没有看见,在高堂上面对明镜,深沉悲叹那一头白发?早晨还是青丝到了傍晚却变得如雪一般。赏析夸张、比兴颍阳去黄河不远,登高纵目,故借以起兴。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这是空间上的夸张。紧接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二句是时间范畴的夸张。雄壮永恒的黄河如此,人生更渺小短暂,仿佛朝夕之间。开头四句,虽豪壮,但豪壮中令人顿生悲凉。人生得意时要尽情享受欢乐,不要让金杯空对皎洁的明月。天造就了我成材必定会有用,即使散尽黄金也还会再得到,煮羊宰牛姑且尽情享受欢乐,一气喝他三百杯也不要嫌多。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赏析感情由感伤转为欢乐,这几句诗显得豪气十足,对未来也充满了信心。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听。岑夫子啊,丹丘生啊,快喝酒啊,不要停啊。我为在坐各位朋友高歌一曲,请你们一定要侧耳细细倾听。赏析

这一句作用在点染。“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几个短句忽加入,不但使诗歌节奏富于变化,而且写来逼肖席上声口。既是生逢知己,又是酒逢对手,不但“忘形到尔汝”,诗人甚而忘却是在写诗,笔下之诗似乎还原为生活,他还要“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玉帛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钟乐美食这样的富贵不稀罕,我愿永远沉醉酒中不愿清醒。圣者仁人自古就寂然悄无声,只有那善饮的人才留下美名。当年陈王曹植平乐观摆酒宴,一斗美酒值万钱他们开怀饮。赏析

“钟鼓馔玉”意即富贵生活(富贵人家吃饭时鸣钟列鼎,食物精美如玉),可诗人以为“不足贵”,并放言“但愿长醉不复醒”。诗情至此,便分明由欢快转而为愤激。表现了诗人的仕途艰难和郁郁不得志的感叹之情。指出“自古圣贤皆寂寞”,只有“饮者留名”千古,并以陈王曹植为例,抒发了诗人内心的不平。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主人你为什么说钱已经不多,你尽管端酒来让我陪朋友喝。管它名贵五花马还是狐皮裘,快叫侍儿拿去统统来换美酒,与你同饮来消融这万古长愁。赏析这一层写诗人要将一切价值昂贵之物都拿来“换美酒”真是狂放到了极点。这是可信的,因为上文说过“千金散尽还复来”。这种狂放,从实质上看,是诗人的悲之重、欢之浓和愤激之深的集中表现。至此,再用“同销万古愁”来结束全诗,自有水到渠成探究本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请结合诗人情感发展的脉络作出具体分析。基调基调是指作品或文本整体的基本情感取向或态度,它体现了作品总的感情色彩情感发展脉络悲:时光流逝,青春易老欢:相聚畅饮,人生乐事。激愤:不必在意功名利禄狂放:痛饮狂歌,一销万古愁基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