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代数部分知识点总结_第1页
初中数学代数部分知识点总结_第2页
初中数学代数部分知识点总结_第3页
初中数学代数部分知识点总结_第4页
初中数学代数部分知识点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数知识点梳理一

一・实数的组成

正整数

f整数零

(有理数蟠驾再限小数或循环小数

I分数鳖?

实数«।负分数J

,无理数正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尢埋型〔负无理数

实数又可分为正实数,零,负实数

2.数轴: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数轴上的点与

实数---对应

二•相反数、绝对值、倒数

1.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回味相反数。数a的相反数是-a。

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零的相反数是零.性

质: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之和为0。

2.绝对值:表示点到原点的距离,数2的绝对值为

3.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非0实数a的倒数为1/a.O没

有倒数。

4.相反数是它本身的数只有0,;绝对值是它本身的数是非负数(0和

正数);倒数是它本身的数是±1.

三、平方根与立方根

1.平方根: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土麴a

的平方根记作一

(a>=0)

特性: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还是零。

负数没有平方根。

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也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零的算术平方根还是

零。

开平方: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2.立方根: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则称这个数为a立方根。数a

的立方根用后表示。

任何数都有立方根,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一个负数有一个负

的立方根,零的立方根是零。

开立方:求一个数的立方根(三次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

正确理解R、-石、士&、址iv_

a

V?=\\(«>0)场=aWJ-"

几个性质:、、、

四-实数的运算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a)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b)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相等时,取绝对值

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任何数与

零相加等于原数。

2.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a-bb)

3.乘法法则:

a)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零乘以任何

数都得零.

b)儿个不为0的有理数相乘,积得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

因数的个数为奇数时,积为负,为偶数,积为正

c)几个数相乘,只要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

4.有理数除法法则:

a)两个有理数相除(除数不为0)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

值相除。0除以任何非0实数都得0。

b)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5.有理数的乘方:

在an中,a叫底数,n叫指数

a)正数的任何次辱都是正数;负数的偶次幕是正数,奇次事是负数;

0的任何次事都是0

b)a°=l(a不等于0)

6.有理数的运算顺序:

a)同级运算,先左后右

b)混合运算,先算括号内的,再乘方、开方,接着算乘除,最后是

加减

五-实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1)数轴法:数轴上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总大于左边的点表示的数

2)比差法:若a-b>0则a>b;若a-b<0贝!Ja<b;若a-b=0则a=b

3)比商法:A.两个数均为正数时,a/b>l则a>b;a/b<l则a<bB.

两个数均为负数时,a/b>l则a<b;a/b〈l则a>bC.一正一负

时,正数,负数

4)平方法:a、b均为正数时,若a2>b2,则有a>b;均为负数时相

5)倒数法:两个实数,倒数大的反而小(不论正负)

代数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数与式

一、数的分类

正整数

整数零正有理数

r正实数

有理数负整数正无理数

实数'正分数或实数《零

分数《负有理数

负分数负实数

正无理数负无理数

无理数

负无理数

其中:有理数(即可比数)即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无理数即无限不循环小数。

二、数轴

(1)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2)实数<数轴上的点。

(3)利用数轴可比较数的大小,理解实数及其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

三、绝对值

(1)几何定义: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做同。

a(。〉0)

(2)代数定义:何=<0伍=0)

-CI(a<0)

四、相反数、倒数

(1)a、b互为相反数<=>a+b—0(或a=­b)

(2)a、b互为倒数oa,b—1(或a=—)。

b

五、几个非负数

(1)时20;

(2)a2>0;

(3)Va>0(心0)o

(4)若几个非负数之和为0,则这几个非负数也分别为0.

六、

(1)an叫做a的n次幕,其中,。叫底数,n叫指数。

(2)若x2=a(a20),则x叫做a的平方根,记做土瓦;算术平方根记做

(3)若x3=a,则x叫做a的立方根,记做〃\因此(后了=。

(4)算术平方根性质:

①(\[a)2—a(a20);

②7^=14;

③=(心0,匕/0);

[a_4a

④匕=不(心0,b>0)o

七、

关系互逆互逆互逆互逆互逆

运算加减乘除乘方开方平方开平方立方开立方

结果和差积商方根二次嘉平方根三次塞立方根

八、运算顺序:

1.同级:左一右

2.不同级:高一低(先乘方和开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3.有括号:里一外(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

九、运算律:

运算律加法乘法

交换律a+b=b+aab=ba

结合律(a+b)+c=Q+(b+c)(ab)c=Q(bc)

分配律[a+b]c=ac+bc

十、运算法则

①加法法则:

结果符号绝对值

两数就卜、

同号取原号相加

异号取“大”号相减

②减法法则:a—匕=。+(—h)

③乘法法则:

结果符号绝对值

两数疝嬴、

同号得正相乘

异号得负

④除法法则:a+b=aX-或

b

结果符号绝对值

两数温、

同号得正相除

异号得负

H—\a>0

①(・Q)2n+1=-Q2n+1

②(・Q)2n=Q2n

十二、有理式

'赦弋J单项式,次数、系数)

(1)有理式E[多项式(次数、项数)

分式

(2)乘法公式

平方差:(a+b)(a-b)=a2—b2

2

完全平方:(a±b)2=02±2ab+/7

(3)分式的基本性质:

aaxm/ET、工八、a+m八八、,,八

—=----(用于通分)=-----(用于约分)(mWO)

bhxmh-i-m

十三、整数指数籍

(1)零指数基Q"=1(aWO);负指数第a-n=5QWO,“为正整数);

(2)累的乘方:@aman=am+n(a>0,m、〃为整数);

②(Qm)n=amn(Q>0,m、n为整数);

③(ab)n=anbn(a>0,b>0,〃为整数)。

第二章方程与不等式

一、一元一次方程

(1)一元一次方程:变形后可化为ax=b(QWO)的形式,它的解为x=-。

a

(2)解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①去分母;②去括号;③移项;④合并同类项;⑤系数化为1。

二、一元二次方程

(1)一元二次方程:变形后可化为ax2+bx+c=0(aWO)的形式,

它的根为x—4ac(b2-4ac20),(即求根公

2a

式)。

(2)解二次方程的常用解法:①求根公式法;②因式分解法;③配方法。

(3)根的判别式:/=匕2—4QC

当。2—4ac>0时,方程有两个不等实数根;

当人一4ac=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实数根;

当62-4ac<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4)韦达定理:形如x2+px+q=0,当p2一4qe0时,设这个方程的两实数

根为Xi、X2,则有Xi+X2=­p,x>x?=qo

三、分式方程

(1)分式方程:分母中含未知数的有理方程。

(2)解分式方程的实质:去分母(两边乘方程中各分式的最简公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

来解。

(3)注意:有时会产生增根,必须验根。

四、二元一次方程组

(1)基本思路:通过“消元”,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来解。

(2)常用解法:①代入消元法;②加减消元法。

(3)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为坐标的点组成的图象是一条直线。

五、(1)不等式:用不等号(>,<,2,W,W)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

(2)不等式基本性质:

①如果a>b,那么a+c>b+c,a一c>b一c;

Hh

②如果Q>b,并且。>0,那么QC>bc,->-;

cc

Hh

③如果a>b,并且c<0,那么ac<bc,—<—。

cc

(3)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般步骤:①去分母;②去括号;③移项;④合并同类项;

⑤系数化为1(此步骤要注意不等号可能变方向)。

六、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设a<b)

①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b;

[x>b

②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a;

\x<h

③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b-,

[x<b

④不等式组无解。

\x>h

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梳理

1.定义:平面上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两条数轴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简称为直角

坐标系。

要求:画平面直角坐标系时,轴、y轴上的单位长度通常应相同,但在实际应用中,有

时会遇到取相同的单位长度有困难的情况,这时可灵活规定单位长度,但必须注意的是,

同一坐标轴上相同长度的线段表示的单位数量相同。

2.各个象限内点的特征:

第一象限:(+,+)点P(X,y)贝IIx>0,y>0;

第二象限:(一,+)点P(x,y),则x<0,y>0;

第三象限:(一,一)点P(x,y),则x<0,y<0;

第四象限:(+,一)点P(x,y)则x>0,y<0;

四个象限的特点:第一象限(正,正)第二象限(负,正),第三象限(负,负),

第四象限(正,负)

在x轴上:(x,0)点P(X,y),则y=0:

在x轴的正半轴:(+,0)点P(x,y),贝Ux>0,y=0;

在x轴的负半轴:(一,0)点P(x,y),贝Ijx<o,y=0;

在y轴匕(0,y)点P(x,y),则x=0;

在y轴的正半轴:(0,+)点P(x,y),则x=0,y>0;

在y轴的负半轴:(0,-)点P(x,y),则x=0,y<0;

坐标原点:(0,0)点P(x,y),则x=0,y=0;

3.点到坐标轴的距离:

点P(x,y)到x轴的距离为|y|,

到y轴的距离为|x|。

到坐标原点的距离为“+/(由勾股定理可得)

例2:已知:A(4,3),,C(3,0),求三角形ABC的面积.

例3:已知:A(l+2a,4a-5),且点A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求A点坐标.

4.中点与两点间的距离:

已知点A(x”y1),B(x2,y2)

两点AB距图为:AB=-元2)'+(Ni-乃厂

中点P的坐标为:(4产,咤区)

例4:已知:A(4,3).8(U),C(3,0),求三角形ABC的面积.

例题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多边形OABCDE的顶点坐标分别是。(0,0),

A(0,6),B(4,6),C(4,4),D(6,4),E(6,0).若直线1经过点M(2,

3),且将多边形OABCDE分割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直线1的函数表达式是

5.点的对称:

点P(m,n),关于x轴的对称点坐标是(m,—n),

关于y轴的对称点坐标是(一m,n)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坐标是(一m,-n)

例题6:点A(-l,2)关于y轴的对称点坐标是;点A关于原点的对称

点的坐标是。点A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例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l,2),8(4,4),在x轴上确定点C,使得

AC+BC最小.

6.平行线:

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特征:纵坐标相等;如直线PQ,P(m,〃)Q(p,〃)

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特征:横坐标相等;如直线PQ,P(〃?,〃)Q(〃?,p)

例8:已知点A(加一5,1),点B(4,m+1),且直线AB〃y轴,则机的值为多少?

7.象限角的平分线:

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相等,可记作:

点P(a,b)关于第一、三象限坐标轴夹角平分线的对称点坐标是(b,a)

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可记作:

点P(a,b)关于第二、四象限坐标轴夹角平分线的对称点坐标是(一b,-a)

例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尸(x,y)横、纵坐标相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

出点P的位置.

y

A

例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x,y)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在平面直角坐标

系中表示出点尸的位置.

y

A

例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x,y)横、纵坐标满足y=|x-l|,在平面直角坐

标系中表示出点P的位置.

8.点的平移: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x,y)向右平移a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a,

V);

将点(x,y)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a,y);

将点(x,y)向上平移b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y+b);

将点(x,y)向下平移b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y—b)«

注意:对一个图形进行平移,这个图形上所有点的坐标都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反过来,

从图形上点的坐标的加减变化,我们也可以看出对这个图形进行了怎样的平移。

平移口诀:"左+右一、上+下一"

例题12:将点P(-3,2)向下平移3个单位,向左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点Q(x,y),

贝Uxy=________

答案(-5,-1)

第三章函数

一、函数

(1)定义:设在某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的值

与之对应,那么就说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此时,也称y是x的函数。

(2)本质:----对应关系或多一对应关系。

有序实数对<..砥>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点

(3)表示方法: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

(4)自变量取值范围:

对于实际问题,自变量取值必须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对于纯数学问题,自变量取值必须保证函数关系式有意义:

①分式中,分母w0;

②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0;

③整式中,自变量取全体实数;

④混合运算式中,自变量取各解集的公共部份。

二、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

两函数的异同点

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

定义y=kx(k为常数,kWO)y=±(k为常数,k#O)

X

自变量取值范围全体实数x羊0

图象•直线双曲线

k<04

71^

k>0

k>0

关于原点对称

性质①过原点不过原点

性质②k>0,过第一、三象限(如上图)

k<0,过第二、四象限(如左上图)

增减性k>0y随x的增大而增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

k<0y随X的增大而减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二、一次函数(图象为直线)

(1)定义式:y=kx+b(k、b为常数,kWO);自变量取全体实数。

k>0k<0

①k>0,过第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

k<0,过第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

②b=0,图象过(0,0);

b>0,图象与轴的交点(0,b)在x轴上方;

b<0,图象与y轴的交点(0,b)在x轴下方。

三、二次函数(图象为抛物线)

(1)自变量取全体实数

一般式:y=ax2+bx+c[a,b、c为常数,aWO),其中(0,c)为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

顶点式:y=a(x—h)2+k(a、h、k为常数,aWO),其中(h,k)为抛物线顶点;

零点式:y—a(x~xi)(x~(a、Xi、X2为常数,aWO)其中(xi,0)、(X2,0)

为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xi、X2=一"±"2一4竺-4ac20)

2a

(2)性质:

h

①对称轴:x=——或x=6;

2a

de上zb4ac-h2、一八,、

②顶点:(———,-------)或(h,k);

2a4a

③最值:当X=-2时,y有最大(小)值,为小

2a4a

或当x=6时,y有最大(小)值,为k;

抛物线a>0a<0

开口方向向上向下

y

图象

rr

k

\.

1

h1V

增减性当xv-2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V一二b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2a2a

当x>一2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2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2a2a

第四章统计

一、基本概念

(1)普查与抽样调查、总体与个体

(2)样本与样本容量(无单位)

注明:当样本在总体中合适或具有典型性时,才可从局部结论推广到整体;

不同抽样数据有差异。

(3)频数与频率

频数

频率注:频数之和=总次数;频率之和=1。

总次数

二、基本计算公式

(1)刻画一组数据的集中程度

①平均数;

算术平均数:X=—(X1+X2+…+X/7)

n

加权平均数:[=.%+♦=+•・・+/%,(其中Wj为权重,W1+W2+…+WA可以

w1+w2+…+%

为1)

*力+/'+...+项上,(其中力为频数,fl+f2+...+fk=n)

fl+fz++fk

②中位数;

③众数(可以不是数字)。

(2)刻画一组数据的离散或波动程度

①极差;

极差=最大值一最小值

②方差;

S2=—[(X1—x)+(X2—X)H-------F(xn-X)')]

n

③标准差。

s=JF(标准差比方差常用)

三、统计图表

(1)统计表格(其中频数分布表格较常用)

(2)统计图形

①条形统计图;②折线统计图;③扇形统计图;④频数分布直方图:⑤频数折线图…

第五章概率

一、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不确定事件

P(必然事件)=1;P(不可能事件)=0;0<P(不确定事件)<1。

二、求概率

(1)用模拟实验的方法估计算概率

(2)用树状图和列表法计算概率

注意:等可能性与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不放回与有放回情形。

不等式知识点大全一

考试内容:

不等式.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的证明.不等式的解法.含绝对值的不等式.

考试要求:

(1)理解不等式的性质及其证明.

(2)掌握两个(不扩展到三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的定理,

并会简单的应用.

(3)掌握分析法、综合法、比较法证明简单的不等式.

(4)掌握简单不等式的解法.

(5)理解不等式|a|-|b|W|a+b|W|a|+|b|

§06.不等式知识要点

1.不等式的基本概念

(1)不等(等)号的定义:a-b>0a>b;a-b=0a=b;a-b<0a<b.

(2)不等式的分类:绝对不等式;条件不等式;矛盾不等式.

(3)同向不等式与异向不等式.

(4)同解不等式与不等式的同解变形.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a>bob<a(对称性)

(2)a>h,h>c=>a>c(传递性)

(3)a>b=a+c〉b+c(力口法单调性)

(4)a>b,c>da+c>b+d(同向不等式相加)

(5)a>b,c<da-c>b-d(异向不等式相减)

(6)a.>h,c>0ac>he

(7)a>byc<0ac<be(乘法单调性)

(8)a>b>0,c>d>0=>ac>bd(同向不等式相乘)

(9)a>b>0,0<c<T>2(异向不等式相除)

cd

(10)a>b,ab>0=>—<—(倒数关系)

ab

(IDa>b>0=a">b"("eZ,且(平方法则)

(12)a>/>>0n爪>^(“eZ,且">1)(开方法则)

3.儿个重要不等式

(1)若aeR,则|。色0,0220

(2)若a、beR+,则”2+62±2"(或<?+£>2221a昨2")(当仅当a=b时取等号)

(3)如果a力都是正数,那么疝4土土(当仅当a=b时取等号)

2

极值定理:若x,y€R+,x+y=S,xy=P,则:

①如果P是定值那么当x可时,S的值最小;

②如果S是定值,那么当x=y时,P的值最大.

利用极值定理求最值的必要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

⑷若a、庆ceR,,则”如2腻(当仅当a=b=C时取等号)

3

⑸若帅>0,则(当仅当a=b时取等号)

ah

22

(6)。>0时/ox<-〃或X>Q;\x\<a<=>x<a<^>-a<x<a

(7)若a、bwR,则||a|-16|凶a±b国a|+1b|

4.几个著名不等式

(1)平均不等式:如果a,b都是正数,那么2,嬴,a+叱比^(当仅当a=b

-1-

ab

时取等号)即:平方平均2算术平均2儿何平均2调和平均(Q、b为正数):

特别地,ab<(­)2<^^-(当a=b时•,(色3)2=色*=")

2222

“2+[+Y>("+;+[(a,b,cwR,a=b=c时取等)

平均不等式:a;+诙+...+《:2—(/+牝+..・+a4)~

n

注:例如:(ac+W)2<(6i2+Z?2)(c2+J2).

常用不等式的放缩法:①_1一二_=_^Y3Y—^=—L_L(〃22)

nn+\n(n+1)n'n(n—1)M—1n

②Jn+l--Jn--r="―IY—Y—r=_]i--------=4n--1(">1)

J〃+Jn+1y/n+y/n-\

(2)柯西不等式:若生,<«2,。3,…,册eR,々也也…,2eR;则,,,,,,

(6Z|/?|+a2b2+为与+…+a"b”)2V(a;+a:+a;+…+a:)(bj++b;+…b:)

当且仅当"""…=4■时取等号

仇%打踵

(3)琴生不等式(特例)与凸函数、凹函数

若定义在某区间上的函数f(x),对于定义域中任意两点X”X2(X尸匕),有

Xi+Xj/(x,)+/(x,).f(Xt+X2s/(x,)+/(x2)

J22J22

则称f(x)为凸(或凹)函数.

5.不等式证明的几种常用方法

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换元法、反证法、放缩法、构造法.

6.不等式的解法

(1)整式不等式的解法(根轴法).

步骤:正化,求根,标轴,穿线(偶重根打结),定解.

特例①一元一次不等式ax〉b解的讨论;

②一元二次不等式aV+bx+cXKaWO)解的讨论.

(2)分式不等式的解法:先移项通分标准化,则

gW八年」g(r)[g(x)=O

(3)无理不等式:转化为有理不等式求解

/(.v)ao

=>定义域

J(x)>g(x)

77Cr)>S(x)«|g(x)20或素;fM>o

②g(6zo

fM<[g(x)]2

(4).指数不等式:转化为代数不等式

afM>asM(a>1)<=>f(x)>g(x);a,M>如《>(0<a<1)of(x)<g(x)

afw>h(a>0,/?>0)<»f(x)\ga>\gh

(5)对数不等式:转化为代数不等式

7«>0[/(%)>0

log„f{x}>log„g(x)(a>1)=<g(x)>0;log(,/(x)>log”g(x)(0<a<1)<=>-g(x)>0

,f(x)>g(x)[/(x)<g(x)

(6)含绝对值不等式

①应用分类讨论思想去绝对值;②应用数形思想;

③应用化归思想等价转化

I/(X)|<g(x)o{§(/)<y(x)<g(x)

"(x)|>g(x)og(x)<0(〃x),g(x)不同时为。)或{盟Ug(x)骑(x)>g(x)

注:常用不等式的解法举例(X为正数):

①X(1—X)2=;.2X(1-幻(1-X)4;($3=(

类彳以于〉=5亩%©052%=411犬(1-5泊2幻,③|x+4=|x|+|1|(x与1同号,故取等)42

XXX

分式方程知识点复习总结大全

17.1分式及其基本性质

1.分式的概念

A

形如3①、8是整式,且B中含有字母,BWO)的式子,叫做分式,其中4叫做分

式的分子,B叫做分式的分母

整式和分式统称有理式,即有有理式|整式,分式.

2.分式的基本性质

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与分数类似,根据分式的基本性,可以对分式进行约分和通分.

分析分式的约分,即要求把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为此,首先要找出

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

分式的通分,即要求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为原来的分式相等的

同分母的分式.通分的关键是确定儿个分式的公分母,通常取各分母所有因式的

最高次累的积作为公分母(叫做最简公分母).

§17.2分式的运算

1.分式的乘除法

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如果得到的不是最简分

式,应该通过约分进行化简.

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2.分式的加减法

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然后再加减.

§17.3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概念:方程中含有分式,并且分母中含有未知数,像这样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在将分式方程变形为整式方程时,方程两边同乘以一个含未知数的整式,并约去了

分母,有时可能产生不适合原分式方程的解(或根),这种根通常称为增根.因此,在解

分式方程时必须进行检验

10030

例2解方程:xx-7.

解方程两边同乘以x(x-7),约去分母,得

100(x-7)=30x.

解这个整式方程,得

x=10.

检验:把x=10代入x(x-7),得

10X(10-7)W0

所以,x=10是原方程的解.

§17.4零指数幕与负整指数幕

任何不等于零的数的零次第都等于1

任何不等于零的数的一n(n为正整数)次幕,等于这个数的n次幕的倒数.

知识要点总结注意问题题型

分式的概念及有意义的A分母分式已知%2—4

3的形式且B中有字母

条件

B4x+2

-才有意义

B

当X为何值时,分式有意义?

兀不是分式

当X为何值时,分式无意义?

分式值为0的条件分子等于0,分母不等于0二者必须同时满当X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零?

足,缺一不可

(4)当x=-3时,分式的值是

多少?

分式的基本性质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各式的

AA»MA^MMwO/wO,且

B一B»M一B+M分子或分母中最高次项的系数都

均表示的是正微ac/八、

——=——(c。0)

是整式2b2bc')

分式的符号法则AA分式约分

A-A-AA,B或勺二者同

万一金-"

B确定公因式

—A-A-AA

或—---------=—时改变其中两个

B-BB-B

的符号,分式的值

不变

约分把分式中的分子、分母的公因约分是一个恒等确定最简公分母

式约去的变形过程叫约分变形。找最大公因

通分

式是关键

通分把几个异分母分式分别化为通分前后分式的

与原分式相等的同分母分式值不变;找最简公

的变形过程叫通分。分母是通分的关

知识要点方法题型

公因式找公因式的方法:确定公因式并约分:

(1)分子分母是单项式时,先找分子分母系

数的最大公约数,再找相同字母的最低次第,i-3a354c

它们的积就是公因式(1)---------

12ab3

(2)分子分母是多项式时,先把多项式因式

分解,再按(1)中的方法找公因式-4ab+4b2

⑵22

最简公分母找最简公分母到方法(分母均为单项式)确定最简公分母并通分:

1、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

15

2、各分母所含所有因式或字母的最高次豪。(1)--,

3、所得的系数与各字母(或因式)的最高次3x12盯

幕的积(其中系数都取正数)

找最简公分母到方法(分母均为多项式)1X

1、先把分母因式分解。

(2—x)2Y-4

2、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

3、各分母所含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幕。

4、所得的系数与各字母(或因式)的最高次

事的积(其中系数都取正数)(2)

小结

一、知识结构

二、注意事项

1.分式的基本性质及分式的运算与分数的情形类似,因而在学习过程中,

要注意不断地与分数情形进行类比,以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

2.解分式方程的思想是把含有未知数的分母去掉,从而将分式方程转化为

整式方程来解,这时可能会出现增根,必须进行检验.学习时,要理解增根产生

的原因,认识到检验的必要性,并会进行检验.

3.由于引进了零指数基与负整指数基,绝对值较小的数也可以用科学记数

法来表示.

一次函数知识点梳理三

1、变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

常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只能取同一数值的量。

2、函数:一般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和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

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把x称为自变量,把y称为

因变量,y是x的函数。

*判断Y是否为X的函数,只要看X取值确定的时候,Y是否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

3,定义域:一般的,一个函数的自变量允许取值的范围,叫做这个函数的定义域。

4、确定函数定义域的方法:

(1)关系式为整式时,函数定义域为全体实数;

(2)关系式含有分式时,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

(3)关系式含有二次根式时,被开放方数大于等于零;

(4)关系式中含有指数为零的式子时,底数不等于零;

(5)实际问题中,函数定义域还要和实际情况相符合,使之有意义。

5、函数的解析式:用含有表示自变量的字母的代数式表示因变量的式子叫做函数的解

析式

6、函数的图像

一般来说,对于一个函数,如果把自变量与函数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

横、纵坐标,那么坐标平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

7、描点法画函数图形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列表(表中给出一些自变量的值及其对应的函数值);

第二步:指点(在直角坐标系中,以自变量的值为横坐标,相应的函数值为

纵坐标,描出表格中数值对应的各点):第三步:连线(按照横坐标由小到大的

顺序把所描出的各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

8、函数的表示方法

列表法:一目了然,使用起来方便,但列出的对应值是有限的,不易看出自变量与

函数之间的对应规律。

解析式法:简单明了,能够准确地反映整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与函数之间的相依关

系,但有些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不能用解析式表示。

图象法:形象直观,但只能近似地表达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A.一次函数

1、一次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形如)'=履+,(k,。是常数,且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当匕=°时,一次函数)'=履,又叫做正比例函数。

⑴-次函数的解析式的形式是丫=履+',要判断一个函数是否是一次函数,就是判

断是否能化成以上形式.

⑵当6=0,%#0时,)'=履仍是一次函数.

⑶当6=0,%=。时・,它不是一次函数.

⑷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例,一次函数包括正比例函数.

2、正比例函数及性质

一般地,形如y=kx(k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叫做比例系数.

注:正比例函数一般形式y=kx(k不为零)①k不为零②x指数为1③b取零

当k〉0时,直线y=kx经过三、一象限,从左向右上升,即随x的增大y也增大;

当k<0时,直线y=kx经过二、四象限,从左向右下降,即随x增大y反而减小.

(1)解析式:y=kx(k是常数,kWO)

⑵必过点:(0,0)、(1,k)

⑶走向:k>0时,图像经过一、三象限;k<0时,图像经过二、四象限

(4)增减性:k〉0,y随x的增大而增大;k<0,y随x增大而减小

(5)倾斜度:k|越大,越接近y轴;|k|越小,越接近x轴

3、一次函数及性质

一般地,形如y=kx+b(k,b是常数,kwO),那么y叫做x的一次函数.当b=0时,y=kx

+1)即丫=1«,所以说正比例函数是一种特殊的一次函数.

注:一次函数一般形式y=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