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局属高中自主招生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局属高中自主招生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局属高中自主招生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局属高中自主招生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局属高中自主招生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局属高中自主招生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第1-16小题每题1分,第17-22小题每题2分,共28分)1.化学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甲醛水溶液浸泡食用海鲜 B.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

C.消毒酒精存放应远离火源 D.纸袋代替塑料袋可缓解“白色污染”2.下列描述未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 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C.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 D.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3.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氧化物的是(

)A.碘酒

硫酸钠 B.冰水混合物

干冰 C.稀盐酸

过氧化氢 D.空气

硝酸4.有关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熟石灰能与酸发生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C.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可用于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D.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做保护气5.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或试剂保存合理的是(

)A.用酒精灯加热结束后,吹灭酒精灯后盖上灯帽

B.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玻璃棒缓缓加入到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C.将浓盐酸和浓氨水放在同一试剂柜中保存

D.将氢氧化钠固体存放在广口瓶中6.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两种分子的构成不同

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两种溶液中均含H+

C.敞口久置的浓盐酸溶质量分数减少,挥发出HCl分子

D.257.下列化学用语中,关于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2NH3:表示两个氨气分子 B.S2−:表示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NO28.如图所示探究实验,反应开始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铁片逐渐溶解,铁片上有气泡冒出 B.烧杯甲中溶液由无色变浅绿色

C.烧杯乙中溶液由无色变蓝色 D.杠杆失去平衡,左边低右边高9.利用Na2CO3溶液吸收NO、NOA.Na2CO3和NaNO2均为含氧酸盐 B.反应中氮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10.铷和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镓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Rb+核外电子数为36 B.氯化镓的化学式为GaCl2

C.11.水煤气(CO、H2O)在金催化剂作用下可转换成氢气,反应历程如图(吸附在金催化剂表面的物质用∗表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O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B.该过程的总反应为CO+H2O=金催化剂C12.模型认知是化学研究的重要科学方法。氨的催化氧化微观过程如图,其中乙是一种常见的气体单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中甲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B.生成的丙和丁的的质量比为15:9

C.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质量和等于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和

D.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改变13.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分子、原子均不显电性,则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14.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将15gA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65g饱和溶液

B.t2℃时,将N点的A溶液转化成M点的A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发生改变

C.将t1℃时B,C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C>B

D.将t215.硫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转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大量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 B.将锌粒加到e的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C.c→d为氧化反应 D.烧碱溶液吸收c生成Na216.鉴别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铵、尿素[CO(NH2)2A.尿素中不含NH4+,X为尿素

B.Z为硫酸铵

C.若M是硝酸银,发生的反应为AgN17.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一定温度下,饱和的硫酸铜溶液中浸入一小块不规则的五水合硫酸铜晶体,静置晶体形状发生变化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发生改变B向水样中滴入少量肥皂水,振荡泡沫少,浮渣多水样硬度较小C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红色褪去稀硫酸与NaOH反应D向土豆片表面滴加碘水土豆片表面变蓝土豆含淀粉A.A B.B C.C D.D18.侯氏制碱法为我国制碱工业做出巨大贡献。用粗盐水(含Ca2+、Mg2+、SO42−等杂质A.“精制”除杂添加试剂的顺序为NaOH、Na2CO3、BaCl2

B.X为CO2,Y为N19.以下装置(部分夹持仪器略)错误或达不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由含有HCl的CO2获取纯净干燥的CO2

B.由海水获得淡水

C.过滤除去蔗糖水中的泥沙

D.蒸发结晶由NaCl溶液获取NaCl晶体20.X、Y、Z、W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及单质的转化关系如图(反应条件略)。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数的3倍,Z的质子数为17。乙是酸,丙是磁铁矿的主要成分,丁、戊的组成元素相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Y2X2可用于制备X2 B.丁和戊均可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

C.工业采用还原法冶炼21.固体混合物中可能存在Na2CO3、CuCl2、Na2SOA.混合物中可能含有KCl

B.混合物中一定不存在CuCl2

C.混合物中一定存在Na2SO422.向100gNaOH溶液中通入CO2得到溶液X,向溶液X中逐滴滴加3.65%的盐酸,产生CO2的质量与加入盐酸质量的关系如图(已知:Na2CA.溶液X中含有NaOH和Na2CO3

B.通入CO2的质量为3.92g

C.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二、非选择题(共52分)23.厨房中的化学

(1)“落汤螃蟹着红袍”,活的螃蟹甲壳中的虾青素与蛋白质结合形成青绿色的复合物,高温煮熟蛋白质变性,将虾青素释放出来而显露出红色,“落汤”过程属于______(填“物理”或“化学”,下同)变化,虾青素易溶于有机溶剂,该性质属于______性质。

(2)凉皮的主要原料是面粉,面粉中富含的主要有机营养素是______。

(3)下列厨房用品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______(填标号)。

A.铁锅

B.塑料盆

C.陶瓷碗

(4)铁锅易生锈,常采取的防锈措施为______。

(5)白醋(含CH3COOH)、蔗糖(C12H22O11)、食盐(NaCl)、碱面24.铁是用量最大应用最广的金属。

Ⅰ.模拟实验探究高炉煤气中的CO(含N2、CO2)(图1)

(1)硬质玻璃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D处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

(3)证明混合气体中有CO的实验现象为______。

Ⅱ.设计实验探究铁钉腐蚀的条件(图2)序号①②③④⑤⑥时间两天两天两天两天立即观察立即观察现象无明显现象无明显现象水和空气交界处出现轻微腐蚀食盐水和空气交界处出现较多腐蚀缓慢产生气泡迅速产生气泡(4)通过实验①②③可知铁钉腐蚀的条件是______。

(5)通过实验③④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6)通过实验④⑤可知铁钉在盐酸中腐蚀比在食盐水中腐蚀______(填“快“或“慢”),通过实验⑤⑥可知______。25.茶垢清洁剂能快速清除茶垢,对茶垢清洁剂的成分探究如下。

某品牌茶垢清洁剂的说明:主要成分为过碳酸钠(2Na2CO3⋅3H2O2),去渍原理为过碳酸钠溶于水时生成Na2CO3和H2O2。

探究1:茶垢清洁剂溶于水时生成H2O2,是否有氧气生成。实验过程如图1,观察到甲中有小气泡缓慢冒出,木条不复燃;乙中小气泡快速冒出,木条复燃。

(1)上述实验结论:有氧气生成且______。

(2)乙中生成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探究2:将茶垢清洁剂溶于水,滴入酚酞,出现红色。探究出现红色的原因。

猜想1:Na2CO3与水作用而显碱性;猜想2:茶垢清洁剂中含有NaOH。

实验探究如图2。

(3)试剂X可选用______(填标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A.Ca(OH)2溶液

B.CaCl2溶液

C.稀盐酸

加入试剂X须足量的原因为______26.二氯化砜(SO2Cl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沸点为69.1℃,遇水剧烈反应。设计实验,利用SO2和Cl2反应制备二氯化砜并测定其纯度。

(1)二氯化砜(SO2Cl2)中S的化合价为______,水解时得到两种酸,其化学式为______。

(2)试剂X为______,碱石灰的作用为______。

(3)丙装置中发生的反应为______(填“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

(4)戊装置圆底烧瓶中发生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27.用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含Fe3O4、Al2O3杂质)制备MnSO4⋅4H2O,工艺流程如图。

金属离子FFAM开始沉淀的pH7.01.93.08.1完全沉淀的pH9.03.24.710.1(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BaS+H2O=MnO↓+甲+S↓,甲的化学式为______。

(2)“操作”名称为______。

(3)“酸溶”时,Al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除杂”加氨水的作用是调节溶液的pH,pH的范围为______。

(5)“固体3”的主要成分为28.Ⅰ.实验探究

将SO2通入到AgNO3溶液中,得到白色“沉淀X“和“溶液Y”,进行以下探究。

(1)成分探究

为探究“沉淀X”的成分,设计以下实验。

查阅资料:BaSO4、Ag2SO3难溶,Ag2SO4微溶,BaSO3难溶于水,溶于盐酸,银盐易与过量浓氨水反应得到[Ag(NH3)2]+。

写出由溶液甲得到沉淀甲时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SO42−”产生途径的探究

预测SO42−产生的两个途径:

①SO2通入到AgNO3溶液中时,被氧化成SO42−;

②进行“沉淀序号试样测试温度/℃电导率(uS/cm)1①25℃的Ag25A2②35℃的Ag35A3③45℃的Ag45A由实验结果A1<A2<A3,得出上述结论。

该实验方案是否严谨,______(填“是”或“否”),理由______。序号试样测试温度/℃电导率/(uS/cm)4①25℃的Ag45A5______(填“①”或“②”或“③”)______AⅢ.计算25℃的Ag2SO4饱和溶液的溶解度

已知:c=n溶质V溶液,n=mM(c为物质的量浓度,单位mol/L,n为物质的量,单位mol;M为摩尔质量)。M(Ag2SO4)=312g/mol。

已知:答案和解析1.【答案】A

【解析】解:A、甲醛对蛋白质具有破坏作用,不能用甲醛水溶液浸泡食用海鲜,故A错误;

B、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可以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故B正确;

C、酒精易燃烧,消毒酒精应远离火源存放,防止引发火灾,故C正确;

D、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用布袋、纸袋代替塑料袋,减少使用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故D正确。

故选:A。

A、根据甲醛对蛋白质具有破坏作用解答;

B、根据灭火的知识解答;

D、根据酒精具有可燃性解答;

D、根据塑料对环境的污染解答。

加强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答案】D

【解析】解:A、“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铁与硫酸铜生成铜,涉及了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中碳酸钙高温生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涉及了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C、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表述的是丹砂(硫化汞)与汞之间的转化,涉及了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D、铁杵磨成针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未涉及了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故选:D。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3.【答案】B

【解析】解:A、碘酒中含有碘和酒精,属于混合物,不属于混合物;硫酸钠化学式为Na2SO4,存在三种元素,不符合氧化物的定义,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B、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分子,水属于纯净物;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属于氧化物;故选项正确;

C、稀盐酸是水与盐酸的混合物,不属于纯净物;过氧化氢化学式为H2O2,只有氢元素与氧元素,符合氧化物定义,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D、空气是各种气体的混合物,不属于纯净物,硝酸化学式为HNO4.【答案】B

【解析】解:A、熟石灰氢氧化钙为碱性,可以与酸性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反应,改良酸性土壤,故A正确;

B、活性炭疏松多孔,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不能杀菌消毒,故B错误;

C、洗洁精对油污有乳化作用,可将油污分散为小液滴,形成乳浊液除去。可用于洗涤餐具上的油污,故C正确;

D、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常温下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可用于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做保护气,故D正确;

故选:B。

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加强对物质性质和用途的关系的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5.【答案】D

【解析】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故选项说法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慢慢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以防止酸液飞溅,故选项说法错误。

C、浓盐酸和浓氨水分别属于酸和碱,应放在不同的试剂柜中保存,故选项说法错误。

D、固体保存在广口瓶中,可将氢氧化钠固体存放在广口瓶中,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A、根据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浓盐酸和浓氨水分别属于酸和碱,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固体药品的保存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方法、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6.【答案】D

【解析】解:A、CO2和CO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二者的化学性质不同,故A解释正确;

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两种溶液中均含氢离子,故B解释正确;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敞口久置的浓盐酸,会挥发出HCl分子,溶质减少,则导致溶质量分数减少,故C解释正确;

D、石油气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在加压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故25m3的石油气可以装入0.24m3的钢瓶中,故D解释错误。

故选:D。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进行分析判断即可。7.【答案】A

【解析】解:A、2NH3中的“2”表示两个氨分子,故A正确;

B、S2−中的“2”表示一个硫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故B错误;

C、NO2中的“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故C错误;

D、2C中的“2”:表示两个碳原子,元素是宏观概念,不论个数,故D错误;

故选:A8.【答案】D

【解析】解:A、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所以铁片逐渐溶解,铁片上有气泡冒出,故A正确;

B、铁和硫酸反应生成浅绿色的硫酸亚铁和氢气,烧杯甲中溶液由无色变浅绿色,故B正确;

C、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所以烧杯乙中溶液由无色变蓝色,故C正确;

D、铁和硫酸反应而溶解,左边的质量逐渐减小,每64份质量的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216份质量的银,所以右边质量逐渐增大,杠杆失去平衡,右边低左边高,故D错误。

故选:D。

根据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9.【答案】C

【解析】解:A、Na2CO3和NaNO2均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酸根中都含有氧元素,故均为含氧酸盐,故A说法正确;

B、反应物一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二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生成物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反应中氮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故B说法正确;

C、Na2CO3的俗称为纯碱,碳酸钠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C10.【答案】B

【解析】解:A、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Rb原子的原子序数为36,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则Rb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6,Rb+为Rb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的,则Rb+核外电子数为37−1=36,故选项说法正确。

B、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由镓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31=2+8+18+x,x=3,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形成带有3个单位正电荷的镓离子,则镓元素在化合物中显+3价,氯元素显−1价,则氯化镓的化学式为GaCl3,故选项说法错误。

C、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由镓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镓原子的核外有4个电子层,则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故选项说法正确。

D、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也是3,金属镓的化学性质与铝相似,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进行分析判断。

B、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

C、根据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进行分析判断。11.【答案】C

【解析】解:A、由流程可知,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碳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转化为+4价,故正确;

B、由流程可知,该过程的总反应为一氧化碳与水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CO+H2O=金催化剂CO2+H2,故正确;

C、由流程可知,该过程的总反应为一氧化碳与水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二氧化碳,不可有效实现碳中和,故错误;

D、过程中金作为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无变化,故正确;

故选:C。

A、根据元素的化合价的计算方法分析;12.【答案】C

【解析】解:乙是一种常见的气体单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氨气和氧气在铂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A、反应中甲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4:6=2:3,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的丙、丁质量比是生成的一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4×28):(6×18)18=28:27,不符合题意;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质量和等于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和,故C正确,符合题意;

D、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逐项进行分析。

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13.【答案】A

【解析】解:A、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统称,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故选项推理正确。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但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等,故选项推理错误。

C、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推理错误。

D、分子、原子均不显电性,但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如中子不显电性,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A。

A14.【答案】B

【解析】解:A、t1℃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20g,所以将15gA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60g饱和溶液,故A错误;

B、t2℃时,将N点的A溶液转化成M点的A溶液,溶液由不饱和变成了饱和,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发生改变,故B正确;

C、将t1℃时B,C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C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B物质的溶解度增大,不会析出晶体,所以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C<B,故C错误;

D、将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15.【答案】D

【解析】解:A、c为氧化物,且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则c为SO2,SO2大量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故A正确;

B、锌与硫酸反应会生成氢气,e为硫酸,将锌粒加到e(硫酸)的溶液中,有气泡产生,故B正确;

C、c→d为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有氧气参与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C正确;

D、烧碱溶液吸收c(SO2)生成Na2SO3和H2O,故D错误。

故选:D。

A、根据c为氧化物,且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进行分析。

B、根据锌与硫酸反应会生成氢气进行分析。16.【答案】D

【解析】解:A、由于铵根能与碱混合研磨时产生氨气,而尿素没有铵根,则X为尿素,该选项说法正确;

B、由于硫酸铵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则Z为硫酸铵,该选项说法正确;

C、由于硝酸银能与氯化铵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gNO3+NH4Cl=AgCl↓+NH4NO3,该选项说法正确;

D、由于草木灰呈碱性,不能与含有铵根的物质混合使用,会降低肥效,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A、根据铵根能与碱混合研磨时会产生氨气进行分析;17.【答案】CD

【解析】解:A、一定温度下,饱和的硫酸铜溶液中浸入一小块不规则的五水合硫酸铜晶体,静置,晶体形状发生变化,是因为硫酸铜晶体不断溶解,溶液中的铜离子、硫酸根离子、水分子不断结合生成硫酸铜晶体,保持动态平衡,由于硫酸铜溶液是饱和的,因此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是不会发生变化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B、向水样中滴入少量肥皂水,振荡,观察到产生的泡沫少,浮渣多,则说明水样硬度较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C、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红色褪去,说明氢氧化钠已完全反应,说明稀硫酸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D、淀粉遇碘变蓝色,向土豆片表面滴加碘水,土豆片表面变蓝,说明土豆中含有淀粉,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D。

A、根据饱和溶液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硬水和软水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中和反应的原理,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淀粉遇碘变蓝色,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18.【答案】A

【解析】解:A、由于氢氧化钠能与镁离子结合为氢氧化镁沉淀,氯化钡能与硫酸根结合为硫酸钡沉淀,碳酸钠能与钙离子结合为碳酸钙沉淀,还能与过量的钡离子结合为碳酸钡沉淀,则“精制”除杂添加试剂的顺序为NaOH、BaCl2、Na2CO3,该选项说法错误;

B、侯氏制碱法的流程中,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和二氧化碳进行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该选项说法正确;

C、由于过滤得到碳酸氢钠的晶体,则说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较小,而碳酸钠溶解度较大,则溶解度:Na2CO3>NaHCO3,又由于煅烧碳酸氢钠可得到碳酸钠,则说明热稳定性:Na2CO3>NaHCO19.【答案】D

【解析】解:A、氯化氢气体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二氧化碳反应,能除去水蒸气,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B、可用蒸馏的方法从海水获得淡水,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C、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泥沙难溶于水,可除去蔗糖水中的泥沙,装置正确,不符合题意。

D、蒸发结晶一般在蒸发皿中进行,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一般不在坩埚中进行,达不到实验目的,符合题意。

故选:D。

A、根据常见气体的除杂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海水淡化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20.【答案】D

【解析】解:A.Y2X2为过氧化氢,可用于制备氧气,故A正确;

B.丁(氯化亚铁)和戊(氯化铁)均可与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故B正确;

C.工业采用焦炭作还原剂,来冶炼金属W(铁),故C正确;

D.转化中发生了置换反应(氢气与四氧化三铁在高温条件下生成水和铁),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属于化合反应,不涉及复分解反应,故D错误。

故选:D。

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数的3倍,推出X为氧元素,Z的质子数为17,推出Z为氯元素。乙是酸,丙是磁铁矿的主要成分(Fe21.【答案】D

【解析】解:A、由分析可知,混合物中可能含有KCl,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由分析可知,混合物中一定不存在CuCl2,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由分析可知,混合物中一定存在Na2SO4、Na2CO3、BaCl2,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由分析可知,上述转化过程中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该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所以上述转化过程不都是复分解反应,故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固体混合物中可能存在Na2CO3、CuC22.【答案】AC

【解析】解:A、假设溶液X中只含有碳酸钠,则发生的反应为Na2CO3+HCl=NaHCO3+NaCl、NaHCO3+HCl=NaCl+CO2↑+H2O,前后两个阶段消耗的稀盐酸的质量应相等;由图示可知,前后两个阶段消耗的稀盐酸的质量不相等,则溶液X中含有NaOH和Na2CO3,故选项说法正确。

B、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NaHCO3+HCl=NaCl+CO2↑+H2O

36.5

44

(160g−120g)×3.65%

x

36.544=(160g−120g)×3.65%x

x=1.76g

由CO2+2NaOH=Na2CO3+H2O、Na2CO3+HCl=NaHCO3+NaCl、NaHCO3+HCl=NaCl+CO2↑+H2O,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和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应相等,则通入CO2的质量为1.76g,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Na2CO3+HCl=NaHC23.【答案】化学

物理

糖类

B

洗净擦干

碱面或Na2C【解析】解:(1)“落汤”过程属于高温煮熟的过程,是蛋白质变性过程,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虾青素易溶于有机溶剂是溶解性,不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

(2)面粉中富含的主要有机营养素是淀粉,淀粉属于糖类;

(3)A、铁锅使用的是铁合金,是金属材料;

B、塑料是一种有机高分子材料;

C、陶瓷是无机非金属材料;

(4)铁生锈需要和氧气、水同时接触。铁锅防锈可以保持干燥避免其和水接触,故常采用洗净擦干的方法防锈;

(5)为减轻面团的酸味则应该选择呈碱性的物质,白醋为酸性,蔗糖、食盐是碱性,碱面碳酸钠是碱性,所以可选用碱面;鸡蛋壳主要成分碳酸钙,碳酸钙和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钙、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CH3COOH+CaCO3=(CH3COO)2Ca+CO2↑+H2O。

故答案为:(1)化学;物理;

(2)糖类;

(3)B;

(4)洗净擦干;

(5)碱面或Na224.【答案】

燃烧未反应的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环境

B中石灰水不变浑浊,C中石灰水变浑浊

与水和空气接触

食盐可以加快铁钉腐蚀

盐酸的浓度越大铁钉腐蚀(或反应速率)的越快

【解析】解:(1)硬质玻璃管内的反应是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与四氧化三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2)一氧化碳有毒,且具有可燃性,D处酒精灯的作用是燃烧未反应的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环境。

(3)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与四氧化三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混合气体中有CO的实验现象为B中石灰水不变浑浊,C中石灰水变浑浊。

(4)通过对比实验,①铁钉与空气接触,不生锈,②铁钉与水,生锈,③铁钉与水和空气接触,生锈,可知铁钉腐蚀的条件是与水和空气接触。

(5)实验③水和空气交界处出现轻微腐蚀,④食盐水和空气交界处出现较多腐蚀,得出的结论是食盐可以加快铁钉腐蚀。

(6)通过实验④⑤可知铁钉在盐酸中腐蚀比在食盐水中腐蚀快,实验⑤缓慢产生气泡,⑥迅速产生气泡,可知盐酸的浓度越大铁钉腐蚀(或反应速率)的越快。

故答案为:(1)Fe3O4+4CO=高温3Fe+4CO2;

(2)燃烧未反应的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环境;

(3)B中石灰水不变浑浊,C中石灰水变浑浊;

(4)与水和空气接触;

(5)食盐可以加快铁钉腐蚀;

(6)快;盐酸的浓度越大铁钉腐蚀(或反应速率)的越快。

(1)根据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与四氧化三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2)根据一氧化碳有毒,且具有可燃性进行分析。

(3)根据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与四氧化三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进行分析。

(4)根据①铁钉与空气接触,不生锈,②铁钉与水,生锈,③铁钉与水和空气接触,生锈进行分析。

(5)根据③水和空气交界处出现轻微腐蚀,④食盐水和空气交界处出现较多腐蚀进行分析。25.【答案】温度高,H2O2分解速率快

2H2O2=△2H2O+O2↑

B

N【解析】解:(1)上述实验可知:有氧气生成,且通过对比实验,温度高,H2O2分解速率快。

(2)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和水,乙中生成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3)试剂X可选用CaCl2溶液,不能选Ca(OH)2溶液,会引入氢氧根离子,影响实验的检验,稀盐酸会和碱反应,会影响实验检验,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加入试剂X须足量的原因为除尽Na2CO3,防止对NaOH的检验造成干扰。

(4)用pH计测滤液的pH,滤液接近中性,则结论为Na2CO3与水作用而显碱性。

生活应用:茶垢清洁剂溶于水生成Na2CO3和H2O2,Na2CO3有较好的去污效果,H226.【答案】+6

H2SO4、HCl

浓硫酸

吸收有毒气体或吸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