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重点达标名校2024年中考试题猜想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湖南省长沙市重点达标名校2024年中考试题猜想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湖南省长沙市重点达标名校2024年中考试题猜想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湖南省长沙市重点达标名校2024年中考试题猜想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湖南省长沙市重点达标名校2024年中考试题猜想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长沙市重点达标名校2024年中考试题猜想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二战后,亚非拉地区掀起了实现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浪潮。下列历史事件能够佐证上述观点的有①萨拉热窝事件②印度独立③纳米比亚独立④“非洲独立年”⑤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⑤D.②③④⑤2.2018年石油价格不断创历史新高,石油资源供不应求,导致石油成为当今主要能源的重要原因是()A.蒸汽机的发明 B.发电机的发明C.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D.航天技术的发展3.尼克松说:“现在,美国不再是从经济角度来说的世界头号国家,超群的世界强国,也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当我们从经济角度和经济潜力来考虑问题时,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这段材料说明当今世界A.两极格局形成 B.出现多极化趋势C.出现全球化趋势 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广泛开展经济文化交流,首先创办经济特区,又从区域性对外开放转变为全方位对外开放,标志我国将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参与全球范围内的竞争的是()A.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B.开放18个内陆省会城市和13个边境城市C.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D.2001年加入WTO5.《走向全球主义》一书的作者安布鲁斯指出,“尽管国家在全世界保持着优势地位,但美国领导人在1945年夏对未来有三怕。一是政治上的,怕斯大林,也就是怕社会主义……”这不能说明A.社会制度的对立影响着国家关系B.冷战形成的原因C.美苏战时同盟破裂的原因D.社会主义制度无比强大6.文字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下列承载着古埃及文明历史的文字是A.甲骨文B.腓尼基文字C.楔形文字D.象形文字7.唐朝诗人皮日休曾经这样评价一项水利工程:“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项水利工程的作用是A.发挥防洪、灌溉、排沙等作用B.沟通湘江和漓江,方便运输C.形成完整坚固的军事防御体系D.沟通南北,促进经济交流8.比较20世纪前半个世纪的两场世界大战,可发现其有很多相似之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德国都是战败国,付出很大代价②中国都是战胜国,均提高了国际地位③都给参战各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④客观上都推动科技的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9.下列选项中,发生在1949年的有A.德国分裂B.经互会成立C.北约成立D.万隆会议10.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的是:A.埃及独立B.阿尔及利亚独立C.“非洲独立年”出现D.纳米比亚独立11.在中国人民探索革命道路的过程中,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精神财富产生的先后顺序是()①长征精神②井冈山精神③五四精神④抗战精神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②①④ D.④②①③12.优秀的历史影视是对历史的生动再现,下列影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是()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13.文学艺术是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是一个时代最容易植入人们心灵的文化成果。下列文化成果属于被誉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文化巨匠的是①《战争与和平》②《复活》③《英雄交响曲》④《安娜·卡列尼娜》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4.“1900年,列强再次入侵北京。一时间,中国的心脏插着的是八个国家的旗帜。”《复兴之路》中的这段解说词指的是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列强火烧圆明园C.《马关条约》的签订 D.八国联军侵占北京15.“1625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该材料主要说明的是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B.流动资本带动工业革命C.技术革新促成工业革命 D.市场需求刺激工业革命16.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步阶段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17.下表为1952﹣1978年中国部分产品产量(单位:百万吨)数据表。对此分析正确的是()1952年1957年1965年1978年粮食产量163.92195.05194.53304.77棉花产量1.301.642.102.17原油产量0.441.4611.31104.05钢产量1.355.3512.2331.78A.技术落后使粮棉产量长期停滞B.“大跃进”运动改善了原有经济结构C.国企改革使工业生产迎来生机D.“一五”期间工业产量增速超过农业18.1929年出版的《高中本国史》写道:“自此约定后,法美等国亦均援英例订约,于是满清之统驭权失坠,中国门户洞开。”材料中的英例A.是中国签订的第一个对外条约B.加速了英国殖民帝国的建立C.促使清政府开始了近代化探索D.客观上使中国卷入全球化浪潮19.下面两幅图片反映了新中国武器装备的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互联网的普及 B.社会生活的变迁C.经济能力的提升 D.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20.“共产党从东北地区突然发起猛攻,攻克了华北各大城市,到1949年4月时,他们已在横渡长江……”。材料中涉及到的人民解放军的重大军事行动依次是A.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B.淮海战役、辽沈战役、渡江战役C.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D.平津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21.《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可以“任意斥责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上述材料表明A.中国已经完全成为了美国的殖民地 B.帝国主义完成了对中国的瓜分C.外国公使帮助清政府管理官吏 D.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22.第一次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的事件是A.巴黎公社的成立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C.二月革命D.十月革命23.下列如下图文物中,能够说明清政府加强对西藏地区管辖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4.下列图片反映了同一个主题,概括最恰当的是A.欧洲一体化B.冷战政策C.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D.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国家之间交往既有合作交流又有竞争博弈。二战爆发前,三个法西斯国家组成了______军事侵略集团。20世纪30年代西方大国推行______政策,放纵了法西斯侵略。1923年7月凯末尔政府签订了《______》,土耳其取得了民族独立。26.《水调歌头·游泳》中“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描述的工程位于图中27.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修建的________,至今依然发挥着作用,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唐朝时期,我国农民发明了新的灌溉工具________,提高了生产效率。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俄国农奴制改革给农奴法律上的人身自由,可以通过赎买的方式有一定的法律自由,改革后农奴积极性非常高,热烈拥护沙皇政府的改革措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指出推行农奴制改革的俄国沙皇。你同意材料中关于农奴制改革的观点吗?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29.(6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对内政策都有不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革命失败之后,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是在图中(字母),图C根据地的建立,是探索“”正确道路的开始。材料二:我们为什么这样的发动,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私愤吗?也不是!我们反对政府的屈服的外交!国都要亡了,还在这里出死力地自相残杀,所以才提出抗日救国运动的八项主张。——《告全体将士书》(1936年12月16日)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发动”这一事件的理由。此时中国共产党对内政策发生了怎样的改变?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对内政策改变的主要原因。30.(7分)数字记忆法是学习历史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数字年份住住对应了重大历史事件,我们用这些数字可以将一件件历史事件像珍珠般串起来。今天我们来到数字“9“结尾的历史王国逛一逛。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维持常备军,皆属非法。……——330年前文献(1689年)材料二:宣称人们来是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230年前文献(1789年)材料三:100年前的北平天安门广场照片(1919年)材料四:毛泽东挥动电钮,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国歌中冉冉升起,54门礼炮齐鸣28响。……随后,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庆典。……——70年前(1949年)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出这部文献的名称材料二是哪次资产阶级革命颁布的文件内容?从材料三照片中事件提炼出一种精神,这种精神的内涵是什么?材料四的内容描绘的是哪一事件的场景?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D【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①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的导火线,不符合题意;印度独立于1947年,②符合题意;纳米比亚独立于1990年,③符合题意;“非洲独立年”的时间是1960年,④符合题意;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的时间是1999年,⑤符合题意;故选D。2、C【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项蒸汽机的发明,蒸汽机是以煤炭为燃料的;B项发电机是以电力为动力的;C项内燃机的应用是以石油为燃料的,以石油为燃料,必然促进石油工业的发展,导致石油产量的增加。D航天技术是科技时代,与题意不相符。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3、B【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美国不再是从经济角度来说的世界头号国家,超群的世界强国,也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当我们从经济角度和经济潜力来考虑问题时,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可知,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西欧、中国、日本的崛起,加上二战后的强国苏联和美国,当今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故B符合题意;北约和华约的形成,标志两极格局形成,故A不合题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出现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世界出现全球化趋势,故C不合题意;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4、D【解析】

依据题干“从区域性对外开放转变为全方位对外开放,标志我国将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参与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提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但是与题干不符,故A不符合题意。开放18个内陆省会城市和13个边境城市属于区域性对外开放,故B不符合题意。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属于区域性对外开放,故C不符合题意。WTO即世界贸易组织是具全球性的世界贸易组织,有“经济联合国”之称,2001年加入WTO标志我国全面融入全球化,故D符合题意。故选D。5、D【解析】

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美国领导人政治上怕社会主义,为此美国出台了旨在遏制社会主义的杜鲁门主义。美苏冷战开始。由此可知,社会制度的对立影响着国家关系、冷战形成的原因、美苏战时同盟破裂的原因均能从题干材料中反映出来,ABC不符合题意。社会主义制度无比强大不能从题干材料中得出。D符合题意。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6、D【解析】依据四幅图片所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它用图形表示事物,所以叫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D项符合题意;A项是古代中国商朝创造的文字;B项是古代腓尼基人创造的古代文字;C项是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由此可知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7、D【解析】

根据题干唐朝诗人皮日休曾经这样评价一项水利工程:“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运河沿线经济和商业城镇的发展,对我国以后经济的发展有重大意义有利于国家统一。故D正确。都江堰发挥防洪、灌溉、排沙等作用,故排除A项。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方便运输,故排除B项。长城的修筑形成完整坚固的军事防御体系,故排除C项,故选D。【点睛】本题以唐朝诗人皮日休曾经这样评价一项水利工程:“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为切入点,考查了隋朝大运河相关知识。解答题目时抓住这一关键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8、C【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一战后,中国作为战胜国却在巴黎和会上受到战败国的待遇,山东主权转交日本,引发五四运动,一战后中国的国际地位没有提高;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大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所以说中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符合题意,均提高了国际地位不正确,故②错误。德国两次战争中都失败,现代战争破坏性巨大,一战坦克、潜艇的发展,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故①③④正确。故选C。【点睛】一战后,中国作为战胜国,但国际地位没有提高。此题也可用排除法,排除含有②的选项。9、ABC【解析】

1949年5月10日德国被分裂为东西两部分,至此,德国分裂为两个主权国家,即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A符合题意。经济互助委员会(经互会)是1949年苏、罗、捷、保、匈、波六国在莫斯科成立的国际经济组织,总部设在莫斯科。B符合题意。1949年4月4日与加拿大、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意大利共12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宣布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公约于1949年8月24日生效。C符合题意。万隆会议,即1955年4月18日至24日,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团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故选ABC。10、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0年3月,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的历史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11、C【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长征精神是1934—1936年红军长征;②井冈山精神,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③五四精神,是1919年五四运动;④抗战精神,是1931—1945年抗日战争。因此产生的先后顺序是③②①④。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12、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识图和读图能力。四幅图片中,图①火烧圆明园发生于1860年;图②林则徐于1839年领导虎门销烟,并在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组织军队抵抗英军侵略;图③八国联军于1900年发动侵华战争;④甲午风云反映的是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的史实。故答案选D。【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甲午中日战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3、B【解析】

根据题干给出的被誉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此人物是列夫•托尔斯泰,他的主要代表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等,①②④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③《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的作品,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4、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00年,八国联军以镇压义和团为借口,发动了侵华战争,八国联军很快占领了北京,慈禧太后带光绪帝出逃,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D项符合题意;鸦片战争后,签订了《南京条约》,A项不符合题意;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B项不符合题意;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C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15、D【解析】

据题干“1625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主要说明的是市场需求刺激工业革命,促使资本家扩大再生产,以满足市场需求,D符合题意。ABC项内容题干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点睛】本题考查工业革命,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市场需求刺激工业革命。16、C【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C项正确。AB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17、D【解析】

依据题干表格可知,四个时间中,粮食和油钢产量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长,粮食属于农业,油钢属于工业,结合时间看,1952年与1957年比较,油的产量增长了近10倍,钢的产量增长了3﹣4倍,而粮棉则增长有限,1953﹣1957处于一五计划时期,说明“一五”期间工业产量增速超过农业,所以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18、D【解析】

材料中的英例指的是《南京条约》,根据“中国门户洞开”可知,《南京条约》的签订客观上使中国卷入全球化浪潮,D符合题意;《南京条约》是中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A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加速了英国殖民帝国的建立,B排除;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始了近代化探索,C排除。故选择D。【点睛】本题考查《南京条约》,注意掌握相关的内容。19、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从开国大典上装备日本三八式步枪,到改革开放新时期自主建造航母,新中国武器装备的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能力的提升,综合国力的增强,选项C符合题意;题干反映的是我国国防建设的发展,与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并没有直接关系,AB排除;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也取决于经济实力的提升,D排除。故选C。20、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放战争时的几次重大战役。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其中辽沈战役是在东北地区、淮海战役是在华东、平津战役是在华北。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从题文中“东北地区突然发起猛攻”、“攻克了华北各大城市”、“已在横渡长江”等可推断是辽沈、平津、渡江战役。故选C。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战略大决战21、D【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丑条约》,中规定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ABC说法不准确。所以答案选D。22、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次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的是十月革命,故选C。B项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A项是巴黎公社,是第一次伟大的实践;C项不是第一次将社会主义变为现实。所以答案选D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俄国十月革命。23、C【解析】

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顺治帝正式赐予达赖五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赐予另一位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从此,历代达赖和班禅,都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故①符合题意。1727年(雍正帝时),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故②符合题意。唐蕃会盟碑反映的是唐朝时与西藏的关系,与清朝不符,故③不符合题意。乾隆皇帝制定“金瓶掣签”制度,规定喇嘛教活佛转世的人选,必须用中央颁发的金奔巴瓶抽签决定,并由驻藏大臣监督,故④符合题意。故选C。24、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国会演讲,提出“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的开始,是冷战政策在政治上的表现。马歇尔计划,又称“欧洲复兴计划”,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北约的建立,是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表现。故概括最恰当的是冷战政策,故B符合题意;欧洲一体化与欧洲的联合有关,与图片信息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与图片信息无关,图片是冷战政策的表现。故C不符合题意;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图片信息无关,图片反映的是冷战政策。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正确识记冷战政策的表现,认识图片是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轴心国(法西斯同盟)绥靖《洛桑条约》【解析】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11月1日,意大利法西斯独裁者墨索里尼在与纳粹德国达成协调外交政策的同盟条约,不久对此评价的一次演说:“柏林和罗马的垂直线不是壁垒,而是轴心”,因柏林和罗马在同一经度线上,因此,后人就把法西斯同盟称为称为“轴心国”军事侵略集团。(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年代,英美法对德意日侵略者姑息、纵容,不惜牺牲他国的领土主权以至本国利益,去满足侵略者的欲望,以图苟安的政策,史称绥靖政策,放纵了法西斯侵略。(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3年7月凯末尔政府签订了《洛桑条约》,此条约确立了现代土耳其的疆域,土耳其虽然放弃了其在阿拉伯地区的领土和塞浦路斯,但保留了东色雷斯,同时取消了亚美尼亚的独立和库尔德的自治,土耳其取得了民族独立。26、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一桥”是指武汉长江大桥。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横贯市境中央,将武汉中心城区一分为三,形成武汉三镇(武昌、汉口、汉阳)隔江鼎立的格局。图中B处为武汉,故B符合题意;ACD与题干无关,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27、都江堰筒车【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修建的都江堰,分水鱼嘴将江水分成内江和外江,内江灌溉,外江分洪。飞沙堰泄洪排沙,宝瓶口引水灌溉,至今依然发挥着作用,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唐朝时期,我国农民发明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提高了生产效率。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亚历山大二世。(2)不同意;俄国1861年改革的实质是一次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与掠夺。【解析】

(1)根据材料“俄国农奴制改革给农奴法律上的人身自由,可以通过赎买的方式有一定的法律自由,改革后农奴积极性非常高,热烈拥护沙皇政府的改革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次改革为1861年改革。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这次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是俄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2)根据材料“……可以通过赎买的方式有一定的法律自由,改革后农奴积极性非常高,热烈拥护沙皇政府的改革措施。”反映了改革使农奴性积极性很高,很高兴。我不同意材料中关于农奴制改革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俄国1861年改革的实质是一次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与掠夺。俄国1861年改革颁布法令规定:宣布农奴获得人身自由,还规定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土地,但须高价赎购买。这次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扫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障碍,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所以说俄国1861年改革的实质是一次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