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诊断课件_第1页
心理诊断课件_第2页
心理诊断课件_第3页
心理诊断课件_第4页
心理诊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五月2024心理诊断第一节心理诊断简史

一、我国古代的心理诊断“四诊心法”,即在诊断过程中使用望、闻、问、切四种基本的方法来判断疾病。“望诊”“闻诊”“问诊”“切诊”二、西方古代的心理诊断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四液说”罗夏墨迹测验第二节心理诊断概述

一、心理诊断的定义心理诊断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来访者(包括正常的人和病人)的心理和行为功能进行诊断,以确定其性质和原因的方法。二、心理诊断的原则(一)客观性原则(二)科学性原则(三)整体性原则(四)发展性原则(五)保密性原则三、心理诊断的方法(一)会谈法首次会谈的目的:(1)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培养咨询者与来访者之间的相互信任感;(2)收集来访者的一般资料,了解来访者的基本问题:来访者的主诉、成长背景以及健康史等。

1.主诉主诉:来访者对自己问题的陈述以及感受,这是从来访者的角度了解问题。2.资料收集(二)观察法观察内容:态度及说话的语调、语流、语速和情感反应其眼神、表情、动作特点、姿态、行为有无异常。(三)测验法智力测验人格测验心理评定第三节心理诊断的基本理论

心理诊断的四成分与三水平二、心理诊断中的人格理论(一)凯利的理论

1.心理疾病的原因(1)结构系统问题①结构缺乏②结构通透性问题③结构老化④结构单一(2)结构使用过程问题惧怕预测结果的出现活动周期问题2.诊断的维度和诊断的问题

(1)诊断的维度符号结构的极结构的范围结构的地位结构的变化(2)诊断的问题。焦虑威胁恐惧攻击性犯罪感敌对(二)其他人的理论弗洛伊德的理论人格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包括三部分: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本我、自我和超我的相互关系就构成了人格的动力结构。自我必须同时协调和满足本我、超我和现实三方面的要求,三者处于动态相对平衡状态中,共同构成整体人格。个体所产生的各种焦虑症状以及人格异常,都是由于本我、自我以及超我之间的平衡关系遭到破坏或难以维持造成的。荣格的理论人格应分成自我(self)、个体潜意识(personalunconscious)和集体潜意识(collectiveunconscious)三部分。不被自我所承认的经验、思想、情感以及知觉保存在个人的潜意识中,个人的冲突、未解决的道德焦虑和充满感情的思想是个人无意识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们也是被压抑的或是个人难以接受的。当它对个体形成一个感情冲突时,则称为情结。因为个体没有意识到情结的存在,所以,咨询者的目标就是要使情结成为意识。罗杰斯的理论个体的自我概念:与“我”相互联系的一切经验的总和。自我概念形成后,一般都不容易改变。别人对个体行为的评价如果与个体对自己的认知、感受不一致,就会给个体自我观念的形成带来困难,这些经验或者被拒绝,或者以歪曲的形式被接受下来。当外在的经验与个体的自我概念相一致的时候,个体处于一种无条件积极关注状态。当个体对自己的认知、感受得到别人无条件的积极支持时,他的自我观念就会越来越明确,很少发生自我冲突,进而获得健康成长。当意识的自我与实际经验产生分歧时,人们就经历不协调状态,严重者导致心理失常。第四节心理诊断的程序

一、诊断的流程(一)初诊第一,介绍心理咨询的原则及心理咨询的情况第二,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1、良好咨询关系的主要特点(1)独特性。(2)主客统一性。(3)专业限制性2、影响良好咨询与治疗关系的主要因素(1)共情(empathy)(2)积极关注(positiveregard)(3)尊重和温暖(respectandwarmth)(4)真诚可信(genuienessandauthenticity)第三,收集咨询者作出诊断所需要的资料;第四,通过倾听、提问、分析对来访者的情况作出初步的诊断。

初诊容易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初诊容易迅速地对问题作出选择和判断,缺乏深入地论证。2)初诊经常在信息不充分和不全面的情况下进行。3)第一印象的影响,即首因效应。(二)复诊第一,审阅初诊记录第二,对初诊进行再推理第三,分析无关证据第四,再次诊断(三)会诊会诊的特点:(1)会诊是一种严谨的、负责任的态度的体现。(2)会诊是咨询者提升自我能力的过程。(四)转诊1.有权同时有责转介自认为应当回避、不便咨询、无力处置和担心处置不当的就诊者。2.应当及时转诊正在发作期的精神病患者。3.应当及时转诊必须接受医学治疗的生理疾病患者。4.必须及时转诊需要立即接受紧急干预(如自杀、酒精中毒、药物依赖)的求诊者。几种转诊的情况(1)欠缺型。(2)忌讳型。(3)冲突型。(4)非信任型。二、诊断的步骤(一)收集资料1、求助者人口学资料:姓名、年龄、性别、出生地、生日、职业、收入、经济、教育、宗教、民族、婚姻(已婚、未婚、离婚)、住址、邻里关系、社区文化状况、联系方式。2、生活状况:居住条件、日常活动内容、场所、生活方式和习惯。3、婚姻家庭:一般婚姻状况(自由恋爱、介绍、包办、买卖)、婚姻关系是否满意(性生活、心理相容度)、重大事件、道德和文化因素。家庭成员分工、作用。4、工作记录:对工作态度、兴趣、满意度、改变职业、理由?5、社会交往:①社交网、兴趣、活动、内容。②与己交往最多、最密的有几个人?③举例,相互影响。④互相在道德、法律责任感?⑤集体活动兴趣?⑥给求助者帮助或求助者帮助有几个人?6、娱乐活动:最感愉快的活动或情绪体验描述是否恰当。7、个人内在世界的重要特点①想象力②创造性③价值观(享乐、责任、精神生活质量)④理想(已行动的理想)⑤对未来看法:希望明年、及5-10年内发生什么事。未来事件理由和依据。现实状况关键和重点。8、谈及其他或调查了解到其他资料。收集信息的主要方式(1)询问与倾听开放式问题(openquestion)封闭式问题(closedquestion)鼓励和重复语句(encouragerandrestatement)说明语句(paraphrase)(2)观察面部表情身体动作所传递的信息综合印象(3)心理测验(二)整理个人成长史资料1、婴幼儿期:围产、出生、母体、服药、顺产情况。2、童年生活:走路、说话时间、重大事件、身体、疾病、家庭、教育、退缩、与攻击行为。3、少年期生活:家庭、学校、社会教育,骄傲与耻辱事件,性萌动体验与对待,严重疾病,与成人关系,兴趣,游戏,同伴关系等情况。4、青年期:崇拜人?爱情生活?喜读的书?学习、升学?婚姻挫折?最好的朋友状况?5、个人成长重大转化及其评价。(三)整理资料1、精神状态:①感知觉、注意品质、记忆、思维状态。②情绪、情感表现。③意志行为(自控、言行一致)④人格完整性?相对稳定性?2、身体状况:异常感觉近期体检报告3、社会工作和社会交往:工作动机和考勤(学生考勤)社交状况(接触良好?)(四)选择恰当的心理测验工具(二)分析资料验证资料的可靠性赋予某种资料以具体意义时,一般采用三种方法或三个思路。“就事论事”;“寻找相关”;进行“迹象分析”把事实作为一种结果,作为一种症状,而进一步去寻找原因。(三)对问题作出诊断(一)询问求助者以往是否去过医疗机构,详细阅读就诊的病历和有关资料。(二)询问求助者以往是否去过其他心理咨询机构,其咨询(或治疗)过程如何。(四)确定咨询目标目标的种类中间的目标和终极的目标内部的目标与外部的目标一般性的目标与特殊的目标矫正、发展和预防的目标综合的目标影响咨询目标的因素求治者的角度求治者的问题求治者的经济条件、生活水平和可用于咨询的时间咨询者的角度所受到的专业训练所遵循的理论的差异咨询者自身的工作时间长短三、影响诊断的因素(一)咨询者因素1.第一印象2.心理定势3.询问不够深入(二)来访者因素1.来访者受咨询者的暗示2.来访者的不配合3.来访者的夸大描述第五章心理诊断方法(上)──认知功能的评估第一节注意能力的评估

一、注意及其品质

(一)注意的概念注意: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两个基本特性:指向性集中性注意的功能:从大量的信息中选择重要的信息给出反应,同时排除掉有害的信息干扰;使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比较紧张的状态,对被选择的信息进行深入的加工与处理;只有在注意转变的状态下,才能实现活动的转变,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环境(二)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二、注意能力的评估方法(一)注意力测验上面画有黑色的圆形、矩形和三角形等十种图形。请你数一数各种图形的数量,并将答案填入下面的答题区。

图形相同的图形数量()一般注意力测试测试说明:

下面的100个数字是打乱顺序后排列的,请你按照顺序在里面找出15个数字来,例如从1-15或从2-16或30-44等,记录下你找到这15个连续数字所花的时间。

这个小测验是测试你在集中注意力时的记忆程度。

测试题:12

33

40

97

94

57

22

19

49

60

27

98

79

8

70

13

61

6

80

99

5

41

95

14

76

81

59

48

93

28

20

96

34

62

50

3

68

16

78

39

86

7

42

11

82

85

38

87

24

47

63

32

77

51

71

21

52

4

9

69

35

58

18

43

26

75

30

67

46

88

17

46

53

1

72

15

54

10

37

23

83

73

84

90

44

89

66

91

74

92

25

36

55

65

31

0

45

29

56

2

如果你在30-40秒内就找到了15个顺序数字,那你在集中注意力时的记忆程度就属于“优等”了,大约只有5%的人有这样的能力;

如果你用了40-90秒,那只能算是“一般”;

如果你在2-3分钟内才找到,那你就应该是个注意力不集中的人了(二)NJ22注意力缺陷测试仪NJ22注意力测试仪主要利用眼睛跟踪光点的方法,将儿童在一定时间内对微机生成的匀速、变速、固定光点的跟踪和凝视能力转换成电参量曲线进行描记,然后通过定量分析来反映儿童的自控能力和注意力集中的持续时间(陈顺珍等,2005)。该测试仪适用于6.5~10.5岁的儿童。第二节记忆能力的评估

一、记忆概述(一)定义在心理学中,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记忆包括三个基本过程:识记、保持和回忆。

记忆的分类按照记忆的内容,可以分为形象记忆、语词—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根据记忆的目的性,可以把记忆分为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根据个体能否意识到自己的记忆,可将记忆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根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可以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二)记忆能力的一般特征1.年龄特征人们的短时记忆和瞬时记忆在30岁以后开始下降,40~45岁时下降速度减慢,到50岁以后急剧下降,各种记忆到60岁以后都已下降。2.材料特征一般来说,熟练的动作遗忘得最慢;记熟了的形象材料也较容易长久记忆;有意义的语言材料,特别是诗歌,比无意义的材料遗忘要慢很多。二、记忆能力的评估方法(一)韦氏记忆量表(二)中国临床记忆量表(三)多维记忆评估量表短时记忆测验指导语:下面列出3行数字,两个数字称为一组,每行12组。你任选一行,在1分钟内读完(平均每5秒钟读一组数),然后把记住的数字写出来(可以颠倒位置)。

734964834127622938937497

572932479486146775284935

364573298728436275599367计分与解释:根据题目的要求,大约每组数在你的头脑中只保持5秒,这在心理学中称作短时记忆。在短时记忆阶段,人脑同时能容纳5-9组内容。如果你把一行中的12组数字都正确地记下来了,那么你的短时记忆力可以说是惊人的、少有的了;如果你能记下5-9组数字,可以得“优”;如果只记住4-7组,那只算“一般”;若你连4组都没有记下来,你的记忆力就很不理想,需要找一下原因,并需要好好锻炼锻炼。第三节思维能力的评估

一、思维及其品质思维: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性和规律性的一种概括的、间接的反映过程。思维过程的特点:间接性和概括性思维的品质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独创性思维的批判性二、思维能力的评估方法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是英国心理学家瑞文(J.C.Raven)1938年设计的非文字测验,我国学者张厚粲、王晓平等人1985年对该测验进行了修订并制订了常模。该测验适用于5岁以上的人群,测验对象不受文化、种族与语言的限制,可个别施测也可团体施测。测验共由60题组成,分为5组,每组12题。组间和组内题目难度均由易到难排列。测验一般在40分钟内完成。被试答对题目数即为测验所得分数。一般而言,测验标准分等于或超过同龄常模组的95%为高水平智力,测验标准分在75%~95%为智力水平良好,测验标准分在25%~75%为中等智力水平,测验标准分在5%~25%为智力水平中下,如果测验标准分低于5%则属于智力缺陷。三、创造力及其评估方法(一)创造力的概念

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思维品质。(二)创造力的评估方法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测验威廉斯创造力测验表托兰斯创造思维测验第四节智力的评估

一、智力概述(一)智力与智商定义:成功地解决某种问题(或完成任务)所表现的良好适应性的个性心理特征。因素:逻辑思维或推理、问题解决能力、获得知识的能力、记忆力、适应环境能力(二)智力的发展特征从出生至儿童期、青少年期,智力水平在不断地上升,一般到二十六岁左右达到顶峰。之后开始趋于平坦,这种状态将持续至五十多岁。到了老年期,智力水平的下降就较为明显。二、常用智力评估方法(一)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二)韦克斯勒智力量表第六章心理诊断方法(中)──人格评估第一节人格概述

一、人格的概念

人格是个体内部决定其特征性的行为和思想的那些心理生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

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人格是为个体的生活提供方向和模式(一致性)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复杂组织。——

珀文(L.A.Pervin)二、人格的基本特征人格的整体性人格的稳定性人格的独特性人格的社会性第二节人格评估的问卷范式

一、人格问卷测验的基本思想与特征人格问卷测验(自陈量表)定义:是人格评估中问卷范式的外化形式,是测量人格特点的一种方法,以被试自己作答的方式进行。假设:被试能良好地对自己的心理进行内省,并能选出最恰当的描述方式报告出来;默认的前提是,设计的问题能较好地测查到想要获得的信人格问卷测验的特征刺激材料的特征:结构化和随意程度信度和效度测验目的的隐蔽性主试的作用信息获取文化人格问卷范式的评价优点:①群体施测②节约时间、人力、经费③评分容易、客观,可建立常模局限与缺点:问卷技术所获得的心理资料是建构在被试“告诉”的基础上的,研究者始终必须考虑被试准确提供自身信息的能力和愿望。二、十六种人格因素问卷

(一)理论背景十六种人格因素问卷是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人格及能力研究所卡特尔(R.B.Cattell)教授编制的。在当今众多人格测验中,它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卡特尔是人格特质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认为人格特质(trait)是人格结构的基本单元,是一种神经心理结构。受斯皮尔曼的影响,卡特尔一直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来寻找和确定人格特质的数量和内容,16PF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二)问卷的构成

16PF问卷适用于16岁以上的成年人,英文原版共有五种版本:A、B本为全版本,各有187个题目,C、D本为缩减本,各有106个题目,E本适合于文化水平较低的被试,包括128个题目。我国的研究者对该问卷进行了修订,到目前为止共有三个修订本:1970年刘永和、梅吉瑞修订本,1981年辽宁省教科所李绍衣修订本,1988年华东师大戴忠恒、祝蓓里修订本。国内的修订本均包含187个项目,测量结果可获得16种人格因素(A乐群性;B聪慧性;C稳定性;D恃强性;F兴奋性;G有恒性;H敢为性;I敏感性;L怀疑性;M幻想性;N世故性;O忧虑性;Q1实验性;Q2独立性;Q3自律性;Q4焦虑性)、4种次级因素(X1适应与焦虑;X2内外向;X3感情用事与安祥机警;X4怯懦与果断)和4种预测因素(Y1心理健康;Y2专业有成就;Y3创造力;Y4适应新环境)。16PF的优点:(1)客观性(2)标准化(3)多功能(4)广泛性(三)结果解释

对16PF测量结果的解释主要从三个大的方面来进行:16种初级人格因素及其组合、4种次级人格因素和4种预测因素。对16种人格因素的得分解释如下。乐群性:低分者缄默,孤独,冷漠;高分者外向,热情,乐群。聪慧性:低分者思想迟钝,学识浅薄,抽象思考能力弱;高分者聪明,富有才识,善于抽象思考,学习能力强,思考敏捷正确。稳定性:低分者情绪激动,易生烦恼,心神动摇不定,易受环境支配;高分者情绪稳定而成熟,能面对现实。恃强性:低分者谦逊,顺从,通融,恭顺;高分者好强固执,独立积极。兴奋性:低分者严肃,审慎,冷静,寡言;高分者轻松兴奋,随遇而安。有恒性:低分者苟且敷衍,缺乏奉公守法的精神;高分者有恒负责,做事尽职。敢为性:低分者畏怯退缩,缺乏自信心;高分者冒险敢为,少有顾忌。

敏感性:低分者较为理智,着重现实,自食其力;高分者敏感,感情用事。

怀疑性:低分者依赖随和,易与人相处;高分者怀疑,刚愎,固执己见。

幻想性:低分者现实,合乎成规,力求妥善合理;高分者表现为幻想的,狂放不羁。

世故性:低分者坦白,直率,天真;高分者精明能干,世故。

忧虑性:低分者安详,沉着,有自信心;高分者忧虑抑郁,烦恼自扰。实验性:低分者较为保守,尊重传统观念与行为标准;高分者表现为自由的,批评激进,不拘泥于现实。独立性:低分者依赖性强,随群附众;高分者自立自强,当机立断。

自律性:低分者矛盾冲突,不顾大体;高分者知己知彼,自律严谨。

紧张性:低分者心平气和,闲散宁静;高分者紧张困扰,激动挣扎。16PF结果中的4个次级因素是在综合了相应的初级因素信息的基础上获得的。(1)适应与焦虑:低分者生活适应顺利,通常感觉心满意足。但极端低分者可能缺乏毅力,事事知难而退,不肯艰苦奋斗与努力;高分者未必有神经症,但通常易于激动、焦虑,对自己的境遇常常感到不满意,高度的焦虑不仅降低工作效率,而且会影响到身体健康。(2)内外向:低分者内向、羞怯而审慎,与人相处多拘谨而不自然;高分者外向,善于交际,开朗,不拘小节。(3)感情用事与安祥机警:低分者感情丰富,情绪多困扰不安,常感觉挫折气馁,遇到问题需经反复考虑后才能决定,平时较为含蓄敏感,讲究生活艺术;高分者安祥警觉,果断刚毅,有进取精神,但常常过分现实,忽视了许多生活情趣,有时会考虑不周,冒然行事。(4)怯懦与果敢:低分者人云亦云,优柔寡断,依赖性强,因而事事迁就以获取别人欢心;高分者独立果敢,锋芒毕露,有气魄,常主动寻找展现自己的机会。在4种预测因素方面,如果在心理健康因素上的得分低于12分,一般被认为情绪显著不稳定;在专业有成就因素上得分为67分以上者应该会有成就;在创造力因素上得分越高表明创造力就越高,通常93分以上属于创造力强的范围;在适应新环境因素上得分低于17分表明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较低,27分以上有成功的希望(洪炜,2006)三、艾森克人格问卷(一)理论背景艾森克人格问卷由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H.J.Eysenck)及其夫人于1975年编制而成。采用类型(type)的术语来描述人格的结构人格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类型、特质、习惯反应和特殊反应。人格的三个基本构成维度:精神质、内外向和神经质。每个人格维度都有其生理基础。内外向维度与大脑皮质的觉醒水平的高低有关,边缘系统与自主神经系统的协同活动构成了神经质的生理基础,而精神质可能与雄性激素的分泌有关系。(二)问卷的构成

(二)问卷的构成EPQ包括内外倾(extraversion-introversion,E)、精神质(psychoticism,P)、神经质(neuroticism,N)和说谎(lie,L)四个分量表.分儿童版(7~15岁)和成人版(16岁以上)两套。成人问卷中包括101个题目,儿童问卷中包括97个题目。被试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出是或否的回答。(三)结果解释对EPQ施测结果的解释主要从问卷4个分量表的得分入手。具体解释如下。

(1)内外向。高分表示人格外向,特点是好交际,渴望刺激和冒险,情感易于冲动。低分表示人格内向,特点是好静,富于内省,除了亲密的朋友外,对一般人缄默冷淡,不喜欢刺激,喜欢有秩序的生活方式,情绪比较稳定。(2)精神质。它并非是指有精神病,同时它在所有人身上都存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但如果某人表现明显,则易发展成行为异常。高分者可能孤独,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不近人情,感觉迟钠,与别人不友好,喜欢寻衅搅扰,喜欢干奇特的事情,且不顾及危险与否。(3)神经质。高分者可能焦虑、担忧,郁郁不乐,忧心忡忡,常有强烈的情绪反应,以至于出现不理智行为。分数低则可能情绪反应缓慢且轻微,易恢复平静,稳重,性情温和,善于自我控制。(4)说谎。通常认为得分越高,表明回答越不真实,测验无效。但许多人也认为,得分越低,被试的社会淳朴性越高。四、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一)基本思想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是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哈撒韦(S.R.Hathaway)和心理治疗学家迈金利(J.C.McKinley)于20世纪40年代共同编制而成的。临床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人格问卷理论基础:心理疾病与人格有关,许多心理障碍就是人格的病理发展,所以MMPI编制的最初目的就在于进行精神病学的诊断。(二)问卷的构成

涉及的内容:身体各方面的状态(如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生殖系统等)、精神状态以及对家庭、婚姻、宗教、政治、法律、社会等的态度。MMPI共有566个题目,其中16个题目为重复题,实际测试题目为550个。可团体施测,也可个别施测。被测者通常是年满16岁并具有小学以上文化水平的人。测验时间通常为45分钟,最长可能达到90分钟。有研究表明,中文版MMPI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在国内,使用MMPI测量较多的精神疾病主要集中在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神经症、精神活性物质依赖、性变态等方面。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MMPI在各领域的使用日益广泛,如司法领域等。

(二)问卷的构成MMPI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是”、“否”或“不作回答”三类反应。整份问卷共包含14个分量表──10个临床量表和4个效度量表MMPI临床量表的具体结构:(1)疑病症(简称Hs)(2)抑郁症(简称D)(3)癔病(简称Hy)(4)精神病态(简称Pd)(5)男子气—女子气(简称Mf)(6)妄想狂(简称Pa)(7)精神衰弱(简称Pt)(8)精神分裂(简称Sc)(9)轻躁狂(简称Ma)(10)社会内向(简称Si)MMPI的4个效度量表:(1)说谎量表(简称L量表)。(2)诈病量表(简称F量表)。(3)校正量表(简称K量表)。(4)疑问量表(简称Q量表)。(三)结果解释从14个分量表的角度来进行:(1)疑病症。T分超过70分者可结合临床考虑诊断为疑病症。这些人往往内心缺乏安全感和稳定感,却又不能觉察出这种心理缺陷而把关注点过分地转移到身体方面。

(2)抑郁症。T分超过70分者为典型的抑郁症。高分者易怒、胆小、依赖、悲观、苦恼、嗜睡、过分控制和自罪。(3)癔病。T分超过70分者暗示着具有典型的歇斯底里特征。高分者常用否认和压抑处理外界的压力,多表现为依赖、天真、外露、幼稚和自我陶醉,人际关系经常被破坏并缺乏自知力。在高度的精神压力下经常伴随有身体症状。

(4)精神病态。高分者很难接受社会的规范和价值观,往往热衷于各种非社会的或反社会的行为。T分超过70分者有典型的反社会人格、病态人格。(5)男子气—女子气。得分越高就表示越偏离自己原来的性别。(6)妄想狂。T分超过70分者表现出明显的精神病行为,常想到自己被虐待和欺负,并且易怒、反抗,有时怀恨,投射是常用的防御机制。T分在60~70之间者有偏执型的特征,过度的敏感、疑心,往往将自己的问题合理化,并归因于他人。(7)精神衰弱。高分者紧张、焦虑,具强迫思维或行为、神经过敏,经常自责,感到不如人和不安。(8)精神分裂。T分在70~80者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或分裂的生活方式,退缩、胆小、混乱、心情易变。T分大于80分者可能表现出接触现实差、妄想和幻觉。(9)轻躁狂。T分在70~75者通常善交际,冲动,精力过于充沛,有无拘无束的道德观等。T分大于75分者可能表现情绪紊乱、反复无常、行为冲动等。(10)社会内向。高分者内向、胆小、退缩、不善交际、过度自我控制;低分者外向、爱交际、好攻击、健谈、冲动、任性。(三)结果解释如果被试说谎量表上的得分在6分以上,最好避免使用该量表;超过10分,就不能信任测试结果。在诈病量表上如果T分数在45~49,表示被试与正常人的反应是一致的。在校正量表上的得分高表明被试不愿暴露有关自身的事情。校正分数的另一个用途在于对各分量表的分数进行校正。如果整份问卷中有30个以上的题目为无回答,则答卷无效。第三节人格评估的投射范式

投射:个体将自己不能容忍的冲动、欲望转移到他人的身上,以免除自责的痛苦。一、人格投射测验的基本思想投射测验的基本假设是:人们对于外界刺激的反应都是有原因且可以预测的,而且个人本身的心理状况及整个的人格结构对当时的知觉与反应的性质和方向都起了很大的作用;人格结构的大部分处于潜意识中,个人无法凭其意识说明自己,当他面对一种不明的刺激情境时,却可以使隐匿在潜意识中的欲望、需求、动机等“泄露”出来,把一个反映他的人格特点的结构加到刺激上。投射测验的特点:(1)刺激材料:意义相对模糊、没有明确的结构和固定的意义(2)测验的信度和效度:信度和效度较差(3)测验目的的掩蔽性:表面效度较低(4)主试要求(5)信息获取:对人格作综合、完整的探讨(6)文化:较少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二、罗夏墨迹测验

(一)测验的形成

原理:被试的反应是在整合刺激图形引起的感知觉和已有记忆痕迹的基础上形成的,包含的心理机制有感觉、记忆和联想。功能:被用于分析、判断被试的个性特征。地位:它作为最常用的人格临床评估技术排在第二位,仅次于MMPI、MMPI-2。(二)测验的构成罗夏墨迹测验由10张墨迹图组成,图形均为毫无意义与内容的墨迹。其中5张为黑白墨迹图,2张在黑白墨迹图上附有红色墨迹,3张全为彩色墨迹。适用对象:罗夏墨迹测验最初只用于成人,后来有研究者编制了儿童版。由于不受文化限制,所以也可用来作人格发展和跨文化的研究。信效度:评分者一致性比较高,并且在临床上的诊断也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预测性。(三)测验的实施测验的实施共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自由反应阶段第二阶段为提问阶段第三阶段是类比阶段第四阶段是极限试探阶段(四)结果解释(1)被试领域,是指被试注意的墨迹部分是全部还是部分。W:整个墨迹被用作答案,可能提示思维有过分概括的倾向,或者愿望过高。D:被试根据墨迹上一些寻常的或普通的细节作答。较多数量的D答案可能表示此人有良好的常识。Dd:对墨迹的不寻常部分作答。Dd分数高,可能提示刻板或不依习俗的思维。(四)结果解释(2)决定的原因,是指知觉时以形状为主还是以颜色为主。F:知觉由形状或形式决定。如果墨迹看上去很像被试所描述的那样,提示被试具有现实性思维。拙劣的形状答案可能意味着思维过程的混乱。M:答案表示图中有人或动物在运动。M多说明被试情感丰富;M缺少意味被试的人际关系差。C:知觉由颜色决定。可以说明情绪健康,或者抑郁,或者躁狂。Fc:当被试说明答案是由这个墨迹的阴暗部分所决定时就得到Fc分。Fc可能意味着被试内心存在着焦虑。(四)结果解释(3)反应的内容,即答案的内容是什么。H:在墨迹上看到人,表示与别人关系密切的可能性。A:动物的答案是正常的表现。但看到太多的动物可能表示不成熟。At:解剖学上的答案(骨、器官等类似的东西)可能意味着焦虑或用身体不适来进行心理自卫的倾向。(4)反应的创意性,是指反应是一般人常有的还是特殊的。P:普遍性,是多数人共有的反应。O:创意性,可能表示创造性联想,也可能是病态思维。判断被试的反应中是否包含了投射的依据:(1)被试的反应是否歪曲了墨迹图形。(2)对反应的修饰中是否加进了主观的、脱离墨迹图固有特征的意义。三、主题统觉测验(一)理论背景主题统觉测验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默里和摩尔根等人于1936年编制的,也是一种与罗夏墨迹测验齐名的投射测验。理论依据:默里提出的需要—压力理论基本假设:个人面对图画情境所编造的故事与其生活经验有密切的关系。(二)测验的构成当前普遍使用的是1943年的主题统觉测验修订版,全套测验有30张人物和风景的黑白图片,还有一张空白卡片。图片上的形象有些非常抽象、模糊、阴暗,有些比较明显或有结构。信度和效度:评分者信度尚可接受,可区分不同的效标样本。修订后的测验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测验的适用对象:图片共分为四套,分别适用于某一性别和某一年龄。相应地,测验时被试也分为男14岁以上组、男14岁以下组,女14岁以上组、女14岁以下组。每组用20张图片(包括空白卡片),其中有些图片是各组共用的。测验步骤:测验分两次进行,每次10张图片。第一次约需一个小时,第二次要间隔一天或更多的时间。测验时每次给被试看一张图片,要求以图画内容为主题,凭个人想象自由地编造一个故事。要求说出图画描绘的是什么,图画发生的前因后果是什么,图画中的人物有什么样的思想和情感,发展下去可能会有什么结果。至于空白卡片,也要求被试先想象上面有一幅什么样的图画,将它描述出来并编造一个故事。测验后主试要和被试交谈一次,以求深入了解和澄清故事内容。每张图片的故事长度约为300个字左右。有时根据被试情况可以只选做10~12张图片,用以探询被试在某方面的情况。当一个故事讲完后如果遇到故事中概念不明确、用词意义不明确、故事意义不清楚等情况,还需要对被试作进一步的询问。主题统觉测验主题统觉测验ThematicApperceptionTest(简称TAT)属于投射法个人测验,是美国心理学家亨利·默瑞于1935年发明的。TAT通过素描图像激发测试者投射出内心的幻想和精神活动,无意中成为呈现测试者内心和自我的X光片。下面这个测试就是利用TAT的原理进行的内心X光测试,请凭第一感觉回答问题。1、图中的女人为何掩面?她的情绪是怎样的?

A:悲伤,女人发现丈夫的婚外情

B:忧虑,丈夫酒醉在床上

C:关心,丈夫病重躺在床上,可能即将死去

2、床上女子状态怎样?

A:身患重病

B:沉睡

C:已以死去3、图中戴领结的男子是女子的什么人?

A:秘密情人

B:老板或者顶头上司

C:可以帮助她的有权有势的人4、图中老妇人的眼神流露出怎样的情绪?

A:邪恶,她们之间可能隐藏着冲突

B:同情

C:焦虑,关心5、图中的女子正在打开房门,她打算做什么?

A:男友的房间,她一直很想看看房间里的布局陈设

B:下班,刚刚回家

C:拿东西,然后回厨房做饭6、图中这个人物打扮成这样是为什么?

A:打扮成别人认不出来的样子去袭击仇人

B:抢劫商店

C:参加万圣节假面舞会

7、图中这个女子化妆是为什么?

A:遮掩已经衰老的面容,并希望能够挽救婚姻危机

B: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去见大客户

C:、去和男朋友约会结果及分析A1分B2分C3分

7分-11分:你非常善于隐藏自己,没人知道你心里到底在想什么。同时你防御心理较强,对事物怀着消极的态度,不愿意轻易相信别人,大多时候宁愿自己独处也不愿意和其他人在一起。也许你的魅力就在于神秘吧,很多人都想接近你,但你内心与外界的距离感始终存在。你只有摆正对生活的态度,才能过上正常的快乐生活。朋友的建议对你影响很大,你需要对这些建议进行过滤,有选择地采用,不要被这些建议搞得焦头烂额。

12分-16分:能想到就能做到,恐怕是你的人生信条。你属于现实主义者,浪漫色彩非常淡薄,对金钱有一定的执着心。头脑清晰,有很强的独创能力。踏实、勤奋是你的一惯风格,但缺乏挑战新事务的勇气,对人情世故不太清通,再加上你平时比较少言,给人感觉比较冷漠,往往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融到团体中。建议不要凡事都顾及眼前,要学会规划人生。过分谨慎也会错过很多机会。

17-21分:你性格开朗、乐观、平易近人,和朋友交往中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另外善于在公众面前提升自己的形象,因此深受大家的信任,在群体中是个受欢迎的中心人物。你做事很慎重,谦恭有礼,即使再棘手的事情也能处理得恰倒好处。诚信是你重要的处事原则,你具有压抑自己为别人着想的品质。不过此类型的人难以做出特别大的成就。建议适当学会拒绝,会让你更快乐。(三)结果解释(1)主角本身。(2)主角的动机和情绪。(3)主角的环境力量。(4)结果。(5)主题。(6)兴趣和情操。主题统觉测验能够较好地区分出一些异常被试。团体TAT原版的主题统觉测验主要适于个别施测。日本学者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团体TAT,主要用于考察社会性需要,以及在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情况下的反应及结果。团体TAT由10张图片和一份答卷构成。测验时要求被试按图根据自己对图片的感受,选择问卷中符合自己的答题,时间约需40分钟。我国学者对此作了修订,并制订了学生常模四、绘画测验定义:在临床心理学中,给被试铅笔、橡皮以及几张白纸,要求他们在白纸上描绘一些图画,然后根据一定的标准,对这些图画进行分析、评定、解释,以此来了解被试的心理现象、功能,判定心理活动的正常或异常等问题,为临床心理上的诊断和治疗服务。特点:结构性相对较弱,对测验结果的评分与解释方面细致、困难使用:在临床中使用得相对较少,主要用于对儿童人格与智力特征的评估。绘画测验包括:画人测验、画树测验(Draw-A-TreeTest)以及在此基础上衍生的房—树—人测验等。(一)画人测验画人测验(也称绘人测验)最初是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古德伊纳芙于1926年编制的,1963年哈里斯对其进行了修订,并发表了现在广泛使用的古德伊纳芙—哈里斯画人测验。适用对象:4~13岁的儿童主要任务:让儿童在一张白纸上画一个人的全身,在记分上不考虑儿童的艺术才华,只根据所画的体形生理特征完整、恰当与否以及服饰细节等评分,因此,具有一定的文化公平性。画完后要对所画之人稍加解释。最后要求被试根据所画的内容讲一个故事。(二)房—树—人测验房—树—人测验由美国心理学家巴克1948年率先在美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上系统论述。在测验的形式上有许多变通。测试结果的分析与解释(1)有关部分方面的分析和解释;(2)比例方面的分析和解释;(3)透视方面的分析和解释;(4)时间方面的分析和解释;(5)描绘线条的质量方面的分析;(6)判断性方面的分析和解释;(7)对描绘态度方面的分析;(8)冲动方面的分析。第七章心理诊断方法(下)──其他测验第一节心理健康测验

一、心理健康概述(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1946年的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在身体、智能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则将心理健康定义为: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心理健康解释为: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但不是十全十美的绝对状态。日本学者松田岩男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认可的形式适应这样一种心理状态精神病学家门宁格(K.Menninger)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对于环境及相互间具有最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正常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于社会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英格利希(H.B.English)提出,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心理“善”。当事者在那种“善”下能作良好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并能充分发展其心理的潜能,这乃是一种积极的、丰富的生活,不仅仅只限于心理疾病而已。

社会学家波姆(W.W.Boehm)认为,心理健康就是合乎某一水准的社会行为,一方面能为社会所接受,另一方面能为本身带来快乐。(二)心理健康的标准(1)统计学的标准(2)社会规范标准(3)主观经验标准(4)社会生活适应标准(5)心理成熟与发展水平标准。(6)医学上的症状标准(7)以心理机能的充分发挥为标准

心理健康标准两种倾向:众数原则精英原则有学者提出了心理健康的六条标准:(1)对现实的正确认识;(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3)自我调控能力;(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6)生活热情与工作效率。

二、心理卫生综合评定量表(一)症状自评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CheckList90,简称SCL-90)由德罗加蒂斯(L.R.Derogatis)等人于1943年编制并于1975年修订。该量表共包括90个项目,项目来源均为精神病症学方面的临床表现。全量表含9个因子:躯体化、强迫观念与行为、人际敏感、抑郁、焦虑、仇恨、恐怖焦虑、偏执观念、精神质。由于SCL-90能够反映广泛的心理症状和准确地暴露被试的自觉症状特征,现已成为临床心理评估中最常用的自评量表。我国最早由王征宇等进行了中文版修订,并在各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王征宇,1984)。同时随着研究的增多,分别出现了适用于特定群体的常模可供参考。SCL-90的评定时间范围限于“现在”或“最近一周”,每个项目按0~4分五级评分。解释取决于三个量数:总症状指数,即90项的平均分;阳性症状苦恼指数,是每个症状评定在1~4级的平均,评定为0的症状除外;阳性症状总数,即评定为0以上的项目之和。(二)阿肯巴赫儿童行为量表在众多的儿童行为量表中,被使用较多、内容较为全面的就是阿肯巴赫儿童行为量表(ChildBehaviorChecklist,简称CBCL)。CBCL分教师版、家长版和儿童自填版(10岁以上)三套测验,其中家长版使用最多。三套测验内容大同小异,主要用来筛查4~16岁儿童的社交能力和行为问题,评估时按男女性别和年龄分档。我国有研究者对CBCL的1991年版进行了再标准化,结果表明修订版具有较好的效度,并提高了对各种精神障碍诊断的敏感性和诊断的一致性,值得推广使用。(二)阿肯巴赫儿童行为量表量表获取的信息:(1)一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种族、父亲职业、母亲职业等。

(2)社交能力,内容涵盖: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课余爱好、参加集体活动的情况、课余职业或劳动、交友情况、与家人和其他小孩相处的情况、在校学习情况。(3)行为问题,如强迫、抑郁、攻击性、违纪等,内容因年龄和性别而略有不同。

项目按0、1、2记分,各种行为问题因子的分数相加再转化成T分数,即可判断是否存在行为问题,如果低于70均属正常,大于70即可认为可能异常,需要引起重视。

三、生活质量与幸福感量表定义: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研究组将生活质量定义为“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于同他们的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的有关生存状况的事情的体验”。生活质量考察指标:幸福感(well-being)或满意度(satisfaction)(一)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由李凌江和杨德森1998年编制完成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alQualityofLifeInventory,简称GQOLI)是评定我国社区各种人群生活质量的综合性问卷,包括74个项目。该问卷主要作为社区普通人群生活质量的评估工具,考察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在内的4个维度的20个因子。问卷采用五级评分,评价指标包括总分、维度分、因子分,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经检验,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均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二)总体幸福感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GeneralWell-BeingSchedule,简称GWB)由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于1977年编制,主要用于评定被试对幸福的陈述及总体幸福感程度。该量表共33个项目,每个项目有5~7个选择不等。除了评定总体幸福感,本量表还通过将其内容组成六个分量表,从而对幸福感的六个因子进行评分。六个因子分别是:对健康的担心、精力、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及紧张感。量表采用六级评分,得分越高,幸福感就越高。我国有研究者对该量表作了修订,初步研究发现,修改后的总体幸福感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四、焦虑与抑郁评定量表(一)焦虑自评量表由容(W.K.Zung)1971年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简称SAS)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焦虑评估工具。SAS包含20个项目,采用四级评分,主要评定最近一个星期的时间范围内项目所定义症状出现的频度。该量表适用于具有焦虑症状的成年人,项目总分越高,表示焦虑症状越严重。一般来说,焦虑总分低于50分(标准分)者为正常;50~60分者为轻度焦虑;61~70分者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者是重度焦虑。国内焦虑自评量表的修订版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指标。(二)状态—特质焦虑问卷随着对焦虑研究的深入,卡特尔和斯皮尔博格等人先后提出了状态焦虑(StateAnxiety)和特质焦虑(TraitAnxiety)的概念。斯皮尔博格等人编制的状态—焦虑问卷(State-TraitAnxietyInventory,简称STAI)目的就在于能够很好地区分出这两种焦虑,为不同的研究目的和临床实践服务,当前普遍应用的是STAI1979年的修订版。问卷共40个项目,分状态焦虑量表(S-AI)和特质焦虑量表(T-AI)两部分。记分方法是对每个项目进行1~4级评分,正性情绪项目均反向记分。分别计算S-AI和T-AI的累加分。每个分量表最低分为20分,最高分为80分,分别反映状态或特质焦虑的程度。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均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国内有研究者以大学生为被试对STAI进行了修订并制订了大学生常模。(三)贝克抑郁问卷贝克抑郁问卷(BeckDepressionInventory,简称BDI)由美国心理学家贝克(A.T.Beck)于20世纪60年代编制,是美国最早的抑郁自评问卷之一。问卷包含21个项目,每个项目代表一个症状类别,均为抑郁的临床表现。这些类别分别是心情、悲观、失败感、不满、罪恶感、惩罚感、自厌、自责、自杀倾向、痛哭、易激惹、社会退缩、犹豫不决、体象歪曲、活动受抑制、睡眠障碍、疲劳、食欲下降、体重减轻、有关躯体的先占观念与性欲减退。每个类别的症状描述按严重程度分别进行0~3评分。总分越高,抑郁程度越严重。对结果的解释有研究者提出以下标准:小于等于4分表示无抑郁或极度轻微;5~13分,轻度抑郁;14~20分,中度抑郁;21分以上为重度抑郁(汪向东等,1999)。(四)自评抑郁量表和抑郁状态问卷自评抑郁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简称SDS)由容于1965年编制而成,用于衡量抑郁状态的轻重程度。1972年容增编了与之相应的他评用本,称为抑郁状态问卷(DepressionStatusInventory,简称DSI),评定的时间跨度为最近一周。SDS和DSI分别由20个项目组成,反映抑郁状态的四组特异性症状:精神性—情感症状、躯体性障碍、精神运动性障碍、抑郁的心理障碍。每个项目按1~4进行四级评分。抑郁严重度指数按下列公式计算:抑郁严重度指数=各项目累计分数/80。指数范围为0.25~1.0,指数越高,抑郁程度越重。容等曾对评分结果作过以下划分:0.50以下者无抑郁;0.50~0.59为轻微至轻度抑郁;0.60~0.69为中度至重度抑郁;0.70以上为重度抑郁(汪向东等,1999)。五、应激及相关问题评定量表应激(stress):个体面临或觉察到环境变化,应激源对机体有威胁或挑战时作出的适应和应对的过程。应激过程中,对个体的健康发挥重要作用的因素:应激源个体自身的防御方式(应付方式)所处环境。(一)生活事件量表生活事件量表(LifeEventScale,简称LES)是杨德森、张亚林等1986年参照社会再适应量表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编制而成的,适用于16岁以上的人群。该量表强调被试对生活事件的主观感受,并对正性和负性生活事件作了区分。LES包括家庭生活、工作学习、社交及其他三个方面,共48条我国成年人较常见的生活事件。生活事件刺激量的计算方法如下。某事件刺激量=该事件影响程度得分×该事件持续时间得分×该事件发生次数。

正性事件刺激量=全部好事刺激量之和。负性事件刺激量=全部坏事刺激量之和。

生活事件总刺激量=正性事件刺激量+负性事件刺激量。

LES总分越高,说明个体承受的精神压力越大。95%的正常人在一年之内的得分不会超过20分,99%的人不会超过32分(陈国鹏,2005)。(二)防御方式问卷防御方式问卷(DefenseStyleQuestionnaire,简称DSQ)由加拿大心理学家邦德(M.Bond)于1983年编制,我国路敦跃、李宁先后对该问卷进行了修订。原问卷包含88个项目,用于考察四个因子。四个因子分别是成熟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不成熟型防御机制和掩饰度。各项目均采用九级评分因子均分=因子分/因子所属项目数,越靠近9表明应用某类机制的频度越大;防御机制均分=防御机制分/防御机制所属项目数,越接近9表明应用此种防御机制的频度越大。问卷具有较好的测量学特性,不仅适用于研究正常人的防御行为,也适用于各种精神障碍和躯体疾病的防御行为我国学者肖计划(1996)在20世纪90年代编制了类似的应付方式问卷(COPEScale),适用于14岁以上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群。问卷含62个项目,分六个分量表,分别代表忍耐、幻想、自责、求助、合理化、解决问题六种压力应付方式。其中,解决问题与求助为成熟型应付方式,忍耐、自责、幻想为不成熟型应付方式,合理化为混合型应付方式。各分量表的得分=所含题目分数总和/分量表题目数。根据在各分量表上的得分,通过剖面图的形式可分析被试采用的应付方式(张厚粲,2005)。(三)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社会支持的分类: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在此基础上,肖水源于1986年编制了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SupportRatingScale,简称SSRS),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三个维度共10个项目。该量表适用于14岁以上各类人群的健康评估。总分与各分量表分为各自所包含题目得分之和,分数越高,表明个体获得社会支持就越多。大量研究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第二节神经心理测验

一、神经心理学与神经心理测验神经心理学定义:采用多种方法研究脑损伤病人的心理障碍与脑损伤定位和性质之间的关系,从而揭露心理活动的脑解剖学和生理学基础。研究对象:心理现象和大脑生理结构的相互关系发展史:1973年苏联学者鲁利亚(A.R.Luria)《神经心理学原理》一书的发表奠定了近代神经心理学的基础。斯佩里(R.W.Sperry)因其割裂脑的研究获得了1981年诺贝尔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