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2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2讲群落及其演替提能训练_第1页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2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2讲群落及其演替提能训练_第2页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2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2讲群落及其演替提能训练_第3页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2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2讲群落及其演替提能训练_第4页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2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2讲群落及其演替提能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2讲群落及其演替A组一、单选题1.(2023·福建莆田统考模拟预测)生态位重叠指数能反映物种间对资源利用的相似程度,重叠指数越大,相似程度越高,某池塘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三个鱼类种群的生态位重叠指数见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项目甲类鱼乙类鱼丙类鱼甲类鱼—0.140.46乙类鱼0.09—0.25丙类鱼0.230.30—A.生态位包括了鱼所处的空间位置、占有的资源等B.三种鱼类之间的生态位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C.为了缓解种间竞争,甲和丙类鱼适合混合养殖D.甲和乙类鱼在食物上发生激烈竞争的可能性低解析:生态位包括物种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故生态位包括了鱼所处的空间位置、占有的资源等,A正确;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三种鱼类之间的生态位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正确;分析表格可知,甲类鱼和乙类鱼之间的生态位重叠指数最小,甲和乙类鱼在食物上发生激烈竞争的可能性低,故为了缓解种间竞争,甲和乙类鱼适合混合养殖,C错误,D正确。故选C。2.(2023·江苏南通统考三模)如皋市湿地型龙游河生态公园,由“龙须沟”蜕变而成。通过多年生态修复,已呈现出“一河清水,两岸秀色,城水相依,人水和谐”的生态景观。某中学兴趣小组对公园内的鸟类和植物进行了相关研究。相关叙述正确的是(D)A.银杏林高低错落的银杏树形成垂直结构为鸟类创造了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B.公园两岸的物种由于龙游河的分隔而产生了地理隔离C.调查公园中香樟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样方大小为1m×1mD.公园内不同鸟类生态位之间的差异提高了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解析:垂直结构上的分层是群落的空间结构,而公园中的银杏林是种群,银杏林高低错落的银杏树体现的是个体差异,A错误;公园两岸的物种并不都会因龙游河的分隔而无法进行基因交流,因此不一定产生了地理隔离,B错误;香樟是乔木,调查公园中香樟的种群密度样方大小为10m×10m,C错误;不同物种占据不同生态位,这减少了生物之间的竞争,有利于生物对环境资源的充分利用,D正确。故选D。3.(2024·山东滨州高三期末)由于气候变化和不合理的放牧管理,青藏高原的高寒草甸发生了严重退化。为修复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从2001年开始采取了围封禁牧措施。不同禁牧年限植物群落的各项指标如下表所示,其中关键种指从群落中消失会使群落结构发生严重改变,可能导致物种的灭绝和多度剧烈变化的物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组别与持续放牧组结构相似度物种丰富度群落结构复杂程度关键种持续放牧92.3多裂委陵菜禁牧三年+104.2多裂委陵菜禁牧五年-94.6高山嵩草禁牧七年--106.4矮生嵩草禁牧九年++92.9肉果草注:“+”代表相似,“+”越多相似度越大;“-”代表差异,“-”越多代表差异越大。A.鉴别关键种可进行干扰实验,即把关键种从样地中去除B.围封禁牧后这里发生了次生演替,主要动力是捕食C.不同禁牧年限草甸植物物种丰富度未发生明显变化D.综合分析可知,围封禁牧的最佳年限为7年左右解析:鉴别与验证关键种的最好方法是把关键种从群落中移除,然后观察和监测此后对群落结构的影响,A正确;围封禁牧后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竞争是进化和演替的主要动力,B错误;从表格数据看,不同禁牧年限草甸植物物种丰富度为9~10之间,未发生明显变化,C正确;围封禁牧的七年,群落结构的复杂程度较其他禁牧年限高,更加适合生物的生存,有效提高了生态系统稳定性,故该区域围封禁牧的最佳年限为7年左右,D正确。故选B。4.(2023·四川南充统考三模)由于全球变暖等生态问题,珊瑚虫失去体内共生藻类或藻类失去体内色素,导致五彩缤纷的珊瑚礁变白的生态现象称为“珊瑚礁白化”。大规模白化后,珊瑚在该生态系统中的主导地位可能被大型藻类取代。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A.大规模白化后该生态系统发生的演替类型是初生演替B.调查珊瑚礁生态系统中某种珊瑚虫的种群密度可以用样方法C.珊瑚虫体内共生藻类可进行光合作用为珊瑚虫提供物质和能量D.大规模白化后,食珊瑚鱼类数量可能减少,植食性鱼类丰富度可能增加解析: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故大规模白化后该生态系统发生的演替类型是次生演替,A错误;珊瑚虫的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弱,故可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B正确;共生藻类含有光合色素,可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可为珊瑚虫提供物质和能量,C正确;大规模白化后,食珊瑚鱼类因食物减少数量可能减少,由于珊瑚虫白化后可能被大型藻类取代,植食性鱼类(捕食大型藻类)丰富度可能增加,D正确。故选A。5.(2024·山东青岛莱西高三期末)在某自然区域中逐年引入一定数量的三种生物A、B、C,这三种生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种间关系,其种群密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A.物种A、B之间是捕食关系B.物种B、C之间可能是种间竞争关系C.物种A的种群密度减小会使物种C的种群密度间接增大D.增大物种A、C的种群密度均会增加物种B的环境容纳量解析:根据曲线图可以判断A物种与B物种之间为捕食关系,B为捕食者,A为被捕食者,A正确;根据曲线图可以判断物种B、C之间是竞争关系,存在此消彼长的现象,B正确;B为捕食者,A为被捕食者,则物种A的种群密度减小会使物种B的种群密度减小,物种B、C之间是竞争关系,故可导致物种C的种群密度间接增大,C正确;环境容纳量是指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增大物种C的种群密度不会增加物种B的环境容纳量,D错误。故选D。6.(2024·山西太原五中高三期末)豹猫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体型比家猫略大,控制颌骨的肌肉坚强有力,犬齿长而发达。豹猫的食物包括鼠类、兔类、蛙类、爬行类、小型鸟类、昆虫等,因此豹猫与赤狐、雪豹等一同成为我国西南山地的主要食肉物种。据此作出的推测不成立的是(C)A.控制颌骨的肌肉和犬齿发达与其食性相适应B.豹猫与赤狐、雪豹可能有生态位的重叠C.被豹猫捕食的生物彼此间都是种间竞争关系D.豹猫的存在有利于维持当地群落结构复杂性解析:生物的性状是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中形成的,所以控制颌骨的肌肉和犬齿发达与其食性相适应,A正确;豹猫与赤狐、雪豹都是生活在同一空间的肉食种类,所以可能存在生态位的重叠,B正确;被豹猫捕食的生物之间还可能存在捕食关系,例如爬行类的蛇以兔为食,C错误;豹猫的存在增加了当地的物种多样性,避免某一物种占据绝对优势,使其他物种灭绝,有利于维持当地群落结构复杂性,D正确。故选C。7.(2023·湖南邵阳校联考三模)南山总面积152平方公里,23万亩草山连成一片,是典型的高山台地草原风光。从山脚到山顶,植被分布呈明显的带状特点,依次是竹海、原始森林、灌木、草山,四季各不同,唯有奶香幽。南山已建成为南方最大现代化山地牧场,正在打造国家级旅游景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B)A.南山的生物群落在春季和夏季的物种组成和空间结构发生改变B.南山从山脚到山顶的植被分布状态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C.为调查南山上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样方大小应根据其分布状况调整D.南山旅游业发展后,游客的活动可能会改变南山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解析:南山的春季和夏季环境不同,故南山的生物群落在春季和夏季的物种组成和空间结构发生改变,A正确;南山从山脚到山顶的植株分布状态是由于地形的变化引起的,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B错误;为调查南山上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样方大小应根据其分布状况调整,C正确;南山旅游业发展后,游客的活动可能会改变南山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使南山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D正确。故选B。二、综合题8.(2020·浙江7月选考)一种当地从未分布的新杂草出现在某农田生态系统中,排挤了原有的杂草而成为主要的杂草种类,对农作物造成了危害。回答下列问题:(1)当新杂草种群密度处于较长期的相对稳定阶段,表明其种群数量已达到了环境容纳量。若连续阴雨和低温的气候变化使该杂草种群数量明显下降,这种调节种群数量的因素属于外源性(填“内源性”或“外源性”)调节因素。(2)在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中,杂草属于草本层。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杂草种类发生改变后,生物群落是否发生了演替?未发生。为什么?因为生物群落类型没有发生改变。(3)如果要控制该杂草的种群密度,除了人工拔除杂草外,还可采取的化学措施有施用除草剂,生物措施有生物防治。解析:(1)“处于较长期的相对稳定阶段”意味着种群密度已达到环境容纳量(K),环境容纳量是指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种群数量的外源性调节因素有:气候、食物、疾病和捕食等,“连续阴雨和低温的气候变化”属于外源性调节因素。(2)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中,群落的垂直结构由上至下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杂草属于草本层。群落演替指的是一个群落类型取代另一个群落类型的过程。该农田生态系统中虽新增了一种杂草,但群落类型并未发生取代,因此没有发生演替。(3)除杂草常用的化学措施为施用除草剂(如生长素类调节剂2,4-D),而生物措施是用不同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来进行生物防治的,如人为引入该杂草的捕食者,可控制该杂草的种群密度,也可降低其环境容纳量。B组一、单选题1.(2023·山东滨州一模)似然竞争是指具有共同捕食者的两个或多个物种,其中一个物种数量的增长会导致捕食者数量增加,进而加重对其他物种的捕食。似然竞争、种内竞争和种间竞争都会对物种的生态位产生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随着种内竞争的加剧,物种的生态位有扩大的趋势B.随着种间竞争的加剧,物种的生态位有缩小的趋势C.生态位重叠越大的物种间竞争越激烈D.似然竞争的物种间具有相似的生态位解析:随着种内竞争的加剧,种群内的个体向外扩展生存空间,物种的生态位有扩大的趋势,A正确;种间竞争是不同物种之间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时产生的竞争作用,生态位越近的种群对资源和空间的需求越相似,故竞争越剧烈,随着种间竞争的加剧,物种的生态位有缩小的趋势,B正确;生态位重叠越大的物种,不同的生物可能竞争相同的食物和资源空间,导致竞争越来越激烈,C正确;生态位是指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表征了物种对各种资源(食物、空间等)的利用以及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似然竞争是指具有共同捕食者的两个或多个物种,但这些物种不一定利用相同的空间资源,因此似然竞争的物种间具有的生态位并不一定相似,D错误。故选D。2.(2024·山西太原五中高三期末)我国北方落叶阔叶林冬季落叶、夏季葱绿。下列有关我国北方落叶阔叶林的叙述,错误的是(A)A.由夏季到冬季群落发生了演替B.植物的垂直分布,提高了对太阳光的利用率C.由夏季到冬季群落的水平结构会发生变化D.植物的垂直分层为动物的垂直分层创造了条件解析:群落演替是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过程,是群落中优势种的取代,由夏季到冬季优势种不改变,所以不发生演替,A错误;植物的垂直分布,提高了对太阳光的利用率,B正确;由夏季到冬季群落水平方向上生物的分布发生改变,因此水平结构会发生变化,C正确;植物的垂直分层为动物的垂直分层创造了食物和栖息条件,D正确。故选A。3.(2024·江西省吉安市一中高三期中)大型底栖动物对水体污染的响应敏感,其丰富度、耐污类群与敏感类群的比例以及不同功能摄食类群的结构特征可有效反映水生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被广泛应用于生物监测和水质评价。研究人员调查发现某河道存在疣吻沙蚕,巴蛭、水蛭、河蚬、口螺等底栖动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D)A.调查时必须沿河岸一侧等距设置多个取样点,从样点采集的底泥分离各种动物B.统计样方中底栖动物种类的数量,取其平均值作该河中底栖动物的物种丰富度C.底栖动物中既有消费者又有分解者,河道中的底栖动物没有垂直分层现象D.水体富营养化可导致该河底栖动物中耐污类群与敏感类群的比值增大解析:调查丰富度不需要等距取样法,可分别在污染处和非污染处取样,A错误;统计样方中底栖动物种类的数量,即该河中底栖动物的物种丰富度,不需要取平均值,B错误;底栖动物中寄生和捕食者为消费者,腐生生活的是分解者,河道中的底栖动物有垂直分层现象,C错误;水体富营养化可导致该河底栖动物中耐污类群增多,敏感类群减少,二者的比值增大,D正确。故选D。4.(2023·湖北模拟预测)已知蚯蚓能缓解干旱对植物生长的不利影响。科学家研究了不同干旱胁迫条件下蚯蚓对番茄茎叶脱落酸(ABA)水平以及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A.蚯蚓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与番茄的种间关系是互利共生B.高干旱胁迫下番茄植株ABA含量增加,促进气孔关闭减少水分散失C.低干旱胁迫条件下,蚯蚓通过增加土壤含水量来缓解干旱胁迫D.高干旱胁迫条件下,蚯蚓能促进番茄植株合成ABA来对抗干旱胁迫解析:蚯蚓可以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属于分解者,蚯蚓的存在对番茄有利,但两者之间不是互利共生关系,A错误;据图可知,高干旱胁迫下,ABA含量升高,ABA可以促进气孔关闭,减少水分散失,是一种逆境激素,B正确;据图可知,低干旱胁迫下,有蚯蚓的一组土壤含水量高于无蚯蚓一组,说明低干旱胁迫条件下,蚯蚓通过增加土壤含水量来缓解干旱胁迫,C正确;据图可知,高干旱胁迫条件下,有蚯蚓一组的ABA含量较高,但两者的土壤含水量差异不大,据此推测蚯蚓能促进番茄植株合成ABA来对抗干旱胁迫,D正确。故选A。5.(2024·山东潍坊统考模拟预测)玉米按照主茎与叶片之间的夹角可分为紧凑型、半紧凑型和平展型,选择合适的玉米类型有利于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中实现玉米给大豆让空间,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益。在某复合种植地块里,生长有马唐、刺儿菜、绿狗尾等杂草,另外还生活着玉米螟等小动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A.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既提高了光能利用率又提高了土壤肥力B.大豆、玉米及杂草等植株的分层现象,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C.玉米种植的密度、高度以及与大豆的关系都属于玉米生态位研究的范畴D.“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中应选择种植平展型玉米解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玉米和大豆在空间上分层分布,可以提高光能利用率,同时大豆根共生的固氮菌可以提高土壤中氮含量,有利于土壤肥力的提高,A正确;在该复合种植地块里,大豆、玉米及杂草等植株在垂直方向上呈分层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B正确;植物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在研究区域内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等特征,以及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因此玉米种植的密度、高度以及与大豆的关系都属于玉米生态位研究的范畴,C正确;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中应选择种植紧凑型玉米,这样的玉米叶片与主茎之间夹角较小,能使位于下层的大豆获得较多光能,有利于大豆和玉米的双丰收,提高土地产出收益,D错误。故选D。6.(2023·山东潍坊统考二模)下表为不同环境中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两种生物A、B相互作用(甲、乙、丙)对彼此所造成的影响,其中“+”表示正面影响,“-”表示负面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相互作用类别生物A生物B甲++乙--丙+-A.甲可能表示原始合作或互利共生B.发生乙类相互作用的两种生物生态位相似程度较低C.人体肠道内的某些细菌和人的相互作用类别可能属于甲或丙D.自然状态下,甲、乙、丙三种相互作用类别均利于维持群落的稳定解析:甲类别生物A和生物B之间都是正面影响,则甲表示的种间关系为原始合作或互利共生,A正确;乙类别生物A和生物B之间都是负面影响,生物A和生物B之间的种间关系为竞争,则发生乙类相互作用的两种生物生态位相似程度较高,B错误;人体肠道内的某些细菌和人的相互作用类别可能属于甲互利共生或丙寄生关系,C正确;自然状态下,甲、乙、丙三种相互作用类别是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均利于维持群落的稳定,D正确。故选B。7.(2024·湖北统考模拟预测)在自然界中物种的竞争能力并非全为严格线性排序,如图a所示。如果每个物种的竞争优势随着资源或生长阶段发生变化,就会形成促进物种共存的非传递性竞争,如图b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在图a的传递性竞争环境中,种间生态位分化能促进物种共存B.图b中的非传递性竞争能促进物种A、物种B、物种C在同一生态位中共存C.传递性竞争可能会导致环境中的物种丰富度降低D.处于非传递性竞争中的物种种群数量会稳定在一个值上解析:在图a的传递性竞争环境中,某些物种占据绝对的竞争优势,从而抑制其他物种的生长,种间物种生态位分化减少了生物之间的竞争,能促进物种共存,A正确;图b中的非传递性竞争没有体现某种物种占绝对的优势,而是相互抑制,从而能促进物种A、物种B、物种C在同一生态位中共存,B正确;传递性竞争出现某些物种占绝对优势,这种竞争可能会导致你死我活的现象,从而可能会导致环境中的物种丰富度降低,C正确;处于非传递性竞争中的物种种群数量会保持动态平衡,而不是稳定在一个值上,D错误。故选D。二、综合题8.(2023·山东滨州一模)重要值是用来表示某个物种在群落中地位和作用的综合数量指标。某温带草原中大针茅是牲畜采食频率最高的牧草,在甲、乙、丙3种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