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六校联考2024年中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_第1页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六校联考2024年中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_第2页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六校联考2024年中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_第3页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六校联考2024年中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_第4页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六校联考2024年中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六校联考2024年中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做法或说法不正确的是()A.烧开水的铝壶使用一段时间后光泽会变暗,应经常用钢丝球打磨抛光B.我国自行研发的大型客机机身选用铝合金,是因为铝合金的硬度和强度大于纯铝C.厨房里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也可以向油锅里加入适量青菜等D.城市道路上洒水车过后,空气潮湿而清新,说明水分子在不断运动2.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实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 B.液体的量取C.取用固体药品 D.测定溶液pH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塞紧胶塞 B.贮存氧气 C.过滤 D.吹灭酒精灯4.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则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B.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碘酒均一稳定,则碘酒属于溶液C.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D.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5.如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闻气味 B.读取液体体积C.倾倒液体 D.加热液体6.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不符合该主题要求的是()A.不乱扔废旧电池 B.不在水源附近堆放垃圾C.农田里大量焚烧秸秆 D.实时对企业的排气监测7.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B稀盐酸、稀硫酸均显酸性溶液中都含有氢元素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原子间间隔变大D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含有相同分子A.A B.B C.C D.D8.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比为2:5B.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溶液仍饱和C.t1℃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D.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到t1℃,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9.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83254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16X524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甲、丁两物质反应前后质量变化之比为2:5D.X值为2810.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垃圾分类回收处理B.大量使用化肥提高农作物产量C.开发风能替代化石燃料D.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11.化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是A.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 B.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编制元素周期表。C.绿色化学概念的提出 D.冶铜、炼铁、制陶瓷,造纸、制黑火药等等12.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A. B. C. D.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水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常用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电解水时,连接电源正极端和负极端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是x(忽略气体在水中的溶解),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中H2和O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y,则xy(填“>”、“=”或“<”)。该实验可以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其理论依据是。14.如图所示史小明同学设计的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操作步骤如下:①按图示将铜片小烧杯、白磷(铜圈固定)放在玻璃水槽中,并加入约体积的热水.②向小烧杯中加入适量氧化锰和5%的H2O2溶液,③立即用大烧杯将小烧杯和白磷置住,观察到大烧杯中液面下降,白磷露出并燃烧,一段时间后,大烧杯中液面上升。请回答下列问题:(1)小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2)该实验证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3)步骤③中,一段时间后大烧杯中液面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15.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甲、乙两种物质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是____。20℃时,要配制105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需要甲物质___g。欲除去甲中含有的少量乙,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40℃时,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至20℃,所得甲物质溶剂的质量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物质溶剂的质量。16.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_____相等。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加水溶解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_____乙(填“>”、“=”或“<”)。把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A.溶剂质量一定变小B.溶质质量一定变大C.溶液浓度可能变大D.溶液质量可能不变现有同时含甲、乙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若要从该溶液中提取纯净的乙物质,具体的操作是____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问题:(1)实验室用固体制取并收集比较纯净的氧气,可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做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如图)时,实验不同,集气瓶中装入的X液体也不同①做铁丝燃烧时,X是____________;②做木炭燃烧时,X是____________;③做硫粉燃烧时,X最好是__________。用上述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步骤有:①收集一瓶二氧化碳;②检查气密性;③打开装置,加入石灰石;④连接装置;⑤加入稀盐酸。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如图(装置气密性良好),在检验二氧化碳时,倒入稀盐酸,看到发生装置中有气泡,但试管中没有气泡,这说明发生装置内_______小,在维持原装置和试剂不变的条件下(填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才能使试管内产生气泡。18.图1是同学们所熟悉的实验装置,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2)实验室若用B装置制备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如果要验证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有水珠生成,则收集氧气通常选用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代号)。(3)在实验室里若选用A.C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4)澄清石灰水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之一。如图2所示是同学们做过的实验:①甲、乙中能观察到相同的現象但________________(填“甲”或“乙”)中发生的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观察到相同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②有同学将甲、乙两个实验后所得物质全部倒入丙实验后的烧杯中混合,静置一会儿,观察到上层溶液为无色,底部有白色沉淀。取少量上层溶液滴入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综合分析可知:该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酚酞和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下同),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如图是古代铜质辅币——铜钱。黄铜在明清时期就用于铸造铜钱了,小明对铜钱(主要成分为铜和锌)中铜的质量分数产生了好奇,他称取10g铜钱样品放入烧杯中,然后往烧杯中加入稀硫酸93.5g,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称得烧杯内物质共103.3g。试计算:反应产生氢气多少g;该铜钱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A【解析】

A、烧开水的铝壶使用一段时间后光泽会变暗,是因为铝壶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常用钢丝球擦洗会擦去其表面的氧化铝保护膜,缩短使用寿命,选项A错误;B、我国自行研发的大型客机机身选用铝合金,是因为铝合金的硬度和强度大于纯铝,选项B正确;C、厨房里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也可以向油锅里加入适量青菜等,原理分别是隔绝氧气、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选项C正确;D、城市道路上洒水车过后,空气潮湿而清新,是因为水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选项D正确。故选A。2、D【解析】A、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图中操作错误;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操作错误;C、取用块状固体药品时,要用镊子,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时,应用药匙或纸槽,不能用手直接拿,图中操作错误;D、测定溶液的pH时,可在点滴板上放一条pH试纸,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从而得出溶液的pH,图中操作正确。故选D。3、B【解析】A、向试管中塞紧胶塞,试管不应接触桌面,故A错误;B、集气瓶口是磨砂的,毛玻璃片粗糙面向下,封闭较好,故B正确;C、过滤漏斗下端应紧贴烧杯内壁,应用玻璃棒引流,故C错误;D、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不应用嘴吹灭,以免失火,故D错误。点睛∶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规范实验操作是顺利完成实验的重要保证。4、B【解析】A、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混合物中至少可以含有一种元素,例如氧气和臭氧,故A错误;B、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碘酒均一稳定,则碘酒属于溶液,故B正确;C、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灯泡通电发光,产生热能和光能,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D、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故D错误。点睛∶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但推理一定要合理。灯泡通电发光,产生热能和光能,属于物理变化。5、C【解析】

A、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操作错误。

B、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视线没有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操作要领:拿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对着手心,瓶口与试管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的量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防止液体溅出伤人;大拇指不能按在试管夹的短柄上,以免试管脱落。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6、C【解析】A、防止水污染的措施有:不乱扔废旧电池、工业废水、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再排放、不在水源附近堆放垃圾等,错误;B、防止水污染的措施有:不乱扔废旧电池、工业废水、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再排放、不在水源附近堆放垃圾等,错误;C、农田里大量焚烧秸秆生成有害气体和烟尘,污染空气,正确;D、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有:实时对企业的排气监测、工厂排放的废气经过处理再排放、植树造林、合理开发新能源、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错误。故选C。7、B【解析】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不符合题意;B、稀盐酸、稀硫酸均显酸性,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氢离子,符合题意;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是因为温度升高,原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不符合题意;D、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是因为它们只含水分子一种分子,不符合题意。故选B。8、C【解析】试题分析:A选项因为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40g,故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比为2:5,是正确的叙述;B选项因为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故降低温度有晶体析出,仍为饱和溶液是正确的叙述;C选项是错误的叙述,虽然溶解度的数值相等,但溶液的质量不一定相等,溶质的质量不一定相等;D选项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到t1℃,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是正确的叙述,在该温度下溶解度相等且降温的过程中均析出晶体,得到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故答案选择C考点:溶解度曲线9、D【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各质量总和,反应后增加的是反应物,减少的是生成物。【详解】A、反应后甲增加了,则甲是生成物,丁增加了,则丁是生成物,丙反应前后质量没变,丙可能没参加反应或是催化剂,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有,则,则反应表达式是,属于分解反应,故A正确;B、丙反应前后质量没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或者没参加反应,故B正确;C.反应后甲增加了,丁增加了,则甲、丁两物质反应前后质量变化之比为,故C正确;D、在密闭容器中,则有,则,故D不正确。故选D。10、B【解析】A、分类回收垃圾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节省资源,正确;B、过量使用化肥会污染水和土壤,不利用环境保护,错误;C、大力开发利用风能,替代化石燃料,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正确;D、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可以治理水体的污染,正确。故选B。11、A【解析】

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创立了原子-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故选A。【点睛】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创立了原子-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12、B【解析】

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详解】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6,为原子,故A选项错误。B、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B选项正确。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为原子,故C选项错误。D、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D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1)肥皂水;煮沸(或蒸馏)(2)<;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或质量守恒定律)【解析】试题分析:(1)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2)电解水时,连接电源正极端和负极端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是x(忽略气体在水中的溶解),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中H2和O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y,则x<y,因为实际操作中氧气的溶解度比氢气的大.该实验可以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其理论依据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考点:软硬水的转化、区分及电解水14、可燃物与氧气接触白磷燃烧消耗大量氧气,冷却后杯内压强减小,液面上升【解析】

(1)小烧杯中发生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向小烧杯中加入适量二氧化锰和5%的H2O2溶液,立即用大烧杯将小烧杯和白磷罩住,由于生成氧气,大烧杯内气体增多,压强变大,观察到大烧杯中液面下降,白磷露出液面后接触到氧气燃烧起来,该实验证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步骤③中,一段时间后大烧杯中液面上升的原因是:白磷燃烧消耗大量氧气,冷却后杯内压强减小,小于大气压,在压力的作用下,水槽中的水进入大烧杯中,液面上升。15、甲30降温结晶小于【解析】

(1)由图分析可知,甲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填:甲;(2)20℃时,甲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要配制105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需要甲物质的质量为105g×=30g。(3)由图分析可知,甲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欲除去甲中含有的少量乙,可采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4)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中,甲溶液的溶剂质量小于乙溶液的溶剂质量,分别降温至20℃,溶剂质量不变,所得甲物质溶剂的质量小于乙物质溶剂的质量。16、溶解度<CD升高温度、结晶、过滤、热水洗涤、干燥【解析】

(1)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一点,可得知此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所以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加水溶解配制成饱和溶液,乙需要的水的质量大,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乙;(3)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把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A、增加溶质,溶剂质量不变,故A错误;B、蒸发溶剂,溶质质量不变,故B错误;C、增加溶质,溶质质量分数会增大,故C正确;D、降低温度,溶液质量可能不变,故D正确。故选CD;(4)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升高溶液温度会析出晶体,洗涤时要用热水,减小乙物质的溶解量,所以具体的操作是:升高温度、结晶、过滤、热水洗涤、干燥。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AE水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④②③⑤①压强继续加稀盐酸(将试管向下移动;插入石灰水的导管向上提拉一下;倒出一些石灰水)【解析】

铁丝在氧气中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氢氧化钠可以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详解】(1)实验室用固体制取并收集比较纯净的氧气,需要加热,故可选择的装置组合是AE。(2)①做铁丝燃烧时,集气瓶里放入少量水或细沙的作用是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炸裂瓶底,故X是水。②做木炭燃烧时,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故X是石灰水。③做硫粉燃烧时,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氢氧化钠可以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故X最好是氢氧化钠溶液。(3)用上述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步骤有:连接装置、检查气密性、打开装置,加入石灰石、加入稀盐酸、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故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④②③⑤①。(4)在检验二氧化碳时,倒入稀盐酸,看到发生装置中有气泡,但试管中没有气泡,这说明发生装置内压强小,在维持原装置和试剂不变的条件下继续加稀盐酸,才能使试管内产生气泡。【点睛】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步骤有:连接装置、检查气密性、打开装置,加入石灰石、加入稀盐酸、收集一瓶二氧化碳。18、长颈漏斗水槽C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NaClCaCl2【解析】

(1)仪器①是长颈漏斗;仪器②是水槽;(2)装置B适用于固体加热制取氧气,因为试管口没有棉花,所以是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如果要验证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有水珠生成,则收集氧气通常选用装置是向上排空气法,故收集装置应选C;(3)实验室可用A装置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①甲中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乙中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甲、乙中能观察到相同的現象但甲中发生的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观察到相同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甲实验中:,乙实验中:,乙实验中一定含有氢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