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朝花夕拾》第1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_第1页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第1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_第2页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第1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_第3页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第1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_第4页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第1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与鲁迅有关的文学常识。2.结合《小引》,了解本书的创作背景并梳理全书大致内容。3.选定鲁迅作品中的一个人物,结合片段描写,分析其性格特点,学习鲁迅描写人物的方法。【教学重点】结合《小引》,了解本书的创作背景并梳理全书大致内容。【教学难点】选定鲁迅作品中的一个人物,结合片段描写,分析其性格特点,学习鲁迅描写人物的方法。【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有一首歌谣叫《中华歌谣》歌词中汇集了古今中国作家的语言精髓,请同学们与老师共同欣赏这首歌谣的MV片段。过渡:大家知道这首歌谣开头所唱的“朝花夕拾”出自哪位作家之口吗?是的,是著名作家鲁迅。你知道鲁迅哪部作品是因为“往日岁月又上心头”而创作出来的吗?是《朝花夕拾》。关于鲁迅大家有哪些了解呢?我们平时看到的鲁迅的照片往往是留着八字胡,头发根根直立,不苟言笑,手里还捏着一支被比喻为“投枪和匕首”的笔。那么鲁迅童年时、少年时是什么样呢?今天就让我们走入《朝花夕拾》去比较全面地了解鲁迅。设计意图:由音乐MV导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拉近鲁迅和《朝花夕拾》与学生的距离。二、整体感知1.作者简介教师提问:同学们,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鲁迅啊?提示:可从作者身份、生平、代表作等方面来介绍。学生根据本单元第一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所学文常回忆自己了解的作者相关情况并回答问题。明确: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幼时就读三味书屋,后到江南水师学堂求学,后来留学日本,本是学习医科,但发现医学无法救中国,弃医从文。1909年8月归国任教,后到中华民国教育部任职。1930年3月2日,出席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被选为常务委员。鲁迅一生笔耕不辍,著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散文诗集《野草》等。设计意图:唤醒旧知,检测预习成果,帮助学生了解文学常识,拓展视野。2.初读探究(一)合作探究一探究任务:请同学们分小组,结合《朝花夕拾》的成书背景及《小引》说说:(1)“朝花夕拾”是什么意思?(2)作者为本书命名为《朝花夕拾》的原因是什么?(3)作者为什么创作《朝花夕拾》?探究方法:(1)一位同学向大家介绍《朝花夕拾》的成书背景,其他同学作补充。(2)带着背景知识,快速默读《小引》全文。(3)勾画文中与创作原因及命名原因相关的内容。(4)对勾画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提示:可从文中查找关键词如“朝花夕拾”“回忆”等来进行勾画、归纳。成果展示:展示学生自主探究成果,教师相机指导。活动小结:(1)“朝花”是早上初绽放的新鲜娇嫩的花朵,“夕拾”是说傍晚再摘下或拾取花瓣。用作者自己的话说是“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既然当时记忆新鲜时没有记下,现在写下便是“旧事重提”了。(2)《朝花夕拾》可以说是鲁迅的“回忆录”,所叙述的人和事、物是在自己的记忆中重新加工过的,不一定完全如实的,“便是现在心目中的离奇和芜杂,我也还不能使他即刻幻化,转成离奇和芜杂的文章。或者,他日仰看流云时,会在我的眼前一闪烁罢。”这些事情便是作者反顾童年、青年时代“眼前一闪烁”的记忆深处的生命轨迹。书中的内容是鲁迅童年、青年的事情,如同朝花,而写作之时鲁迅已人到中年,不仅要通过文章记录自己曾经的时光,还要借以表达对时局的反思,所以名为《朝花夕拾》。(3)作者在政治上备受迫害,在颠沛流离的间隙整理曾经发表在《莽原》上的十篇文章,重新集结成册,并自己更名为《朝花夕拾》。所以准确来说作者并不是创作《朝花夕拾》,而是整编《朝花夕拾》。随堂演练:《朝花夕拾》是鲁迅1926年所作的一本_________(体裁)集,共_____篇。目前,我们学过其中的__________。解答分析:答案:《朝花夕拾》是鲁迅1926年所作的一本散文(体裁)集,共10篇。目前,我们学过其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文学作品中的地理、历史知识,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等知识。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梳理《小引》的内容,和写作背景联系,理解作者当时的创作心境,提高学生提取信息、归纳信息的能力。通过检测确保学生掌握感知内容。(二)自主探究探究任务:以下是《朝花夕拾》中10篇文章的篇名、主要内容及创作地点,请你结合《小引》中的介绍和自己的阅读积累,完成下面的连线题。北京寓所的东壁下北京寓所的东壁下流离中所作,地方是医院和木匠房厦门大学的图书馆的楼上,已经是被学者们挤出集团之后了创作地点主要内容篇名对猫的讨厌和仇恨及原因《狗·猫·鼠》怀念长妈妈《阿长与<山海经〉》批评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二十四孝图》描绘封建家长对儿童的压制和摧残《五猖会》描绘迷信传说的勾魂使者《无常》描写童年生活的有趣与读书生活的乏味《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揭露庸医害人的实质《父亲的病》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琐记》写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写一个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的故事《范爱农》探究方法:(1)结合《小引》首先确定各篇的创作地点。(2)回忆散文内容,抓住关键信息确定主要内容。(3)实在无法确定的内容可快速翻阅原著加以确定。成果展示:随堂演练: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原名周树人,“鲁迅”是其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用的笔名。B.《朝花夕拾》是鲁迅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散文集,共十篇,其实生动地叙写了他青少年时的生活经历,蕴含着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C.《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部散文集,原名为《旧事重提》。D.《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文章比较大篇幅表达了对狗等暴虐者的憎恶,对老鼠等弱小者的同情。解答分析:答案:D。解析:ABC正确;D项有误,《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啤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管恨。故选:D。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从宏观阅读本书,从一个个问题出发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析文本、梳理文本等的综合能力。过渡:从刚才连出的一条条线中我们已经能窥见鲁迅《朝花夕拾》的大概面貌了,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究。三、阅读探究(三)合作探究二1.探究任务:书中有许许多多特点鲜明的人物,请你从《朝花夕拾》中选出一位令你印象深刻的人物,结合描写他/她的片段,向大家介绍这个人物。2.探究方法:(1)每小组从书中选出一个人物。(2)小组成员合作找出书中关于该人物的所有描写片段。(3)小组交流讨论,分析各个片段中展示出的人物性格特点。(4)选派一位同学向大家介绍所选人物及其性格特点。3.成果展示:展示学生探究成果,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关注到多找片段中的人物描写方法,可以适当延伸到鲁迅对该人物的态度或感情。预设:《阿长与山海经》中关于阿长有这样几个片段:(1)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2)梦里也记得元旦的,第二天醒得特别早,一醒,就要坐起来。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我忽而记得了——“阿妈,恭喜……。”“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她于是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3)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这几个片段描写生动,让我们看到一个朴素、守旧、爱嚼舌根,但又关爱孩子、善良、大方的农村妇女形象。教师点拨:这几个片段大家找得很好,都是非常突出地展现阿长性格特点的片段。在其中我们看到鲁迅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结合典型事例为我们活灵活现地刻画了阿长的形象,其中也非常直白地表露了自己对阿长讨厌又喜爱的情感,值得我们借鉴到写作中。4.活动小结:从同学们的展示中,老师认识了真诚善良又不拘小节的长妈妈;认识了政治热忱、不修边幅的藤野先生;认识了具有人情味的无常……总结发现,作者善于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刻画人物,并且会选取典型事例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希望同学们能够学到这些方法,在自己的写作中加以运用。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微观阅读本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析文本、梳理文本等的综合能力。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关于鲁迅先生的文学常识,初步了解了《朝花夕拾》的内容,分析了几个我们印象深刻的人物,拉进了《朝花夕拾》与我们的距离。通过学习我们已经能够解决一些试题了,名著学习并没有大家想得那么难吧!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所学内容,巩固知识。五、布置作业1.课堂作业家政公司计划招聘一名专门看管孩子的保姆,假如阿长和衍太太同时前来应聘,请你根据《朝花夕拾》的相关情节向家政公司提出聘用建议,并说明理由。解答分析答案示例:建议聘用阿长,不用衍太太。理由:阿长天性真诚、纯朴、善良,关爱孩子。她主动为少年鲁迅买来念念不忘的《山海经》。(或:她给少年鲁迅讲美女蛇的故事)。衍太太心术不正、自私自利。她给少年鲁迅看不健康的画(或:她对自己的孩子很严厉,却总是盼着别人家的孩子干坏事)。解析:本题考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