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改革教学设计(历史)_第1页
北魏孝文帝改革教学设计(历史)_第2页
北魏孝文帝改革教学设计(历史)_第3页
北魏孝文帝改革教学设计(历史)_第4页
北魏孝文帝改革教学设计(历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魏孝文帝改革》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是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三内容。本专题主要叙述南北朝对峙时期,北魏孝文帝顺应历史潮流所进行的汉化改革及其对社会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孝文帝改革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鲜卑族政权崛起时,少数民族政权相对落后的政治经济制度,给其发展带来极大的制约,并激化着社会矛盾。孝文帝改革充分体现了一个改革家的眼光和魄力,他的各项改革措施对于促进各民族的大融合和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学习重点:对孝文帝改革具体内容的理解;孝文帝改革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学习难点:如何理解孝文帝改革的重大历史意义。二、学情分析学生对中国古代史非常不熟悉,甚至连中国古代史的历史分期也搞不清楚,学习很被动,所以有必要补充南北朝时期的历史沿革和主要时代特征。(见课件)学生对北魏孝文帝改革这样的历史事件缺乏了解,高中教材只在必修二专题一中提到了“均田制”,而且学生对此概念也比较陌生,不能准确把握,所以要非常注重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和解释,帮助学生全面把握北魏孝文帝改革。(“均田制”见拓展延伸部分的微课;改革意义中涉及“民族大融合”的历史概念见课件)三、课程标准要求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四、学习目标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学情分析确定如下学习目标:1、能分角度说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认识改革的必然性;2、能准确复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具体内容及其作用;3、能根据改革的具体内容观察其对北魏社会转型所起的促进作用,能描述改革给中国北方经济和社会面貌所带来的巨大变化。五、授课方式和学生活动1、学生自主学习部分师:教师下发《学习任务单》。生: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有机结合教材、《优化设计》资料和老师下发的课件、微课等学习资源。(见学习任务单)学生利用平板电脑登录智慧教室,参考老师下发的课件、微课、同步练习等资料,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及时做出笔记。通过阅读和理解教材中所引用的历史材料,学习分析、运用历史材料和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归纳的基本技能,通过对史实的分析、归纳等认识活动,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2、课堂学习活动部分(1)导入新课、阶段特征及概念解析。(见课件)(2)在学生提交自学问题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合作探究。根据教材和老师提供的资料,学生可以自主利用网络资源,运用讨论法、分析法和比较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主动探究问题答案,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概括和阐释。(见课件和互动探究)(3)师生小结,认识规律。(见课件)3、拓展延伸部分(1)提高题(2)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不同观点(3)经济重心南移与气候变化(4)方法指导(见拓展延伸和微课)六、教学设备一体机七、评价方案1、自主学习过程中,根据上传问题对小组和个人有加分奖励;2、课堂交流中,以小组为单位在班级展示,小组加分;3、综合两部分表现,评选本课优秀小组和个人。附:给班级下发的资料——学习任务单、互动探究、拓展延伸、同步练习、微课、课件等《北魏孝文帝改革》学习任务单一、课程标准要求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二、学习重难点和学习目标重点:对孝文帝改革具体内容的理解;孝文帝改革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难点:如何理解孝文帝改革的重大历史意义。学习目标:1、能分角度说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认识改革的必然性;2、能准确复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具体内容及其作用;3、能根据改革的具体内容观察其对北魏社会转型所起的促进作用,能描述改革给中国北方经济和社会面貌搜代理的巨大变化。三、微课观看建议1、总体把握本专题:孝文帝改革、孝文帝改革的影响2、理解改革内容:均田制、官吏俸禄制、孝文帝迁都、移风易俗3、拓展延伸学习:均田制(完整版)、推崇儒学、方法指导四、《优化设计》资料的使用建议1、参考P15—20“基础知识•自主梳理”阅读教材,做笔记;2、充分利用资料理解本质:P15“知识点一•深度点拨”北魏前期统治危机的本质和影响;P16“自主思考”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的实质是什么?3、利用“重点难点•深入探究”理解:均田制、迁都洛阳、鲜卑族的汉化;4、学习P20“专题整合”,全面把握民族大融合。互动探究材料一冬十月丁未,诏曰:“朕承乾在位,十有五年。每览先王之典,经纶百氏,储蓄既积,黎元永安。今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致令地有遗利,民无余财,或因饥馑以弃业,或因灾贫而流亡。仓廪不足,租调难持,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魏书•高祖纪上》(1)材料一反映了孝文帝改革前怎样的社会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孝文帝采取了哪一改革措施?作用如何?(9分)材料二(2)从材料二中你能获得什么历史信息?反映了什么历史趋势?(6分)答案:(1)问题:豪强兼并土地,百姓贫饥流亡,政府赋税没有保障等。措施:推行均田制。作用:使无地和少地农民得到了土地,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2)信息:图1:少数民族服饰汉化;图2:汉人受到少数民族饮食的影响。趋势:民族融合加强。拓展延伸一、提高题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高祖曰:“自上古以来及诸经籍,焉有不先正名,而得行礼乎?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各宜深戒。如此渐习,风化可新。若仍旧俗,恐数世之后,伊洛之下复成被发之人。王公卿士,咸以然不?”禧对曰:“实如圣旨,宜应改易。”……又引见王公卿士,责留京之官曰:“昨望见妇女之服,仍为夹领小袖。我徂东山,虽不三年,既离寒暑,卿等何为而违前诏?”禧对曰:“陛下圣过尧舜,光化中原,臣虽仰禀明规,每事乖互,将何以宣布皇经,敷赞帝则。舛违之罪,实合刑宪。”高祖曰:“若朕言非,卿等当须庭论,如何入则顺旨,退有不从。昔舜语禹:汝无面从,退有后言。其卿等之谓乎?”——《魏书•咸阳王禧传》(1)文中“高祖”指谁?(2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高祖在位期间有何重大举措?有何影响?(9分)(3)材料中的事件表明了高祖怎样的态度?(4分)答案:(1)高祖是指北魏孝文帝拓跋宏。(2)重大举措:在经济上推行均田制、三长制和减轻租调,这使一部分农民获得了土地,负担也相对减轻,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兼并;政治文化上主张汉化,迁都洛阳,推行了一系列汉化政策,如禁鲜卑语、改鲜卑复姓、禁胡服、改官制、改革律令等。这些改革措施促进了鲜卑族的汉化和封建化以及各民族的大融合。(3)态度:坚决推行改革;根据实际情况实行相应措施等。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时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李)安世乃上书……高祖深纳之,后均田之制起于此矣。……于是海内安之。——《魏书•李安世列传》材料二高祖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不故为,当降爵黜官。各宜深戒。如此渐习,风化可新。”——《魏书•咸阳王禧传》材料三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以致汉族年轻女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飘逝的岁月——中国社会史》(1)据材料一,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行这项改革的原因。(9分)(不得摘抄材料原句)(2)据材料二、材料三,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分析这些改革对历史发展的影响。(6分)答案:(1)措施:推行均田制。原因:中原长期战乱,百姓流亡;豪强地主隐瞒控制人口;广大农民负担沉重;社会矛盾尖锐;国家财政收入锐减。(2)措施:讲汉话、穿汉服、变习俗。影响:民族间生活方式相互影响;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文化的认同;加速了鲜卑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局面,为国家重新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二、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不同观点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毁灭本民族的千古罪人。试谈谈你的看法。孝文帝顺应时代潮流,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通过建立制度、迁都洛阳、移风易俗等措施,使鲜卑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生产方式农耕化、社会制度封建化、生活方式汉族化;这有利于北方经济的发展,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加强了民族大融合,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从历史的进程来看,孝文帝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为中国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做出了贡献。当然,孝文帝改革全盘汉化,忽视了保持本民族文化特点,使得鲜卑族拓拔部逐渐溶入其他民族,这是值得我们吸取的教训。三、经济重心南移与气候变化历史地理学家研究发现,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和中原汉族居住地的分界线与400毫米等降水线重合,这也是我国古长城沿线。当气候出现显著变化时,就会影响到长城南北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交往状态。中国历史上几次农牧民族军事对峙,比如北方十六国与南方东晋政权的对峙,北朝与南朝的对峙,辽、西夏和金与两宋的对峙等,都是伴随着寒冷期的到来而形成的。根据气象学家的报告,中国第二个寒冷期是东汉至隋朝(公元初至7世纪),第三个寒冷期是北宋中后期到南宋中期(11至13世纪),第四个寒冷期是元末明初到清末(15至20世纪)。每当寒冷期到来,就会造成北方游牧民族生存困难,从而进攻中原。这就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恰好与三个寒冷期的时间基本吻合。四、方法指导(见微课)同步检测题1.《宋书·谢灵运传》中记载:“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备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已。所求不获,辄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材料中无法体现的一项是()A.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重重B.民族矛盾尖锐C.人民负担沉重D.阶级矛盾尖锐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北魏统治者压迫人民(包括汉人在内),战争不断,赋税沉重,老百姓家破人亡,但无法体现出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故选A项。答案:A2.据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善谈《左》《老》,尤精释义。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这反映了孝文帝在下列哪一方面很有造诣()A.知识丰富 B.诗词写作C.政治手段 D.汉族文化答案:D3.北魏建国后明显地保留了鲜卑的历史传统,继续沿用村社土地分配原则。永兴五年(413年),“徙二万余家于大宁(今河北张家口一带),计口授田”。这实际上是()A.废除土地私有制B.均田制的雏形C.实行方田均税法D.均田制已大规模推行解析:由“413年”“计口授田”可知材料体现的是均田制的雏形。A项不正确,因为当时仍然是土地私有制;C项不属于孝文帝改革的内容;D项发生在孝文帝变法以后,且“大规模”与材料信息不符。答案:B4.史书曾称颂孝文帝时代,“肃明纲纪,赏罚必行,肇革旧轨,时多奉法。”这主要是因为北魏孝文帝改革()A.推行均田制B.迁都洛阳C.实行俸禄制度,整顿吏治D.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解析:A、B两项明显与材料不符;D项是促进“汉化”的措施,也与题干不符。针对当时官场黑暗,孝文帝下决心整顿吏治,严惩不贷,并颁行俸禄制,不许官吏自筹俸禄,这使得社会秩序好转,故选C项。答案:C5.北魏孝文帝针对流弊,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以下搭配不正确的是()A.生产力水平落后,租调繁重——推行均田制——促进经济恢复和发展B.统治阶级内部危机四伏——革除旧俗,全面胡化——巩固了与汉族地主的联系C.旧都平城人口承载量小,保守势力大——迁都洛阳——为推进改革提供条件D.官吏贪污成风,私取租调——推行官吏俸禄制——减轻官吏对百姓的掠夺解析:孝文帝改革前统治阶级内部危机四伏,他为革除旧俗,推行汉化,加强与汉族地主的联系,而不是推行全面胡化,B项说法错误。答案:B6.据史料载“及神州陆沉,中原故族十去其七,胡汉之民日日相攻,无月不战,逮孝文帝之时,兼济万民,重拾农桑,人心归化,终一统中原”。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因素有()①适应了中原原有的农业生产②得到所有鲜卑贵族的支持③中原封建文化本身的先进性④北方胡汉各族民众都支持改革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解析:孝文帝改革没有得到鲜卑贵族和胡汉各族民众的广泛支持,而是面临重重阻力,②④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A项。答案:A7.“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对这种现象的错误理解是()A.汉族以此行为表示抗议B.各族人民互相学习C.民族融合D.游牧部落的文明成果带到了中原答案:A8.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潮流,该潮流的发展对中国政治格局的变化产生的影响是()A.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加速了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封建化C.巩固了北魏对黄河流域的统治D.为结束分裂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