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暑假衔接课程08原子的构成和元素 讲义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暑假衔接课程08原子的构成和元素 讲义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暑假衔接课程08原子的构成和元素 讲义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暑假衔接课程08原子的构成和元素 讲义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暑假衔接课程08原子的构成和元素 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子的构成和元素一、内容概述课题1:原子的构成中讲解了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等重要知识;课题2:元素中我们学习了元素、元素符号、物质分类等知识。这两节是学习化学的基础,我们需要好好学习。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一)原子说明:(1)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与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故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即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除相对原子质量为1的普通氢原子不含中子外,其他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三种粒子构成的。(3)核电荷数(即质子数)决定了原子的种类,同一类的原子,核电荷数相同,不同类的原子,核电荷数不相同。(4)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二)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品质的1/12(约1.66×10-27kg)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即1.为什么要引入相对原子品质?原子的实际质量很小,一般只有10-27kg左右,这样小的数字,记忆、书写都很不方便,就像用吨作单位来表示一粒稻谷的质量一样,为了解这一问题,就引入了相对原子质量。2.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质量有什么区别?原子的质量是原子的实际存在的物质的多少,是实际质量或称为真实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以12C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来表示物质质量多少的相对质量,原子质量的单位是kg,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3.原子质量与相对原子的质量的区别与联系4.A.B两原子的相对原子品质之比=A.B两原子的品质之比。(三)人类认识原子、分子的历史1803年,英国化学家道尔顿在他的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说。他认为:物质是由不可分割的原子构成的,原子是一个实心的球体,同种原子的形状、性质、质量都相同,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保持其本性不变,道尔顿的原子论使当时的一些化学基本定律得到了统一的解释,很快为当时的化学界接受,成为一些基本定律和化学实验的理论基础,但是他没有把原子和分子区别开,在这之后,法国化学家盖·吕萨克通过气体反应体积定律,提出分子的假说,为原子论做了一些补充。1811年,意大利化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分子的概念,他提出分子是物质能独立存在且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分子论为大家所接受,它为近代物质结构学说奠定了基础。自从用原子—分子论来研究物质性质和变化后,化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四)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1.地壳中元素的含量: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四种元素是氧(O)、硅(Si)、铝(Al)、铁(Fe)2.元素符号(1)来:是这种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如果几种元素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相同时,再附加一个小写字母来区别。(2)书写: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如钙CA.铜Cu。(3)表示意义: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既有宏观意义,也有微观意义。如H表示氢元素,也表示一个氢原子,但2H只表示2个氢原子。3.元素周期表简介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横行,18个纵行,每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每个纵行叫做一个族,所以元素周期表有7周期,16个族(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能反映该元素的原子结构,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4.元素的发现史古代人们已经知道了金、银、铜、碳、铁等大约10种元素,元素发现的年代开始于18世纪的下半叶,在这之前的约1000年里,限于人们的认识和实验条件,仅发现了锌、磷、砷、锑、铋等五种元素。自从用原子—分子论来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以后,化学开始成为一门科学,在研究中,科学家们对元素的认识逐步深入和一致,他们掌握了如何测定矿物成分,并不断采用了新的分析方法,实验研究进入了化学分析的阶段,在这种条件下,有大量新元素被发现,大部分自然界存在的元素,都是这一时期被发现的。随着对已知元素的光谱分析,人们发现了每种元素都有着自己特有的光谱图像,这样光谱分析就成了研究和发现新元素的重要手段,稀有气体元素就是通过光谱分析发现的。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对放射性的认识,科学家们开始采用辐射测量法这种新的研究方法,发现了一些放射性元素。由于所研究的原子的核内质子数越来越多,它们之间正电荷的斥力越来越大,原子也就越来越不稳定,用人工获得的这种元素的寿命极短,甚至用秒来计算。例如,106号元素的寿命只有1s多,这就给元素的研究和鉴定造成了极大的困难。自20世纪20年代末以后,没有再发现自然界存在的新元素,现在说发现新元素这个“发现”,已具有了新的涵义,就是通过复杂、先进的高科技手段研究地球上和宇宙中的物质,人工合成新元素。至今,人们已经发现了110种元素,它们的发现、合成和鉴定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科学发展水平,也反映了科学家研究工作的艰辛。三、难点知识剖析(一)化合物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例如,二氧化碳(CO2)、氧化铁(Fe2O3)都是化合物。(二)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例如:氧气(O2)、氮气(N2)、氢气(H2)都是单质。注意: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纯净物概念的区别。混合物和纯净物是按物质种类来区分的,而化合物和单质是按元素的种类来区分的,纯净物包含单质、化合物。记住地壳中含量占前四位的元素;氧48.60%;硅26.30%;铝7.73%;铁4.75%。(三)描述物质组成的方法与规律物质、元素、分子、原子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元素是宏观的概念,只有种类之分,没有数量之别。在讨论物质的组成成分时,应该用“…由某元素组成”来描述,其中只涉及到种类而没有数量多少的含义。原子、分子、离子是微观的概念。当讨论物质的微观结构时,就应该用原子(或分子、离子)来描述,不仅要讲种类而且要讲“个数”。故在讨论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时,应注意规范地运用这些概念,现举例如下: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三种说法(以二氧化碳为例):(1)二氧化碳是由氧元素和碳元素组成的。(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3)每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构成的。2.由原子(或离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如汞、食盐),有两种说法:(1)汞是由汞元素组成的;食盐是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2)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食盐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同步练习【基础巩固】1.原子是____________中的最小粒子,是指在____________中不可再分,不等于原子不可再分。通常原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种粒子构成的。2.构成原子的粒子及性质构成原子的粒子电子原子核质子中子(1)电性和电量(2)相对质量3.已知每个电子的质量约为每个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836,所以在科学上计算原子的质量时只计算质子和中子的质量,电子质量忽略不计,下表是部分原子的构成指数:原子种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氢1011碳66612氧88816钠11121123铁26302656铀9214692238通过此表,可总结出“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电子数”。还能总结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元素是宏观概念,是对物质的组成而言的。元素就是具有相同____________即____________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____________;不同种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____。5.地壳里含量前四位的元素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并说出理由。(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组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下列物质:①氢气②硫磺③二氧化碳④液氧⑤氯化钾⑥矿泉水⑦空气⑧四氧化三铁⑨石灰水⑩铜丝(以下空格填序号)(1)属于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属于纯净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属于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属于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属于金属单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6)属于非金属单质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提升】1.俄罗斯科学家最近合成了核电荷数为114的元素的原子,经测定该原子的近似相对质量为289,则其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是____________。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A.原子B.分子C.质子D.中子3.已知1个C-12原子的质量为akg,则实际质量为bkg的另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12b/akgB.12b/aC.12a/bD.12a/bkg4.2N表示()A.两个氮元素B.两个氮原子C.两个氮分子D.氮气5.已知某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g,又知碳原子的质量为Ng,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B.C.D.6.某些花岗岩石材中含有放射性氡。氡原子的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136,这种氡原子核外电子数为()A.50B.86C.136D.2227.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A.肯定是纯净物B.可能是化合物C.一定是一种单质D.可能是混合物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是由一个氧元素和两个氢元素组成的B.水是由氧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C.水是由氧和氢两种单质组成的D.水分子是由氧分子和氢分子构成的9.决定元素种类的粒子是()A.质子数B.中子数C.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10.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2)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3)任何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分子,分子构成物质。(4)表示两个氯原子的符号是Cl2,表示一个氯分子的符号是2Cl。11.构成并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__;在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中都含有相同的____________;在它们相同数目的分子中,都含有相同数目的____________。参考答案:同步练习基础巩固:1.化学反应;化学反应;质子、中子、电子2.一个单位负电,一个单位正电,不带电;1/1836.1、13.思路解析:总结的过程是一个观察比较的过程,通过观察比较找出一个规律。本题可通过观察比较横行数据和纵列数据找出原子构成的一些规律。观察比较每一横行数据不难发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原子核内不一定都有中子;原子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观察比较纵列数据可发现:质子数决定原子种类;核外电子总数可间接推理原子种类……答案:(1)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2)原子核内不一定都有中子(3)原子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4)质子数决定原子种类(5)由核外电子总数可间接推理原子种类(任填四个即可)4.质子数、核电荷数,质子数,质子数不同5.氧硅铝铁6.(1)正确。元素和物质是宏观概念,有关物质的组成的叙述中要“宏观对宏观”,即描述物质的组成用元素。(2)错误。元素只能论种类,不能论个数。(3)错误。物质讲元素,元素只能论种类,不能论个数。(4)正确。分子和原子均是微观概念。有关物质的构成的叙述中要“粒子对粒子”,即描述分子的构成用原子。7.(1)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⑥矿泉水、⑦空气、⑨石灰水都属于混合物;故答案为:⑥⑦⑨(2)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①氢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