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语文基础模块(下)第二单元教案(学习任务一)_第1页
统编语文基础模块(下)第二单元教案(学习任务一)_第2页
统编语文基础模块(下)第二单元教案(学习任务一)_第3页
统编语文基础模块(下)第二单元教案(学习任务一)_第4页
统编语文基础模块(下)第二单元教案(学习任务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础模块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示例

基础模块下册第二单元

学习任务一:认识史传散文中的爱国人物形象

教学目标

1.梳理课文内容,筛选信息,理解烛之武舍身赴敌营,蔺相如孤身拒强秦、

廉颇负荆请罪的爱国精神。

2.分析讨论作品矛盾冲突,掌握史传散文善于在矛盾冲突中塑造人物的特色。

3.结合致敬词撰写,概括史传散文中爱国形象的特点,体会他们的精神力量。

教学重点

1.理解文意,领会家国情怀的共同内涵与不同外在表现。

2.准确把握作品矛盾发展的过程与人物形象特点。

教学难点

比较分析,领会家国情怀的共同内涵与不同外在表现。

学时安排

3学时

1

基础模块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示例

第1学时春秋士子的外交智慧

课前准备

1.阅读《烛之武退秦师》,疏通字词,基本突破语言障碍,尝试写出两到三

条烛之武退秦的秘诀。

2.拓展阅读《左传·晋公子重耳之亡》与《左传·晋楚城濮之战》,了解课

文故事发生的背景。

一、走近烛之武的历史故事

1.示范朗读

活动:通读《烛之武退秦师》,疏通字词,理解文意。

点拨:可以播放录音,通过听示范朗读正音正字,再通过词类梳理问答的形

式解决重点字词,理解文意。

示例:共(gōng)其乏困若不阙(quē)秦

秦伯说(yuè),与郑人盟失其所与,不知(zhì)

2.分组讲读课文

活动:分三组,每组选出一位同学,用自己的语言分别讲述第1—2自然段

段、第3自然段和第4自然段的内容。

明确:

第1自然段,写秦、晋围郑,点明当时的危急形势。

第2自然段,佚之狐向郑文公举荐烛之武,烛之武临危受命。

第3自然段,烛之武成功说服秦国退军,而且秦国与郑国订立了盟约。

第4自然段,晋师也撤离郑国,郑国的危急解除。

3.故事概述

活动:用100字左右完整地陈述“烛之武退秦”的故事。

示例:晋文公和秦穆公共同出兵围攻郑国,郑伯去找烛之武,请他出面退秦。

烛之武连夜去见秦伯,从亡郑对秦无益、留郑于秦有益两个方面进行对比,让秦

伯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再从晋曾经对秦的背信弃义,以及今后将对秦的威胁分

2

基础模块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示例

析秦晋关系。秦伯听了心里赞同,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率军回国。后来,晋军

也撤离了郑国。

二、欣赏烛之武的外交风采

活动:说说郑国在兵临城下之际,烛之武是如何临危受命,最后成功说服

秦伯退兵的。

点拨:引导学生筛选课文信息,找出文中叙写烛之武行动与言辞的文段,抓

住关键词,深入分析烛之武说辞的层次与内涵。

分解问题1:诵读课文,找出烛之武在文中做了哪些事?说了哪些话?尝试

给烛之武说服秦伯的话语分层。

明确:行动方面可以从“许之”“夜缒而出”两句话中看出烛之武即使年已

古稀,怀才不遇,依然以国家大义为先,以解国难为重,只身冒着危险赴敌营的

“义”和“勇”。

而烛之武与秦伯的对话,可分为四层:

第一层:“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先坦言秦、晋围郑,郑国必亡,示

弱臣服。

第二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点明亡郑只对晋国有利。

第三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放弃围攻郑国,对

秦只有好处。

第四层:“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回溯秦、晋两国的历史关

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然后从未来的趋势,进一步推断晋

国的贪得无厌决定了它灭郑之后必然要进犯秦国。让秦穆公彻底放弃了围郑的想

法。

通过内容的分析,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形象开始立体起来。

分解问题2:讨论分析,烛之武为何选择去见秦伯而不是晋侯?他的言行为

何会打动秦伯,最后使“秦伯说,与郑人盟”。

点拨:可以引入课文的背景知识,出示春秋时期秦、晋、郑三国的地理方位

图,明确秦晋与郑国的地缘关系。再结合课文第一段“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

也”的两个战争原因来展开讨论。

3

基础模块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示例

明确:烛之武充分看清了秦晋之间存在的矛盾,和秦伯唯利是图、伺机称霸

的心理,并且始终站在秦伯的立场帮助秦伯分析战争形势。

课文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晋国是为一己之私发动战争,秦国与郑国没有直

接的矛盾冲突,只是为了利益,顺便分一杯羹而已。再对照地图探究“晋军函陵,

秦军氾南”中两军各怀的心机,就可以顺理成章地理解烛之武选择说服对象与说

服内容的原因。让我们看到烛之武透彻洞悉各国关系,善于利用秦晋矛盾,善于

揣摩秦伯唯利是图和伺机称霸的心理,以此有针对性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显

示出烛之武的“智”与“勇”。

分解问题3:同样是这番话,如果把烛之武换成其他人说秦,效果会一样吗?

点拨:可以引导学生模拟烛之武与秦伯之间的对话,体会其中的机锋与语气,

由此感受烛之武的说服智慧。

明确:“敢以烦执事”一句让我们看到了烛之武的谦恭有礼,以此打消秦伯

的戒备心理;在成功取得秦伯信任后,烛之武始终设身处地站在秦国的立场分析

这场战争的利害得失,以此得到秦伯的重视与认可;再用语气强烈的三连问阐述

秦晋关系,意在引起秦伯的注意和警觉;最后一句“唯君图之”,则在委婉中带

有请求、劝说,使秦伯便于接受。

整番话能视对象、抓核心(内容)、有逻辑、重语气,又让我们看到烛之武

的“礼”与“智”。

三、总结烛之武的成功秘诀

活动:讨论总结烛之武说秦的成功之处,修改完善课前所准备的烛之武成

功秘诀。

点拨:引导学生从“烛之武说什么,烛之武为什么这么说,烛之武怎么说”

这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和修改。

1.对照课堂交流内容,小组合作修改课前所写的成功秘诀。在修改过程中,

教师可以提出成功秘诀写作的进一步要求:写出不少于3条成功秘诀,并为每一

条成功秘诀提供不少于100字的文字解说。由此进一步内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

解,并通过文稿撰写将学习效果显性化。

2.学生修改完善自己的答案后上传班级平台,同学之间围绕三个方面的标准

4

基础模块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示例

进行互评。(互评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也可以利用课后时间完成。)

评价维度:一是秘诀要体现“烛之武说什么,为什么这么说,怎么说”三方

面的要素;二是概括要准确;三是语言要简洁、流畅,有说服力。

第2学时战国士人的爱国情怀

课前准备:

1.阅读《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疏通字词,对重点文言实词、虚词、

词类活用、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进行归类梳理。

2.阅读《廉颇蔺相如列传》全文,了解故事发生背景。

一、文言现象“我”突破

点拨:可以通过“开火车”、抢答题等竞赛形式完成重点文言字词的突破,

提升课堂趣味性的同时,强化重点字词的积累。

1.“开火车”

以列为单位相继说出老师给出的课文重点实词的含义,看看哪一列“脱轨”

次数最少。

示例:

(1)负①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②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④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2)引①引赵使者蔺相如

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5

基础模块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示例

③相如引车避匿

(3)顾①相如顾召赵御史

②顾吾念之

③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2.小组竞赛

比较哪个小组找到的词类活用现象最多。

示例:

(1)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2)间至赵矣

(3)卒廷见相如

(4)怒发上冲冠

(5)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

(6)臣乃敢上璧

(7)宁许以负秦曲

(8)舍相如广成传舍

(9)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

(10)赵王鼓瑟

(11)左右欲刃相如

(12)大王必欲急臣

……

3.抢答赛

说出老师所给出的句中的古今异义和通假字。

通假字示例:

(1)臣愿奉璧往使

(2)召有司案图

(3)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4)拜送书于庭

(5)可予不……

6

基础模块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示例

二、传奇故事“我”来说

活动:理清课文脉络,概述课文叙述的几个故事。

分解问题1:《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一共讲了几个故事?主要人物有

哪几位?

点拨:课文叙述的故事传诵千古,可以引导学生抓住时间线,例如“其后秦

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既罢,归国”等进行概括。

明确:课文叙述了三个故事,分别是“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将相和”。

主要人物是蔺相如和廉颇,前两则主要写蔺相如,第三则写两人之间的故事。

分解问题2:分三组分别用100字左右概述“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将

相和”这三个故事。

点拨:“完璧归赵”以和氏璧为线索,通过送璧、取璧、还璧等情节展开。

“渑池之会”通过“奏瑟”“击缶”展开情节。“将相和”则通过廉颇前后的言

行变化和蔺相如的那番话展开故事。

示例:略

三、矛盾冲突“我”来理

活动:讨论并明确理解矛盾冲突在故事发展中的作用。

分解问题1:三个故事中,每个故事的主要矛盾是什么?矛盾冲突是怎样展

开的?

明确:《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通过尖锐的矛盾冲突来推动故事发展、

刻画人物形象。开始是以秦赵之间的外部矛盾为主导,是明线;其后廉蔺矛盾逐

渐凸显,内部矛盾由暗变明,由次变主;最后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内部矛

盾得到解决。课文正是通过记述人物自身在矛盾的发生、发展和解决过程中的言

行,戏剧性地表现了主要人物的鲜明形象和性格。

具体地说,“完璧归赵”主要围绕秦赵两国诈璧与存璧的矛盾冲突展开,

“渑池之会”主要围绕秦赵两国辱赵与尊赵的矛盾斗争展开,“将相和”则主要

围绕蔺相如与廉颇之间的个人恩怨与国家急难的矛盾展开。

7

基础模块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示例

分解问题2:蔺相如能够完璧归赵,渑池会赵王能够全身而退,除了蔺相如

的大智大勇,还有什么原因?

点拨:找出两则故事中廉颇的言行和秦王、赵王的言行,体会廉颇在完璧归

赵、渑池之会上的隐形作用。

明确:还有廉颇带领赵国军队作为蔺相如的坚实后盾。

“完璧归赵”中赵王首先找来商讨的官员和将领中就有廉颇,足见廉颇作为

赵国第一名将的地位。蔺相如在秦廷斥责秦王,秦王想的是“今杀相如,终不能

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说明秦王还不打算此时与赵国开战,暗示了当时廉颇

率领下赵国军队的威慑力。

“渑池之会”中,是廉颇与蔺相如两人打消了赵王的畏难与害怕情绪,促使

赵王出行。行前廉颇对赵王说:“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

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并且在边境“盛设兵以待秦”,以

充分的政治、军事准备为赵王与蔺相如出行做好坚强后盾。

分解问题3:廉颇原先为何对蔺相如身居高位不满?后来为何又去负荆请

罪?

点拨:可以结合课文第一部分的人物身份介绍与廉颇“宣言”的内容展开理

解分析。

明确:廉颇不满蔺相如身居高位的原因:

(1)廉颇资历比蔺相如老,原先地位比蔺相如高。从课文开篇可以看出,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以勇气闻于诸侯”的时候,蔺相如还只是赵宦者令缪

贤的一介舍人。

(2)战国时代战争频繁,军人地位相对也比文官高。廉颇觉得自己地位应

该比蔺相如高。可是赵王却任命了“徒以口舌为劳”的蔺相如做上卿,而且让他

在上朝的时候站在廉颇的前面,这让廉颇更加感到不满。

廉颇负荆请罪的原因:

(1)出于国家利益。在知道蔺相如是出于先国事而后私仇的考虑而回避与

自己产生冲突,忠君爱国的他自然也就放下了心中的不满。

(2)本身性格爽直坦诚。直接采用负荆请罪的方式求得蔺相如的宽恕,最

后两人成为刎颈之交。

8

基础模块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示例

分解问题4:三则故事分别体现出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

点拨:概括人物形象首先要结合人物描写的相关语段,找出最能表现人物特

点的重点词语和句子,从人物具体的行为中,揣摩人物心理,概括人物的性格特

征和精神品质。

明确:蔺相如是一个目光远大、心胸宽阔的爱国者;是一个不畏强暴、智勇

双全的勇敢者;是一个能言善辩、娴于辞令的外交家。三则故事中,“完璧归赵”

表现了蔺相如的智勇双全与不畏强权,“渑池之会”表现了蔺相如的英勇果敢,

“将相和”则表现了蔺相如的豁达大度、顾全大局。

廉颇是一个热爱国家、有勇有谋的将军,勇于冲锋陷阵,很有政治头脑。虽

然有时也自高自大、勇武鲁莽、心胸狭窄,但他性格坦率真诚,知错就改。

小结:从蔺廉二人的行事与彼此间的关系,极为自然地反映了这样一种精神:

当敌人侵犯的时候,应该为国而忘身,在军事上、外交上紧密配合起来击退敌人

的进攻。而在平时,应该团结御侮,消除内部矛盾,保卫祖国。因此可以说,《廉

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充满着爱国主义的思想情怀。

第3学时致敬忠君爱国的作品人物

课前准备

1.反复诵读《烛之武退秦师》与《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掌握作品内

容,提炼作品人物形象及其精神品质。

2.搜集优秀的致敬词,初步了解致敬词的写作要求。

9

基础模块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示例

一、提炼人物精神品质

活动:联读两篇课文,小组讨论,提炼作品人物的精神品质。

明确:这是对前面两课时内容的巩固与拓展。

示例:

烛之武:深明大义,以国家利益为先,英勇无畏,足智多谋。

蔺相如:大智大勇、英勇果敢,对外不辱使命、对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