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各类羊病的防治技术课件_第1页
常见各类羊病的防治技术课件_第2页
常见各类羊病的防治技术课件_第3页
常见各类羊病的防治技术课件_第4页
常见各类羊病的防治技术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羊常见病诊断及防治(一)眼看识病

靠肉眼来判断羊是否健康。1、放牧观察健康羊:吃草快,反应敏捷。发病羊:常常掉队,呆立、停食或跛行。2、头部观察健康羊:眼睛有神,对外界反应灵敏;鼻镜湿润,很少有鼻液。发病羊:对外界反应迟钝,不愿抬头。有的流眼泪、流鼻液;鼻镜干燥甚至裂开。羊病的一般诊断方法(一)眼看识病3、皮肤及被毛观察健康羊:被毛紧密有光泽,皮肤红润有弹性。发病羊:被毛松乱无光泽,易脱落。皮肤干燥增厚,弹性降低或消失;有的皮肤有痂皮或龟裂,流黄水或脓水。4、休息观察健康羊:呼吸均匀,斜卧姿势,听到怪声或生人接近时,立刻惊起远避。发病羊:常卧在群外或阴暗潮湿处,见人走近不愿躲避,闻怪声也不惊起。羊病的一般诊断方法(一)眼看识病5、可视粘膜观察健康羊:眼结膜和鼻腔黏膜呈粉红色、湿润,表面无异常分泌物;口腔和舌粘膜红润,表面光滑,口内无异臭。发病羊:眼结膜苍白,或呈黄色、紫蓝色,鼻腔中流出脓性分泌物;口腔较干燥,口内有异味,舌苔呈黄色或黑、赤色,舌表面有溃烂等现象。羊病的一般诊断方法(二)量体温肛门测温或手摸角根、耳、四肢及躯干部皮肤。健康羊:体温为38.0~40.0℃发病羊:体温升高——中暑、急性传染病及炎症。体温下降——神经系统和血液循环障碍、大失血,衰竭症及某些中毒病。皮温分布不均匀——表示血液循环及神经支配有障碍。羊病的一般诊断方法(三)测心跳(或摸脉搏)用听诊器心区听诊或切股内侧动脉心区——站立保定,左侧肘关节内侧,第3~5肋间。健康羊:心律、脉律整齐,无心杂音;每分钟心跳(脉搏)次数为70~80次。发病羊:心律、脉律不整齐,有心杂音;心跳(脉搏)加快见于运动、兴奋、恐惧、发热、疼痛、衰弱;心跳(脉搏)减慢见于贫血、某些药物中毒等。羊病的一般诊断方法(四)听呼吸1、呼吸数检查:鼻孔呼气次数或胸腹壁起伏次数。健康羊10~20次/分;发病羊呼吸数会增多。2、呼吸音检查:病羊呼吸音变得粗厉或减弱。羊病的一般诊断方法(五)饮食粪便检查“五看”——看胃口看饮水看反刍看腹围看大便健康羊——能吃能喝能拉。发病羊——少吃少喝少拉或不吃不喝不拉。羊病的一般诊断方法1、科学饲养管理俗话说“羊儿壮,百病传不上”,提供充足优质的饲料,不喂发霉变质饲料。羊舍卫生:经常打扫,保持干燥;粪污远离羊舍,堆积发酵;饲料槽、饮水槽及其用具勤刷勤洗。预防羊病六大措施2、按期检疫诊断禁止到疫区购羊,从非疫区购来的羊也应先隔离饲养1个月。对原有羊群要分期分批进行各种方法的检疫。(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解剖、病原学及免疫学)预防羊病六大措施3、打好预防针根据所在地区的疫病流行情况和规律,确定接种的时机。必须注射以下5种苗:羊痘弱毒冻干苗;羊四联(快疫、猝狙、肠毒血症、羔羊痢)灭活疫苗;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菌苗;O型口蹄疫(五号病)灭活疫苗;炭疽芽孢苗。预防羊病六大措施4、坚持消毒制度阳光和干燥消毒高温消毒化学消毒生物热消毒预防羊病六大措施常用消毒药物几种消毒液供选用:①0.5%过氧乙酸溶液②双链季胺盐(民星5号消毒液)③3%来苏尔溶液④抗毒威400倍稀释液⑤20%漂白粉溶液预防羊病六大措施5、定期进行驱虫可选用以下驱虫药:虫灭净左旋咪唑伊维菌素(灭虫丁)预防羊病六大措施(1)实行隔离饲养,防止疾病传播门口最好设立消毒池、紫外线灯,进入羊场更衣换鞋。一般谢绝同行参观。怀疑传染病的发病羊(带病菌、病毒)进行早期隔离,或治疗,或淘汰。6、养羊场应有防疫设施和防疫管理制度预防羊病六大措施(2)消灭传染源病死羊尸体深埋。病羊的分泌物、呕吐物、排泄物无害化处理。预防羊病六大措施6、养羊场应有防疫设施和防疫管理制度(3)消除传染媒介活的传染者:动物(如老鼠、螺类)昆虫(如苍蝇、蚊子)其他传染媒介:污染的饲料、饮水、空气、土壤、用具、畜舍6、养羊场应有防疫设施和防疫管理制度预防羊病六大措施概述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床症状表现并能传染的疾病称为传染病。传染病的传播方式:直接接触传染,间接接触传染。但有的传染病,如W病,既能直接接触传染,也能间接接触传染,这些传染病往往爆发大规模的流行。

羊的常见传染病

1.口蹄疫口蹄疫是滤过性病毒引起的一种偶蹄兽共患病,是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传染性很强,新疫区发病率可达100%。其临床特征是患病动物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发生水疱和溃疡,在民间俗称“口疮”、“蹄癀”。病原:口蹄疫病毒属微RNA病毒科口疮病毒属。病毒具有多型性和变异性,根据抗原的不同,可分为O、A、C、亚洲I、南非I、Ⅱ、Ⅲ等7个不同的血清型和65个亚型,各型之间均无交叉免疫性。口蹄疫病毒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耐低温,不怕干燥。该病毒对酚类、酒精、氯仿等不敏感,但对日光、高温、酸碱的敏感性很强。常用的消毒剂有1%~2%的氢氧化钠、30%的热草木灰、1%~2%的甲醛、0.2%~0.5%的过氧乙酸、4%的碳酸氢钠溶液等。

羊的常见传染病

1.口蹄疫流行特点:该病主要侵害偶蹄兽,如牛、羊、猪、鹿、骆驼等,其中以猪、牛最为易感;其次是绵羊、山羊和骆驼等。人也可感染此病。病畜和带毒动物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痊愈家畜可带毒4个月~12个月。病毒在带毒畜体内可产生抗原变异,产生新的亚型。本病主要靠直接和间接接触性传播,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是主要传播途径,也可通过眼结膜、鼻黏膜、乳头及伤口感染。空气传播对本病的快速大面积流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常可随风散播到50公里~100公里外发病,故有顺风传播之说。羊感染口蹄疫病毒后一般经过1天~7天的潜伏期出现症状。病羊体温升高,初期体温可达40℃~41℃,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拒食,脉搏和呼吸加快。口腔、蹄、乳房等部位出现水疱、溃疡和糜烂。严重病例可在咽喉、气管、前胃等黏膜上发生圆形烂斑和溃疡,上盖黑棕色痂块。绵羊蹄部症状明显,口黏膜变化较轻。山羊症状多见于口腔,呈弥漫性口黏膜炎,水疱见于硬腭和舌面,蹄部病变较轻。病羊水疱破溃后,体温即明显下降,症状逐渐好转。

羊的常见传染病

1.口蹄疫临床症状:病羊的口腔粘膜和蹄部的皮肤处形成水泡、溃疡和糜烂,初期体温升高至40-41℃,精神沉郁、流涎、跛行。病理变化:除口腔、蹄部的水疱和烂斑外,病羊消化道黏膜有出血性炎症,心肌色泽较淡,质地松软,心外膜与心内膜有弥散性及斑点状出血,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黄色、针头大小的斑点或条纹,如虎斑,称为“虎斑心”,以心内膜的病变最为显著。诊断:本病根据流行病学及临床症状,不难作出诊断,但应注意与羊传染性脓包病、羊痘、蓝舌病等进行鉴别诊断,必要时可采取病羊水疱皮或水疱液、血清等送实验室进行确诊。

羊的常见传染病

羊的常见传染病

1.口蹄疫1.口蹄疫

防治措施:本病发病急、传播快、危害大,必须严格搞好综合防治措施。要严格畜产品的进出口,加强检疫,不从疫区引进偶蹄动物及产品;按照国家规定实施强制免疫,特别是种羊场、规模饲养场(户)必须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实施免疫。一旦发生疫情,要遵照“早、快、严、小”的原则,严格执行封锁、隔离、消毒、紧急预防接种、检疫等综合扑灭措施。“早”即早发现、早扑灭,防止疫情的扩散与蔓延;“快”即快诊断、快通报、快隔离、快封锁;“严”即严要求、严对待、严处置,疫区的所有病羊和同群羊都要全部扑杀并作无害化处理;“小”即适当划小疫区,便于做到严格封锁,在小范围内消灭口蹄疫,降低损失。疫区内最后1头病羊扑杀后,要经一个潜伏期的观察,再未发现新病羊时,经彻底消毒,报有关单位批准后,才能解除封锁。

羊的常见传染病

2.小反刍兽疫由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引起的,以发热、口炎、腹泻、肺炎为特征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山羊和绵羊易感,山羊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2007年7月,小反刍兽疫首次传入我国。PPR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感染途径以呼吸道为主。山羊和绵羊是本病唯一的自然宿主,山羊比绵羊更易感,且临床症状更严重。

羊的常见传染病

2.小反刍兽疫流行病学(1)传染源患病动物及其分泌物和排泄物,组织,或被其污染的草料、用具和饮水等。(2)传播途径

小反刍兽疫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传播方式主要是接触传播,可通过与病羊直接接触发生传播,病羊的鼻液、粪尿等分泌物和排泄物可含有大量的病毒,与被病毒污染的饲料、饮水、衣物、工具、圈舍和牧场等接触也可发生间接传播,在养殖密度较高的羊群偶尔会发生近距离的气溶胶传播。

羊的常见传染病

2.小反刍兽疫流行病学(3)易感动物山羊及绵羊为主要的感受性动物,山羊较绵羊感染性高且临床症状较严重。不同品种的山羊或同品种不同个体的感受性亦有不同,欧洲品系山羊的较易被感染发病。猪感染时,不发病亦不排毒。牛以人工接种或接触感染,皆不发病,但产生抗体。

羊的常见传染病

2.小反刍兽疫临床症状PPR是一种以发热,眼、鼻分泌物,口炎,腹泻,和肺炎为特征的急性病毒病,该病临床症状和牛瘟相似,但只有山羊和绵羊感染后才出现症状,感染牛则不出现临床症状,本病潜伏期多为4-6天,发病急,高热可达41℃以上,持续3-5天,病畜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重下降,鼻镜干燥,口鼻腔分泌物逐渐变成浓性黏液,如果病畜不死,这种症状可以持续14天。

羊的常见传染病

2.小反刍兽疫临床症状发热开始的4天内,口腔黏膜先是轻微充血及出现表面糜烂,大量流涎,小区坏死通常首发于牙床下方黏膜,其後坏死现象,迅速向牙龈、硬颚、颊、口腔乳突、舌等黏膜蔓延。坏死组织脱落,出现不规则且浅的糜烂斑。部分羊的口腔病变者,2天内痊愈,这些羊可能恢复。后期出现带血水样腹泻,严重脱水,消瘦,怀孕羊可能流产。随之体温下降,因二次细菌性感染出现咳嗽、呼吸异常,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100%,一般不超过50%,幼年动物发病率和死亡都很高。超急性病例可能无病变,仅出现发烧及死亡。

羊的常见传染病

2.小反刍兽疫临床症状

羊的常见传染病

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临床诊断难以鉴别与梭菌混合感染瘤胃出血真胃出血软肾结肠出血便血2.小反刍兽疫临床症状

羊的常见传染病

图2:眼鼻分泌物增多、支气管炎、腹泻、死亡率高图3:眼鼻排出大量分泌物2.小反刍兽疫临床症状

羊的常见传染病

图4:结膜炎-眼分泌物增多

图5:鼻腔分泌物增多-卡他性,脓性2.小反刍兽疫临床症状

羊的常见传染病

图8:口腔有时会有干酪样分泌物图9:嘴唇肿胀,上皮坏死2.小反刍兽疫临床症状

羊的常见传染病

图11:腹泻图10:嘴唇外围结节性病变2.小反刍兽疫临床症状

羊的常见传染病

瘤胃出血、溃疡瘤胃出血2.小反刍兽疫临床症状

羊的常见传染病

图12:尖叶性肺炎图13:消化道出血性条纹-斑马条纹2.小反刍兽疫临床症状

羊的常见传染病

真胃出血结肠条带状出血2.小反刍兽疫诊断要点根据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剖解病变进行初步诊断,确诊需要进行实验室诊断。样品采集:以拭棒采取睫膜炎分泌物及鼻、口腔及直肠等拭子,以及剖检采取取淋巴结、扁桃腺、脾、肺、大肠等组织块,以干冰或冰袋冷藏输送至实验室,如输送时间超过72小时,则病材先加以冷冻以干冰冷冻输送。供病理切片组织则以10%中性福马林液保存及输送。另采取抗凝血剂之全血,供病毒分离、血液学及血清学使用。

羊的常见传染病

2.小反刍兽疫诊断要点实验室诊断血清学检测方法:抗体检测可采用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病原学检测方法:病毒检测可采用琼脂凝胶免疫扩散、抗原捕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实时荧光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普通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对PCR产物进行核酸序列测定可进行病毒分型。

羊的常见传染病

2.小反刍兽疫诊断要点实验室诊断疑似患病动物的病料需经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进行确诊。鉴别诊断:小反刍兽疫诊断时,应注意与牛瘟、蓝舌病、口蹄疫、急性消化道感染症、羊痘做鉴别。

羊的常见传染病

2.小反刍兽疫防治要点预防

严禁从存在本病的国家或地区引进相关动物。在发生本病的地区,可根据小反刍兽疫病毒与牛瘟病毒抗原相关原理,用牛瘟组织培养苗进行免疫接种。PPRV弱毒活疫苗:Nigeria75/1,皮下注射

羊的常见传染病

一、病原肝片吸虫病1肝片吸虫病是羊最主要的寄生虫之一,也是我国分布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人和其它畜禽均能感染。342中间宿主是椎实螺。肝片吸虫体扁平,外呈叶片状,从胆管中取出时呈棕红色。寄生于黄牛、水牛、绵羊、山羊、鹿和骆驼等各种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中。二、临床症状夏未和秋季发病率较高。病初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废绝,腹泻。可视粘膜苍白,严重贫血,逐渐消瘦,生长发育弛缓,病畜被毛粗乱,眼脸、胸腹下水肿。腹泻,粪便呈粥样,或便秘和腹泻交替发生。急性或慢性珠肝炎和胆囊炎,并发生全身性中毒现象和营养不良,病畜极度衰竭而发生死亡。肝片吸虫病三、病理变化肠壁和肝组织损伤,肝肿大,肝包膜上有纤维素沉积,引起慢性胆襄炎,慢性肝和贫血。肝片吸虫病四、诊断在春夏放牧后,在正常饲养管理条件下慢性消瘦、贫血、水肿、消化紊乱等症状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可初步怀疑本病。粪便检查法:水洗沉淀法。剖检:肝胆管内发现大量虫体即可确诊。肝片吸虫病五、预防与治疗1342消灭中间宿主。防止畜禽吃到囊蚴。粪便发酵处理。1、预防预防性驱虫:每年两次肝片吸虫病2、治疗五氯柳胺:对成虫有高效驱虫效果,且在宿主内残留时间短。肝片吸虫病碘醚柳胺:对成虫和6-12周龄童虫都有效。硫双二氯酚:本药有较强的下泻作用,对体质衰弱和原有腹泻的病畜禁用。丙硫咪唑(抗蠕敏):广谱抗虫药,驱除片形吸虫成虫有良效。有一定致畸作用,对怀孕母畜慎用。肝蛭净、蛭得净:对成虫幼虫有效。一、病原由巴贝斯属梨形虫引起,也被称为梨形虫、焦虫或血孢子虫,寄生于牛的红细胞内。该病也称为“红尿热”,血红(尿)蛋白尿热,“蜱热”。巴贝斯焦虫形态:双梨形虫体具有以下特点:虫体长度大于红细胞半径。双梨形虫体以尖端连成锐角。每个虫体有两块染色质块。二、流行病学焦虫病流行因素:病原体、硬蜱、易感动物。巴贝斯焦虫巴贝斯焦虫病传播媒介:微小牛蜱。焦虫有较严格的宿主选择性,放牧牛易发,舍饲牛少发。季节性:春夏秋多发,高峰在5-9月。1-7个月龄犊牛多发,但症状不明显,易耐过。8个月龄以上的牛发病较少,成年牛多呈带虫者。三、症状巴贝斯焦虫1342精神沉郁,食欲下降,粪呈黄棕色,机体迅速消瘦。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体温升高,可达40-41.5度,稽留热。四、诊断巴贝斯焦虫根据临床症状、流行病学情况特别是有蜱存在的地方,病牛有高热、贫血、血尿就可怀疑本病。死后剖检牛脾脏肿大时,则更可疑。①②检查虫体:体温升高后1-2天,采静脉血涂片,姬姆萨液染色镜检,检出虫体确定。五、防治措施巴贝斯焦虫(1)搞好灭蜱。(2)加强检疫发现患畜及时隔离(蜱、血液)。(3)咪唑苯脲有预防保护作用。1、预防2、治疗(1)贝尼尔(三氮脒,血虫净)肌肉注射。(2)锥黄素:静脉注射。(3)对症治疗:强心、补液、健胃、输血、预防继发感染。一、病原有9种艾美耳球虫和1种等孢球虫。其中邱氏艾美耳球虫致病力最强。羊球虫病二、流行病学犊牛最易感,且容易造成死亡;成年牛隐性感染。感染来源是成年带虫牛及临床治愈牛;多发于较温暖季节。三、症状和病变消瘦,喜躺卧,排带血的稀粪,其中混有纤维素样薄膜,有恶臭。后期,粪便呈黑色,几乎全为血液。在极度贫血和衰弱的情况下发生死亡。出血性肠炎和溃疡为特征。羊球虫病四、诊断根据症状和病变,查粪中卵囊可确诊,并注意与线虫卵鉴别诊断。五、防治羊球虫病氨丙啉,按25毫克/千克体重,内服,每天1次,连用5天;莫能霉素或盐霉素按20-30毫克/公斤饲料添加;也可用磺胺喹恶林。主要症状牛潜伏期一般为16~45天,有的更长。临床以肺结核、乳房结核、肠结核最为常见。2、治疗1、预防一、病原羊鼻蝇虫病是由羊鼻蝇的幼虫寄生在羊的鼻腔及附近腔窦内所引起的疾病,主要危害绵羊,山羊也感染。羊鼻蝇的雌蝇在鼻孔附近产幼虫,钻入鼻腔、鼻窦和腭窦,经3期幼虫阶段发育后成熟,移向鼻孔。因三期幼虫的移动刺激,引起羊只打喷嚏,随之排出、落地变成蛹,1—2个月后为蝇。羊鼻蝇蛆二、症状羊鼻蝇蛆成虫侵袭羊群产幼虫时,羊群骚动,惊慌不安,表现为摇头、喷鼻、低头或以鼻孔抵于地面,或以头部藏伸在其它羊只腹下或腿间,严重扰乱羊只的采食、休息。病羊开始分泌浆液性鼻液,因而呈现呼吸不畅的现象,病羊打喷嚏,甩鼻子,磨牙,摇头。幼虫偶尔也会侵入脑腔损伤脑膜,引发神经症状,患羊会表现为运动失调,经常发生旋转运动,或发生痉挛、麻痹等症状。三、防治羊鼻蝇蛆本病应以预防为主,随时消灭防治圈周围的鼻蝇成虫,在成蝇肆虐季节可用1%敌敌畏软膏涂擦于羊鼻孔周围杀死幼虫。1、预防2、治疗(1)2%来苏儿液冲洗鼻腔(2)秋季用5%敌百虫皮下注射,可以杀死幼虫。(3)碘醚柳胺,配成悬浮液一次口服。降低了整个机体特别是肺组织的抵抗力的一些诱因;病原微生物感染。原发性能引起支气管的病因均能引起小叶性肺炎发生;某些传染病或寄生虫病;支气管肺炎一、病因继发性子宫炎、乳房炎等,病原菌体可通过血源途经进入肺脏致病。一些化脓性疾病二、症状局部症状:咳嗽(先干咳后湿咳);喉部敏感;支气管肺炎全身症状:体温升高1.5~2.0℃,呈弛张热;脉搏增速,达100次/min;呼吸困难,达40~100次/min。肺部检查:听诊:病部肺泡呼吸音减弱,并可出现干啰音或湿啰音、捻发音、支气管呼吸音;

健部肺泡呼吸音增强。叩诊:呈散在局灶性浊音区。X射线:呈散在局灶性阴影,呈斑片状或斑点状,大小和形状不规则,密度不匀。病理变化:发炎的肺小叶肿大呈灰红色或灰黄色,切面出现许多散在的实质于肺小

叶范围。大叶性肺炎、支气管炎。咳嗽、弛张热型、叩诊浊音及听诊捻发音和啰音。鉴别诊断特征症状支气管肺炎三、诊断四、治疗加强护理支气管肺炎抗菌消炎:青链霉素、红霉素、林可霉素;头孢噻呋、庆大霉素、恩诺沙星、氨苄西林等。祛痰止咳制止渗出:可静注10%氯化钙溶液或用利尿剂;对症治疗:解热药如复方氨基比林,脱水者补液;毒血症病畜,可短期静注地塞米松(10~20mg)等。大叶性肺炎传染性:传染性胸膜肺炎、巴氏杆菌病等。一、病因非传染性:变态反应性疾病。继发性:继发于流行性支气管炎、犊牛副伤寒等。诱因:受寒感冒、过劳、吸入有刺激性气体、外伤、管理和使用不当、卫生环境恶劣等。二、症状高热稽留,体温40-41℃甚至更高。大叶性肺炎混合式呼吸困难,气喘和间歇性痛咳。牛反刍紊乱,泌乳降低或停止。在肝变初期,鼻中有铁锈色鼻液流出。肺部叩诊:充血渗出期呈过清音;肝变期呈大片浊音;溶解期呈过清音或鼓音。肺部听诊:在充血和渗出期呈啰音或捻发音;肝变期听见支气管呼吸音;溶解期呈湿啰音或捻发音。血液学检查,白细胞总数显著增加,核左移。X射线检查,肺脏有大片均匀的浓密阴影。大叶性肺炎三、诊断根据本病的定型经过、高热稽留、铁锈色鼻液,每一时期特征的叩诊和听诊音的变化,X线可见有较大面积阴影。四、治疗大叶性肺炎1加强护理342抗菌消炎:选用土霉素或四环素静脉注射,也可静注地塞米松控制炎症发展。制止渗出和促进吸收:静脉注射10%氯化钙或葡萄糖酸钙溶液;碘化钾内服。对症治疗:体温过高者用解热镇痛药,剧烈咳嗽时用祛痰止咳药,心力衰竭时强心。结核性胸膜炎最为常见。①肺炎、肺脓肿、败血症、胸壁创伤或穿孔、食道破裂等所致的感染性胸膜炎。胸膜炎一、病因②肺癌、转移性癌或原发性胸膜肿瘤所致。③二、临床症状干咳、胸痛、高热恶寒,深呼吸或咳嗽时胸痛加剧。胸膜炎呼吸困难:积液过多时呼吸迫促,出现腹式呼吸,脉搏加快。个别病例腹部及四肢皮下水肿。胸部听诊出现胸膜摩擦音;触诊胸壁有疼痛;叩诊胸廊下部浊音。X光检查:有水平阴影。血常规检查:WBC↑、嗜中性白细胞↑、核左移、淋巴细胞↓。三、治疗加强护理。胸膜炎抗菌消炎。制止渗出,10%氯化钙静脉注射。促进渗出物吸收及排出,可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或速尿。对症处理:强心、补碱;当呼吸困难时可胸腔穿刺引流。奶牛乳房炎一、病因乳房炎主要是卫生条件差,挤奶前后乳房消毒不严,细菌通过乳头管进入乳房形成炎症。偶见于胃肠炎、腹膜炎、子宫内膜炎及外伤所致。无肉眼可见变化,只有用特殊实验才能检出乳汁变化。1、隐性型表现出乳房红肿热痛,泌乳减少;乳汁异常(如稀薄、带色、PH碱性、有凝块或絮状沉淀、体细胞数增多、盐份增高等),甚至伴有全身症状(如败血症)。

2、临床型二、症状奶牛乳房炎三、防治接种乳房炎疫苗:能有效预防隐性乳房炎。奶牛乳房炎内服左旋咪唑,补充维生素E和硒。乳头药浴:停乳后或临产前10天开始,每日1-2次,泌乳牛每班挤乳后进行1次,主要药浴药品为0.4%次氯酸钠、0.3%-0.5%洗必泰、0.2%过氧乙酸和0.5%-1%磺伏等.治疗:临床型以治为主,且需局部与全身相结合;局部用药多以乳管注射或基底封闭,全身用药多以静脉或肌肉注射,且常配合

中药疗法。一、病因饲养管理失调。日粮不平衡、矿物质的不足或过量、饲料发霉变质等。酒精阳性乳乳中无机离子含量改变,影响牛乳稳定性的改变。乳蛋白稳定性降低,是酒精阳性乳发生的原因。各种潜在性疾病如肝功能障碍、骨软症、繁殖障碍,都易出现酒精阳性乳。其它各种不良因素如气温突然改变、过度疲劳,挤乳过度、牛棚阴暗、潮湿、作用于牛体都可能成为酒精阳性乳发生的诱因。酒精阳性乳二、症状与诊断乳房柔软无肿胀,无痛感,乳汁颜色无异常。新挤出的奶在20℃下与等量的70(68%-72%)酒精混合,轻轻摇动而产生微细颗粒或絮状凝块。三、治疗加强饲养管理,根据乳牛不同生理阶段的营养需要合理供应日粮,严禁饲喂发霉、变质、腐败饲料。加强挤乳卫生和环境卫生。①加强饲养管理药物治疗的目的是调节机体全身代谢、解毒保肝、改善乳腺机能。可用柠檬酸钠、磷酸二氢钠、甲硫基脲嘧啶等药物。②药物治疗牛发情时出现酒精阳性乳,可肌注黄体酮。③酒精阳性乳一、病因传染性因素:李氏杆菌、脑包虫、犬瘟热病毒等。脑膜脑炎中毒性:铅、氯化钠、霉玉米中毒等。继发性:脑及邻近器官炎症蔓延。诱因:饲养管理不当、受寒、感冒、过劳、中毒、脑震荡等都促进本病发生其它:如新生幼畜未获足够初乳,创伤或头部手术。二、临床症状脑膜脑炎1脑膜刺激症状:病畜颈部及背部感觉过敏;342一般脑症状:指运动与感觉机能,精神状态,内脏器官的活动以及采食、饮水等发生变化。先兴奋后抑制;局部脑症状:指脑实质或脑神经核受到炎性刺激或损伤所引起的症状,主要是痉挛和麻痹。血液学检查:中性粒细胞增多,核左移,脑脊液浑浊等。三、诊断突然发病,病情急剧;①脑膜刺激症状、一般脑症状和局部脑症状;②脑脊液检查:含大量白细胞和蛋白质。③脑膜脑炎四、治疗脑膜脑炎1加强护理:安静、通风;避免光声刺激;冷水淋头或冷敷头部,消炎降温。342降低颅内压:先放血1000-2000ml,再用等量的10%葡萄糖作静脉注射;25%山梨醇和20%甘露醇静脉注射一脱水;消炎解毒:应用广谱抗生素。对症治疗:镇静;强心。另加ATP和辅酶A等药物以促进新陈代谢。一、病因环境因素:高温、强烈阳光;厩舍拥挤、通风不良、闷热;①机体因素:体质弱,心脏功能、呼吸功能不全,代谢机能紊乱;家畜皮肤卫生不良,出汗过多,饮水不足,缺乏食盐;②其它因素:动物发热时;血钙过低者。③中暑二、临床症状1、日射病:中暑全身症状:精神沉郁,四肢无力,瞳孔散大,皮肤干燥,汗减少或无汗,体温升高;心血管症状:心力衰竭,静脉努张,脉细弱;呼吸困难,结膜发绀;神经症状:步态不稳,共济失调,四肢作游泳样运动;皮肤、角膜,肛门反射减退或消失,常发生剧烈痉挛或抽搐而迅速死亡。二、临床症状2、热射病:中暑全身症状:突然发病,体温急剧上升,甚至高达41℃以上,全身出汗。呼吸困难:剧烈气喘,呼吸浅而疾速。心血管症状:心悸,脉搏疾速,每分钟可达百次以上,第一心音微弱,第二心音消失。神经症状:病畜晕厥倒地,呈昏迷状态,瞳孔扩大或缩小,意识丧失,四肢划动。三、诊断要点根据发病季节,病史资料和体温急剧升高,心肺机能障碍和倒地昏迷等临床特征。中暑四、治疗加强护理:立即停止使役;阴凉通风;避免光、声刺激。①促体温放散:冷水浇头或灌肠;头部放置冰袋或用酒精擦拭体表。②缓解心肺机能障碍:强心;为防止肺水肿,静注地塞米松;镇静;纠正酸中毒。③中暑山羊常见病诊断及防治山羊的免疫与消毒免疫定期进行免疫接种——提高羊体特异性免疫力

免疫接种疫苗可激发动物机体对某种传染病发生特异抵抗力,使其从易感转为不易感的一种手段。在平时常发生某种传染病的地区或有某些传染潜在危险的地区,有计划地对健康羊群进行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阳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各地区、各羊场可能发生的传染病各异,而可以预防这些传染病的疫苗又不尽相同,免疫期长短不一,因此,羊场往往需用多种疫(菌)苗来预防不同的羊传染病,这就要根据各种疫苗的免疫特性和本地区的发病情况,合理安排疫苗种类,免疫次数和间隔的时间。如防羊梭菌病用“羊四防”苗;重点预防羔羊痢疾时,应在母羊配种前1~2个月或配种后1个月左右进行预防注射。目前在国内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羊免疫程序,只能在实践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制定出适合本地区、本羊场具体情况的免疫程序。下面介绍了一些常用疫苗,供大家参考选用。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苗用于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山羊皮下或肌肉注射:6个月龄山羊5ml;6个月龄以内的羔羊3ml,免疫期1年;羊梭菌病四防菌苗用于羊快疫、羊猝疽、羊毒血症、羔羊痢疾。无论羊年龄大小,一律肌肉或皮下注射5ml,免疫期暂定0.5年;羊厌气菌氢氧化铝甲醛五联苗用于羊快疫、猝疽、羔羊痢疾、肠毒血症、羊黑疫,无论羊年龄大小,一律肌肉或皮下注射3ml,免疫期暂定0.5年;羔羊大肠杆菌病菌苗羔羊大肠杆菌病。3月龄至1岁羊,皮下注射2ml,3月龄以内的羔羊皮下注射0.5~1ml,免疫期0.5年;破伤风抗毒素紧急预防和治疗破伤风病。皮下或静脉注射,治疗时可重复注射1至数次。预防量1~2万IU,治疗量2~5万IU,免疫期2~3周;炭疽芽孢苗用于绵羊、山羊的炭疽病。绵羊、山羊皮下注射1ml,注射后14d产生免疫力,免疫期1年;羊痘鸡胚化弱毒苗用于绵羊、山羊痘。用生理盐水25倍稀释、摇匀,不论羊大小,一律皮内注射0.5ml,注射后6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1年。羊舍消毒

羊舍除保持干燥、通风、冬暖和夏凉以外,平时还用做好消毒。一般分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先进行机械清扫;第二步用消毒液。羊舍及运动场应每周进行1次消毒,整个羊舍用2%~4%氢氧化钠或用20%石灰乳消毒,带羊消毒用1:2000的百毒杀。粪便消毒

羊的粪便消毒方法有多种,最常使用的方法是生物热消毒法,即在距羊场100~200m以外的地方设一堆粪场,将羊粪堆积起来,喷少量水,上面覆盖湿泥封严,堆放发酵30d左右,既可做有机农家肥,用于种植业。常见羊病防治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烂肺病”,是由丝状霉形体引起的一种山羊特有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感染,阴雨连绵、寒冷潮湿、羊群密集、拥挤等因素有利于传染的发生,羊只缺乏营养、容易受寒感冒,因而机体抵抗力降低,较易发病,发病后死亡率较高,发病率可达87%,死亡率达34.5%。

临床症状:病羊高热,病初体温升高达41-42°C,呈现稽留热或间歇热,病羊精神沉郁,反应迟钝,食欲减退,但饮欲随病程的发展而增强,呼吸困难,有时呻吟,气喘,湿咳,初期流浆液性鼻涕,1周后变为脓性,铁锈色。按压羊只胸壁表现敏感疼痛。

剖检病变:病变多局限于胸腔,肺脏、胸壁和支气管。剖开胸腔可见大量含纤维素蛋白和液体,肺脏病变多见单侧或双侧纤维素蛋白性肺炎,可见大小不等的肝变区,呈红色至灰黄色,切面是大理石状花纹。胸膜增厚,粗糙乃至粘连,粘连处有明显的白色胶样浸润。支气管内含有粘液与气泡,其淋巴结肿大,有水肿或出血。

诊断:由于本病的流行规律,临诊表现和病理变化都很特征,根据这三个方面,不难作出诊断,确诊需要进行病原分离鉴定

防治:确诊后,健康羊和病羊隔离饲养。羊舍、食槽及周围环境应用20%石灰乳消毒。

1、预防:a、严禁从疫区购买或引进山羊,引进的羊要隔离观察1个月。b、疫区注射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菌苗,预防免疫。大羊每只5ml注射,小羊每只肌注3ml。

c、污染过的圈舍、用具可用2~3%的氢氧化钠(烧碱)溶液喷洒消毒。

2治疗:a、阿奇霉素注射液,肌注,0.2ml/kg/次,每天1次,连用3天;b、10%氟苯尼考注射液,肌注,0.2ml/kg/次,每天1次,连用3天;C、新矾钠明-“914”注射液,5月龄以下羔羊0.1-0.15克,5个月龄以上羊0.2-0.25克,用灭菌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盐水稀释为5%溶液,1次静脉注射,必要时间隔4天再注射1次;d、病羊初期治疗用盐酸土霉素(或长效土霉素),按每天每千克体重20-50毫克,分2次注射;

山羊巴氏杆菌病

山羊巴氏杆菌病病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急性病例以败血症和炎性出血过程为主要特征。

流行特点:各种年龄段的羊都有易感性,当年饲养在不卫生的环境中,由于寒冷、闷热、气候剧变、潮湿、拥挤、圈舍通风不良、阴雨连绵、营养缺乏、饲料突变、过渡疲劳、长途运输、寄生虫病等诱因,而使其抵抗力降低时,病菌即可乘机侵入体内。病畜由其排泄物、分泌物排出有毒力的病菌,污染饲料、饮水、用具,经消化道而传染给健康家畜,或通过飞沫经呼吸道而传染,吸血昆虫的媒介和皮肤、粘膜的伤也可发生感染,本病的发生一般无明显的季节性,本病一般为散发性,有时也可能

发病、呈流行性。

临床症状:发病羊表现精神不振、食欲废绝、粘膜发绀、体温升高至41°C,咳嗽、伸颈呼吸、心跳、呼吸频率加快,鼻腔中流出粘液,病程2-5天死亡,个别病程短的仅几小时,尤以羔羊症状明显。成年羊较羔羊病程长。初期便秘,后期腹泻,有时血样。慢性病主要表现肺炎、胸膜炎、胃肠炎症状。病程剖检:病变主要在胸腔器官和肝脏上,胸腔中积有大量淡黄色浆液,肺充血、淤血、颜色暗红,体积肿大,肺切面外翻,流出淡粉色泡沫样液体。肺门淋巴结肿大有点状出血,心包腔内积有混蚀的黄色液体,有针尖状出血点。肝脏淤血,表面散有白色坏死灶。胆囊充盈,肠壁充血,肠系膜淋巴结出血、水肿。防治:a、预防:消毒,接种疫苗。b、(1)青霉素与链霉素混合注射,每日2次,连用2~3天;(2)氟苯尼考和硫酸卡那霉素联合用药肌注,配合地塞米松磷酸钠肌注,氟苯尼考20mg/kg硫酸卡那霉素1.5万in/kg,地米4mg/只,每天1次,3天1个疗程,同时全群用0.1%的氟哌酸溶液饮水。羊梭菌性疾病

羊梭菌性疾病是由几种梭状芽孢杆菌引起羊的一组传染病的统称,包括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猝狙、羊黑疫、羔羊痢疾等。这些疾病的共同特点是发病快,病程短,死亡率高,对羊的危害大。羔羊痢疾

羔羊痢疾是由B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初生羔羊的急性毒血症。以剧烈腹泻和小肠发生溃疡为其特征。流行特点:本病主要危害7日龄以内的羔羊,其中又以2-3日龄的发病较多,7日龄以上的羔羊很少患病。

魏氏梭菌通过羔羊吮乳,饲养人员的手和羊的粪便进入羔羊消化道,在外界不良诱因的影响下,羔羊的抵抗力下降,细菌在小肠特别是回肠里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发病。

促进羔痢发生的不良诱因,主要是母羊怀孕期营养不良,羔羊体质瘦弱,气候寒冷,羔羊饥饱不匀。因此羔痢的发生也表现一定的规律性,草质差、气候寒冷或变化较大的月份发病最为严重。

临床症状:潜伏期为1-2天,病初精神委靡,不想吃奶,有的表现神经症状,呼吸快,体温降至常温以下,不久发生腹泻,粪便稀薄如水、恶臭,到了后期,带有血液,直至血便,羔羊逐渐消瘦,卧地不起,如不及时治疗,常在1-2天内死亡。

剖检病变:最显著的病理变化在消化道,第四胃内往往有未消化的凝乳块,小肠(特别是回肠)粘膜充血,常可见多数直径为1-2mm的溃疡,有的肠内容为红色。

诊断:根据流行情况及临床症状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防治

预防:每年秋季注射四联苗,产前2-3周再免疫一次。

羔羊出生后12小时内,灌服土霉素0.15-0.2g,每日一次,连服三天,有一定的预防效果。治疗

①土霉素0.2-0.3g,或加胃蛋白酶0.2-0.3g,加水灌服,每日两次.

②1%高锰酸钾水10-20ml灌服,每日两次;

③针对其它症状,对症治疗。

山羊传染性脓疱(羊口疮)

山羊传染性脓疱俗称羊口疮,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其特征为口唇等处皮肤和粘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和结成疣状厚痂。

流行特点:以3-6月龄羔羊发病最多,常为群发性流行,成年羊同样易感染,但发病较少,呈散发性流行。本病多发于春秋季,羊只发病率在羊群中逐年降低,但病毒抵抗力较强,在羊群可连续为害新近羊只。临床症状:该病在临床上可分为唇型、蹄型和外阴型,但以唇型感染为主要症状。病羊先于口角上唇或鼻镜处出现散在小红斑,以后逐渐变为丘疹和小结节,继而成为水疱、脓疱、脓肿互相融合,波及整个口唇周围,形成大面积和痂垢,痂垢不断增厚,整个嘴唇肿大,外翻、呈桑椹状隆起,严重影响采食。病羊表现为流涎、精神萎缩、被毛粗乱、日见消瘦。

防治:预防:保护羊只皮肤、粘膜勿受损伤,做好环境的消毒工作。

特异性预防:采用疫苗预防,未发疫地区,接种羊口疱弱毒细胞冻干苗,每头0。2毫升,口唇粘膜注射,发病地区,紧急接种,仅限内侧划痕,也可采用把患羊口唇部痂皮取下,剪碎,研制成粉末状,然后用5%甘油灭菌生理盐水稀释成1%浓度,涂于内侧,皮肤划痕或刺种于耳,预防本病,效果也不错。治疗:采用综合防治措施治疗,可明显缩短病程,效果显著。

首先对感染病羊隔离饲养,圈舍进行彻底消毒。给予病羊柔软的饲料、饲草,如麸皮粉、青草、软干草,保证清洁饮水。

剥离痂垢后,一定要剥净,然后用淡盐水或0.1%高锰酸钾水溶液清洗疮面,再用2%龙胆紫(紫药水)或碘甘油(碘酊、甘滑:1:1)涂擦疮面,间隔3-5天再用1次。同时,肌肉注射VE0.5-1.5g及VB20-30g,每日2次,连续注射3-4天。

山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

传染性角膜、结膜炎又称红眼病。其特征为眼结膜和角膜发生明显的炎症变化,伴有大量流泪,其后发生角膜混浊或呈孔白色,严重者导致失明。

流行特点:本病目前一般认为主要由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引起。自然传播的途径还不十分明确,可以通过直接或密切接触(例如头部的相互磨擦和通过打喷嚏、咳嗽)而传染。

本病主要发生于天气炎热和湿度较高夏秋季节。一旦发病,传播迅速,多呈地方流行性,刮风、尘土等因素有利于病的传播。

临床症状:潜伏期约为1周左右,多数病初一侧眼患病,后期为双眼感染。病初患眼流泪,怕光(羞明)眼睑肿胀、疼痛,其后结膜潮红有分泌物。角膜周围血管充血,角膜中央有灰白色小点,严重的角膜增厚,并发生溃疡,甚至角膜破裂晶状体脱出。有的病羊发生眼房积脓,有的病羊发生关节炎、跛行。病羊全身症状不明显、体温、呼吸、脉搏均无明显变化,但眼球化脓的羊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精神沉郁,离群呆立。放牧羊群,病羊可因双目失明而觅食困难,行动不便,乱撞摔倒,抓住后,乱蹦乱跳。

诊断:根据临诊症状,可作出诊断。

治疗:

(1)3%-5%硼酸水浴液冲洗患眼,拭干。

(2)涂红霉素或四环素,或金霉素软膏,每日3次。

(3)注射土霉素或四环素,每日1次。

羊大肠杆菌病羊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以败血症和剧烈腹泻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侵害6周龄内的羔羊,多发于冬、春季节,常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患病羊、带菌羊是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为消化道。

症状

潜伏期可为数小时或1~2天。(1)败血型:主要见于2~6周龄的羔羊。病羊起初体温达41.5~42℃,精神委顿,结膜潮红,呼吸浅表,脉快而弱,表现神经症状,多于发病后4~12小时死亡。(2)肠型:主要见于7日龄的羔羊。病羊起初体温达40.5~41℃。后出现拉稀,粪便呈黄糊状,个别病羊粪便中带有黏液、血液或脓液,严重病例粪便中带有肠黏膜。病羊迅速消瘦、衰弱、脱水。病羊精神委顿、磨牙、卧地不起、瘤胃急剧臌胀,如不及时治疗,在病后24~36小时内昏迷死亡,病死率为15%~75%。预防

(1)加强母羊产前产后的饲养管理,增强羊的体质和抗病力。(2)使羔羊及时吮吸初乳,断乳期不要突然改变饲料。(3)保持羊舍干燥卫生,减少病原菌的感染。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添保温设施。(4)应用我国研制的大肠杆菌苗,3月龄以下羔羊皮下注射0.5~1毫升,3月龄至1岁的羊注射2毫升。治疗

(1)由于大肠杆菌血清型繁多,可用多价血清治疗。(2)用对本地分离的细菌敏感的药物治疗。(3)常用磺胺类药物、氟哌酸治疗。山羊肝片吸虫病

山羊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寄生于山羊肝脏胆管内引起的急、慢性肝炎和胆管炎,同时伴发全身性中毒现象与营养障碍等症状的疾病。我县是百万头草食牲畜基地县,山羊是发展重点。近年来羊的疾病频发,死亡率较高,严重影响了我县山羊养殖业的发展。据分析,所发羊病中,肝片吸虫病占有一定的比例。为了有效防治山羊肝片吸虫病,我们制定了“山羊肝片吸虫病”的防治技术,供广大山羊养殖户参考应用。1、病原特征:肝片吸虫外观呈扁平叶状,体长20-35毫米、宽5-13毫米。自胆管内取出的鲜活虫体呈棕红色,固定后为灰白色。虫体前端呈圆锥状突起,称头锥。头锥后方扩展变宽,形成肩部,肩部以后逐渐变窄。体表生有许多小刺。口吸盘位于头锥的前端;腹吸盘在肩部水平线中部。生殖孔开口于腹吸盘前方。虫卵呈椭圆形,黄褐色;长120-150微米、宽70-80微米;前端较窄,有一不明显的卵盖,后端较钝。临床症状:(1)急性型病羊,初期发热,衰弱,易疲劳,离群落后;叩诊肝区半浊音界扩大,压痛明显;很快出现贫血、黏膜苍白、红细胞及血红素显著降低等症状,严重者多在几天内死亡。多发生于夏末秋初,是因在短时间内遭受严重感染所致。(2)慢性型病羊,主要表现消瘦,贫血,黏膜苍白,食欲不振,异嗜,被毛粗乱无光泽、且易脱落,步行缓慢;眼睑、颌下、胸下、腹下出现水肿;便秘与下痢交替发生;肝脏肿大。病情逐渐恶化,最后可因极度衰竭死亡。较多见于患病羊耐过急性期或轻度感染后,在冬春转为慢性。临床防治:(1)预防:①定期驱虫,驱虫的次数和时间必须与当地的具体情况及条件相结合。如每年进行1次驱虫,可在秋末冬初进行;进行2次驱虫,另一次驱虫可在翌年的春季。②及时对畜舍内的粪便进行堆积发酵,以便利用生物热杀死虫卵。尽可能避免在沼泽、低洼地区放牧,以免感染囊蚴。饮水最好用自来水、井水或流动的河水,并保持水源清洁卫生,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轮牧方式,以减少病原的感染机会。③肝片吸虫的中间宿主是椎实螺,椎实螺生活在低洼阴湿地区。消灭中间宿主可结合水土改造,以破坏椎实螺的生活条件。其流行地区可选用20毫克/升的硫酸铜溶液对椎实螺进行浸杀或喷杀。(2)治疗:①丙硫苯咪唑:按每公斤体重15-20毫克,1次灌服,3日后重复1次;②三氯苯唑(肝蛭净):按每公斤体重10毫克,1次灌服,对发育各阶段的肝片吸虫均有效;③硝氯酚(拜耳9015):按每公斤体重4-5毫克,1次灌服,驱除成虫有很好疗效;④硫双二氯酚(别丁):按每公斤体重80-100毫克,灌服,对驱除成虫有效;⑤溴酚磷(蛭得净):按每公斤体重16毫克,1次灌服,对驱除成虫和幼虫均有很好疗效;⑥碘醚柳胺:按每公斤体重7.5毫克,1次灌服,对驱除成虫和6-12周未成熟的肝片吸虫均有效。羊螨病(羊疥癣)本病又称螨病,是由螨虫(疥螨和痒螨)侵袭而引起的慢性接触性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往往在短期由可引起羊群严重感染,危害十分严重。

症状:患羊搔痒不安,常用嘴啃痒或在墙壁,拴柱上擦痒,造成皮肤损伤,发炎,皮肤红肿或有水泡,继之水泡破溃,流出黄水,结成疮痂。皮肤变得肥厚。粗糙面失去弹性,形成龟裂和雏褶,因毛囊损害而脱毛,患羊食欲少,日渐消瘦,甚至引起死亡。

羊快疫是由腐败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腐败梭菌革兰氏,动物体内外均能形成芽孢、不形成荚膜,菌体呈梭形,菌体单个或两三个相连。①抵抗力:芽孢对各种消毒药抵抗力很强,只有20%的漂白粉、3%福尔马林、0.2%升汞和35%氢氧化钠可以短时间内杀灭一、病原②羊快疫本病多发生于绵羊,尤其是6-18个月,山羊少见,鹿也可感染。易感动物经消化道感染。传播途径一般呈地方流行,多发于秋、冬和初春气候骤变,阴雨连绵季节;于低洼地、潮湿地、沼泽地放牧的羊只易患本病。流行特点二、流行病学羊快疫三、症状突然发病,往往未出现任何临诊症状,突然死亡。可见到不食、磨牙、呼吸困难、运动失调、腹部鼓胀,排粪困难,有疝痛症状,有的排黑色稀粪,数小时内痉挛或昏迷而死。

羊快疫四、病理变化主要是真胃出血性炎症变化。胃底部幽门附近的粘膜和十二指肠粘膜充血、出血、甚至发生坏死,粘膜下组织常水肿;胸腔、腹腔和心包有大量的积液;心内膜和心外膜有点状出血;肝脏肿大、质脆、呈煮熟状,胆囊扩张,充满胆汁。羊快疫五、诊断用死羊肝脏的被膜触片、染色、镜检,可见到无关节的长丝状菌体。在羊生前诊断本病有困难,根据临床症状只能初步诊断,死后剖检可见真胃出血,确诊需进行细菌学检验。抹片镜检羊快疫六、防治1、预防:本病常发地区,每年定期注射“羊快疫、猝狙、肠毒血症、三联苗或羔羊痢疾、黑疫五联菌苗”转移牧地,将所有未发病的羊只转移到高燥地区放牧,早上不宜太早出放;及时隔离病羊;对病死羊及排泄物应深埋。2、治疗:对病程稍长的病羊,可肌肉注射青霉素,或内服磺胺嘧啶。辅助疗法是:强心、补液解除代谢性酸中毒。羊快疫羊肠毒血症一、病原羊肠毒血症是D型魏氏梭菌产生毒素所引起的绵羊急性传染病。魏氏梭菌又称为产气荚膜杆菌,梭菌属广泛存在于土壤、动物肠道和污水中。形态:本菌为厌氧型粗大杆菌,革兰氏染色阳性;在动物体内可形成荚膜,芽孢位于菌体中央。抵抗力:一般消毒药均易杀死本菌的繁殖体,但芽孢抵抗力较强,在95℃下需2.5小时方可杀死。二、流行病学发病以绵羊为多,山羊较少。通常为2-12月龄、膘情好的羊为主;经消化道而发生内源性感染。牧区以春夏之交抢青时和秋季牧草结籽后的一段时间发病为多。农区则多见于收割抢茬季节或食入大量富含蛋白质饲料时。多呈散发流行。羊肠毒血症三、症状本病的特点是没有发病预兆而突然死亡。有的在放牧过程中突然倒下,心跳加快,呼吸急迫,抽搐几分钟,昏迷死亡;病情稍慢的在1-4小时内死亡,病羊步行蹒跚,呼吸困难,有时磨牙,全身肌肉颤抖、抽搐,四肢划动,鼻孔流白沫,口腔粘膜苍白,四肢发凉,头颈向后弯曲,痉挛而死亡。羊肠毒血症四、病理变化死后肾组织多半软化为特征,故还称“软肾病”。幼龄羊病变比较明显,胸、腹、心包积液较多。心脏扩张,心内外膜有出血点。小肠粘膜充血或出血,严重肠段的肠壁呈血红色,有的溃疡。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切面呈黑褐色。肾脏充血,但随着解剖时间的延长,肾脏发生进行性变软,如泥状。肝脏肿大,有的呈灰褐色半熟状,质地脆软。肺脏水肿。羊肠毒血症五、诊断根据典型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羊肠毒血症①病料采集一、病原学检查②染色镜检③分离培养二、毒素检查六、防治羊肠毒血症发病时的防治肉绵羊肠毒血症最急性型,多数来不及治疗而死亡。对急性型或病程稍缓的羊只可进行对症治疗。每年应进行预防接种,可使用羊四联苗(羊快疫、猝疽、羊肠毒血症和羔羊痢疾),成年羊每年注射一次。②①瘤胃积食贪食大量富含粗纤维的饲料;一、病因缺乏饮水;过食麸皮、棉子饼、酒糟、豆渣等;饲养管理不当:运动不足,饲喂制度不良等;其它的如:体质衰弱、过肥、过劳;中毒、感染等应激;或继发于其他病。瘤胃积食瘤胃检查二、临床症状视诊:腹围急剧膨大;听诊:蠕动音减弱甚至废绝;叩诊:呈浊音;触诊:内容物坚硬,有捻粉样感觉(手压留痕。)三、诊断要点有过食难以消化或易膨胀的饲料病史。瘤胃内容物充满而坚硬,拳压留痕,腹痛。瘤胃蠕动力量减弱,次数减少,反刍减退。瘤胃积食四、治疗1、清肠消导:硫酸镁;硫酸钠;液体石蜡油;植物油;瘤胃积食2、促进胃肠蠕动:毛果芸香碱;新斯的明;3、改善中枢神经调节功能,促进反刍:10%氯化钠注射液;10%安钠咖注射液、

钙剂等;4、调节酸碱平衡:碳酸氢钠;5、瘤胃切开手术;6、中兽医治:以健脾开胃,消食行气,泻下为主。一、病因突然食入过多易发酵的精料或突然饲喂含多量粉碎且易发酵的精料,如黄豆,稻谷,玉米,豆饼及小面粉等;饲喂制度改变:突然饲以高精饲料;或由颗粒精料转换为玉米或小麦粉时;农忙季节给耕牛补饲过量精量;或闯入精料室贪吃精料。瘤胃酸中毒发病急;二、临床症状瘤胃蠕动减弱,瘤胃积液;排稀软粪便,粪酸臭,无尿或少尿;机体脱水,呈代谢性酸中毒;后期:有神经症状,见盲目转圈或直行,狂躁不安,步态蹒跚,视力障碍;体温下降,心率可达120次/min,呼吸80次/min。瘤胃酸中毒瘤胃酸中毒发病急骤,病程短;病史;症状:瘤胃胀满,视觉障碍,中枢神经兴奋,脱水,酸中毒,腹泻,少尿或无尿;瘤胃PH为4.5-5.0;实验室检查:奶牛PCV(红细胞压积)由正常32-35%上升至50-60%,血清钙下降。三、诊断要点补液强心:20%安钠咖四、治疗促排内容物:硫酸镁或硫酸钠加鱼石脂内服瘤胃酸中毒缓解酸中毒:5%碳酸氢钠静注安神镇静:0.25%盐酸氯丙嗪溶液静注。对症治疗一、病因1、肌肉收缩功能降低:皱胃阻塞2、幽门痉挛,阻塞3、小肠阻塞(尤其是12指肠)4、饲养管理不当(缺乏青绿饲料、饲料过碎、饮水不足)5、异嗜6、继发于前胃迟缓、创伤性网胃炎、皱胃炎等。①神经兴奋性降低(迷走神经)②收缩力减弱:皱胃炎症,皱胃溃疡。二、症状1、前胃弛缓皱胃阻塞2.牛右下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