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猪病的防治-猪水疱病的防控(猪病防控课件)_第1页
病毒性猪病的防治-猪水疱病的防控(猪病防控课件)_第2页
病毒性猪病的防治-猪水疱病的防控(猪病防控课件)_第3页
病毒性猪病的防治-猪水疱病的防控(猪病防控课件)_第4页
病毒性猪病的防治-猪水疱病的防控(猪病防控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猪水疱病的防控11病原2流行病学目录CONTENTS猪水疱病的防控猪水疱病(SwineVesicularDisease,SVD)又名猪传染性水疱病,是由肠道病毒属的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特征猪的蹄部、鼻端、口腔粘膜、甚至乳房皮肤发生水疱临诊症状不能与口蹄疫(FMD)、水泡性口炎(VS)和猪水泡疹(VES)相区别猪水疱病的防控1966年10月意大利的Lombardy地区发生了一种临诊上与FMD难以区分的猪病1968年查明其病原为肠道病毒70年代亚洲的香港和日本,以及欧洲的许多国家相继发生了这种疾病猪水疱病的防控197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欧洲口蹄疫防制委员会召开的第20届会议和国际兽医局(OIE)第41届大会,确认了这是一种新病,定名为“猪水泡病”80年代末期个别暴发90年代SVD有重新抬头的趋势猪水疱病的防控SVD造成的经济损失掉膘发育停滞延长育肥期母猪流产仔猪死亡检疫和消毒猪水疱病的防控SVD是养猪业的一大病害也是OIE规定的A类动物传染病之一日本于1973年11月23日发生第1次SVD流行,同年12月8日日本政府就颁布了控制SVD的内阁法令,制定了一整套的检疫及处理措施。各国对生猪及猪肉产品的进出口检疫要求很严,因而SVD对国际贸易影响很大。病原PART01病原猪水疱疱疹病毒(Swinevesiculardiseasevirus,SVDV),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病毒粒子是球形属于人肠道病毒B群,认为是由柯萨基病毒B5进化而来,有很相近的抗原和遗传特性SVD的血清型只有1种在超薄切片中直径为22~23nm,用磷钨酸负染法测定为28~30nm,用沉降法测定为28.6nm病原病毒粒子在细胞质内呈晶格排列,在病变细胞质的空泡内凹陷处呈环形串珠状排列病毒由裸露的二十面体对称的衣壳和含有单股RNA的核心组成。病毒对乙醚不敏感,说明无类脂质囊膜病毒对环境和消毒药有较强抵抗力在50℃30min仍不失感染力,60℃30min和80℃1min即可灭活,在低温中可长期保存病原病毒在污染的猪舍内存活8周以上,病猪的肌肉、皮肤、肾脏保存于-20℃经11个月,病毒滴度未见显著下降病猪肉腌制后5个月仍可检出病毒3%NaOH溶液在33℃,24h能杀死水疱皮中病毒,1%过氧乙酸60min可杀死病毒病原直接接触非直接接触喂食猪肉、猪肉制品SVD病毒通过口腔或皮肤破损感染并能引起病毒血症,经粪便排毒和水疱破裂导致病毒的扩散。流行病学PART02流行病学本病仅发生于猪,不分年龄、性别、品种均可感染,牛、羊等家畜不发病猪水疱病能够在人畜之间进行传播高度集中或调运频繁的单位和地区,容易造成本病的流行病猪、潜伏期的猪和病愈带毒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来源通过接触、饲喂含病毒而未经消毒的泔水和屠宰下脚料、生猪交易运输工具(被污染的车、船)造成传播被病毒污染的饲料、垫草、运动场和用具以及饲养员等往往造成本病的传播流行病学患病猪和携带病毒的猪是该病主要传染源一般来说,饲养环境较为干净,饲养户对猪群进行比较细心的管理,较少出现发病流行病学病猪的分泌物或者排泄物中含有病毒,导致其他猪群的生活环境被污染,在其采食、饮水或者其他方式接触病毒后,即可使病毒侵入体内,从而发生传染。猪水疱病的防控2临床症状PART03临床症状首先观察到的是猪群中个别猪发生跛行。而在硬质地面上行走则较明显,并且常弓背行走,有疼痛反应,或卧地不起,体格越大的猪越明显。体温一般上升2~4℃。损伤一般发生在蹄冠部、蹄叉间,可能是单蹄发病,也可能多蹄都发病。皮肤出现水泡与破溃,并可扩展到蹄底部,有的伴有蹄壳松动,甚至脱壳。临床症状水泡及继发性溃疡也可能发生在鼻镜部、口腔上皮、舌及乳头上。一般接触感染经2~4d的潜伏期出现原发性水泡,5~6d出现继发性水泡。接种感染2天之内即可发病。猪一般3周即可恢复到正常状态。发病率在不同暴发点差别很大,有的不超过10%,但也有的达100%。死亡率一般很低。临床症状对哺乳母猪进行实验感染,其哺育的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潜伏期:自然感染一般为2~3d,有的延至7~8d或更长。人工感染最早为36h。有临诊症状的感染猪和与其接触的猪都可产生高滴度的中和抗体,并且至少可维持4个月之久。典型温和型亚临床型(隐性型)临床症状(一)典型水疱病特征性水疱常见于主趾和附趾的蹄冠上。早期症状为上皮苍白肿胀,在蹄冠和蹄踵的角质与皮肤结合处首先见到,在36~48h,水疱明显凸出,里面充满水疱液,很快破裂,但有时维持数天。水疱破后形成溃疡,真皮暴露,颜色鲜红,常常环绕蹄冠皮肤与蹄壳之间裂开。临床症状(一)典型水疱病水疱也见于鼻盘、舌、唇和母猪乳头等处。体温升高(40~42℃),水疱破裂后体温下降至正常。病猪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停食,肥育猪显著掉膘。在一般情况下,如无并发其他疾病,不会引起死亡,初生仔猪患病可造成死亡。临床症状(二)温和型(亚急性型)少数猪只出现水疱,病的传播缓慢,症状轻微,不容易被察觉;在猪群中以非常慢的速度传播,病猪不表现出明显的症状,较快康复,较难被发现;大部分病猪的蹄部会出现1~2个水疱。(三)亚临床型(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猪能排出病毒,对易感猪有很大的危险性;感染猪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紊乱,表现向前冲、转圈运动,用鼻磨擦、咬啃猪舍用具,眼球转动,有时出现强直性痉挛。病理变化PART04病理变化特征性病变主要在蹄部、鼻盘、唇、舌面,有时在乳房出现水疱;个别病例心内膜有条状出血斑,其他内脏器官无可见病理变化。鉴别诊断PART05鉴别诊断01口蹄疫能引起牛、羊、骆驼等偶蹄动物发病;0203水疱性口炎除传染牛、羊、猪外,尚能传染马;水疱疹及水疱病只传染猪,不传染其他家畜。与口蹄疫、水疱性口炎及水疱疹鉴别诊断鉴别诊断该病的确诊,必须进行实验室检查:(1)动物实验将病料分别接种1~2日龄小鼠和7~9日龄小鼠,如果2组小鼠均发病死亡,可诊断为口蹄疫;如果1~2日龄小鼠死亡,而7~9日龄小鼠不死,则可诊断为猪水疱病。病料在pH3~5缓冲液处理30min后,接种1~2日龄小鼠,小鼠死亡者为猪水疱病,反之则为口蹄疫。(2)病毒分离培养与鉴定(3)血清学诊断实验室诊断PART06实验室诊断病料采集无菌采取猪水疱液或者刚破溃的水疱皮病毒分离病毒液在猪源原代或者传代细胞单层接种,置于37℃条件下培养,通常在20~24h内就会出现典型细胞病变(CPE)电镜观察对病毒粒子进行观察动物试验1~3日龄乳仓鼠或者乳鼠接种,会表现出典型的麻痹症状,四肢强直,2~3天后发生死亡,2周龄仓鼠或者超过3日龄乳鼠都不出现发病。防治PART07防治场内实行封闭式生产,防止外源病原侵入本场;根据本场的实际情况,结合血清免疫学监测,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确保猪群免疫的效果;加强检疫和免疫效果监测工作;加强对猪群健康状况的观察,发现可疑情况及时上报,做到及早发现、早处理,对疫点、疫区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防治猪群发病的处理要遵守“早、快、严、小”的原则,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疫情停止后,须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并对猪舍及周围环境及所有工具进行严格彻底的消毒和空置后才可解除封锁,恢复生产。防治猪群发病的处理要遵守“早、快、严、小”的原则,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疫情停止后,须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并对猪舍及周围环境及所有工具进行严格彻底的消毒和空置后才可解除封锁,恢复生产。诊断要点1.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进行初步诊断剖检症状病死猪通常出现眼睛脱水,小肠扩张或轻微水肿和充血;实验室诊断胃膨胀充满凝乳或干饲料,胃底充血,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充血;回肠、空肠和大肠段样品,也可收集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