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病理学 知到智慧树网课答案_第1页
林木病理学 知到智慧树网课答案_第2页
林木病理学 知到智慧树网课答案_第3页
林木病理学 知到智慧树网课答案_第4页
林木病理学 知到智慧树网课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林木病理学-知到答案、智慧树答案绪论单元测试1、问题:我国约有森林病害1000多种,目前危害较严重的约60多种。选项:A:对B:错答案:【对】2、问题:世界林木三大病害包括()。选项:A:五针松疱锈病B:板栗疫病C:榆树枯萎病D:松红斑病E:松枯梢病答案:【五针松疱锈病;板栗疫病;榆树枯萎病】3、问题: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特性决定了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具有()特点。选项:A:病害种类极其繁多B:发生严重而频繁C:病害分布及组成的特殊性D:有害生物种类不断增加E:病害发生因素复杂答案:【病害种类极其繁多;发生严重而频繁;病害分布及组成的特殊性;有害生物种类不断增加;病害发生因素复杂】第一章单元测试1、问题:导致植物发病的生物因子称为病原。选项:A:对B:错答案:【错】2、问题:由生物病原引起的病害称为侵染性病害。选项:A:对B:错答案:【对】3、问题:植物病害都要经过一个持续的病理变化过程,最终都表现出一定的病征。选项:A:对B:错答案:【错】4、问题: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识别的症状称为外部症状。选项:A:对B:错答案:【错】5、问题:根据病害症状可对病害做出初步诊断。选项:A:对B:错答案:【对】6、问题:侵染性病害的症状有病征,而非侵染性病害的症状无病征。选项:A:对B:错答案:【错】7、问题:在有利发病的条件下,植物侵染性病害都可以产生病征;如细菌的菌脓,菌物的霉层。选项:A:对B:错答案:【错】8、问题:生物病原主要包括()。选项:A:菌物B:细菌C:病毒D:线虫E:寄生性种子植物答案:【菌物;细菌;病毒;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9、问题:细菌病害常见特征是()。选项:A:霉状物B:粉状物C:点状物D:菌脓答案:【菌脓】10、问题:植物病害与伤害最根本的不同之处在于植物病害的形成要经过()。选项:A:组织变化B:病理变化C:形态变化D:寄生变化答案:【病理变化】第二章单元测试1、问题:吸器是真菌菌丝产生的一种短小分枝,在功能上特化为专门从寄主细胞内吸取养分的菌丝变态结构。选项:A:对B:错答案:【对】2、问题:分生孢子器为一种无性子实体。选项:A:对B:错答案:【对】3、问题:分生孢子、厚垣孢子、卵孢子和游动孢子是菌物的无性孢子。选项:A:对B:错答案:【错】4、问题:休眠孢子囊、卵孢子、接合孢子、担孢子和子囊孢子是菌物的有性孢子。选项:A:对B:错答案:【对】5、问题:菌物的有性孢子是经过性细胞结合后产生的孢子,因此,有性孢子的细胞核是二倍体。选项:A:对B:错答案:【错】6、问题:子囊菌的营养菌丝体基本上是单核菌丝体。选项:A:对B:错答案:【对】7、问题:担子菌的营养菌丝体基本上都是双核菌丝体。选项:A:对B:错答案:【错】8、问题:吸器、假根、菌索是菌丝变态结构。选项:A:对B:错答案:【错】9、问题:蘑菇是担子菌,具有担子果;锈菌没有担子果,但也是担子菌。选项:A:对B:错答案:【对】10、问题:真菌生活史一般只包括无性阶段或有性阶段。选项:A:对B:错答案:【错】第三章单元测试1、问题:接触期的长短,因病害种类而异。选项:A:对B:错答案:【对】2、问题:细菌只能从伤口和自然孔口侵入植物,而不能从表皮直接侵入植物。选项:A:对B:错答案:【对】3、问题:细菌病害主要通过自然孔口、伤口和直接侵入等方式侵入植物体内。选项:A:对B:错答案:【错】4、问题:菌物侵入寄主植物的途径有直接侵入、伤口和自然孔口侵入。选项:A:对B:错答案:【对】5、问题:病原物的侵入和环境条件有关,其中以湿度和温度的关系最大。选项:A:对B:错答案:【对】6、问题:植物病毒侵入寄主植物的途径之一是()。选项:A:微伤口B:表皮C:水孔D:气孔答案:【微伤口】7、问题:对病原菌潜育期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为()。选项:A:湿度B:温度C:光照D:酸碱度答案:【温度】8、问题:为了便于分析,侵染过程一般人为分为哪几个时期()。选项:A:接触期B:侵入期C:潜育期D:发病期答案:【接触期;侵入期;潜育期;发病期】9、问题:生活史相同的病原物,它们所引起病害的病害循环可以完全不同。选项:A:对B:错答案:【对】10、问题:生活史相同的病原物,它们所引起病害的病害循环完全相同。选项:A:对B:错答案:【错】第四章单元测试1、问题:共生关系是指植物与微生物共同生活,紧密联系,形成了双方都可以得到好处的互利关系。选项:A:对B:错答案:【对】2、问题:共生关系是指一种生物依赖另一种生物提供营养物质。选项:A:对B:错答案:【错】3、问题:寄生性是指病原物在寄主植物活体内取得营养物质而生存的能力。选项:A:对B:错答案:【对】4、问题:寄生性是指病原物对寄主的毒害能力。选项:A:对B:错答案:【错】5、问题:寄生性的强弱和致病性的强弱没有一定的相关性。选项:A:对B:错答案:【对】6、问题:病原物的寄生性越强,其致病性相对越弱。选项:A:对B:错答案:【对】7、问题:病原物的寄生性越强,其致病性相对越强。选项:A:对B:错答案:【错】8、问题:病原菌物、高等寄生植物可以通过对植物表面施加机械压力而侵入。选项:A:对B:错答案:【对】9、问题:线虫可以通过对植物表面施加机械压力而侵入。选项:A:对B:错答案:【对】10、问题:毒素是病原菌的代谢产物,只可以在植物体内产生,不能在人工培养条件下产生。选项:A:对B:错答案:【错】第五章单元测试1、问题:植物病害流行是指病害短时间内突然大面积严重发生,造成重大损失的过程。选项:A:对B:错答案:【对】2、问题:发病率多用以表示发病的普遍程度。选项:A:对B:错答案:【对】3、问题:发病率多用以表示发病的严重程度。选项:A:对B:错答案:【错】4、问题:单循环病害也称为“积年流行病害”。选项:A:对B:错答案:【对】5、问题:多循环病害病原物越冬率低而不稳定,越冬后存活的菌量不高。选项:A:对B:错答案:【对】6、问题:引起单年流行病害的病原物越冬或越夏后的存活率高。选项:A:对B:错答案:【错】7、问题:多循环病害病也称为单年流行病害。选项:A:对B:错答案:【对】8、问题:植物病害流行的空间动态,反映了病害数量在空间中的发展规律。选项:A:对B:错答案:【对】9、问题:空间动态着重研究病害传播距离、传播速度及其变化规律。选项:A:对B:错答案:【对】10、问题:时间动态着重研究病害传播距离、传播速度及其变化规律。选项:A:对B:错答案:【错】第六章单元测试1、问题:20世纪90年代至今,植物病害的控制策略是()。选项:A:修德减灾B:化学防治C:有害生物综合治理D:生态控制答案:【生态控制】2、问题:植物病害防治的目的是降低群体植物的发病率或产量的损失率,以减少经济损失。选项:A:对B:错答案:【对】3、问题:二战以前,植物病害的控制策略是自然防治。选项:A:对B:错答案:【对】4、问题:20世纪90年代至今,植物病害的控制策略是化学防治。选项:A:对B:错答案:【错】5、问题: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植物病害的控制策略是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选项:A:对B:错答案:【对】6、问题:植物检疫又称为法规防治,是利用立法和行政措施防止或延缓有害生物的人为传播。选项:A:对B:错答案:【对】7、问题:落叶松枯梢病菌不属于2005年公布的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选项:A:对B:错答案:【错】8、问题:国际旅客进境时携带的植物和植物产品需按规定进行检疫。选项:A:对B:错答案:【对】9、问题:用80-95℃蒸汽处理土壤30-60分钟,可杀死绝大部分病原菌。选项:A:对B:错答案:【对】10、问题:用黑色膜或黑色尼龙纱覆盖苗床,可减少传毒介体蚜虫数量,减轻病毒病害。选项:A:对B:错答案:【错】第七章单元测试1、问题:机械混杂型是指病原菌以子座等形式混杂在种子中。选项:A:对B:错答案:【对】2、问题:表面附着型是指病原菌以菌丝等潜伏于种皮和果皮之间,种皮内、胚乳及胚内。选项:A:对B:错答案:【错】3、问题:种实霉烂不会影响种子的质量,不会降低其食用价值和育苗的出苗率。选项:A:对B:错答案:【错】4、问题:种实霉烂发生时,种皮有时生长各种颜色的霉层或丝状物。选项:A:对B:错答案:【对】5、问题:种实霉烂发生时,种皮有时出现白色或黄色的蜡油状菌落。选项:A:对B:错答案:【对】6、问题:在贮藏库里,湿度的适宜与否才是影响种实霉烂发生的主要因子。选项:A:对B:错答案:【对】7、问题:种实的带菌方式有()。选项:A:机械混杂型B:表面附着型C:种内潜伏型D:表面潜伏型答案:【机械混杂型;表面附着型;种内潜伏型】8、问题:在贮藏期,影响种实病害发病轻重最重要因素是()。选项:A:病菌数量B:高温高湿C:种实生活力的降低D:12℃的仓库温度答案:【病菌数量;高温高湿;种实生活力的降低】9、问题:引起种实霉烂的病原菌物主要有以下哪些()。选项:A:青霉菌类B:曲霉菌类C:交链孢菌类D:根霉菌类E:镰刀菌类答案:【青霉菌类;曲霉菌类;交链孢菌类;根霉菌类;镰刀菌类】10、问题:下列哪种病原物()可以引起种实霉烂。选项:A:细菌B:病毒C:植原体D:线虫答案:【细菌】第八章单元测试1、问题:林木叶部病害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约占全部林木病害的70%。选项:A:对B:错答案:【对】2、问题:叶部白粉病后期白粉层上产生初为黄白色,后渐变为黄褐色、黑色的颗粒物,即病菌的闭囊壳。选项:A:对B:错答案:【对】3、问题:松针锈病发病严重时可使新梢枯死。选项:A:对B:错答案:【对】4、问题:多数叶部病害潜育期较短,在一个生长季中具有多次再侵染。选项:A:对B:错答案:【对】5、问题:叶部病害的防治原则是一般不防治。选项:A:对B:错答案:【对】6、问题:毛白杨锈病病原菌只侵染白杨派树种。选项:A:对B:错答案:【对】7(、问题:松针锈病感病针叶初期出现褪绿的黄色段斑,其上生黄色小点,后变成黄褐色至黑褐色小点,即)。选项:A:性孢子器B:锈孢子器C:夏孢子堆D:冬孢子堆答案:【性孢子器】8、问题:引起毛白杨锈病的病菌以()在冬芽和枝梢的溃疡斑内越冬。选项:A:菌丝体B:分生孢子器C:分生孢子盘D:子囊壳答案:【菌丝体】9、问题:落叶松杨锈病发病后,杨树叶片正面的表皮下,产生红褐色铁锈斑,为病原菌的()。选项:A:性孢子器B:锈孢子器C:夏孢子堆D:冬孢子堆答案:【冬孢子堆】10、问题:引起落叶松-杨锈病的病菌以()在病落叶上越冬。选项:A:冬孢子堆B:分生孢子器C:分生孢子盘D:子囊盘答案:【冬孢子堆】第九章单元测试1、问题:林木枝干病害可分为()等不同类型。选项:A:干锈病B:溃疡病C:枯萎病D:肿瘤病E:枯梢病答案:【干锈病;溃疡病;枯萎病;肿瘤病;枯梢病】2、问题:引起林木枝干病害的病原有()等不同种类。选项:A:菌物B:细菌C:线虫D:植物菌原体E:寄生性种子植物F:病毒答案:【菌物;细菌;线虫;植物菌原体;寄生性种子植物】3、问题:菌物、细菌和病毒都可引起林木枝干病害。选项:A:对B:错答案:【错】4、问题:日灼、低温等可引起非侵染性的林木枝干病害。选项:A:对B:错答案:【对】5、问题:干锈病类枝干病害有很长的潜育期,一般2-3年。选项:A:对B:错答案:【对】6、问题:枯萎病类枝干病害的病原菌,可以借助昆虫、流水或土壤传播。选项:A:对B:错答案:【对】7、问题:红松疱锈病的转主寄主为狭萼茶镳子。选项:A:对B:错答案:【错】8(、问题:五针松疱锈病危害五针松的枝干,翌年5月上、中旬,病部长出橘黄色疱囊,疱囊破后散放出大量的)。选项:A:性孢子B:锈孢子C:夏孢子D:冬孢子答案:【锈孢子】9、问题:引起五针松疱锈病的病菌以()在松针或松树皮层中越冬。选项:A:菌丝B:分生孢子器C:分生孢子盘D:子囊壳答案:【菌丝】10、问题:五针松疱锈病在一个季节以()反复多次再侵染转主寄主。选项:A:孢囊孢子B:夏孢子C:分生孢子D:子囊孢子答案:【夏孢子】第十章单元测试1、问题:根部病菌分离需要特殊的方法,如合适的培养基、适宜的温度及特殊抗生物质。选项:A:对B:错答案:【对】2、问题:林木根部病害易与生理性病害、某些干部病害混淆。选项:A:对B:错答案:【对】3、问题:苗木猝倒病主要危害杉属、松属和落叶松属等针叶树苗木。选项:A:对B:错答案:【对】4、问题:播种过早或过迟,均易发生猝倒病。选项:A:对B:错答案:【对】5、问题:根癌病主要发生在根颈处。选项:A:对B:错答案:【对】6、问题:按症状和受害部位的不同,根部病害大致分为()几种类型。选项:A:皮层腐烂B:形成肿瘤C:木质部腐朽D:枯萎答案:【皮层腐烂;形成肿瘤;木质部腐朽;枯萎】7、问题:引起林木根部病害的病原有()等不同种类。选项:A:菌物B:细菌C:线虫D:植物菌原体E:寄生性种子植物答案:【菌物;细菌;线虫】8、问题:按症状和不同,苗木猝倒病大致分为()几种类型。选项:A:种芽腐烂型B:茎叶腐烂型C:幼苗猝倒型D:苗木立枯型茎答案:【种芽腐烂型;茎叶腐烂型;幼苗猝倒型;苗木立枯型茎】9、问题:引起苗木猝倒病的侵染性病原有()等不同种类。选项:A:RhizoctoniasolaniB:FusariumsolaniC:PythiumaphanidermatumD:Alternariatenuis答案:【Rhizoctoniasolani;Fusariumsolani;Pythiumaphanidermatum;Alternariatenuis】10、问题:致瘤农杆菌的致病机理是()。选项: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