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VS的现状与未来_第1页
BVS的现状与未来_第2页
BVS的现状与未来_第3页
BVS的现状与未来_第4页
BVS的现状与未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物可吸收支架的现状与未来,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心内科 马骏,生物可吸收支架(BVS)的诞生,生物可吸收支架(BVS)被誉为“PCI史上的第四次革命进展” BVS在提供与传统支架相似的机械支撑力、药物涂层结构的基础上,还具有完全生物可吸收、恢复正常血管结构与功能的特点,有效解决了传统合金支架因永久植入物而产生的不良结果,BVS风云突变,美国FDA 在ACC年会同一天(2017.03)发出警告,指出BVS植入可能有增加心脏不良事件的风险,该风险主要体现于小血管(2.25mm)。 2017年9月8日(当地时间)美国雅培公司宣布了一个让人震惊的消息:停止第一代BVS(Absorb GT1)的销售。 波

2、士顿科学公司也宣布放弃BVS的研发项目 雅培公司发言人Kristina Becker在回复CRT网站提问的邮件中说:“撤市因Absorb只占雅培公司全球支架销售额的不到1%。”“Absorb销量低,且制造成本高,入不敷出。” Absorb GT1分别于2010年10月和2016年7月获得CE Mark和FDA Approval而于欧洲和美国上市,大有一统江山之势。 10年来全球有15万患者接受Absorb GT1植入,平均每年1.5万人。对于美国这个每年PCI手术量200万例的巨大市场,生物可吸收支架占有率不到1%。,一石激起千层浪,BVS领域瞬间风起云涌。 那么到底BVS

3、该何去何从?,BVS 1998-至今,BVS自1998年开始用于临床。虽然早期的Igaki-Tamai支架因为器械本身的问题而未得到推广,但长期随访仍然显示了良好的疗效。 雅培公司于2006年开始引领了BVS革命( Absorb GT1 )。到目前为止,接受Absorb GT1治疗的标签和非标签适应症患者已超过15万,我们获得的关于BVS的临床证据几乎都来自于该支架。,Absorb生物可吸收支架发展历程,由盛转衰,2016年发表于Lancet的meta分析纳入了ABSORB II、ABSORB III、ABSORB China和ABSORB Japan四项关键性研究。结果显示Absorb GT

4、1在术后1年内,无论是PoCE(10.3% vs. 9.3%,P=0.34)、TLF(6.0% vs. 4.9%,P=0.16)还是支架内血栓(1.3% vs. 0.6%,P=0.08),均与XIENCE支架不相上下。 BVS由盛转衰的标志在于2016年TCT年会上ABSORB II研究3年结果公布。 PoCE(病人相关复合终点) TLF(靶病变失败率),ABSORB 研究,ABSORB 研究共纳入501例合并两处以上病变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以21的比例随机分组并头对头比较BVS(Absorb BVS,n=335)与DES(Xience依维莫司DES,n=166)的临床效果。 1年随访研究结果

5、发现,两组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心原性死亡、心肌梗死和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VS:5%与DES:3%,P=0.35); 在累计的心绞痛发生率方面,BVS优于DES,分别为22%和30%(P=0.04)。 2015年发布的2年随访结果显示,BVS组与DES组的相关复合终点(主要包括全因死亡、心肌梗死、所有血运重建)发生率分别为11.6%和12.8%(P=0.70),器械相关复合终点或靶病变失败率分别为7.0%和3.0%(P=0.07),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则分别为7.6%和4.3%(P=0.16),靶血管失败率分别为8.5%与6.7%(P=0.48)。 - 2

6、016年发布的ABSORB 研究3年临床研究结果则不容乐观:与DES组相比,BVS组患者冠脉内给予硝酸甘油后平均管腔无明显变化,但晚期管腔丢失更明显(BVS:0.37 mm,DES:0.25 mm,P=0.78),且器械相关临床事件发生风险增加(BVS:10%,DES:5%,HR=2.17,95%CI1.014.69),其中靶血管心肌梗死风险增加最显著(BVS:7%,DES:1%,P=0.006),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风险也显著增加(1年后明确的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例数:BVS组6例,DES组0例)。,ABSORB 研究,ABSORB 研究可被视为评价第一代BVS与第二代DES支架效果与安全性最重

7、要的大型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之一。研究共纳入了2008例稳定性及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以21比例分配至BVS组(AbsorbBVS,n=1322)及DES组(Xience依维莫司药物洗脱支架,n=868)。 1年随访结果显示,BVS组与DES组靶病变失败率分别为7.8%和6.1%(P=0.15),心源性死亡的发生率分别为0.6%和0.1%(P=0.29),靶血管心肌梗死发生率分别为6.0%和4.6%(P=0.18),靶病变血运重建率分别为3.0%和2.5%(P=0.50),器械相关血栓发生率分别为1.5%和0.7%(P=0.13)。尽管在器械相关血栓发生率上,BVS组略高但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8、且在该项研究中将非劣性与优效性差异阈值定位在较高的4.5%,更加证明了BVS在临床应用中不劣于目前最好的DES支架。 - 2年随访结果显示,2年时BVS组的靶病变失败率高于DES组(10.9%和7.8%,P=0.03),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为,BVS组靶血管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显著高于DES组(BVS:7.3%,DES:4.9%,P=0.03)。但在排除小血管病变(定量冠脉造影测量直径2.25 mm)之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亚组分析显示,小血管(定量冠脉造影测量直径2.25mm)植入支架与1年院外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相关。 在BVS植入2年时,ABSORB研究的支架内血栓发生率仅为0.3%,近似

9、于ABSORBChina研究结果,低于ABSORB研究结果。 该结果提示,BVS在较大血管(定量冠脉造影测量直径2.25 mm)中应用是安全可靠的,但对于具有小血管病变或特定的复杂病变(如左主干、慢性闭塞病变等)患者来说应该谨慎使用。,ABSORB China研究,ABSORB China研究于2013年启动,共纳入了中国24家临床中心的480例患者,以11的比例随机分为BVS组(Absorb BVS)与DES组(Xience 依维莫司DES)。 ABSORB China研究的1年随访结果显示,BVS在初级终点方面不劣于DES,BVS组和DES组的器械植入成功率分别为98.0%与99.6%(P

10、=0.22),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7.0%与98.3%(P=0.37),病变节段内晚期管腔丢失分别为(0.190.38)mm和(0.130.38)mm(P=0.01),靶病变失败率分别为3.4%与4.2%(P=0.62),明确的支架内血栓发生率分别为0.4%与0(P=1.00)。该研究结果提示,在中国人群中应用BV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均不劣于DES。 近期发布的ABSORB China研究3年随访结果显示,BVS组的靶病变失败率为5.5%,DES组为4.7%(P=0.68);BVS组支架内血栓发生率为0.9%,DES组为0(P=0.50),在研究进行的第23年间,两组均未发生支架内血栓。 该结果进

11、一步证实Absorb GT1三年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长期获益优势。也证明了在亚洲人群中应用BVS,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效果已经可以媲美目前主流的DES。,ABSORB China 3年随访支架内血栓数据,BVS组支架内血栓发生率为0.9%,DES组为0(P=0.50), 在研究进行的第23年间,两组均未发生支架内血栓。,ABSORB China 3年随访临床终点数据,BVS组的靶病变失败率为5.5%,DES组为4.7%(P=0.68);,ABSORB China,该结果进一步证实Absorb GT1三年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长期获益优势。也证明了在亚洲人群中应用BVS,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效果已经可

12、以媲美目前主流的DES。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该项研究纳入的患者主要为中等复杂程度及以下者,排除了高度复杂病变患者。未来,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扩大纳入人群加以证明,Absorb GT1的经历让我们反思:到底是支架本身的问题?还是植入技术的问题?,降解材料?,植入技术?,PSP技术能否让BVS重见光明,ABSORB II和ABSORB III研究中,分别有19.1%和18.3%的小血管病变被植入了Absorb GT1,后扩张的比例不到70%。完全PSP植入Absorb GT1的比例则仅有10%。 BVS的植入技术也是与时俱进的。从2011年的3P(Proper sizing、Prep the lesion、Pay attention to expansion limits)到2014年的4P(+ high pressure Post-dilation)再到现在的PSP,体现了我们对BVS特性的认识过程。,ABSORB IV,最新的ABSORB IV研究共入选了2546例患者,仅有4%的小血管病变被植入了Absorb GT1,后扩张比例高达83%。1年结果显示,Absorb GT1支架内血栓发生率仅为0.5%。 除外小血管病变,根据PSP标准对ABSORB RCTs进行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