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的认识及加减法
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6 教学目的。0的认识及加减法 教学设计 一 教学内容 0的认识及加减法 二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与实践活动 使学生知道0的两种含义 表示没有和起点 规范0的写法 使学生能规范整洁的书写0 2 要求学生能够看懂图 并说出图意 会计算有。0的认识及加减法。对加减法的含义有了一定认识。
0的认识及加减法Tag内容描述:<p>1、小 目标教学模式 备课表 课题 一年级上册 0的认识和0的加减法 教材 简析 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是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P30的教学内容 数字0在生活中应用广泛 不同的应用体现出0的不同含义 有关0的加减法也具有其独。</p><p>2、人教版一年级数学多媒体课件 新课程新思想新理念 0的认识 2个气球 0 2 1 0 0 4 用数字表示 还剩几个人浇花 一共有几朵花 3 3 0 4 0 4 小猴吃桃 小猴吃桃 小猴吃桃 4 4 0 看图列算式 5 1 4 看图列算式 5 3 2 看图列算。</p><p>3、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0的认识及加减法练习题 一 给下列数字从小到大排序 0 4 3 2 5 1 二 算一算 2 0 3 3 4 0 5 5 3 0 1 0 0 2 5 0 三 里可以填几 5 5 2 2 3 3 1 1 3 3 4 4 四 在 里填上 3 0 4 5 1 0 0 5 2 3 4 0。</p><p>4、0的认识及加减法 教学设计 一 教学内容 0的认识及加减法 二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与实践活动 使学生知道0的两种含义 表示没有和起点 规范0的写法 使学生能规范整洁的书写0 2 要求学生能够看懂图 并说出图意 会计算有。</p><p>5、0的认识及加减法教学反思0的认识及加减法是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最后一个知识点,前面,同学们已经认识了数字1-5以及5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对加减法的含义有了一定认识,能看图列加、减法算式,并能运用数的组成知识做5以内的加减法。因此,本节课的重难点我安排为:认识0的两种含义,正确书写0,会做与0有关的加减法题。在教学安排上,我先复习旧知,口算5道加减法题,目的是提高学生5以内加减法口。</p><p>6、0的认识及加减法 0的认识及加减法是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最后一个知识点 前面 同学们已经认识了数字1 5以及5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对加减法的含义有了一定认识 能看图列加 减法算式 并能运用数的组成知识做5以。</p><p>7、0的认识及加减法 0的认识及加减法是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最后一个知识点 前面 同学们已经认识了数字1 5以及5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对加减法的含义有了一定认识 能看图列加 减法算式 并能运用数的组成知识做5以内的加减法 因此 本节课的重难点我安排为 认识0的两种含义 正确书写0 会做与0有关的加减法题 在教学安排上 我先复习旧知 口算5道加减法题 目的是提高学生5以内加减法口算的速度 接着以。</p><p>8、0的认识及加减法 教学反思 0的认识及加减法是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最后一个知识点 前面 同学们已经认识了数字1 5以及5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对加减法的含义有了一定认识 能看图列加 减法算式 并能运用数的组成知识做5以内的加减法 因此 本节课的重难点我安排为 认识0的两种含义 正确书写0 会做与0有关的加减法题 在教学安排上 我先复习旧知 口算5道加减法题 目的是提高学生5以内加减法口算的速。</p><p>9、0的认识及有关0的加减法(共1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0页“0的认识”,动手学具及练习六的第2题。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了解0的含义、会读、会写数字0;初步掌握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2、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探索等学习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3、感受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乐趣,感悟0是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使学生对身边及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兴趣。</p><p>10、0的认识及加减法教案汾水道小学 张宝娴一、教学内容:0的认识及加减法二、教学目标:1、 认识0,了解0所表示的意思,即0表示没有和起点,正确书写0。2、 掌握有关0的加减计算,了解其计算规律,准确进行计算。3、 培养学生发现规律,独立总结的能力。4、 经历观察、思考、总结的数学活动过程,初步形成解决问题的。</p><p>11、0的认识及加减法,请你填一填。,数字0, 像鸡蛋, 上下长, 左右扁; 要想把它写得好, 封口之处是关键。,“0”像什么?,起点,直尺上也有“0”。看看“0”在哪儿? 在几的前面?,用0表示 分界线,3 3 0,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0。,3 3 0,1,1,2,2,4,4,5,5,0,0,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0。,4 0 4,几加0还得几,练习:我会排队,2,5。</p><p>12、0的认识及加减法(10月6日) 基础练 1.数一数,写一写。 2.树上有几个苹果?写在括号里。 ()个 ()个 3.想一想,填一填。 (1)把上面的数补充完整。(2)1前面的数是(),后面相邻的数是()。 (3)4在()和()之间。(4)比2小的数有()和()。(5)1和2都比0()。 (6)把05这些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7)比4小比1大的数有()个,它们相加等于(),相减等于(。</p><p>13、的认识,小猴吃桃,2,1,0,你还在哪见过0,0可以表示起点。,0在1的前面。,数字0, 像鸡蛋, 上下长, 左右扁; 要想把它写得好, 封口之处是关键。,排队,4,3,1,0,5,2,小 结,0的含义是什么? 表示什么也没有; 表示开始即起点。,3-3=0,4+0=4,2个气球,飞吧!,2-2=0,全飞走了!,两个相同的数相减等于0,想一想:。</p><p>14、0的认识及加减法教学反思 海蓝 0的认识及加减法是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最后一个知识点,前面,同学们已经认识了数字1-5以及5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对加减法的含义有了一定认识,能看图列加、减法算式,并能运用数的组成知识做5以内的加减法。因此,本节课的重难点我安排为:认识0的两种含义,正确书写0,会做与0有关的加减法题。 在教学安排上,我先复习旧知,口算5道加减法题,目的是提高学生5以内加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