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寓言二则
2018新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 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教案设计。2018新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 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1.认识5个生字。3.能懂得这则寓言所蕴涵的寓意。理解寓言的寓意。 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读了这些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寓言两则。
12寓言二则Tag内容描述:<p>1、2018新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 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学会8个生字,理解“亡”“牢”等词语。2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亡羊补牢这个寓言故事。3能懂得这则寓言所蕴涵的寓意。教学重难点:理解寓言的寓意。课文重点:全文感情朗读训练点:全文读说结合训练点:说说你还读过哪些寓言故事?课前准备:教师:挂图,生字词卡片。学生:收集寓言。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都特别喜欢听寓言故事,比一比,谁知道的多!今天我们再学习一则寓言故事亡羊补牢。板书课题二、预习成果展示。</p><p>2、2018新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 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力目标: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亡羊补牢”,以及这个成语的意思,会用“从此”造句。、德育目标: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纠正。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由生字“窟窿”的教学导入新课、(课件及各种物件)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看,它们上面都有什么?、出示生字词“窟窿”,指导读准字音:这两个字都是“穴”字头。注意:“窿”字在书写时。</p><p>3、2018新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 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教案设计教学流程:一、 导入,揭示课题提前板书:寓言两则1. 同学们好,请坐。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要去南方却一直往北方走的人吗?你们知道怎样在一张纸上画出数不尽的骆驼吗?第三组课文,就为我们带来了一些有趣的故事,告诉我们应该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读了这些故事,我们一定会受到一些启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寓言两则,哎,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什么是“寓言”(寓言是借一个虚构的小故事说明一个深刻道理。寓:寄托;言:讲道理。)则:相当于篇。下面我们先看第一则故事亡。</p><p>4、2018新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 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教案设计教学流程:一、 导入,揭示课题提前板书:寓言两则1. 同学们好,请坐。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要去南方却一直往北方走的人吗?你们知道怎样在一张纸上画出数不尽的骆驼吗?第三组课文,就为我们带来了一些有趣的故事,告诉我们应该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读了这些故事,我们一定会受到一些启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寓言两则,哎,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什么是“寓言”(寓言是借一个虚构的小故事说明一个深刻道理。寓:寄托;言:讲道理。)则:相当于篇。下面我们先看第一则故事亡。</p><p>5、2018新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 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学会8个生字,理解“亡”“牢”等词语。2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亡羊补牢这个寓言故事。3能懂得这则寓言所蕴涵的寓意。教学重难点:理解寓言的寓意。课文重点:全文感情朗读训练点:全文读说结合训练点:说说你还读过哪些寓言故事?课前准备:教师:挂图,生字词卡片。学生:收集寓言。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都特别喜欢听寓言故事,比一比,谁知道的多!今天我们再学习一则寓言故事亡羊补牢。板书课题二、预习成果展示。</p><p>6、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12寓言二则(第二课时)*中心小学二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设计第五单元共教时主备*审核12.寓言两则教学目标:1认识“寓、则、亡”等15个生字,会写“亡、牢、钻”等8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用自己的话简述成语故事的内容。3理解故事内容,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循自然规律的道理,同时明白事情出了差错,要积极想办法补救。教学重难点:1.理解成语“亡羊补牢”“揠苗助长”的意思。2.读懂蕴含在成语故事中的深刻道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关于寓言的资料;生字卡片教学设计:第。</p><p>7、12 寓言二则,y,揠苗助长,亡羊补牢,y,wng,1,寓言二则,寓言:“寓”,寄托;“言”,讲道理。寓言是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道理的文学作品。,2,寓 则 亡 牢 圈 钻 叼,yzwng lo jun zun dio,fng hu c jio jn p chun ji,坊 悔 此 焦 筋 疲 喘 截,3,寓 则 亡 牢 圈 钻 叼 坊 悔,此 焦 筋 疲 喘 截,4,寓言。</p><p>8、12 寓言二则 亡羊补牢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亡、牢”等6个生字。 2、通过多种形式地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寓言蕴含的道理。 3、懂得应该听取他人的劝告,及时改正错误的行为。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寓言揭示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 2.今天,我们接着学习另一则寓言。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牢。 3.指名读,齐读。 二、理解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