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季版
《明朝的灭亡》教学设计。《白居易诗两首》教学设计。2、领会《放言五首(其三)》中诗人所表达的观点。体会《卖炭翁》。达尔文(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白居易诗两首。白居易诗两首。价值也最高的是他的讽谕诗。放言五首(其三)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放言五首(其三)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
2017年春季版Tag内容描述:<p>1、明朝的灭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明朝末年黑暗的政治统治;了解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李闯王推翻明朝的基本过程;把握后金的发展和清兵入关的基本史实。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唐玄宗统治前期和后期的比较,让学生体会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将直接导致不同的后果,培养学生对比辨析、以史为鉴的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历史上崇祯帝是一个非常勤奋的皇帝,但也无法挽救明朝的覆灭,从中认识到明朝腐败政治的巨大破坏力,从而可以理解现阶段为什么我国反腐力度如此之大。2.从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中得出一个较为正确的历史、人生、民。</p><p>2、白居易诗两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正确把握字词义,熟读成诵。2、领会放言五首(其三)中诗人所表达的观点。3、了解卖炭翁中反映的当时统治阶级掠夺人民的罪恶行径,体会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之情。学习对比的写作手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放言五首(其三)所表达的哲理;感受作者对卖炭翁的同情及对“宫市”的憎恶。难点:理解观点与事例之间的关系;体会卖炭翁。</p><p>3、李白诗两首李白诗两首 同步练习同步练习 1 1 选择题选择题 1 峨屑山月歌 李 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1 对上面这首诗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 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 秋 字因押韵关系倒置句末 B 入 流 两个动词 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 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 C 诗中连用五个地名 不着痕迹地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p><p>4、明朝的对外关系明朝的对外关系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探究郑和下西洋的条件 目的 经过 意义等 使学生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史 实 和戚继光抗倭 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戚继光 抗倭背景 功绩和取胜原因的学习和分析 引导学生综合评价戚继光为民族英雄 以提高 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p><p>5、可爱的小松鼠,问题导学,小朋友们,世界上有很多科学家,他们为人类做出了很多贡献。你知道这位科学家是谁吗?,达尔文(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1831年从剑桥大学毕业后,以博物学家的身份乘海军勘探船作历时5年的环球旅行,观察和搜集了动物、植物和地质等方面的大量材料,形成了生物进行的概念。1859年出版物种起源一书。,达尔文,生字学习,d wn wi wi 达 文 位 外 chng t。</p><p>6、白居易诗两首,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个。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谕、闲适、感伤、杂律。他本人最得意,价值也最高的是他的讽谕诗,卖炭翁就是其一。,放言五首(其三)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 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 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 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p><p>7、白居易诗两首,放言五首,卖炭翁,白居易,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个。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谕、闲适、感伤、杂律。他本人最得意,价值也最高的是他的讽谕诗,卖炭翁就是其一。,放言五首(其三)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 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 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 王莽谦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