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季版) 《白居易诗两首》课件1.ppt_第1页
(2017年春季版) 《白居易诗两首》课件1.ppt_第2页
(2017年春季版) 《白居易诗两首》课件1.ppt_第3页
(2017年春季版) 《白居易诗两首》课件1.ppt_第4页
(2017年春季版) 《白居易诗两首》课件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白居易诗两首,放言五首,卖炭翁,白居易,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个。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谕、闲适、感伤、杂律。他本人最得意,价值也最高的是他的讽谕诗,卖炭翁就是其一。,放言五首(其三)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 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 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 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 一生真伪复谁知?,诗歌朗读:,写作背景:,元和五年( 810 ),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因得罪了权贵,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元稹在江陵期间,写了五首放言诗表示自己的心情.过了五年,白

2、居易也被贬为江州司马。这时元稹已转官通州司马,闻讯后写下了闻乐天授江州司马。白居易在贬官途中,感慨万千,也写下五首放言诗奉和。,诗歌注释:,放言五首(其三)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 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 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 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 一生真伪复谁知?,放言:言论放肆,不受拘束的意思。,决:判定。,狐疑:犹豫不决,俗说狐性多疑。,真玉烧三日不热。,枕、樟木生长七年后才能区别。,向使:假使、假如。,复:又。,赠君一法决狐疑, 不用钻龟与祝蓍。,赠一法为其排解忧烦。,表明此“一法”是作者久藏心中之物,也说明了彼此间诚挚的情谊。又强调这个方法的宝

3、贵,说明是经验之谈。,说它简单易行。,赠,诗歌分析:,首 联:,试玉要烧三日满, 辨材须待七年期。,说明是怎样的“一法”。虽未直接说出,却令人有所悟。,说明此“一法”必须要经历一定的时间;,则形象地表明还 需要一定的方式。,诗歌分析:,颔 联:,“三日”与“七年”: “烧”与“辨” :,正面说明 方法正确,说明方法很简单: 让时间去考验。,周公恐惧流言日, 王莽谦恭未篡时。,诗歌分析:,颈 联:,反面说明 方法正确,指出识别人事的真伪尤其需要时间的决断。说明不用这种方法去识别事物,就往往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举出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两个事例,说明此“一法”的灵验。,向使当初身便死, 一生真伪复谁知

4、?,暗示好友:莫要怨愤伤自身,待以时间辨真伪。,深情勉励友人要自信,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坚信舒心的一天就会来到。,这正是诗人对生活的总结,既是写给友人的,也是自勉,从中更可看出诗人那磊落的、坦荡的襟怀。,诗歌分析:,尾 联:,这是一首具有深刻意义的哲理诗。诗中借用比喻和历史故事,说明了辨别人才好坏的方法。特别是三、四两句,作者运用典故,证明辨别事物真伪,评述历史人物功过,往往需要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实践考验,才能判断出是非,得出可靠的结论来。最后四句诗,过去常为一些小说引用。例如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写曹操大宴铜雀台,对诸文士谈到自己的生平志愿之后,作者就引用了这四句诗。,诗歌小结:,诗歌中心,表达

5、一种深刻的哲理: 时间是检验一切的试金石。,“为民而作”的诗歌,解题:,乐府诗 叙事诗 讽喻诗 原作题下有小序 “苦宫市也”,伐 薪烧炭南山中。,卖炭翁,,砍,砍伐,两鬓 苍苍十指黑。,满面尘灰烟火色,,外貌描写,颜 色,bn,身上衣裳口中食。,卖炭得钱何所营?,自问,自答,最低生活水平,经营,心忧炭贱愿天寒。,可怜身上衣正单,,为什么“衣正单”, 还要“愿天寒”?,困苦处境,“衣单”总该盼天气暖和吧,可老人却“愿天寒”,希望天更冷些。因为老人知道:天暖,炭就贱了;天寒,炭价就会更高一些。为了炭价高一点,他宁愿自己受冻。,矛盾心理活动,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雪大,车重,路难走,z

6、h,nin,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你认为老者“泥中歇”的时候在想什么?,翩翩两骑 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j,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动词的作用 形象逼真地写出了宫使们蛮横无理的强盗行径。,拿,皇帝的命令,大声呵斥,ch,ch,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宫使赶着就要走,(老翁)舍不得也没有办法。,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同“值”, 价钱、代价。,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对比 牛困人饥 翩翩两骑 满面尘灰烟火色 黄衣使者白衫儿,一车炭,千余斤 半匹红绡一丈绫,“半匹”、“一丈”极言其少,与“千余斤”的炭形成强烈的反差。再说这些无用的纱、绫对卖炭翁来说,又不能解决温饱问题。卖炭翁一年的辛苦就这样付诸东流,满怀的希望就这样成了泡影。,对比,全诗有叙述,有描写,有细节,有对比。笔法简洁,语言精练,在概括、剪裁和渲染等方面,处处显出诗人的匠心。尤其是结尾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诗歌小结:,烧炭 运炭 抢炭,卖炭翁,宫使,对比,这首诗运用了对比手法,先写卖炭翁的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