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2018版高中数学第1章常用逻辑用语学案[编号:13144677]
2018版高中数学第1章常用逻辑用语学案
命题的定义及形式。②y=2x是一个增函数。上述哪几个语句能判断为假。1.1.1 四种命题。知识点一 命题的概念。1.要注意全称命题、存在性命题的自然语言之间的转换.。如果既有p⇒q。那么q也是p的充要条件.。如果p⇔q。那么p与q互为充要条件.。能够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2)真假命题。命题中判断为真的语句叫做真命题。
2018版高中数学第1章常用逻辑用语学案Tag内容描述:<p>1、1 命_题 命题的定义及形式观察下列语句的特点:两个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y2x是一个增函数;请把门关上!ytan x的定义域为全体实数吗?若x2 013,则x2 014.问题1:上述哪几个语句能判断为真?提示:.问题2:上述哪几个语句能判断为假?提示:.问题3:上述哪几个语句不是命题?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提示:.因为它们都不能判断真假问题4:语句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什么?提示:条件为“x2 013”,结论为“x2 014”1命题(1)可以判断真假、用文字或符号表述的语句叫作命题(2)判断为真的语句叫作真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作假命题2命题的形式数。</p><p>2、11.1四种命题学习目标1.了解四种命题的概念,会写出所给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2.认识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以及真假性之间的联系.3.会利用命题的等价性解决问题知识点一命题的概念思考给出下列语句:(1)若直线ab,则直线a和直线b无公共点;(2)367;(3)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4)5能被4整除请你找出上述语句的特点梳理(1)定义:能够判断_的语句(2)分类真命题:判断为_的语句假命题:判断为_的语句(3)形式:_.知识点二四种命题的概念思考给出以下四个命题:(1)当x2时,x23x20;(2)若x23x20,则x2;(3)若x2,则x23x20;(4)若x23x20。</p><p>3、第1章 常用逻辑用语1要注意全称命题、存在性命题的自然语言之间的转换2正确理解“或”的意义,日常用语中的“或”有两类用法:其一是“不可兼”的“或”;其二是“可兼”的“或”,我们这里仅研究“可兼”的“或”3有的命题中省略了“且”“或”,要正确区分4常用“都是”表示全称肯定,它的存在性否定为“不都是”,两者互为否定;用“都不是”表示全称否定,它的存在性肯定可用“至少有一个是”来表示5在判定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时,要注意既要看由p能否推出q,又要看由q能否推出p,不能顾此失彼证明题一般是要求就充要条件进行论证,证。</p><p>4、第2课时充要条件学习目标1.理解充要条件的意义.2.会判断、证明充要条件.3.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对充要条件的判定应该归结为判断命题的真假知识点一充要条件一般地,如果既有pq,又有qp 就记作_pq.此时,我们说,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显然,如果p是q的充要条件,那么q也是p的充要条件概括地说,如果pq,那么p与q互为充要条件思考(1)若p是q的充要条件,则命题p和q是两个相互等价的命题这种说法对吗?(2)“p是q的充要条件”与“p的充要条件是q”的区别在哪里?答案(1)正确若p是q的充要条件,则pq,即p等价于q,故此说法正确(2)p。</p><p>5、11.1四种命题学习目标1.了解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的意义.2.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3.会利用逆否命题的等价性解决问题知识点一命题的概念(1)定义:能够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2)真假命题:命题中判断为真的语句叫做真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做假命题(3)命题的一般形式:命题的一般形式为“若p,则q”通常,命题中的p是命题的条件,q是命题的结论知识点二四种命题及其表示一般地,用p和q分别表示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那么,对p和q进行“换位”和“换质”后,一共可以构成四种不同形式的命题:原命题:若p则q;逆命题:将条件。</p>
【2018版高中数学第1章常用逻辑用语学案】相关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