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历史一
专题检测(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以西周分封诸侯为背景材料。考查分封制的影响。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地方行政。A.源自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B.批驳了诸子百家思想。阶段限时集训(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讲 宋元时期政治制度。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版高考历史一Tag内容描述:<p>1、课时规范练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一、选择题1.(2018豫西南部分示范性高中期中,8)“宰相制度既然仅是皇权为实现自身利益而设置的,那么,它一旦能够找到其他替代制度,且这一制度能够更有效维护皇家利益的话,皇帝就会毫不犹豫地废除宰相制度。”由此可知,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是为了()A.加强君主专制B.提高六部地位C.限制中书权力D.给予内阁实权答案A解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根本意图就是强化皇权,故A项正确;废除宰相制度,客观上使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但提升六部地位并不是明太祖的目的,故B项错误;明朝的宰相就是中书省的最高级长官,明太祖废。</p><p>2、新航路的开辟和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建议用时:30分钟)一、选择题1(2019榆林模拟)哥伦布曾经对其踏上的新大陆表示遗憾,认为那里并不像马可波罗吹嘘的“黄金遍地,香料盈野”。由此可见()A美洲的发现完全出于一种历史的偶然B哥伦布远洋航行是为了寻找亚洲印度C新航路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动因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初步形成解析:选C。从材料中哥伦布“认为那里并不像马可波罗吹嘘的黄金遍地,香料盈野”可知,哥伦布远洋航行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反映出新航路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动因,故C项正确。2(2019南充模拟)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欧变化。</p><p>3、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19江淮十校高三联考)1825年英国经济危机爆发,当时,股票猛烈下跌,银行纷纷倒闭,工人大量失业,社会矛盾日益激化。为了解决资本主义矛盾的症结,对此()A政府开始发动对外殖民扩张活动B出现空想社会主义学说C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扩大政治权利D逐渐建立社会福利制度解析:选B。根据材料“1825年股票猛烈下跌,银行纷纷倒闭,工人大量失业,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可知,当社会矛盾激化时,人们开始反思,于是出现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潮,以期解决当时的社会困难,故B项正。</p><p>4、课后达标检测(建议用时:30分钟)一、选择题1(2019湖南师大附中月考)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政府预备从各省调兵共25万增援东南沿海,其执行情况举例如下表命调时间调出省兵数调往方向1841年1月5日贵州1 000广东1842年3月24日甘肃1 000浙江1842年6月1日山西1 000江苏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A清朝军事动员体制落后 B清朝全民动员抗击英军C清朝政治腐朽军备废弛 D清军装备落后训练不足解析:选A。由表格中清政府从各省调兵增援东南沿海军队执行情况来看,时间间隔大,调出、调往省份路途遥远,可以得出清朝军事动员体制落后,缺乏统筹,故A项正。</p><p>5、课后跟踪检测(建议用时:30分钟)一、选择题1(2019成都摸底)在古希腊神话中,“神人同形同性”,神与人的形象和性情相同,只不过神青春常驻、最有智慧和最为健美而已。这反映出古希腊()A人文主义精神缺失B重视人自身的价值C文明开化程度较低 D忽视对现实生活的关注解析:选B。题目中“神人同形同性”“神与人的形象和性情相同”说明古希腊时期重视人文精神、重视人的价值,故B项正确。2(2019安阳调研)普罗泰格拉认为,人以自身的感觉获得知识,也以感性的欲望和私利的追求作为道德的标准,道德是因人而异的。这说明他()A主张以教育培养道德。</p><p>6、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19新课标全国卷高考预测)对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评价问题,龚育之认为“既是水到渠成,又是重要发展”;薛暮桥认为“基本方向正确,但搞早了或搞急了”。二者都()A肯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进步性B全面分析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历史影响C认识到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前瞻性D认为过渡时期总路线符合中国国情解析:选A。据材料“既是水到渠成,又是重要发展”“基本方向正确”可知,二者均肯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进步性,故A项正确;龚育之的观点不够全面,没有看到总路线的不足之处,。</p><p>7、课后达标检测(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19厦门期末)1929年至1932年,美国的私人投资总额从158亿美元下降到9亿美元,降幅达94.3%;同期工业品批发价格指数从91.6下降到70.2,降幅为23%,但危机形势并未得到缓解。这说明()A国家干预的方式不可行B应扩大生产规模以提供就业机会C市场的自发性调节失灵D应大幅降低产品价格以刺激消费解析:选C。经济大萧条充分说明: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信奉的自由放任政策失灵,故C项正确;经济大萧条之所以发生,其原因之一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弊端,需要国家进行干预,故A项错误;经济大萧条主要是因为。</p><p>8、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建议用时:30分钟)一、选择题1(2019成都摸底)在古希腊神话中,“神人同形同性”,神与人的形象和性情相同,只不过神青春常驻、最有智慧和最为健美而已。这反映出古希腊()A人文主义精神缺失B重视人自身的价值C文明开化程度较低 D忽视对现实生活的关注解析:选B。题目中“神人同形同性”“神与人的形象和性情相同”说明古希腊时期重视人文精神、重视人的价值,故B项正确。2(2019安阳调研)普罗塔哥拉认为,人以自身的感觉获得知识,也以感性的欲望和私利的追求作为道德的标准,道德是因人而异的。这说明他()A主张以教育培。</p><p>9、课后达标检测(建议用时:30分钟)一、选择题1(2019榆林模拟)哥伦布曾经对其踏上的新大陆表示遗憾,认为那里并不像马可波罗吹嘘的“黄金遍地,香料盈野”。由此可见()A美洲的发现完全出于一种历史的偶然B哥伦布远洋航行是为了寻找亚洲印度C新航路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动因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初步形成解析:选C。从材料中哥伦布“认为那里并不像马可波罗吹嘘的黄金遍地,香料盈野”可知,哥伦布远洋航行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反映出新航路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动因,故C项正确。2(2019南充模拟)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欧变化巨大:资本主义的初步发。</p><p>10、课后达标检测(建议用时:30分钟)一、选择题1(2019湖南师大附中月考)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政府预备从各省调兵共25万增援东南沿海,其执行情况举例如下表命调时间调出省兵数调往方向1841年1月5日贵州1 000广东1842年3月24日甘肃1 000浙江1842年6月1日山西1 000江苏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A清朝军事动员体制落后 B清朝全民动员抗击英军C清朝政治腐朽军备废弛 D清军装备落后训练不足解析:选A。由表格中清政府从各省调兵增援东南沿海军队执行情况来看,时间间隔大,调出、调往省份路途遥远,可以得出清朝军事动员体制落后,缺乏统筹,故A项正。</p><p>11、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19新课标全国卷高考预测)对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评价问题,龚育之认为“既是水到渠成,又是重要发展”;薛暮桥认为“基本方向正确,但搞早了或搞急了”。二者都()A肯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进步性B全面分析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历史影响C认识到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前瞻性D认为过渡时期总路线符合中国国情解析:选A。据材料“既是水到渠成,又是重要发展”“基本方向正确”可知,二者均肯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进步性,故A项正确;龚育之的观点不够全面,没有看到总路线的不足之处,。</p><p>12、第三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与繁荣魏晋至隋唐第1讲魏晋至隋唐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与成熟主干梳理 巧点妙拨一 魏晋南北朝1中央官制:逐渐形成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三省体制。2选官制度二 隋唐1中央官制:确立三省六部制(1)运作机制:中书、门下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尚书省下设六部。(2)意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三省之间既分工又合作,提高了行政效率;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为历朝所沿袭。2地方行政制度(1)从秦汉的郡县两级制、东汉的州郡县三级制演变为唐代的道州县三。</p><p>13、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2019湖南永州模拟)西周的继承制度有排他性和严格的等级性,继承了祭祀权就获得了相应的政治身份和财产。到了战国秦汉时期,政治渐渐摆脱血缘关系的羁绊,继承制度的排他性和等级性受到削弱,获得祭祀权并不能理所当然地获得相应的政治地位。这表明(A)A宗法制、分封制逐渐瓦解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强化C封建小农经济的逐渐确立D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逐渐确立解析由“。</p><p>14、第一讲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一、 单项选择题1. (2019河南中原名校联考)有人根据甲骨文中“犁”字的形象,推断商代已有牛耕,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近年已出土了商代晚期的铜犁(江西新干大洋洲商代墓)。由此可以推知()A. 铁犁牛耕始于商代B. 文献史料真实可信C.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主要为农具D. 文献史料与考古发现相互佐证2. (2018河北5月冲刺模拟)下图是根据从河南辉县和山西长治出土的战国时期铁农具绘制的,从左至右分别为锄、斧、铲、犁铧。这些农具的使用()A. 缓解了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B. 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 说明铁犁牛耕在全。</p><p>15、第二讲古代商业发展和经济政策一、 单项选择题1. (2019河北衡水中学)尚书洪范记载当时的政务时说:“一曰食,二曰货。”“货”在八种政务中排在第二,仅次于“食”。这反映出当时()A. 实行工商食官政策B. 政府没有采取抑商政策C. 政府提倡工商皆本D. 主张实施重商主义政策2. (2018山东滨州二模)汉代最好的工匠是属于官府的,最好的工艺品皆是由官府所造的,而宋代的名瓷则多为民间的工匠所造。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A. 重文轻武政策的推行B. 商品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C. 程朱理学的积极倡导D. 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3. (2018河南郑州三模)唐代在。</p><p>16、第一讲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一、 单项选择题1. (2019河北廊坊示范高中联考)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央政府曾在天津、北京开设了两个证券市场,还在几个大城市开办公私合营的投资公司准备发行债券上市。这些举措主要是基于当时()A. 社会主义改造的加速实施B. 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C. 经济成分复杂的客观现实D. 尽快完成资本积累的需求2. (2019河北邯郸期初)下表反映了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国民经济各部门基本建设投资分配情况。据表可知当时我国()项目总计工业农业水利林业运输邮电贸易银行物资仓储文化教育卫生城市建设其他总额(亿元)427.49248。</p><p>17、课题三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汉代政治汉承秦制1君主专制的演进(1)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2)汉武帝重用身边侍从、秘书等人,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2中央集权的发展:郡国并行制(1)背景:郡县、封国并存,封国有时与朝廷对抗。(2)措施:汉武帝在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的基础上,颁布“推恩令”。(3)结果:中央集权得到加强。3选官制度:察举制(1)概况: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2)选官标准:孝廉。(3)特点: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4政治特点布衣将相是指西汉开国诸。</p><p>18、第8讲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抗日战争全民族抗战并不单指国共两党合作,而是以两党合作为基础,包括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共同参加的抗战行为。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是一面旗帜,起一个引领、带头作用。党内合作是国民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的合作方式。所谓党内合作,是指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国共两党的合作在国民党一党内部进行,所以叫党内合作。而党外合作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的合作方式。所谓党外合作,是指国共两党没有统一到任何一个政党内部,而是在两党外部进行合作。(1)组织领导:。</p><p>19、专题检测(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左传记载:“(周)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击之。王卒大败,祝聃射王中肩。”材料主要表明当时()A“礼崩乐坏”局面开始出现B诸侯国争霸战争接连不断C国家政治秩序受到严重挑战D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变化解析:选C材料的意思是郑庄公不但不履行诸侯的义务,没有定期朝觐周天子,甚至还打伤周天子,说明周天子的权威受到了挑战,表明国家政治秩序受到严重挑战,故C项正确。2国语周语载:“姓者,生也,以此为祖,令之相生,虽不。</p><p>20、高考探究课认知规律总结与答题要诀指津一、改革的定义和分类1改革的定义改革是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做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2改革的分类(1)从程度上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2)从内容上看,分为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文化改革。 (3)从性质上看,可分为奴隶制改革、封建性质的改革、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奴隶制改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