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第
香港的回归不仅洗雪了中国百年国耻。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发展了中国的民族工业。日本就一直不断地对中国进行着各种侵略。使中国的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国狂潮。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八年级历史上第Tag内容描述:<p>1、福建省两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2017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香港的回归不仅洗雪了中国百年国耻,更促进了香港的持续稳定、繁荣。香港问题的形成开始于(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2、19世纪末,一艘日本轮船沿着新开辟的通商口岸航行,从杭州出发,先经过沙市,到达重庆。这一事件与下列哪一条约有关?(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北京条约3、关于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一系列侵略战争,下列表述有错误的是:( )A、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p><p>2、第六单元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学习目标:1、了解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经过2、了解申报、商务印书馆 剪发辫、易服饰、改称谓的过程诊断补偿1.( )签订以后,外国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开采矿山,掠夺中国廉价的按劳动力和资源。2.清末状元张謇,提出了( )的口号,并创办了( )等一系列企业,发展了中国的民族工业。3.( )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中国民族工业进入了( )4.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 )( )( )三座大山的夹缝里求生存。图发展总的来说。</p><p>3、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就一直不断地对中国进行着各种侵略。到1931年,日本先后发动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和华北事变,使中国的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然而国民党政府继续推行所谓的不抵抗政策,进一步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感召下,中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国民党将领张学良、杨虎城也发动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答应“停止剿共,联共抗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单元线索:,1937年7月,七七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也随之开始进行全民族的神圣抗战,经过八年的艰苦斗争。</p><p>4、第14课 中华民族到了 最危险的时候,皇姑屯事件,1928年6月4日日本关东军谋杀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事件。,影响:张学良宣布服从国民政府领导,不抵抗政策,想一想: 从这份密电可以看出蒋介石对九一八事变采取了什么样的政策呢?,1931.9.19,1932.1,1931.9,1931.11,1932.2,沈阳,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锦州,不到半年时间,东北三省全部沦陷敌手。东北三千万同胞在日军的铁蹄下,受尽欺压凌辱。,东北三省沦陷,日军入侵后,沈阳东辕门文卷珍物损失无数,日军在沈阳随意拘捕市民,日军将砍下的中国人的头颅拿在手里,日军枪杀的。</p><p>5、八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最能准确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是(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C、取消“二十一条” D、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2、五四爱国运动的性质是( )A、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B、反封建的爱国运动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运动 D、反帝的爱国运动3、揭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五四运动 C、辛亥革命 D、义和团运动4、在五四运动中,学生提出的口号与取得的胜利成果基本一致的是(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p><p>6、第8课 辛亥革命 学案 学习目标 1 了解和掌握有关孙中山创建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 三民主义 武昌起义等历史基础知识 2 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武昌起义的枪声 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张扬 从而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意识 重点难点 1 重点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革命的重要史实和取得的重要成果 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革命纲领 2 难点 辛亥革。</p>